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2章 洛阳街头,逢陈硕真(第三更)(1 / 1)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2章 洛阳街头,逢陈硕真第三更

秋雨绵绵,迷雾笼罩在整个洛阳城。

数万大军离开洛阳之后,虽然依旧每日都有无以计数的军械粮草运入洛阳城,但城中的百姓也好,官吏也罢,就像是被抽走了一口心气似的,怎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贞观殿中,李承乾目光看向两侧的唐俭,于志宁,阎立德和刘德威等人,说道:“大军已经过了魏州,后续的兵员,粮草和军械,都会在郑州直接转运北上,郑州刺史王大礼和户部侍郎张大象在那里主持,也不需要太过操心。”

“是!”众人齐齐拱手,神色温和。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洛阳方面,该让下面人做的,就让下面人去做,尤其是唐卿和刘卿,你们的身体不是太好,趁着这段不忙的时间,多抽出点空隙去歇息歇息,顺带让太医给你们诊断诊断。”

“是!”众人拱手,有些不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

“身体好,才能有所长久,这才是朕所要的,诸卿明白吗?”李承乾直接将他说透,免得让他们胡思乱想。

“谢陛下!”这个时候,众人才稍微松了口气,原来皇帝是这个意思。

说实话,想的多的人难免会去想,皇帝是不是提醒他们老了,应该致仕了。

好在皇帝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刘德威,还是唐俭,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

“阎卿,你主持户部,除了让人统计各地秋税之外,还要派人到地方去巡视,尤其是各道最穷困的县,若是人手不够,从中书省调人。”李承乾微微抬头。

“臣明白。”阎立德认真拱手,他是四人当中年纪最轻的。

李承乾看向刘德威,说道:“刑部的事情就缓一缓,大军东征期间,待民以宽,派人将消息传到地方就是,至于官吏的事情,朕会让御史台,大理寺和门下省联手察查的。”

待民以宽,治吏要严。

这是大军东征这几年,李承乾定下的基调。

众人齐齐拱手道:“臣等领旨。”

“好了,都去休息吧。”李承乾松了口气,笑笑说道:“朕也要休息休息了。过几日,朕还要去嵩山和龙门祭祀,祈祷大军大胜而归,诸卿就不必跟着了,让殿中省处置便是。”

“喏!”众人躬身,道:“臣等告退。”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一侧,中书舍人赵弘智,给事中李义府,黄门侍郎许敬宗,秘书郎裴炎四人。

李承乾轻叹一声,刘仁轨和李义琰都已经跟随李勣前往安东了。

“你们也去休息吧,今日便到此了。”李承乾笑笑,说道:“好好歇歇,等你们歇过来,朕这里还有一大堆事在等着你们呢!”

“臣等领命。”赵弘智,李义府,许敬宗,裴炎四人起身拱手,然后说道:“臣等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然后起身道:“走吧,朕也到后面去转转。”

“是!”徐安沉沉拱手。

……

山斋院中,一阵嬉笑声从里面传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声音从殿外传来:“陛下驾到。”

殿中瞬间一片纷乱,但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经迈步进入了殿中。

王幽兰和柳瑶立刻上前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李承乾伸手拉起王幽兰和柳瑶,尤其好奇的看向王幽兰道:“兰儿今日怎么在这里?”

“妾身是过来陪陪表妹的,没想到陛下今日也过来了。”王幽兰有些调皮的看了柳瑶一眼,说道:“既然陛下来了,妾身便回去了,不在这里打搅陛下了。”

“阿姐。”柳瑶顿时脸色一红,然后忍不住拉了王幽兰一把。

王幽兰直接闪身离开,然后对着李承乾福身道:“陛下,妾身告退了。”

“嗯!”李承乾笑着点头,说道:“过几日,朕要去嵩山祭祀,爱妃也跟着一起去吧。”

“妾身领命。”王幽兰甜甜的笑笑,然后福身行礼而退。

李承乾看着近在咫尺的柳瑶,然后拉着她的手,说道:“走吧,陪朕到后院去看看,朕难得休息,到后院去看看秋雨。”

“是!”柳瑶脸色羞红的任由李承乾拉着,来到了后院。

徐安指挥手下人,搬了一张长榻,又摆了一张长几,上面摆满了瓜果和美酒。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柳瑶依偎在他的怀里,然后静静的看着秋日细雨。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看向整个阴沉的天空。

天空虽然阴沉,但细雨连绵中,却不见任何雷霆窜动,这着实让他有些失望。

大军出发了,该交代的,李承乾已经都交代了。

他相信以李勣的能力拿下平穰城不成问题。

这一战,消息早就已经传到了大同江南岸。

大唐在拿下平穰城,然后归政高宝藏后就不会再南下,也不会灭国高句丽。

所以在如今的高句丽,死跟着泉盖苏文一起反抗大唐的并不多,尤其将来一旦大唐攻破平穰城,那些人逃出去之后,根本就不会再集合任何力量反抗,只会留在地方固守待变。

但凡能够看到这一点未来的,那么他们就不会全心的支持泉盖苏文守平穰城。

真正的麻烦在战后。

府库空虚,战士疲惫。

粮食他可以根据改良的方法继续进行增产,但这里面的增收依旧太慢,所以真正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铸钱。

以高句丽大胜收获的财富为根本进行铸钱。

然而怎么铸钱也是一个大问题,是继续铸开元通宝,还是在此基础上,再铸一种钱。

李承乾轻轻摇头,再铸一种钱,恐怕风险太大,继续铸开元通报虽然收获不大,但胜在稳健。

当然,若是局面宽裕,那么继续铸开元通宝不成问题,但若是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兵乱,那么他就得另想办法了。

但终究一切要稳。

收回心神,李承乾低头看向怀里的美人,美人已经满脸羞红。

李承乾轻轻抬起她的下颚,然后低身吻了上去。

“嘤”的一声,柳瑶双手一时间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但片刻之后,还是下意识的抱住了李承乾。

李承乾直接起身,将柳瑶整个人直接抱了起来,然后大踏步的走向了内殿。

帷帐落下,一时红烛摇曳。

……

嵩山,中岳山神庙。

李承乾跪在神庙之下,轻轻叩首。

王幽兰和柳瑶这对姐妹跟着一起叩首。

片刻之后,庙外山道之中。

潘师正陪同皇帝在山道上漫步。

“道门神像多泥塑金漆,而普通的寺庙佛陀也多以泥塑为主。”李承乾看向潘师正,说道:“朕前些时日让门下省统计天下铜制佛像,真人猜天下有多少铜制佛像。”

“应该不少五十座铜佛在天下寺庙供奉,而其中尤其是南方诸寺为主,而北方,最重要的便是白马寺了。”潘师正看向李承乾,低声问道:“陛下不会有毁佛之念吧。”

“这倒没有。”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佛像已成,自然是百姓念力所至,朕还没有到摧毁百姓念力的地步。

不过朕想,佛陀自然是天生神圣,但寺庙的主持,还有寺庙诸僧,却颇有欺世盗名之辈,朕担心,有的人甚至就连一卷金刚经都背不下来。”

“是!”潘师正突然对着李承乾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如此,劳烦真人了。”

“这是贫道之责。”潘师正肃然躬身。

“那么真人,再回了。”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坐上一旁的御乘,然后离开了嵩山。

御乘之内,王幽兰和柳瑶一人坐在李承乾一边。

刚才李承乾和潘师正的话,两人都清楚的听到。

王幽兰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刚才和潘真人在打什么哑谜?”

“呵呵!”李承乾轻轻笑笑,没有做任何解释。

他们虽然打了一点哑谜,但是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

无非就是日后在度牒上严格一些罢了。

要知道,僧人有田,但不用交税。

李承乾自然不会向那些诚心念佛的和尚身上去动什么脑筋,但终究有那么一些人混在其中欺世盗名。

这些事不仅佛门有,道门也有。

李承乾和潘师正刚才说了那么几句,其实就是要潘师正替他向茅山和楼观道传信而已。

道门有了准备,到时候就会支持李承乾,而那个时候,佛门难免要被清理出一些污垢来。

当然,那个时候,佛门要是接受倒了罢了,他们要是不接受,李承乾也不介意放松一下心情。

……

御乘在直入定鼎门,返回紫微宫。

但是李承乾和王幽兰,还有柳瑶,却在半路就离开了大队,从长厦门坐红篷马车进入了洛阳城。

两侧五十名金吾卫护卫开道,暗中更有无数千牛卫秘密相随。

然而即便如此,洛阳百姓仅仅是看了一眼之后,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了。

洛阳繁华,市井气息,在李承乾的眼前直接扑面而来。

李承乾不时的挑开车帘看向殿外,另外一侧是同样如此的王幽兰和柳瑶。

李承乾轻轻笑笑,他今日这么做,自然不单单是为了王幽兰和柳瑶,实际上更是为了他自己。

说实话,李承乾这个当朝皇帝,还从来没有这么近的接近过洛阳百姓。

前方不远处就是洛阳南市。

南市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方,李承乾虽然不能够下车进去,但是从外面而过,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里面的繁华气息。

就在李承乾要放下车帘的时候,一道穿着灰色僧尼袍的女尼突然在一旁的小巷中闪过。

李承乾忍不住的挑了挑眉,刚才那道身影他觉得有些熟悉啊,

慧觉。

陈二妮。

陈硕真。

李承乾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她怎么会在洛阳?

李承乾轻声开口:“来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