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哥德巴赫猜想
“何老师,还麻烦您专门等图南,真是不好意思。”
“哈哈,这回我可真成图南的老师了。”何承轩很高兴,能遇到如此天才的学生,也是他的荣幸。
“走吧,我先带图南去报道,学校针对图南的情况,给他专门安排了宿舍。”何承轩带着他们向报道点走去。
黄图南改过名字,报道的时候稍微麻烦了点,好在何承轩、平泽涛等老师都认识他,多费了点功夫就把手续办好了。
如今上大学不光不收学费,每个月还给发补助,其中13.5元发饭菜票菜票9元,30斤定粮饭票4.5元,剩下的5.5元发现金,学生们可以拿来买文具、买书。
何承轩还带他们去看了学校食堂,红烧大排0.16元带菜底,单买炒青菜0.05元,按照这个价格,只追求填饱肚子,学校给的饭菜票足够了。
黄图南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饭量比其他大学生小得多,搞不好每个月还有富裕。
从食堂出来,直接去了宿舍,这回就不是404宿舍了,进去一看,这条件可比在浦江学院的时候好多了,宿舍里只有两张上下床,两名三十左右的同学正在收拾东西。
“来,我给你们介绍下,这是吕丘建、这是齐继文,都是数学系的大一新生,也是咱们师范学院的子弟,他俩都已经结婚有孩子了,让他们帮忙照顾图南刚好,以后这宿舍就住你们三个,不会再进其它人。”
学校为了黄图南也是煞费苦心,让他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跟其他学生一起挤八人间肯定不太适合,吕丘建和齐继文的品性平泽涛很清楚,也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跟黄图南住一起正合适。
得亏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还允许已经结婚的超龄考生报名,要是再过几年,还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人选。
“实在是太感谢学校了。”黄玲连连道谢,学校想的这么妥帖,她可是放心多了。
“图南,等周末了,把两位大哥哥喊着一起来家里吃饭吧。”
“好。”黄图南爽快地答应,他比黄玲想的更多,学校为啥给安排两名舍友而不是一个呢?这是让他俩互相监督,免得有人在背地里欺负他啊。
学校对自己这么好,这要是不做出点成绩,那就有点太对不住学校了,黄图南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开学之后,一定要尽快找到机会,做出点成就出来,给学校增添光彩。
这对他自己也有好处,庄家人肯定还没有彻底死心,自己做出的成就越多,就越受重视,将来他们生出啥不该有的想法,也会有更多人帮自己。
吕丘建和齐继文也好奇地打量着黄图南,这些天一直听说天才少年的事儿,现在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那张是图南的床啊?”黄玲问道。
“两张下铺随便选,图南喜欢睡那张就那张,要是不喜欢上下床,换个单人床也行,我这就让后勤处送来。”何承轩说道。
“不用,这样就行。”黄图南果断拒绝,单人床和上下铺也没啥区别,多一个上铺还能多个放东西的地方。
选了一张,黄玲就取出被褥开始铺床,黄图南也跟着一起干,吕丘建跟齐继文则帮他把行李放好,等忙完黄玲再次感谢,“时候不早了,咱们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吧!”“不”齐继文下意识就想拒绝。
吕丘建抢在他前面答应了,“好啊,正好我俩也没吃呢。”
出来后,他拉着齐继文稍微落后半步,齐继文很不解,压低嗓音问道,“黄大姐肯定要请我俩吃饭,这不太好吧?”
“不吃才不好。”吕丘建同样用蚊子哼哼般的声音解释道,“图南这么小就要一直跟咱俩住宿舍,她请我们吃饭也是为了让我俩照顾图南,我俩不吃她就有点见外了,她怎么放心?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以后多照顾点图南就行,而且这顿吃了,明天咱们还能请图南吃回来不是?”
齐继文听完大为佩服,“吕哥,还是你想得周到。”
等到了食堂,齐继文牢记吕丘建的叮嘱,黄玲点啥菜他就吃啥,黄玲看到这一幕,脸上的担忧确实少了许多。
吃完饭,黄玲就该回去了,有何承轩这样的熟人在,还有吕丘建、齐继文这两个一看就很靠谱的舍友,黄玲果然放心多了。
“图南,走,我俩带你去办图书证,何老师说你的自学能力很强,那以后肯定会经常去图书馆。”说完俩人便带着黄图南向图书馆走去。
一路上,不停有人好奇地看着他们仨,了解情况的知道这位就是报纸上大肆宣传的天才少年,不了解的还以为吕丘建或者齐继文带着孩子来上大学呢。
遇到打招呼的,黄图南也不害羞,落落大方的和他们聊天,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不愧是天才少年,这么小的年级竟然一点儿都不怯场。
吕丘建的妈就在校图书馆上班,看到图南也喜欢的不行,不光麻溜地帮他办好了图书证,还邀请他来家里吃饭,黄图南也没客气,爽快地迎了下来,“谢谢阿姨,吕哥、齐哥和您都这么照顾我,以后我在学校可是有好日子过了。”
“哎呦喂,多懂事的孩子啊。”见他这么乖,吕母可是心疼坏了。
聊了几句,他俩就带着吕丘建去参观图书馆内部了,吕母看着他们进去,才摇摇头道,“啧啧啧,也不知道他那个亲爹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孩子不知道心疼,就知道孝敬那两个不是玩意儿的老东西。”
“有眼无珠呗,亏他自己还是老师,现在倒是好了,没了他爹的拖累,图南以后有好日子过喽。”一名同事附和道。
图书馆工作清闲,员工有多是学校领导的亲戚,她们的消息可是灵通的很。
到了借阅室,吕丘建走到拜访文学期刊的架子前,取下今年一月份的《人民文学递给黄图南,“这上面有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咦?我这次不打算当文抄公了,你给我看这个干啥?
等打开目录,黄图南马上就明白了,因为这期杂志里面有篇文章,叫《哥德巴赫猜想。
(本章完)
第173章 哥德巴赫猜想
“何老师,还麻烦您专门等图南,真是不好意思。”
“哈哈,这回我可真成图南的老师了。”何承轩很高兴,能遇到如此天才的学生,也是他的荣幸。
“走吧,我先带图南去报道,学校针对图南的情况,给他专门安排了宿舍。”何承轩带着他们向报道点走去。
黄图南改过名字,报道的时候稍微麻烦了点,好在何承轩、平泽涛等老师都认识他,多费了点功夫就把手续办好了。
如今上大学不光不收学费,每个月还给发补助,其中13.5元发饭菜票菜票9元,30斤定粮饭票4.5元,剩下的5.5元发现金,学生们可以拿来买文具、买书。
何承轩还带他们去看了学校食堂,红烧大排0.16元带菜底,单买炒青菜0.05元,按照这个价格,只追求填饱肚子,学校给的饭菜票足够了。
黄图南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饭量比其他大学生小得多,搞不好每个月还有富裕。
从食堂出来,直接去了宿舍,这回就不是404宿舍了,进去一看,这条件可比在浦江学院的时候好多了,宿舍里只有两张上下床,两名三十左右的同学正在收拾东西。
“来,我给你们介绍下,这是吕丘建、这是齐继文,都是数学系的大一新生,也是咱们师范学院的子弟,他俩都已经结婚有孩子了,让他们帮忙照顾图南刚好,以后这宿舍就住你们三个,不会再进其它人。”
学校为了黄图南也是煞费苦心,让他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跟其他学生一起挤八人间肯定不太适合,吕丘建和齐继文的品性平泽涛很清楚,也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跟黄图南住一起正合适。
得亏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还允许已经结婚的超龄考生报名,要是再过几年,还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人选。
“实在是太感谢学校了。”黄玲连连道谢,学校想的这么妥帖,她可是放心多了。
“图南,等周末了,把两位大哥哥喊着一起来家里吃饭吧。”
“好。”黄图南爽快地答应,他比黄玲想的更多,学校为啥给安排两名舍友而不是一个呢?这是让他俩互相监督,免得有人在背地里欺负他啊。
学校对自己这么好,这要是不做出点成绩,那就有点太对不住学校了,黄图南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开学之后,一定要尽快找到机会,做出点成就出来,给学校增添光彩。
这对他自己也有好处,庄家人肯定还没有彻底死心,自己做出的成就越多,就越受重视,将来他们生出啥不该有的想法,也会有更多人帮自己。
吕丘建和齐继文也好奇地打量着黄图南,这些天一直听说天才少年的事儿,现在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那张是图南的床啊?”黄玲问道。
“两张下铺随便选,图南喜欢睡那张就那张,要是不喜欢上下床,换个单人床也行,我这就让后勤处送来。”何承轩说道。
“不用,这样就行。”黄图南果断拒绝,单人床和上下铺也没啥区别,多一个上铺还能多个放东西的地方。
选了一张,黄玲就取出被褥开始铺床,黄图南也跟着一起干,吕丘建跟齐继文则帮他把行李放好,等忙完黄玲再次感谢,“时候不早了,咱们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吧!”“不”齐继文下意识就想拒绝。
吕丘建抢在他前面答应了,“好啊,正好我俩也没吃呢。”
出来后,他拉着齐继文稍微落后半步,齐继文很不解,压低嗓音问道,“黄大姐肯定要请我俩吃饭,这不太好吧?”
“不吃才不好。”吕丘建同样用蚊子哼哼般的声音解释道,“图南这么小就要一直跟咱俩住宿舍,她请我们吃饭也是为了让我俩照顾图南,我俩不吃她就有点见外了,她怎么放心?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以后多照顾点图南就行,而且这顿吃了,明天咱们还能请图南吃回来不是?”
齐继文听完大为佩服,“吕哥,还是你想得周到。”
等到了食堂,齐继文牢记吕丘建的叮嘱,黄玲点啥菜他就吃啥,黄玲看到这一幕,脸上的担忧确实少了许多。
吃完饭,黄玲就该回去了,有何承轩这样的熟人在,还有吕丘建、齐继文这两个一看就很靠谱的舍友,黄玲果然放心多了。
“图南,走,我俩带你去办图书证,何老师说你的自学能力很强,那以后肯定会经常去图书馆。”说完俩人便带着黄图南向图书馆走去。
一路上,不停有人好奇地看着他们仨,了解情况的知道这位就是报纸上大肆宣传的天才少年,不了解的还以为吕丘建或者齐继文带着孩子来上大学呢。
遇到打招呼的,黄图南也不害羞,落落大方的和他们聊天,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不愧是天才少年,这么小的年级竟然一点儿都不怯场。
吕丘建的妈就在校图书馆上班,看到图南也喜欢的不行,不光麻溜地帮他办好了图书证,还邀请他来家里吃饭,黄图南也没客气,爽快地迎了下来,“谢谢阿姨,吕哥、齐哥和您都这么照顾我,以后我在学校可是有好日子过了。”
“哎呦喂,多懂事的孩子啊。”见他这么乖,吕母可是心疼坏了。
聊了几句,他俩就带着吕丘建去参观图书馆内部了,吕母看着他们进去,才摇摇头道,“啧啧啧,也不知道他那个亲爹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孩子不知道心疼,就知道孝敬那两个不是玩意儿的老东西。”
“有眼无珠呗,亏他自己还是老师,现在倒是好了,没了他爹的拖累,图南以后有好日子过喽。”一名同事附和道。
图书馆工作清闲,员工有多是学校领导的亲戚,她们的消息可是灵通的很。
到了借阅室,吕丘建走到拜访文学期刊的架子前,取下今年一月份的《人民文学递给黄图南,“这上面有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咦?我这次不打算当文抄公了,你给我看这个干啥?
等打开目录,黄图南马上就明白了,因为这期杂志里面有篇文章,叫《哥德巴赫猜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