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李义府说,他有急事?(第二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李义府说,他有急事?第二更

“啪”的一声,柴令武突然转身,然后猛然冲到齐知玄面前,直接反手就是一个耳光。

齐知玄愣住的。

他的面前,柴令武指着他鼻子,咬牙说道:“你还知道他爹是宰相啊,那你难道不知道,他爹被追封为尚书右仆射、道国公?”

齐知玄脑中一片空白。

“戴至德在他老爹去世之后,就直接承袭了道国公的爵位,戴至德虽然只是大理寺正,但他还是当朝国公,太子信臣,就是皇帝也在多看他两眼,他死了,最急的人是皇帝,是皇帝。

你想死,自己去死,别连累别人。”

柴令武一句话吼完,这才喘着粗气坐了下来。

一个两个的,目光浅薄不说,动辄就喊打喊杀,好好的朝野政争,精妙手段,阴阳交锋,怎么就成了这般粗野模样。

……

片刻之后,柴令武终于冷静下来,淡漠的开口道:“另外告诉你一件事,戴至德的妹妹,嫁给了道王,为道王妃。”

道王李元庆,高祖皇帝第十六子,豫州刺史,豫州距离洛阳可不远。

“还有,道王侧妃,是阎少匠的女儿。”柴令武轻轻冷笑。

道王正妃是戴胄的女儿,道王侧妃是阎立本的女儿,由此可见,皇帝对道王的信重。

“既然如此,魏王难道就不可以通过道王拉拢戴家吗?”齐知玄一句话忍不住的问了出来。

“你家正妻和你家妾室关系很好吗?”柴令武一句话反问了出来。

齐知玄现在这里懂了。

就是因为道王娶了阎立本的女儿,所以戴家人对阎家人就一万个看不顺眼,所以他们才会紧紧的靠向太子这一边。

可也正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真要杀了戴至德,到时候是谁搞的自己都弄不清楚。

……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柴令武冷笑一声,说道:“你知道戴相曾经是宰相,但你知道戴相在成为宰相之前,是任什么官职吗?”

齐知玄不由得微微摇头。

戴胄贞观七年就死了,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五年底,马上就是贞观十六年了。

谁还记得十年前的人啊。

“兵部郎中、大理少卿、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参预朝政成为宰相。”柴令武咬着牙,说道:“他做吏部尚书时,就因为多重用法吏才会被降成户部尚书……且不说有多少法家之人受过他的恩惠,但是从大理寺一路成为宰相,这本身就是一条很不容易的道路,如今戴至德任大理寺正,而且他还是太子的信臣,整个大理寺都在等着他一步步的从大理寺成为宰相。”

齐知玄满眼惊讶想要说些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说不出口。

柴令武轻轻摇摇头,说道:“你杀了他,就等于得罪了天下所有的法家之士,到时候别说是大理寺,刑部,就是各州司马,法曹,都会想办法找你的麻烦,所以……你想死,别带上我。”

齐知玄脸色立刻白了一下。

他知道,这天下间最可怕的不是皇帝。

即便是皇帝,很多时候,都会被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最可怕的,是那种道学之争。

儒家,法家,道家,佛家。

甚至就连将整个齐家填进去,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那么这件事情怎么办,总不能因为戴至德介入,这件事情就任由他们彻查到底吧。”齐知玄神色再度冷厉起来。

“杀人是最下乘的手段,萧家的那些事情,之前被处理过的,那么谁也没办法的。剩下的东西,让他们想办法转手出去,亏上一点,我贴上一点,便是如此了。”柴令武摇摇头,道:“眼下东宫势强,该忍就忍呢,日后也不是没办法再扳回来。”

“嗯?”齐知玄顿时听出来柴令武的话外之音。

“两件事情。”柴令武神色肃然起来,认真说道:“你去帮我做两件事情,就当是还我补贴萧家的补偿。”

“你说!”齐知玄认真的点头。

“我需要有个监察御史,弹劾李德謇,就是那个斩了薛延陀真珠可汗长子大度设的人。”柴令武有些担忧的看着齐知玄。

“李靖的儿子?太子的人?”齐知玄眉头一挑,随即点头说道:“好了,我做,但怎么做?”

“薛延陀真珠可汗的使者入长城了,你去找他,看看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稍微停顿,柴令武说道:“这件事情风险很大,做完布局,你立刻离开长安……去剑南吧,别在长安洛阳。”

“好!”齐知玄神色认真的点头,然后问道:“那么另外一件事呢?”

“孙真人帮太子开始治腿,我需要知道具体的详情,但这件事不管是东宫,还是孙真人,都藏的很紧,我需要有人帮我弄清楚这里面的东西。”柴令武抬头看向齐知玄。

不用问,齐知玄就是那个人。

“我可以想想办法,但不保证一定能成。”齐知玄身上谨慎了起来,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孙思邈,就像是上一件事情涉及到了法家一样。

道家一样也不好惹。

“足够了,太子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相信你一定会尽力的。”柴令武轻轻的笑了。

“嗯”齐知玄微微抬头,神色谨慎的看了柴令武一眼。

柴令武立刻站了起来,拱手道:“告辞。”

“慢走,不送。”

……

东宫承恩殿,一阵阵“咯咯”的笑声从殿中传来,李安俨站在殿门口,有些迟疑的停下了脚步。

但想了想,他还是走了进去。片刻之后,李承乾已经皱了眉头走了出来:“李义府说,他有急事?”

“是的。”李安俨跟在李承乾身侧,看了一眼夕阳,说道:“这马上要天黑了,他这突然过来,臣觉得可能会有大事。”

“嗯!”李承乾神色凝重下来,点点头,说道:“不错,李义府的性子,若不是有重大的急事,恐怕他也不会亲自过来。”

李义府是有名的谨慎之人。

即便是有事,传个信就可以了,能让他亲自来的,怕不是小事。

说话之间,两个人已经来到了崇教殿门口。

“殿下!”李义府拱手,语气急促的说道:“臣说句话就走。”

李承乾点点头。

李义府立刻说道:“有人明日要弹劾夏州长史李德謇,有私据珍宝之嫌。”

“明日?”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明日岂不是父皇召薛延陀使者之日?”

“是!”李义府拱手,说道:“殿下,臣所知就这些,殿下请做好准备,臣先告退。”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小年日,孤请了晋王来参加郡主的百日宴,你勿要忘了来。”

“喏!”李义府有些感激的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看着李义府的背影彻底消失,李承乾这才转身回到了殿中。

李安俨亲自点燃火炉,然后才走到李承乾身前,拱手道:“殿下,李德謇为人谨慎,又有卫国公前例在先,应当不会做这种事情吧?”

军中缴获有两类,一类归属士卒私有,一类必须上交军中。

这里面是有严格的军中条例的。

不是说战场上士卒抢到了什么,就是士卒自己的。

就比如当年李靖率兵杀入颉利牙帐,但是有士卒却将颉利牙帐当中的珍宝抢劫一空,最后李靖被萧瑀亲自弹劾。

“一般来讲,军中士卒在战场的缴获,归士卒私人所有,但一些特殊的印玺,信物,却是必须要上缴的,当然,军中也有军功和钱财赐下。”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安俨,说道:“所以,一般来讲,李德謇不管是从大度设身上夺取了什么,都是属于他自己的,除非是大度设的个人印信。”

“军中战报没有这些东西。”李安俨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这些印玺一类的东西很敏感,最直接的比如三国时期,孙坚找到了传国玉玺,并且私藏起来。

这在上位者的眼里,就有篡逆野心之举。

所以,当年李靖纵兵抢劫颉利牙帐当中的珍宝,才会被萧瑀亲自弹劾治兵不严。

实际上,在人们心底,难免怀疑,颉利的那些财宝是不是李靖自己抢的。

有些东西,是皇帝才配拥有的。

其他人拥有了就是僭越。

你可以上交,然后皇帝赐予官职宝物和军功,你私藏起来,你就是心怀不轨。

所以后来高甑生诬告李靖谋反,第一时间,皇帝并不相信李靖,就有这里的原因。

侯君集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且,据李承乾所知,当时第一批闯入颉利牙帐的人,就是苏定方。

如今再让人将屎盆子扣在李德謇身上,那他就完了。

……

“所以才会很麻烦。”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自语道:“明日,薛延陀使者来,大度设身上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只有薛延陀人才能确定,可是偏偏有监察御史明日就要弹劾,有人这是已经和薛延陀人勾连了啊!”

“殿下,这是一个局。”李安俨面色异常凝重,说道:“殿下,这是有人要毁了李德謇。”

“不,他们这是冲着孤来的。”李承乾笑笑,摇摇头,说道:“青雀啊,你才刚回长安,就这么多不安分了吗?”

“殿下,怎么办,若是用心算计,很难找到破绽的。”李安俨有些担心的看向李承乾。

“你今日正常归家,将事情说与李德謇,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所以找不到,明日就早点来,孤这边连夜准备一些东西,明日你取到之后,送回到李德謇的府上,告诉他,他不认得什么薛延陀的宝物。”李承乾格外嘱咐了一句。

“喏!”李安俨拱手应命。

李承乾抬头,看向桌案上的白字,轻声说道:“孤本来想安安分分的过个新年,没想到这么麻烦,今日怕是有的忙了。”

“殿下是要做些什么吗?”李安俨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李承乾侧身看向李安俨,问道:“安俨,你知道自古以来,第一个封禅泰山的帝王是谁?”

“是始皇帝。”

“不,是燧人氏,之后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俈,尧,舜,禹,汤,成王等人,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李承乾目光平静的看向前方,说道:“然而封禅泰山虽是正举,但在昔日,也曾有周武王,周成王,汉武帝,到北魏孝文帝等十几位帝王,封禅嵩山。

父皇今年封禅泰山不成,或许可以将封禅嵩山做为备选。

不一定要真,但起码要让父皇感到孤的诚心。”

李承乾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让皇帝高兴,这种事情他也很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