第118章 想阻止皇帝东征,太子是最佳人选第二更
长安,太极殿,昭德宫。
李安俨将手里的信件放在李承乾的面前,然后压制住兴奋,说道:“殿下,房相的回信。”
“孤猜,最多不过是一些平静的回谢之信。”李承乾笑笑,道:“但房相这一封信,便是在说,在孤和青雀之间,他已经中立。”
“是!”李安俨不停的认真点头。
如今没有房玄龄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上,东宫所遭受的压力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但也不过是中立而已,一旦有需要,房家还是会坚定不移的站在青雀那一面的。”李承乾轻轻笑笑,不久之前,他才在有意无意之间,调查出了辩机的行踪。
高阳,辩机。
李承乾忍不住的摇头,如果没有辩机,那么房遗爱说不定还真的有拉拢的价值。
但有了高阳,房家自己就会内乱起来,说不好,还会被人裹挟,从而站到李承乾的对立面上。
最为关键的,是李泰和房遗爱之间的关系,不,或者说李泰和房玄龄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容易被切断。
“说不好,现在的房相,就是为了麻痹孤,然后在关键时刻,再突然出手。”李承乾不由得轻轻冷笑,房玄龄什么人,李承乾最清楚。
现在不过是因为李承乾和皇帝之间关系缓和,所以,他才会保持中立。
一旦将来皇帝征伐辽东不顺,那么回到朝中,必然会削弱李承乾的权利。
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再起。
到时候,皇帝就会再扶持一个人起来,对抗李承乾,这个人可以是李泰,也可以是其他人。
所以,必须要在那之前,将李泰先打掉,然后通过李泰勾连上房遗爱,那样不管能不能牵连到房玄龄,房玄龄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会大减。
高句丽之战后,皇帝不管要如何平衡,房玄龄在其中的作用都会大减。
这样就足够了。
“好了,不说这事了,千牛卫那个人的事怎么样了。”李承乾说着站了起来,然后朝着殿外而去。
……
殿外,夕阳洛阳,余晖满地。
“不知道,千牛卫没有任何消息送过来。”李安俨跟在李承乾身侧,微微摇头。
“孤知道了。”李承乾微微颔首,他已经明白,千牛卫那边不是没有消息,而是所有的事情都在积极的动作当中。
什么时候有了结果,才会通知李承乾和皇帝。
“那我们要做些什么吗?”李安俨面色认真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略微沉吟,道:“告诉大理寺,这段时间所抓的人,全部从重从快处置,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西域的流放西域,如今恰到秋后,是时候弄点血色,让他们相互之间斗一斗了。”
那些人,也不过就是不同势力之间的相互联合罢了,一旦触碰到利益,他们会自我倾轧的。
站在昭德殿台阶之上,李承乾望向门下省的方向。
这样的反对皇帝东征的人,才是皇帝眼下最大的敌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皇帝缓和了对李承乾的态度。
说起来,李承乾还真的很感谢他们。
这样一批人,如何将他们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极限,才是李承乾真正需要去谨慎操作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承乾嘴角莫名带出一丝算计的冷笑,但在一瞬间又彻底消失。
“好了。”李承乾转身看向李安俨,摆摆手说道:“今日就早日散值吧,孤也要回去看一看太子妃,她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产了。”
“喏!”李安俨神色认真起来。
太子妃如果能够再诞下皇孙,那么东宫将会更加的安稳。
……
洛阳城西,洛神岛北侧,一艘乌篷船在船夫用力的划动下,缓慢的朝着洛河上游而去。
船夫站在船尾,默默撑船的同时,目光也在警惕的看着下游方向。
如今已经入秋,西北风多见,往洛河上游而去的船只反而不多,若是有什么船只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立刻就会被发现。船舱之内,两道人影对面而坐,中间的桌案上放着一壶酒,两只酒杯,还有几碟下酒菜。
一道身穿紫色长袍的贵气青年背对着船夫,看不清面容。
对面那人坐在阴影之中,但放在左手边的红穗长剑,彻底曝光了他的身份。
乌篷船轻轻转向,一瞬间,齐知玄的面目彻底的从阴影中曝光出来。
转眼间,他又重新回到了黑暗之中,但这个时候,即便是在黑暗中,他的面目也依旧清晰。
“我的人在千牛狱有什么消息没有?”齐知玄的目光盯向对面的紫衣青年,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担忧。
“没有。”紫衣青年端起酒杯,说道:“左屯卫送犯了错的军中将领入千牛狱,仅仅是顺带问了两句,就被千牛卫的盯上,然后仔细查了个遍。”
“没有连累到你吧。”齐知玄顿时神色肃然起来。
“没有。”紫衣青年直接摇头,说道:“本身就是正常的公务往来,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也没人知道背后是我。”
“那样就好。”齐知玄长长的松了口气,面前这个老朋友,是他们在长安城最大的合作对象,如果他出了事,那才是损失最大的。
稍微沉吟,齐知玄抬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明我的人要么是依旧没有开口,要么很有可能已经是死了。”
“死了?”紫衣青年诧异的抬头。
“他本来就是死士,家中父母妻儿兄弟,都在我的麾下效力,只要不打死他,他是不会轻易开口的。”齐知玄很笃定点头,说道:“死士吗,只要找到一个机会,他就会自杀,都这样的,你觉得千牛卫还能从他的嘴里问出话吗?”
紫衣青年眼神惊讶,随即赞赏的点头。
“所以,他们这一次虽然在长安抄了不少,但真正触及到我们的不过一两家而已。”齐知玄抬头看向紫衣青年,目光中带着忧虑。
“放心,牵连到的人家很多,我们虽然也在其中,但没有人敢随意调查的。”紫衣青年的话很平静,但也很自信。
“如此便好。”齐知玄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话说你这次在长安是怎么回事,去了一趟,怎么闹出这么大的风波?”紫衣青年忍不住的问道。
“小看了太子了。”齐知玄苦笑一声,摇头说道:“我这次在长安,好不容易见到卢护的遗孀,偏偏恰好,太子也碰到了,而且卢护的遗孀郑氏和太子良悌是堂姐妹。
所以,没几日,卢护的遗孀就入宫了,紧跟着就传出太子要调卢护遗物的风声,我担心卢护遗物的秘密被太子找到,所以先一步下手烧了那些东西,谁成想,那本身就是太子的一个局。”
看着满脸懊悔的齐知玄,紫衣青年皱眉问道:“那些东西里面,究竟有没有秘密?”
“应该是有的。”齐知玄一句话,让紫衣青年万分惊讶,他紧跟着问道:“不是说那些遗物当中已经被搜查了不止一遍吗,甚至就连太子亲自看过之后,也都什么也没有找到,如何还会有什么机密?”
“有是必然有的,不过卢护藏的很深,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藏在那里,所以为了不让人将东西找到,我才会想烧了它的。”齐知玄摇摇头,说道:“或许我应该什么都不管,任由它们被人逐渐的遗忘。”
“太子不会遗忘的,不然他也不会在见了卢护遗孀之后,就直接设计算计,敲山震虎,谁知道竟然真的将你给敲出来了。”紫衣青年摇摇头,然后问道:“你知道,那秘密是什么吗?”
齐知玄长叹一声,说道:“卢护出身范阳卢氏,人又非常大胆,谨慎心细,所以很早就发现了一些事情,那个高丽婢实际上就是我们变相送过去,堵他嘴里,同样的,我们也希望能在将来,将他也拉上我们这艘船。”
“太子,你们盯上了太子。”紫衣青年一句话,直接点破了齐知玄背后真正的心思。
齐知玄勉强笑笑。
想要阻止皇帝东征,太子是最佳的人选。
这也是为什么他那日会出现在郑府,见到太子的原因,但可惜,转眼间,双方就成了敌人。
“你打算怎么做?”紫衣青年直接问道。
“卢护的遗孀那里,我们暂时怕是使不上力气,但太子那里,看如今的局面,太子恐怕会支持皇帝东征。”齐知玄神色冰冷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大唐换一个太子。”
紫衣青年青年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齐知玄,天下储君之争虽然看起来激烈,但实际上都在皇帝的掌控当中,他们真的介入其中,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放心,我们有自己的法子,不用你操心。”齐知玄从身后拽出一个箱子,然后直接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无数的铜钱。
“一千贯,不多,请柴兄转交给魏王,就说来自河北定州士子齐知玄,闻听他在编修《后汉书,特意送上的助礼。”齐知玄紧紧的盯着对面。
紫衣青年,魏王府参军柴令武,深深的看了齐知玄一眼,点头道:“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