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 突发,皇帝提前启程东巡(第一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突发,皇帝提前启程东巡第一更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两仪殿,李世民站在殿门前,看着头顶的漂泊的大雨,眼中忍不住的带起一丝忧色。

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的多。

光是这十几天,大大小小的雨就已经下了好几场了,若这么持续下去,有水灾怎么办。

看着远处如同山峦一样的乌云,大雨从中倾盆而下,整个天地如同沉没在长河之中一样的景象,李世民的神色越发的凝重。

“陛下!”一个声音突然在旁边响起。

李世民顿时惊醒,转过身看向旁边的李五,点头道:“你回来了!”

“是!”李五一丝不苟的拱手。

“查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转过身走向了长榻,然后坐了下来。

“启禀陛下!”李五躬身,认真的说道:“陈国公在半个时辰,悄悄的见了魏王!”

李世民突然停顿下来,低声问道:“你确定吗?”

“是!”李五点头,说道:“臣的人本来没有发现陈国公,只是魏王突然去了密室,似乎在秘见某人,这才引起了注意,后来那人走的也快,臣的人一时间也没有赶上,但突然间倾盆大雨,那人下意识的抬头,在外面的人恰好……”

“恰好看见他的面目。”李世民突然间笑了起来,有些荒唐,有些悲哀。

下雨之后,正常人应该是低头躲雨,但是在下雨的一瞬间,人们却是忍不住的抬头,要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下雨了。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彻底暴露了侯君集。

“他们说了什么?”李世民抬头。

“不知。”李五拱手,然后说道:“驸马守门,臣的人无法靠近,不过陈国公走后,魏王在书房大笑了三声,今日午膳饭多吃了两碗。”

“呵呵呵!”李世民抬头,眯着眼睛,咬牙说道:“他这是彻底的放心了啊,将侯君集也拉下了水!”

“之后,陈国公回了雍州官廨,有个长相和他相似,穿着陈国公官袍的人,悄然消失了。”

“替身,死士。”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他准备的倒是挺全。”

李五神色淡漠的低头。

“东宫什么反应?”李世民抬头,神色严肃起来。

“没有反应!”李五拱手,说道:“陛下,东宫似乎没有察觉到陈国公的动作,他们的人手最近很安静。”

“安静,不是安静,是不足吧。”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不过也是,该给朕提醒的,他都提醒了,剩下的朕自然会查。”

李五轻轻躬身。

李世民轻轻的敲敲桌案,神色认真的说道:“青雀,张亮,侯君集……李五,你说还有多少对朕不满的人会跳出来?”

李五依旧默然。

“青雀是距离太子那么近,却因为他的愚蠢而毁了自己;侯君集是因为距离侍中那么近,因为他自己的错毁了自己;至于张亮,他太贪了。”皇帝轻叹一声,摇头道:“他们难道就不明白,每个人的机会都平等的,朕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己抓不住,还怪朕。”

李五沉默。

“也好,正好所有人都跳出来,在出征之前集齐解决所有的隐患,同时也好看一看太子。”李世民侧身,看向左侧:“张亮和侯君集的亲信名单准备出来了没有。”

张阿难上前,将一本奏本放在了皇帝面前。

李世民打开奏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是一连串的名字,军中校尉都尉,长史司马,甚至郎将和中郎将都有好几个。

好在将军一级的没有。

如今的大唐军中,将军一级的,多数都是跟皇帝当年一起征战沙场的,他们和李世民的关系都要比和侯君集近的多。

李世民下旨,让他们跟随侯君集一起去征伐没有问题,但侯君集让他们跟着自己去反皇帝,他们立刻就会杀了侯君集。

甚至有不少侯君集亲信名单上的人也是一样。

“半个月以后,传话下去,不在这份名单上的人,没有朕的圣旨没事不要轻举妄动。”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名单,说道:“至于这份名单上的人,有几个就这么放着也可惜,调任辽东吧。”

说着,皇帝自己开始亲笔勾勒了起来。

大唐要征伐高句丽,需要的人力和军力都有很多,其中军将更是重中之重。

有些人,就这么让他们随着侯君集一起死了太过可惜,还不如让他们一起跟随征战沙场。

侯君集曾经是兵部尚书,后来又是吏部尚书,如果不将范围尽可能缩小,那么一旦影响过重,最后损失的还是他李世民自己。

放下笔,李世民松了口气。

“最后剩下的,就是房玄龄了。”提到房玄龄的名字,李世民突然笑了,随即摇摇头。

得是多蠢的人啊,竟然相信房玄龄能够做出背叛他的事情来。

抬起头,李世民神色平静下来,淡淡的说道:“传旨,升禁卫郎将李玄嗣为禁卫中郎将,然后将人叫过来。”

李玄嗣,始安郡公,桂州都督李袭志的长子,他甚至比李袭志还要更早效力大唐。

甚至李袭志当年的归降,也是李玄嗣亲自去桂林劝说的。

“喏!”张阿难立刻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冒雨而至。

通事舍人来济冒雨进入殿中,然后拱手道:“启禀陛下,新罗国女王特使刚刚抵达长安,请命陛见。”

“嗯!”李世民平淡的点点头,说道:“告诉他,好好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望日大朝,上朝觐见。”

“喏!”来济拱手,然后快步转身而去。

来济刚刚没走几步,头顶的风雨突然间小了起来,他也没有在意,继续朝着中书省而去。

皇帝看着来济的身影,突然间笑了笑。

“这天下间,还是忠臣居多啊!”李世民轻叹一声,说:“来家自从来护儿以来,多以忠国而死,他们若是也能如此,朕又何必担心呢!”

张阿难和李五平静的站了两侧。

看着外面的风雨,皇帝轻声道:“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李承乾一身紫色蟒袍,平静的站立在丹陛三阶之上,目光落在跪倒在地上的新罗国使身上。

新罗国左武卫中尉薛玄同。

一个年轻人,很年轻的年轻人,但是姓薛。

当然,和河东薛家没有关系。

二月十五日,长安九品以上官员皆在。

新罗善德女王派使者入长安。

皇帝召见。

薛玄同叩拜之后,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安静。

薛玄同想要抬头,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就在这个时候,丹陛上,皇帝的声音响起。

“柳公绰呢,朕记得前年时,还是他来长安亲自奉礼。”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着薛玄同。

薛玄同叩首,继续说道:“回陛下,柳将军战死了。”

“什么?”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看着薛玄同问道:“你说什么?”

“回陛下,去年十一月,高句丽联合百济,两国联兵,侵凌臣国,攻袭数十城,左领军大将军柳公绰与夫人殉国。”

稍微停顿,薛玄同继续道:“新罗有灭国之危,故将以今年九月大举反动,下国社稷深危,女王遣臣出使大国,愿乞偏师,以存救援。”

薛玄同刚说完,殿中群臣一阵哗然。

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

盖苏文疯了吗?

去年的时候,他才刚刚杀了自己的国主,立新王登基。

这头刚刚稳固位置,调头立刻就攻伐新罗,这人也太……

很快,很多人就冷静了下来。

这不是疯狂,这是极为高明的策略。

用战争来转移国内因为君主更替更起的纷争,甚至万一能在大唐出兵之前攻灭新罗,那么他们立刻就能全心的应对大唐。

甚至只需要将新罗打残了,只要他们不在大唐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从后面策应就足够了。

“新罗多山地,高句丽进攻容易,怕是想要灭国很难,所以,他们要的,就是你们自己主动出击。”李世民抬头看着薛玄同,摇摇头,说道:“你们若是真的派人主动进攻,恐怕那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新罗试图反击,恳求大唐同时出兵,但这本身就是盖苏文的策略。

一听李世民这么说,薛玄同立刻就急了,拱手道:“陛下,还请陛下即刻派人传信新罗,阻止女王出兵!”

“你自己怎么不回去?”皇帝有些诧异的问道。

薛玄同叩首,苦涩的说道:“女王这次派人出使大唐,一共派了十八路,臣只是其中一路而已,如今只有臣一人越过重重阻碍来了大唐,其他人怕是都已经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封锁之下,丧命了!”

“朕会派人去的。”李世民直接抬头,说道:“不过,如今还是得你想办法派人越过百济将消息传回新罗,你先回使馆休憩,朕这里商量妥当之后,会派人通知你的。”

“臣领旨!”薛玄同沉沉的叩首在地,然后才退出了大殿。

……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看向长孙无忌,直接问道:“无忌,你们看?”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陛下,这是机会,盖苏文同时南北开战,到时,新罗人南面反击,大唐从北面杀入,高句丽应对不及,大唐必胜。”

“梁国公!”李世民直接问向房玄龄。

房玄龄站出,持笏拱手道:“陛下,新罗人可信吗?”

李世民微微一愣,房玄龄继续说道:“盖苏文前脚刚刚杀了高句丽王,后脚就南征,而且是和百济一起联手出兵,这恐怕是很早之前就已经联系好的,以如今的进展,恐怕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在大唐出兵之前将新罗打残。”

稍微停顿,房玄龄继续说道:“即便是现在通知新罗人,让他们按捺下来,等到大唐出兵的时候他们才反击,但到时候,恐怕一个百济就足够拖住他们了,而且到时候,新罗人未必就愿意真心北伐……或许他们在等大唐和高句丽两败俱伤。”

“陛下,当年杨广征伐高句丽,杨广虽然最后身死国灭,但高句丽一样很惨,新罗人若是等到那个时候再出手,能收获的利益更大。”侯君集跟着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略微思索,说道:“不管如何,高句丽无故兵伐新罗,这是不义的,大唐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宗主国,必须要让他们停战,让高句丽和百济,立刻退出新罗领土……最低也要让他们暂时停战。”

“父皇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打的时间长一些?”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

“对!”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继续道:“这一战对盖苏文来讲,太顺利了,得让他缓一缓,慢一慢,起码让新罗缓口气,至于新罗配合大唐之事……只要新罗主力没有大损,即便他们不配合大唐,盖苏文也必须在南边留下足够的兵力。”

“陛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

“现在需要有人去一趟高句丽,让盖苏文停手,同时要让他放松,不要以为大唐会出兵。”李世民抬头看向群臣,问道:“众卿,谁愿意去一趟高句丽?”

皇帝一句话说完,殿中立刻寂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浅绯色色官袍的官员走了出来,站出拱手道:“陛下,臣愿意!”

“司农丞相里玄奖。”李世民看着相里玄奖,点头道:“朕记得卿的奏本,言辞锐利,有条有理,好,便由卿代朕出使。”

“臣领旨!”相里玄奖沉沉躬身。

“告诉盖苏文,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从来没有中断过朝见进贡,高句丽和百济都应该立刻收兵。若是他们再继续攻打新罗,那么他日,朕就发兵讨伐高句丽!”皇帝的冷喝声响彻大殿。

群臣立刻拱手道:“喏!”

……

看到相里玄奖回到班列,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高句丽兵伐新罗,诸事有变,户部,兵部,需要加强粮草和军械的转运。”

唐俭,张亮立刻站出拱手:“是!”

李世民略微沉吟,说道:“科考已经结束,三月初一,朕要见到科考结果。”

“是!”侯君集立刻站出领命。

“另外,三月朔朝之后,朕便启程东巡。”皇帝一句话,李承乾还有殿中群臣,全部惊愕的抬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