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侯君集心底最疯狂的想法
黑暗的静室当中,外面的喧嚣被彻底隔绝。
侯君集抬起头,轻轻的叹息一声。
李泰想做什么,他看的一清二楚。
如今太子在朝堂位置稳如泰山,而李泰的,去年就被免了雍州牧,被赶到地方去了。
如果不是他使了一些手段,强行留了下来,恐怕现在这个时候,便已经有朝臣上书催他到地方上任去了。
毕竟今日已经是正月初五了,地方州府也已经开始运行了。
从如今的局面而言,李泰没有任何正当的办法夺取太子之位。
不管李泰做什么,李承乾都会比他做的更好。
所以,他能有的办法不多。
栽赃陷害,甚至是直接谋害。
想到这里,侯君集不由得摇摇头。
他的脑海中也不由得出现了李承乾的身影。
端坐在东宫崇德殿,内外无数官员来回奔走,行事谨慎,一双眼睛紧盯着整个朝政的太子,哪里是那么容易被陷害的。
至于直接谋害,自从当年的断腿之事后,太子已经彻底的升起了警惕。
再想要对他动手,难如登天。
更别说还有皇帝在盯着。
所以李泰能有的选择很少。
尤其,他在今日找了自己这个几乎无法成为宰相、心中满是怨气的吏部尚书,雍州长史。
特别其是雍州长史。
整个长安,不,整个雍州,除了皇宫,其他所有地方名义上都归侯君集管辖。
其意不言而喻。
……
“吟……”轻微的剑鸣声在侯君集面前响起。
黑暗中隐约能看到剑身的模样。
侯君集轻轻冷笑:“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当年玄武门之变,李元吉要率军出征,李建成和李世民要送行,所以李建成就和李元吉密谋,在送行宴上,直接诛杀李世民。
李世民提前动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虽然不知道李泰的具体计划,但大体也脱不了这些。
所以,他才要找他。
当然,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太子不会给魏王这样的机会,经历过玄武门的李世民同样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更别说他如今还用百骑司监察长安城,这样的机会李泰是不会有的。
想到这里,侯君集轻轻点头,在这样的局面下,李泰能够有所可行的计划,也足够证明了他的能力。
但这一切需要他侯君集的协助。
所以只要他侯君集不答应,魏王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相州去。
当然,关键在于皇帝。
有皇帝在长安,有皇帝保护太子,更别说还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那些人,便是侯君集也很难有什么机会。
更别说六部尚书,唐俭,李勣,李道宗,刘德威,还有张亮……
侯君集突然抬头。
张亮。
张亮的那些事情瞒不过侯君集,不过那些事,侯君集有些看不上眼,所以根本也不搭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
柴令武。
如果有柴令武在张亮和魏王之间勾连,那么事情也不是没有机会。
关键还在皇帝,皇帝只要在长安……
不,皇帝要东巡的。
东征高句丽,那个时候,皇帝离开长安,是太子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而他侯君集又不可能跟着皇帝一起去征伐高句丽。
所以,魏王最有可能的便是在那个时候动手。
强行废掉太子之后,效仿杨玄感。
当然,一切也没有那么容易,皇帝手上毕竟有大军。
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他侯君集出手的机会,到时候,别说是李世民了,就是李泰……
疯狂的念头出现在侯君集的脑海中,随即,他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战。
李世民身穿甲胄的模样,让侯君集从心里感到胆寒。
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疯狂的想法已经还在涌动。
“陛下!”侯君集看向黑暗之中隐约的剑刃,轻声说道:“臣要的不多,就一个宰相之位,你就真的不愿意给臣吗,那始终不过是两个女人,你是天下最宽宏大量的天可汗,赐给臣又如何!”
侯君集深深的低下头。
在这一刻,他真的不愿走到那最不得已的一步。
“太子,魏王,你们都各有各的说法,但臣不甘心啊!”侯君集不想走到最后一步,所以,他要再试一试。
他要最后的试探一次,如果皇帝真的不愿意给他宰相之位,那么就别怪他和魏王联手了。右手一抖,软剑已经直接窜回了腰间。
侯君集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房门之前,然后随手拉开了房门。
喧嚣的青楼顿时出现在他的眼前,灯红酒绿,舞娘娇艳。
侯君集转身回到了自己饮宴的厢房。
“陈国公,怎么去了这么久,不会是喝多走错道了吗,呵呵……”
“唉,你别说,刚才看见一个舞娘,那腰是真的细,真的软啊!”
……
正月初六,夜灯初上。
两仪殿中,一身黑底金色衮龙袍的李世民正在认真的批阅着奏本。
等到最后一本奏本批阅完,李世民这才放下毛笔,看向一旁道:“这些都发下去吧。”
“喏!”张阿难从一侧走出,然后抱着奏本快速离开。
稍微喝了口茶,李世民看向右侧,问道:“外面的情况如何?”
李五从阴影中走出,拱手道:“启禀陛下,巴陵公主驸马柴令武今日拜访了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两人在府中谈了一会之后,柴驸马就失望的离开了。”
“青雀还是不甘心啊!”李世民轻叹一声,随即摇摇头说道:“好在房遗爱还拎的清。”
“另外,国子博士张幽的四弟今日启程返回江南,还有,张家有两个仆役失踪,张家已在万年县报案。”李五轻轻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微眯,轻声说道:“继续盯紧张家。”
“是!”李五拱手。
“陈国公这两日如何?”李世民感慨一声,说道:“前日太子才和他谈过。”
“陈国公这几日和旧部联系频频,不过都是在商讨征伐高句丽之事,粮草军械,还有人员调动,似乎太子那日所言,陈国公听进去了。”李五微微躬身。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看向殿外,轻声道:“若是他真的能有所改变,那么朕说不定会让他跟随一起征伐高句丽。”
李五面无表情的站在一侧。
李世民目光看向东宫方向,然后说道:“太子去年在郑国公府的时候说过,以侯君集为行军总管,安抚大使,治理高句丽旧地,同时许他参知政事,以宰相之身,整合高句丽的一切。
这样一来,过上个几年,就可以将他调回朝来任侍中了。”
李五微微躬身。
李世民直接摆手,笑笑道:“好了,看他这一年多所言所行吧。”
“是!”李五拱手。
“对了,张亮怎样?”李世民又紧跟着问道
“勋国公过年时节,多用心在工部诸事,其他方面的往来少了许多。”李五想了想,说道:“元家的人年前见过柴驸马,后来柴驸马又转话魏王,不过年后他们就没有往来了。”
“嗯!”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头,说道:“继续盯着这些人。”
“是!”
“李五。”李世民目光直直的看向殿外,轻声说道:“眼下虽然一切看起来平静,但朕有一种感觉,在朕出征之前,一切绝对不会这么平静的结束的。”
李五躬身,默然不语。
李世民转身看向桌案一侧放着的奏本,那是太子举荐侯知仪任大理寺正的奏本……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走入,张阿难快步进入殿中,神色欣喜的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宫外刚刚传来消息,高阳公主和城阳公主同时有孕了!”
“啊!”李世民忍不住欣喜的站了起来。
……
高阳公主府,房遗爱将李安俨送走,然后才返回了中堂。
房玄龄坐在中堂上首,看了神色有些得意的房遗爱一眼,道:“陛下虽然下旨让你晚走一阵,但你也不要太晚了,下个月初就回松州去。”
“是!”房遗爱立刻收敛神色,认真拱手,然后他直起身,看向房玄龄道:“阿耶,最近魏王和太子那边都有派人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过年前后,柴令武几次找房遗爱,都被房遗爱给推了,然而东宫也是动作不小,年底之后,还有刚才送来的礼品都是平常的两倍,似乎双方都在竭力的拉拢房遗爱。
“陛下要东征,到时候自然是太子监国,太子监国,不出意外是为父辅政,太子自然希望诸事祥和,而魏王怕是依旧心有不甘啊!”房玄龄直接摆手,说道:“算了,魏王那边不要管,陛下让为父辅政,辅佐的是太子不是魏王。”
房遗爱取过一杯热茶,递到房玄龄身前,然后小心的问道:“阿耶,魏王这一次,真的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
“今年,今年是魏王唯一的机会了。”房玄龄抬头,然后说道:“明年,明年陛下就该为晋王议亲了。”
房遗爱顿时了然。
晋王成亲,自然就要从皇宫当中搬出来。
而且,他的外家,也会帮他积极的拉拢群臣。
本身就在和太子的争斗当中落于下风的李泰,日后的力量将更加的薄弱。
“好了,这些事情你别管了。”房玄龄神色严肃起来,看向房遗爱,说道:“高句丽出事,消息难免传到吐蕃,你今年回到松州之后,要多盯着吐蕃的动静,若是吐蕃有所动作,消息要立刻传回来,若是吐蕃没有动作……”
房遗爱下意识的抬头。
“那么等到公主生产之后,为父就将你调往辽东,军前替陛下效力吧。”房玄龄面色冷峻起来。
“喏!”房遗爱立刻欣喜的拱手。
如今的大唐,说到底还是以军功为首,其他的都要差上许多。
李德謇在夏州随时面对薛延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又立战功,这让房遗爱很羡慕。
房玄龄看了儿子一眼,目光忍不住看向皇宫方向。
又是一场大战之时,一切能平静度过吗?
……
“陛下!”房玄龄一身紫色官袍,脚步匆匆的冲入两仪殿,也不顾内侍通传,直接进入殿中,然后神色严肃的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大理寺卿孙伏伽刚刚奏报,因罪坐狱的鄠县县尉游文芝,出首举告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刘兰成,谋反。”
“什么!”李世民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