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改革推进
贺楠眉头一挑,眼神坚定了下来。他猛地一甩衣袖,语气坚决道:“老子自然不会坐视老万等死,更不会让兄弟们的家口跟着陪葬。”
说罢,他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下城梯。那名军官还想再劝,可看到贺楠那坚决的背影,心知劝也无用,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带着几名弟兄快步跟上。
.
与此同时,辽阳城外,大片田野之上,营寨与屯堡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远处,工匠们忙着砌筑堡垒,士卒们挥舞锄头挖掘壕沟,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安置于此,准备开垦新田,以支撑北方的屯田军制。
此刻,张天泽正在营中接待前来巡查的李邦华。
“李大人,陛下只给了下官一年时间,屯堡必须尽快建立,否则等到入冬,最后那点杂粮和蔬菜都无处可种。到时候,几十万百姓靠什么活?难道真要让他们修大半年的路,明年再种地吗?”张天泽面露难色,语气急切。
李邦华环视一圈,皱眉道:“屯堡之事,陛下的旨意确实明确,可你也知道,辽东的粮草,需要海运过来,而后再转陆路,粮食问题虽然紧一些,但很快就会有了。北地之局势未稳,若不能尽快通路,建设好防御之所,怕是会酿成更大的动荡。”
“李大人,您高瞻远瞩,辽东的局势您比我清楚。”张天泽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各地虽然情况复杂,但下官尚可周旋,可辽阳这一带,屯堡的建设一刻也拖不得。更何况,屯堡不仅仅是给百姓提供土地,它还关系到军需工坊的建设,军备、服的生产都要依赖这里。”
张天泽说到此处,目光一凛,语气愈发严肃:“若这个时候,再有人闹事,只怕工坊难建,屯堡更是会功亏一篑。”
李邦华神色微沉,他知道,张天泽所言非虚。屯堡不仅是单纯的民生工程,更是朝廷稳定北方防线的重要一环。明军要想真正扎根北地,必须尽快构建起稳定的粮食供应体系,否则,待到战火再起,军队缺粮,百姓流亡,局势便会再度失控。
然而,眼下的关键在于,许多地方还有鞑子残孽,而军队大部分在更北的地方,防范那些北窜的残余。
李邦华轻叹了一声,道:
“朝廷在新收复的地方,推行新政,势必会有反弹。你别说是关外了,就是关内应天府的情况,其实也不简单。那些地主士绅看似没有兵权,但他们掌控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能在地方上兴风作浪,若他们真的联合起来抵制新政,你有何对策?”
张天泽早有准备,他目光如炬,语气沉稳地回答:“大人,对付他们,锦衣卫不是很有手段吗?要是我,我不跟他们正面硬碰,毕竟朝廷不能把所有士绅都逼到对立面。但对于那些极力阻挠屯田、甚至私下勾结盗匪的,必须予以雷霆手段。”
他顿了顿,随即压低声音道:“锦衣卫一定已经让人密切监视地方上的风向,只要大势一定,他们便无法再掀起风浪。”
李邦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道:“嗯,天泽你很有想法,我会立刻向陛下奏报,请求增加对关外屯堡建设的支持。”
两人对视一眼,皆明白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拖延。屯堡之事,已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李邦华目光沉稳,声音不疾不徐道:
“天泽,此事本官只是来提醒你,并非是要对你施加压力。”
他此言一出,张天泽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看了,李邦华这个聪明的老头子,是想要考一考他了。
“应天府的乡绅,着实难处理,他们的状子,已经递到了本官案前。”李邦华叹了口气,语气略带无奈道:
“眼下,本官还能压上一压,可他们多是沾亲带故,牵扯极广,若是没有雷霆手段,恐怕这桩案子迟早会闹到陛下面前。”
张天泽闻言,沉默不语。他当然知道这些所谓的“申诉”究竟是怎么回事,无非是战乱之后,失势的权贵们想要趁着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将利益重新夺回来罢了。
李邦华并非等闲之辈,十几年前便已在朝堂与地方历练多年,以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痛击豪强闻名。他曾平定左良玉叛乱,使地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堪称能臣。
而如今,因陛下命他安抚地方士绅,他不得不一改往日的强硬态度,甚至接受了一些豪族的“孝敬”。张天泽冷笑一声,淡淡道:“大人,这其中的水有多深,想必您比我更清楚吧?”
他顿了顿,声音微微拔高几分,语气中透着一丝愤然道:“那些递状告状的,有多少是真正的受害者?又有多少是胡搅蛮缠之徒?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连半点凭据都拿不出来,就敢狮子大开口,要地要银,甚至连奴仆都要讨回去。”
他抬眼看着李邦华,神色冷峻道:“战局一起,天下大乱,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地契在混乱中遗失?甚至许多原本只是租地的佃农,眼见地主全家死绝,便胆大包天地冒名顶替,妄图据地为己有。”
他眼中燃起一丝怒火,冷笑道:“更有甚者,只因与那些地主沾点远房亲戚的关系,便想以此为凭,霸占田产,妄图再度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说到这里,他语气陡然一沉:“他们的算盘打得倒是精,可惜,这天下已经不是过去的天下了!”
李邦华微微眯起双眼,轻叹一声:“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
他站起身来,负手踱步,半晌才幽幽道:“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即便到了今日,他们依旧嚣张跋扈,仿佛换了皇帝,也仍得依靠他们。”
张天泽点了点头,嗤笑道:“他们以为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的地位都不会变。”
李邦华目光沉沉,声音低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锋芒:“不错,哪怕换了清廷,他们也照样敢抗税,该漏税的漏税,该贿赂的贿赂。若无雷霆手段,指望他们自觉交税?痴人说梦!”
张天泽冷笑道:“所以,陛下才要趁此机会,彻底剪除他们的羽翼!”
他的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这些土地,在陛下眼里,是朝廷壮大军力的根基,必须趁机收归国有,作为养军之资。而那些豪强,却妄图借机鲸吞蚕食,重新成为盘踞地方的地主。”
他的语气透着一股肃杀之意:“他们想凭借手中的钱粮、地方势力,逼迫我们就范,甚至想联合起来,对我们施压,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李邦华缓缓坐下,沉声道:
“闯贼的军队当年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天下,靠的正是雷霆手段。他们并未给这些豪族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是直接挥刀斩断他们的根基。”
张天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今的大明,已经不能再容忍这些蛀虫继续盘踞。收归土地,彻底清算他们的势力,这不仅仅是为了军队的给养,更是为了国家的长远稳定!”
他看向李邦华,郑重地道:“大人,若是此事闹到陛下面前,恐怕最终的结果,只会比现在更加严厉。与其到时候让刀落下来,不如现在就让他们知难而退!”
李邦华沉思良久,最后缓缓点头,目光如炬道:“天泽,你的才华和胆识,果然不同凡响啊!你的这番话,很有见地,这事的确不能再拖了。”
张天泽站起身来,望向窗外,眼中光芒闪烁道:“此事,恐怕不会太简单。”
李邦华轻叹一声,负手而立,目光同样深邃道:“但该来的,终究会来。陛下早已定下规矩。若是有确凿地契,能证明土地所有权的,便可以采用挂靠的形式登记,每年收获的五成将作为屯户的分成,扣除两成田税后,剩余的便是他们的。
然而,愿意接受这一安排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想着恢复原样,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竟然还想继续享受免税待遇。”
张天泽闻言,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们的贪欲,实在让人无可奈何。”
李邦华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哼,他们想得美。眼下这种局势,能保住自己的土地,已是幸运,哪里还能继续享受昔日的荣华富贵?”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丝深思,继续说道:“陛下此番在南直隶试行此法,显然是为了将来在中原腹地——尤其是河南一带——推广开来。
而将来,若是能够恢复塞北,甚至可以在一些地方推行这套方法。如此一来,土地与粮食就真正掌握在我们手中,局面便能彻底控制。”
张天泽默默点了点头,目光锐利,似乎已经洞察了其中的深意:“陛下的确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局势所迫,这也是一条权宜之计,大家各退一步,或许才是能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李邦华微微颔首,缓缓说道:“正是如此。但天泽,你也要知道,这些地方士绅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他们的手段狡猾得很。”
他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低声说道:“眼下那些人已经开始向我塞银子了。你我都清楚,这些人并不打算妥协,至少在咱们还没有动真格之前,他们绝不会轻易让步。”
张天泽闻言,心中微微一震,这才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李邦华的面色和善,话语轻松,但其中隐含的威胁却无比明显。
他见状,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身子微微前倾,声音低沉却不失自然道:“本官虽然并非此事的主管官员,但若是有需要,本官自是可以出手。若真到了关键时刻,我可以找个罪名,将这些家伙一网打尽。要对付这些人,恐怕不难找到合适的借口。”
张天泽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一凛,他对李邦华的了解并不少,但此刻才发现,面前这位儒雅随和的前辈,所展现出的处事方式,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李邦华语气轻松,似乎是在聊家常一般,但话中的深意却不容忽视道:
“不过,这件事可不能草率行事,若是操作不当,陛下的威望便会受到损害,届时你在河南、山东这些战乱祸害已久的地方主持屯堡,也会受到影响。若这些地方的乡绅听到风声,必定会心生疑虑,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合作。”
张天泽微微眯起双眼,心中已经逐渐理清了形势。李邦华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若想彻底解决此事,必须从长计议,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不信任的操作。
他点了点头,语气凝重:“大人明察秋毫,署下佩服,若真要动手,必须做到合情合理,名正言顺,让人无法挑剔。”
李邦华微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可道:“正是如此。你我虽能在暗中采取措施,但最终要让此事在明面上展开,必须有合适的名分与理由,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与合法性。”
张天泽沉默片刻,心中却暗暗生出几分警觉,他从李邦华的话语中,隐约感受到了某种微妙的气息。李邦华虽然表现得温文尔雅,但他深知如何在权力的棋盘上纵横捭阖,甚至不惜在关键时刻动用极端手段。
李邦华见他不语,继续说道:“天泽,你是个可造之才,虽然本官并非事事都能插手,但若是天泽需要帮忙,某自然不推辞。只要你需要,本官便会出手。只是,有的事情可不能一意孤行,必须与陛下保持一致,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张天泽看着李邦华,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思,对方的冷静与自信,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引发争议的因素,确保每一步都稳妥且周全。”
李邦华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欣慰道:“天泽有此觉悟,前途无可限量啊!”
张天泽此时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低声道:“那么,大人之后的安排……”
李邦华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你我都知道,该怎么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