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大唐手段,去母留子第三更
两仪殿中,内侍少监窦知节从侧畔站出,肃然道:“肃静。”
原本轻笑的群臣立刻收敛,肃然拱手。
李承乾看着群臣,开口道:“许敬宗!”
“臣在!”给事中、起居郎许敬宗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刚才朕和高句丽国使的对话,全部整理出来,送往辽东军前,然后让人用纸张,竹片,树皮,甚至是石碑,制作成信文,传送到高句丽国内,尽可能的传的远些,然后等高句丽国使回高句丽。”李承乾神色肃然。
“喏!”许敬宗认真拱手。
李承乾看了许敬宗一眼,微微摆手,许敬宗立刻退回到桌几之后。
群臣看向许敬宗的眼神,闪过一丝凝重。
起居郎,给事中。
下一步就该是黄门侍郎,还有宰相了吧。
许敬宗的文采自然斐然,但是也极为擅长挑拨离间,这也是皇帝用他的原因。
李义府站在一侧,神色平静,甚至没有多看许敬宗一眼。
他清楚,他和许敬宗并不是一条线上的竞争者。
皇帝用许敬宗,是因为许敬宗有能力,而皇帝用他,是因为他才是皇帝的心腹。
许敬宗的竞争对手是上官仪,而不是他李义府。
李义府并不认为朝中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因为论及对皇帝称心,没有谁超过他李义府。
……
御榻之上,李承乾平静的扫过群臣,轻声道:“诸卿,你们说,朕说的,大唐不以灭高句丽为目的,他们会信吗?”
群臣齐齐拱手,没人开口。
“你们不信,但朕是信的。”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朕是真的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天子一言九鼎,岂能随意反悔!”
群臣有些疑惑的抬头。
“呵呵呵……”李承乾突然笑了,摆摆手说道:“朕是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大唐也没有,但他的国祚多大,却是朕说了算了,万一他年,他因为国弱,而被新罗和百济所灭,就不关朕的事情了。”
群臣目光一挑,随即拱手道:“陛下英明。”
李承乾侧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去见一下金上泉吧,让他跟在高句丽国使的身后返回江北。”
“喏!”长孙无忌站出拱手。
皇帝一声令下,大唐对于高句丽的灭国大略,正式步入了执行的截断。
“英国公!”李承乾看向李勣。
李勣立刻站出拱手:“陛下!”
“你跟着跑一趟吧,去将江北都护府建立起来。”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江北都护府,从上到下,都必须要用亲大唐的高句丽贵族,同时每一级都设置监察,从辽东都护府调人,以当年在高句丽生活过的人为主。”
“喏!”李勣拱手。
“江北都护府设大唐国使馆,你来推荐个合适的人,任大唐驻高句丽国使。”李承乾轻轻敲敲御案。
殿中群臣立刻明白,日后这大唐诸高句丽国使,才是真正决定江北都护府内外一切的人。
“臣领命。”李勣躬身。
“最后便是军中的事情了。”李承乾看着李勣,说道:“从辽东军前,抽调军官,掌握江北都护府的军卒,确定一切尽在掌握之后,辽东大军,推进到大同江北侧。”
“是!”
“江北都护府的军大,要在大唐手中,而整理百姓,还是收税的事情,让金上泉去做。”李承乾抬头,说道:“江北都护府所收到赋税,每年上贡一半,作为辽东道的军费。”
“是!”李勣拱手领命,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神色肃然,他们都知道,一旦江北都护府建立起来,高句丽的人心必然动摇不说,大唐在辽东的消耗也能极具的减少,然后为大唐灭高句丽,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承乾平静下来,开口道:“吐蕃国使也来了,那么顺便将吐蕃的事情定一下,好集中精力在高句丽方面。”
“喏!”
……
大殿之中,一名身高七尺,穿一身赭红色氆氇长袍,肩胛宽阔的高原汉子,沉沉的叩首在地:“吐蕃国使韦·达玛仁增,叩见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乾看着韦·达玛仁增,轻轻点头道:“平身吧。”
“喏!”韦·达玛仁增平静的站了起来,高耸的眉骨瞬间映入李承乾的眼帘。
李承乾目光轻轻向下,扫过他的咽喉,皮肤轻软。
“松赞如今身体还好吧?”李承乾抬头,凌厉的眼神,直接看向韦·达玛仁增。
“赞普身体已经转好,谢陛下关心。”韦·达玛仁增拱手,神色严肃的说道:“陛下,外臣此番奉赞普之令来长安,一来是彻底了结大唐和吐蕃战事,二来是为天可汗奔丧,毕竟赞普也是天可汗的女婿,三来是来请大妃回吐蕃。”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西送到了,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战事自然了结。”
“多谢陛下!”韦·达玛仁增松了口气。吐谷浑一战大败,吐蕃在高原上立刻处于劣势。
如果说大唐继续进攻,国破危机之下,吐蕃自然能够凝聚足够的力量,然后利用高原的地形,抵抗大唐。
甚至击败大唐。
这样一来,高原的局势就又回到了吐蕃的掌握之中。
但可惜,大唐清醒的很。
李君羡驻兵通天河北岸,时刻威胁吐蕃局势,轻易又不进兵,稍有不顺,便开始打苏毗的主意,让人异常难受。
好在如今国内一切终于有了定论。
黄金送到了大唐,大唐自然将视线东移。
……
“松赞为大唐驸马,奔丧至诚。”李承乾抬手,说道:“礼部,拟旨,进封吐蕃赞普、西海郡王、驸马都尉松赞干布为賨王,诸勋如制。”
“喏!”李袭志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朕让人雕刻了松赞的石像在昭陵北侧,替代真人护卫昭陵。”李承乾看向韦·达玛仁增,问道:“卿觉得如何,可像吗?”
“陛下仁德,已经极像了。”韦·达玛仁增认真拱手,然后轻轻低头。
看到他这幅样子,长孙无忌猛然抬头,看向看向丹陛之上的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摇头。
韦·达玛仁增去过昭陵,也去过北玄武门内,见过了松赞干布的遗像,但是他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松赞快死了。
“陛下!”韦·达玛仁增突然抬头,盯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自从去年四月,大妃抵达长安,参加大唐立国三十年庆,到后来陛下登基,还有如今的先帝病逝,已经有一年有余,不知大唐可否允许大妃回吐蕃。”
韦·达玛仁增眼窝深陷,琥珀色的瞳孔异常凝重的看向李承乾,目光坚定。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如今大唐和吐蕃的纷争已经结束,按道理,皇妹是应该回逻些了,不过父皇刚刚归葬,按照礼仪,皇妹应该服大功九个月,如今已经过了三个月,便还剩下六个月,六个月之后,皇妹若是愿意回吐蕃,朕不阻拦,但……”
“多谢陛下。”韦·达玛仁增躬身叩首,将李承乾剩下的话堵回进嘴里。
李承乾看了韦·达玛仁增一眼,他这一手,对那些重面子的君王来讲,或许有用,但李承乾!
“朕听说,如今的逻些,驸马只剩下一个继承人!”李承乾突然转口。
韦·达玛仁增面色凝重下来,拱手道:“是!”
“按大唐礼仪,皇妹应该算是他的嫡祖母,对吗?”李承乾微微抬起。
韦·达玛仁增一愣,随即拱手道:“喏!”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父皇的葬礼已经结束,卿回逻些吧,等到了六个月以后,卿再来长安接人,到时候,皇妹若是愿意回去,朕不阻拦,但皇妹若是不愿意回去,那么驸马便做好和离的准备吧。”
“陛下!”韦·达玛仁增惊愕对抬头。
“鸿胪寺卿,送他出去。”李承乾看向鸿胪寺卿李义表。
“喏!”李义表站出拱手,然后转身走到了韦·达玛仁增的身侧,点头道:“走吧。”
韦·达玛仁增抬头,茫然的看着李义表。
李义表轻轻抬头示意,韦·达玛仁增顿时反应过来,对着李承乾叩首道:“外臣告退。”
“嗯!”李承乾微微抬手,韦·达玛仁增立刻拱手,然后倒退着走出宫殿。
……
李承乾轻轻地敲敲桌案,殿中群臣同时肃然起来。
皇帝刚才的话,说的有些隐晦。
一般人还真的听不懂。
以现在大唐和吐蕃的局势,吐蕃想要让大唐公主回吐蕃,目的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要借大唐的力量来平定国内的反对力量,同时又要以公主为人质,逼大唐不敢动手。
这里面他们能够依仗的,就是松赞和文成公主是合法拜过天地的夫妻,文成还是松赞的大妃。
这一点,便是李承乾也必须承认。
但是,想要让文成公主回吐蕃,李承乾也提了一个要求。
松赞必须杀了他的亲孙子芒松芒赞的亲祖母。
去母留子。
不,是去母留孙。
只有如此,文成公主才能以芒松芒赞嫡祖母的身份,在逻些占据一席之地。
这样,李承乾才不用担心,她被人杀死殉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