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们没有宵禁
贺南洲去开的门,江阳平没进来,只是跟同样走过来的简云桑打了个招呼。
随即对贺南洲说道,“贺总,我去贺家的时候,碰到了董事长和夫人,贺董问起这次去陵城的结果,我直说了。”
他没提起去陵城寻找朝朝的事,怕简云桑还不知道。
谁知他说完这句话,原本要接行李箱的贺南洲手一顿,随即和简云桑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表情都很……怪异。
贺南洲扶了扶额,他好像也忘记将找到朝朝的事情通知其他人了。
他算是体会到简云桑的心情了,实在是寻到了孩子,这满腹心思便都在孩子身上,只想着她过得好不好,吃不吃得饱,其他的,都得往后靠。
“贺总?”江阳平不解的看着两人,怎么感觉今日贺总和简小姐都奇奇怪怪的。
不过,看样子贺总应该是和简小姐和好了,要不然也不可能住进豫华小区来。
才这样想着,就见简云桑旁边突然出现一个小小的脑袋,有些好奇又胆怯的抬眸看向他。
江阳平,“!!!”什么情况?
“贺总,这是……”难不成他们已经决定放弃寻找朝朝,所以领养了一个?
江阳平是认识朝朝的,但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又两年没见,模样已经模糊了,更何况现在的朝朝实在不像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瘦小的厉害,他就没往她身上想。更何况,今儿个他跟贺总才刚刚从陵城回来,结果并不如人意。
贺南洲对着朝朝招了招手,“来,朝朝,这是你江叔叔。”
朝朝牵上贺南洲的手,困惑的看着江阳平,“江叔叔?”
“江叔叔是爸爸的私人助理,帮爸爸处理一些生活琐事,他以前还抱过你,给你买过好吃的。”
朝朝便乖乖的喊,“江叔叔。”
江阳平,“……”
他瞪大了眼不敢置信,他刚才听到了什么?贺总喊她什么?
他看看贺南洲,又看看朝朝,好一会儿,才像是找到自己的声音似的,“这是,这是朝朝?!”
“对,是桑桑找到的,刚回来。”
江阳平狠狠的咽了咽口水,这,这,这,这就找到了??这也太突然了吧,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江阳平走的时候,人还是恍恍惚惚的,他甚至觉得,贺总重新收养了一个孩子都比这合理。
门重新关上,简云桑这才看向贺南洲,轻咳了一声说道,“朝朝找回来的事,要不,打个电话和你爸妈说一声?”
贺南洲想了想,摇摇头,“明天再和他们说吧,说了他们肯定等不及要过来看看,现在天都这么晚了,不方便。就算不让他们过来,他们恐怕也会激动的一夜不用睡。”
老人家本就觉少,这么一折腾明天肯定没精神。
“你父母那边呢?”
简云桑摇摇头,“也明天再说吧,他们……”她顿了顿,最终没说什么。
她低下头,牵着朝朝的手说道,“咱们去洗澡了,很晚了,该睡觉了。”
贺南洲看着她们母女俩的背影,沉默了片刻,推着行李箱去了次卧。
天幕在朝朝进入洗手间的那瞬间便暗了下来。
时候不早,对于大启的百姓来说,早就过了睡觉的点了。
可这会儿,还有很多人撑着眼皮子非要等到看完为止。
景宣帝就是如此,他坐在大殿门口,面前摆放着屏风,周围炭火充足,披着厚实洁白的狐裘。就算此刻大臣们都已经回去,就剩下他一个人,他也不愿意放过一点消息。此时天幕暗下来,他才站起身往殿内走去。
走了几步后问身后跟着的曹庆,“方才那个什么江助理,应该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
“回陛下,应该是。”
“他们那边,似乎没有宵禁?”大晚上的在外面来来去去,而且,送完了东西,他又趁着夜色回去了。
曹庆愣了愣,刚想回答,又听皇帝自言自语道,“还有那个私人助理,听意思,应当就是随从了。”
曹庆默默的站在身后,看着皇帝的背影走来走去。
他的干儿子凑到他身边小声的问,“天都这么晚了,陛下有说今儿个去哪位娘娘那歇着吗?早前淑妃宫里的杏儿过来,说娘娘特意炖了……”
话还没说完,就被曹庆给打断了,“闭嘴,陛下今儿个哪也不去。”
只怕不仅今晚,近段时间内,陛下的心思肯定都在天幕上,哪里还有空去后宫找娘娘们。
小太监不敢说话了。
天幕下还有一批人也没睡,那些坚定的认为贺南洲是赘婿的人。
可这会儿他们有些迷糊了。
“那什么处理生活琐事的什么什么助理,是随从吧?赘婿,身边还能有随从?”
“那肯定是女的有钱,给男的配的下人。”
“可女人自己身边怎么连个丫鬟都没有?”
众人,“……”嗯,这是个好问题,大伙儿都答不出来。
胡家两口子此时都很沉默,彼此对视着,脸上还带着愤恨不满。
看到朝朝过得越好,他们就越是难受。
原本没看到朝朝的爹,他们还以为她们就母女两个相依为命,早晚还是会过得穷困潦倒,或者被人欺负了去的。
结果就突然出现个爹,他们又觉得这个爹这么讨好她们母女,肯定是入赘的,没什么本事。
结果他居然还有下人伺候,凭什么?那个死丫头明明是个扫把星,害得他们有家不能回,凭什么就能过好日子。
郑氏恶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惊得已经睡下的胡宝墩一个机灵,瞬间哭出声来。
胡来福赶紧哄住他,瞪了郑氏一眼,“行了行了,赶紧睡,明天还要找住的地方。”
郑氏愤愤不平的睡下。
他们不知道的是,胡宝墩的一声哭嚎,惹得客栈的伙计在他们门外驻足了片刻,然后跑去找掌柜的,“他们那一家三口鬼鬼祟祟的,我听到好几次他们指着天幕骂了,十分可疑。”
“确实,你盯着他们一家,明儿一早,我找衙役说说这事。”他们这里距离杨树镇比较近,别是那边造谣生乱的人跑到他们这来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