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收拢人心第一更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看了手上的信件,然后又看向神色有些紧张的中书主书李怀俨,神色温和的说道:“安康郡公如何了?”
“叔父一切安好。”李怀俨站在殿中,认真拱手道:“不过叔父刚到沙州,有很多东西需要熟悉。”
“沙州距离凉州不远,郡公以前任凉州总管,对沙州,尤其是敦煌应该很熟悉才对?”李承乾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李袭誉是桂州都督、始安郡公李袭志的亲弟弟。
李怀俨是李袭志的儿子,如今的中书省七品主书,位置在通事舍人之下。
李怀俨小心的拱手,说道:“叔父刚刚从草原回返,刚到沙州还在熟悉,不过特地写信让臣呈送殿下,感谢殿下救援之恩!”
李怀俨之所以如此小心,是因为他今日来只带了一封信,其他的什么东西一概没带。
李承乾低头看了书信一眼,信中李袭誉很是感激太子当初进言将他发配西域军前之事,若是没有太子的进言,也就没有李袭誉在短短几个月就从被流放的罪囚,重新起复成为沙州都督的事情。
“不关孤的事情,孤当初只是觉得安康郡公也算是军中宿将,就这么的流放实在可惜,到了西域军前或许能够有些作用。”李承乾摆摆手,然后郑重的说道:“不过郡公虽然复起,但还是要注意行事依律,不要妄纵。”
“喏!”李怀俨立刻拱手,说道:“臣回去之后,就回信叔父,告知殿下教诲!”
“嗯!”李承乾点点头,顺手端起来茶杯。
“臣告退!”李怀俨立刻拱手。
……
看着李怀俨离开的背影,一直站在李承乾侧畔没有开口的马周,感慨的说道:“真是谨慎啊!”
“被人弹劾,罢官流放之后,哪怕重新复起,更加谨慎也是必然。”李承乾轻轻摇头。
马周回头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臣还是有些不明白,安康郡公虽然有所军功,但直接被复职为沙州都督,是否也有些过了?”
阴山以北草原上的那一战,契苾何力被救了回来,他的部落有上千人死在了战场人,更多人被大唐截下,带回了长城以内,其中就包括他的弟弟和母亲。
薛延陀真珠可汗跑了,丢下两千骑兵断后,自己跑了。
这一战除了阻止契苾部投薛延陀以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战果。
而且战功还要李袭誉,郭孝恪,执失思力和苏定方几个人一起分。
单独落在李袭誉的身上,最多让他被重新任命为西州长史,或者安西副都护,但绝对不够他被任命为沙州都督,独自主管一州的。
而且还是沙州,敦煌,玉门那种丝绸之路的关键要害位置。
李承乾重新拿起李袭誉的来信,递给马周,然后说道:“这封信中,虽然看不出多少实质的内容,但多少能够品味出一些沉冤昭雪的味道来,也或许是父皇察觉到安康郡公被人冤枉,所以才直接起复为敦煌都督的吧。”
马周一听,下意识的细细看了起来,最后他抬头诧异的问向李承乾:“殿下可是早就知道安康郡公被冤枉?”
“冤枉谈不上,但被人做局陷害,却是都能看出来的。”李承乾重新接过信件,叹声说道:“安康郡公历来为人诚实,正直威严,又持家简朴,生平最得意的,便是用自己的俸禄请人抄书,自言足够养育后人,他这种人怎会轻易杀人。”
马周缓缓的点头,李袭誉的为人他也是听说过的,不过这件案子做的太实,人又的确死了,还有不少人在闹腾,只能以将李袭誉罢官流放为告终。
“若是这里面真的有冤屈,你说会不会有人试图在安西杀死安康郡公?”李承乾突然抬头看向马周。
马周一愣,随即脸色凝重的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凉州?”
“不知道。”李承乾摇摇头,感慨的说道:“这些事情,恐怕只有父皇知道了。”
“是!”马周缓缓点头。
……
李承乾躺在崇教殿的床榻上发出轻微的鼾声,李安俨从殿外而入,对着殿内的舍人和侍者摆摆手,众人立刻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李安俨这才迈步进入了内殿之中,然后拱手轻声道:“殿下!”
“人送走了?”李承乾转身,平静的看向李安俨。
“是!”李安俨拱手,说道:“刚才有少詹事在,李怀俨不敢多说什么。”
“陇西李氏在这件事情上如何说法?”李承乾直接问道。
“宗族之内对殿下颇多感激。”李安俨认真拱手,神色郑重。
大唐皇室虽然出身陇西李氏,但只有皇帝这一支上下五服,才算是宗室一脉,但陇西李氏,还有丹杨,武阳,姑臧和安康等好几房。
如今的天下,只能说皇帝一系是主支,其他几房是旁支。
是旁支,而不是庶支。
甚至于在大唐立国之前,他们都是和皇室平起平坐的世家豪门。
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也是五姓七家之一。
卫国公李靖一脉,就是陇西李氏丹阳房,而且在前隋的时候,李靖的名声还要在高祖李渊之上。
武阳县公,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出身武阳房。
李怀俨的祖父李迁哲,北周大将军,金州总管,便是出身安康房,封安康郡公。
李迁哲的长子李敬猷,前隋大将军,大都督,台州刺史,袭爵安康郡公。
李敬猷的长子李袭志,前隋始安郡丞,隋末据有岭南,入唐后即刻归附,封始安郡公。
李袭志的长子李玄嗣更是如今的禁卫郎将,次子李怀俨入仕不久,为中书省七品主书。
李袭誉在前隋时为冠军府司兵,入唐后为太府少卿,安康郡公,潞州总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巡察大使,太府卿,凉州总管,同州刺史,如今又是沙州都督。
“安康郡公被罢官流放之事,族中一直都在关注,故而殿下当初进言让安康郡公流放安西,军前戴罪,族中便有不少感恩之言,如今安康郡公任沙州都督,族中更是赞叹殿下慧眼贤明。”李安俨认真拱手。李安俨虽然出生河南顿丘,但祖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出身陇西狄道,是正经的陇西李氏嫡脉。
只不过陇西李氏一脉,多与高祖皇帝亲近。
李靖就曾经被高祖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
故而有很多的陇西李氏嫡系,在玄武门之前,其实是和太子李建成走的很近,就如同李安俨。
所以到了本朝,陇西李氏虽然依旧被重用,但是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却近不起来。
这也是李袭誉的事情,明眼人都能看出是被人诬陷的局面,但皇帝最后还是将他罢官流放的原因。
……
“你刚才送李怀俨的时候,没有多说什么吧?”李承乾从床榻上坐了起来,面色认真的看着李安俨。
“没有!”李安俨拱手,然后小心的问道:“殿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多做些什么吗?”
“不用!”李承乾摇摇头,平静的看向前方,说道:“李袭誉在凉州,能够算计他的,无非就是甘凉的那些旧式门阀,父皇让安康郡公任沙州都督,就是要从敦煌,掐死那些人往西域进行贸易的咽喉,那么那些人必然会发急。”
甘凉世家虽然也有东向,但实际上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丝绸之路上。
但李袭誉报复起来,他们的损失会很大的。
出身陇西李氏的沙州都督能够做多少事,简直不敢想象。
“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发急,然后东向,来长安找张亮。”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安俨,轻声问道:“你觉得这种事情,张亮他会管吗?”
“不会!”李安俨摇头,说道:“若是臣所料不差,勋国公会躲的远远的,他虽然和清河张氏连宗,但终究是寒门出身,陇西李氏这一次的报复,他不会也不敢介入。”
“所以,那些人就得去找别人,你觉得他们会去找谁?”李承乾轻轻笑了。
“柴令武,还有魏王。”李安俨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这些事情,张亮不敢参与,但李泰却完全没有顾虑。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青雀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助力,但凡是能够帮助他的,他都会抓住的,尤其是甘凉这些老牌世家,他们会走到一起的。”李承乾低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尤其是李袭誉在沙州逼迫越紧,那么他们就会……”
李安俨忍不住打断了李承乾:“那么勋国公?”
“张亮吗?”李承乾抬头,轻声说道:“这么多年了,有些东西的反噬,也该是到了的时候了。”
“是!”
……
两仪殿中,李承乾平静的坐在黑色轮椅上。
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叩首在地,对着丹陛之上的皇帝叩首痛哭道:“陛下,臣有罪,臣对部族疏于管理,以至于有今日之变,请陛下责罚。”
看着白布包裹着左耳的契苾何力,李世民早就已经红了眼眶,强压激动的说道:“卿的事情,过错不在你,爱卿对朕,对大唐忠诚真挚,可昭日月,朕感念至致……传旨,晋姑臧县公契苾何力为姑臧郡公,授右骁卫大将军。”
“多谢陛下大恩!”契苾何力再度用力叩首,“砰砰砰”的连地板都在响。
他抬起头,看向皇帝,抽泣的说道:“陛下,臣愿以自身一切,换老母和弟弟减罪,请陛下恩典。”
李世民脸上的神色收敛起来,他认真的看着契苾何力,说道:“卿的母亲和兄弟,朕会将他们安置到剑南道,让他们在稍微偏远的地方安度晚年,诸事你就不用再管了,至于其他,你在大唐也有的是亲人,临洮县主,朕,还有太子……”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微微躬身。
李世民这才看向契苾何力,说道:“此番你身陷危局,太子,赵国公,梁国公都对你无比信任,还有安国公,苏定方,郭孝恪,李袭誉等人,他们率部前往草原,直接将你救下,他们都是你的亲人。”
“喏!”契苾何力跪着直起身,然后看向李承乾,长孙无忌,房玄龄,眼中含泪的说道:“臣谢太子殿下,赵国公,梁国公信任之恩!”
当着满殿群臣,契苾何力再度叩首下去。
“好了,爱卿平身吧。”李世民坐在御榻之上,对着契苾何力微微抬手,然后他又看向执失思力,说道:“安国公带姑臧郡公下去吧,让他好好养伤,伤好之后,爱卿,你于朕还有大用。”
“臣领旨。”契苾何力这才稍微收敛神色,起身退出大殿。
看着这个大的高个汉子,眼中含泪的模样,群臣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执失思力对着皇帝拱手,然后才跟着契苾何力身后出了大殿。
……
朱雀大街上,执失思力骑在马上,看着神色依旧感伤的契苾何力,靠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走吧,我们一起去喝酒,顺带有些事情要告诉你。”
契苾何力有些诧异的看着执失思力,点头道:“好!”
执失思力带着契苾何力来到了一间私酒坊后院,有人做好酒菜送过来。
执失思力端起碗,看向契苾何力,认真说道:“这次,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太子殿下,若非太子看出了这其中的蹊跷,那么即便是陛下再信任你,在赵国公和梁国公的质疑之下,恐怕你……”
“啊?”契苾何力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幕。
“安西那边之所以能快速出兵,是因为安康郡公李袭誉被发配西域军前效力。”执失思力一口将碗中酒喝干,然后才继续说道:“安康郡公能被发配到西域,还是因为太子殿下的建言,老弟,你运气太好了,不然陛下就真的得用公主换你了!”
兵部侍郎崔敦礼还没有赶到阴山以北,契苾何力就已经被救了出来,公主的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这事契苾何力知道,但他不知道李袭誉和太子还有这层关系。
契苾何力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才看向执失思力,感慨道:“陛下仁慈,太子英明,大唐后继有人啊!”
“自然如此。”执失思力很肯定得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