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你要去做陛下最忠诚的狗第二更
一日一夜过去,李恪终于疲惫的从太极殿离开。
今夜是由蒋王李恽,汉王李元昌和河间郡王李孝友,一起陪伴皇帝守灵。
皇帝夜里宿在太极殿东偏殿。
他除了去两仪殿上朝,平常时间都在太极殿。
其他人轮流陪伴。
但一日一夜,也很累。
李恪刚刚回到百福殿,就忍不住的躺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蜀王李愔直接闯了进来,快步走到床榻前,低身蹲下,满脸焦急的看向李恪,问道:“阿兄,母妃的事情,和陛下说的怎么样了?”
“尚可。”李恪微微摆手,然后说道:“具体的,明日再跟你说,为兄前夜雨中跑了一夜,如今又熬了两日一夜,得休息了。”
“阿兄!”李愔还想要说什么,但这个时候,李恪已经沉沉的睡了过去。
李愔只能够无奈的转身离开。
等到了第二日,李恪幽幽转醒,然后他就看到了站在床榻前的李愔。
李恪顿时一惊,皱眉看向李愔道:“六郎,你在做什么?”
“阿兄,起床该用早膳了,再过一会就该去太极殿为父皇守灵了。”李愔有些好笑的看着李恪,说道:“阿兄,你是真的能睡,从昨夜到现在,你睡了五个时辰了。”
“这么久吗?”李恪顿时坐了起来,然后赶紧洗漱更衣。
李愔站在一旁,低声问道:“阿兄,母妃的事情,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陛下倒是愿意让母妃离京,但陛下担心母妃一离京,便会有无数人弹劾你我兄弟谋反。”李恪叹息一声,看向李愔道:“这样一来,母妃反而要为我们担心,与其这样,不如让母妃继续留在长安。”
“该死的!”李愔恨恨的骂了一句。
“闭嘴。”李恪瞪了李愔一眼,然后看了殿外一眼,这才对着年轻的李愔说道:“以你的性子,母妃还是留在长安的好,免得真的出了事。”
李愔有些不忿,但也知道无奈的点头。
他知道,朝野上下盯着他们兄弟的人很多。
不仅是长孙无忌那些推翻前隋的大唐功勋,便是京兆门阀,也未尝不是带着警惕的目光看着他们。
更别说还有宗正寺,那是皇帝用来盯他们的。
“所以为兄和陛下商议之后,定下母妃日后居住在颁政坊,在那里起一座寺庙,让目的在那里带发出家,修行为父皇祈福。”李恪笑笑,说道:“你我兄弟府邸都在颁政坊,正好可以让王妃和弟妹时时照料母妃,免得母妃去了苏州,你几年也见不到。”
听到李恪最后一句,李愔才猛然抬头。
李恪是梁州刺史,而李愔是黄州刺史。
李恪的封地在苏州,而李愔的封地在蜀州。
李恪比李愔年长,他们的母妃,是吴国太妃。
要去只能去苏州。
这就意味着,一旦母妃去了苏州,那么李愔将会有更长的时间见不到他们的母妃。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李恪说的,其实是最有理。
在长安,每年回京,他们兄弟都能见到,平日里,还有自己的王妃贴身照料,还有儿孙绕膝。
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嘛。
李愔嘴巴张了张,他知道自己的皇兄说的没错,可是李愔总觉得哪里不对。
突然,他眼一睁,抓住李恪的胳膊,咬牙说道:“阿兄,弟还是想让母妃离京。”
李恪愣住了,然后直直的看着李愔。
李愔愤恨的看着李恪,说道:“阿兄,你别欺六郎不懂,他们就是要用母妃留在长安来牵制我们……”
“啪”的一声,李恪一巴掌直接甩在了李愔的脸上,看着一脸愕然的他,直接拽住他的衣领,拽到了自己眼前。
李恪用自己最低的声音,咬牙说道:“陛下是父皇的嫡长子,做了太子二十二年,中间又斗掉魏王和晋王,甚至在去年就已经登基称帝,他的帝位极其稳固,是天下间最不需要忌惮我等的人,所以,你将这番话给我咽回去。”
李愔有些恐惧的看了李恪一眼,然后下意识的点点头。
李恪这才慢慢的放开李愔,闭上眼睛,他叹息一声,说道:“当年,陛下和魏王晋王相争时,其实我最害怕的,就是魏王和晋王得胜,魏王骄横,晋王阴毒,都不是好货色,他们若是即位,哪里有你我兄弟的后路……只有陛下!”
李愔嘴唇微微颤抖,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恪。
“李治和李泰,他们都不是长子,相比我们也好不了多少。”李恪摇摇头,缓缓说道:“只有陛下,他只是顾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们那些人。
一旦母妃离京,他们会在你我身边安插无数眼线,找我们的破绽,最后设法杀了我们,所以,你要安分,六郎。”
李愔不是个安分的皇子。
当年先帝还在世时,他就因为游猎无度、殴打官员而被弹劾,先帝屡教不改,斥其人如禽兽,削去他一半封邑及国官。
“如今父皇不在了。”李恪看着李愔,神色中带着浓重的担忧和恐惧,轻声说道:“六郎,为兄只有你和母妃,你千万要安分,别听一些人的胡言乱语,他们不是在帮我们兄弟,他们是想踩着我们兄弟的尸骨往上爬。”
“阿兄,你怎么?”李愔眼底满是惊恐。“你太年轻,掩饰不了什么,为兄能看出来,陛下一样能看出来,更别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那种老狐狸。”李恪摇摇头,认真的说道:“所以,母妃留在长安,对母妃好,对我们也好,你如果真的想照顾母后,那就想尽一切办法调回长安来。”
“调回长安,我们能调回长安吗?”李愔惊讶的难以置信。
“为兄是不行的,但是你,你年纪小,不引人注意,只要你改过自新,然后好好的处理地方,对于陛下交代下来的事情,不折不扣的执行,最好对陛下献上所有的忠诚。”李恪轻轻靠前,凑在李愔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不说别的,宗正寺卿便能做。”
“宗正寺卿?”李愔嘴里喃喃的念着这几个字。
“你要去做陛下最忠诚的狗,陛下让你咬谁你就咬谁,这是你做宗正寺卿唯一的机会。”李恪轻轻放开李愔,目光直直的看着他。
李愔瞬间明白,李恪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皇帝让他去咬李恪,他也得去咬。
“只有这样,在为兄人在外地的时候,你才能陪伴在母妃身边,替为兄尽孝。”李恪深吸一口气,认真说道:“而且,若是真的有事,有人诬告为兄,你不必帮为兄说什么,只要彻查真相,就是在帮为兄。”
李愔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大踏步的朝殿外走去。
李愔立刻反应过来,转身朝着李恪追去,他低着头,有些慌张,又有些紧张的的问道:“那该怎么做?”
“不需要多做什么,等陛下的圣旨,陛下圣旨让别人做什么,你只需要依照陛下的圣旨,做的比其他任何人都出色,便足够了。”李恪脚步稍微停下,看向李愔。
李愔用力的点头道:“六郎记住了。”
“至于为兄,你不用担心。”李恪轻松的笑笑,然后说道:“为兄虽然令人猜忌,但皇帝还有其他需要防备的人……你别忘了,那句谶言,唐传三代,有女主武王代唐而立,这句话针对的对象,到现在,可还没有找出来呢。”
李愔茫然又欣喜的点头。
李恪轻轻笑笑,然后迈步向前,然而刚走了两步,他就停了下来,目光望向前方。
李愔赶紧停步,目光同样看向前方。
对面的走廊里,房遗爱和荆王李元景一起走了过来。
李愔神色严肃起来,他们刚才还提到了房玄龄。
现在就碰到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还有房玄龄三子房遗则的岳父荆王李元景。
是的。
房遗爱娶了先帝的爱女高阳公主。
房遗则娶了荆王李元景的独女夷陵县主。
房遗则今日之所以没有在这里,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够。
李恪很快笑了起来,走向李元景,率先拱手道:“王叔醒了。”
“嗯!”李元景的目光从李恪落到李愔身上,似有深意的笑笑,说道:“走吧,一起用早膳。”
“喏!”李恪拱手,然后和李元景,房遗爱一起朝殿外走去。
李愔紧紧的在后面跟着,原本就有难看的脸色,逐渐的缓和了下来。
大殿之外,数十名手持槊刃的禁卫士卒,面无表情的站立。
……
转眼五日过去。
太上皇停灵太极殿已到七日。
按照丧仪,太上皇移灵千秋殿。
连续下了五日的大雨,今日也突然停了。
一身生麻丧服的李承乾,手里捧着神主,神色哀戚的走向千牛殿。
他的身后是皇后和太子,更后面是诸王公主,王妃驸马,诸相诸尚书,诸卫大将军,将军,长安城所有九品以上官员今日都在紧随在李承乾的身后。
如同一条长龙一样,前方千牛殿。
哀乐奏响,但依旧遮掩不住皇宫外面,传来的无尽哭泣声。
先帝御极二十二年,鼎立无数功勋,虽然于百官而言,武更适合他,但于百姓而言,仁才是先帝的底色。
魏征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帝是真的听进去了。
贞观二十二年,不知道对天下百姓多少次减免赋税。
夏冬之间,更是多有体恤。
如今先帝辞世,百姓尽皆到朱雀门外,叩拜俯首,投祭圈,哀哭祭祀。
声音清晰的传入到了皇宫之中。
李承乾走在最前,神色哀恸到了极点。
眼眶中满是泪水,强忍着,才没有流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