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4.第134章 送孩子去托育所(1 / 1)竹篱清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南屿的所见所闻林庆祥就感慨不已。

要知道,去年林义那边还过得一团乱,今年人家就起来了,要啥有啥,如今还要盖车库。

反观村里其他人家,盖房子的没两家,有钱的就更少了。

林义的侄子林建强娶了媳妇还在租房子住,听说最近在到处借钱盖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黄玉珍一脸窃喜,“还是你运气好,当初要不是你雪中送炭,如今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也轮不到咱儿子头上。”

林庆祥深有感触,看向林少军,严肃地说道:“所以说做人要厚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么好的机会你抓紧了,去文军那边好好干,不能对不起人家给你的高工资。”

黄玉珍附和点头,“听说那工厂里的师傅一个月工资也才六七十,普通工人就三十四,你这工资比人家老师傅都多。”

林少军被爸妈洗脑,一连串的保证从他嘴里说出去。

全家欢欢喜喜地吃了饭。

翌日一大早,父子俩就去安水社准备开工了。

材料还没来,地基要先挖。

陈文军和林义都忙,帮不上。

父子俩自己干,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把一百多平的基地挖好。

第二天水泥砂石全都送过来。

两人赶紧把水泥给倒了,用一天功夫把地基弄好,过个三天就可以把大工张永泉请来,开始盖房子。

几个人忙活了十来天,一间占地面积一百五十平的车库就盖好了。

红砖砌墙,屋顶贴瓦片,墙上还装了玻璃窗和铁栅栏,大门用的是铁门,该拉的电灯也拉了。

整体效果还不错。

而且因为这里一头靠近河边一头靠近马路,摆摊泡茶啥的也特别方便。

林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赶紧把家里的车都弄过来,还在车库里放了一张小桌子和几把长凳子。

车库的问题处理完,林少军立马去海鲜批发店上班,有了他的加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高考成绩出来,林琴果然如意料般落榜。

好在全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倒也没怎么失望。

倒是老年大学那边的老师觉得遗憾,在他看来,林琴是有这个毅力和能力考上去的,只是被孩子给拖累了。

等开学的时候,他私下找林琴说话。

“要是家庭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你可以把孩子放在托育所,托育所的时间跟我们一样,你上学送过去,放学再去接,这样也能安心上课。”之前孩子小,除了吃就是睡,管理员帮忙看着也没什么,但随着孩子长大,他醒来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不吵不闹自己玩,但小宝宝不可能长时间坐在那边玩玩具,时不时要闹着人抱出去走走,还要人家跟她互动。

管理员显然是办不到的。

林琴仔细一想,也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最重要的是,她想要全力以赴拼一年,不想再给自己留遗憾了。

想到这里,林琴忙问道:“苏老师,我们学校附近有托育所吗?”

苏老师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看着她,笑着点了点头,“既然是我主动提的,就算没有也要有,具体的你问管理员方大姐。”

林琴谢过苏老师,回头就找管理员方大姐去了。

正好看见方大姐逗她儿子玩,林琴赶忙接过,一脸歉疚,“给大姐添麻烦了!”

方大姐摆摆手,“这算啥!你儿子乖,不闹人。”

林琴笑笑,赶忙切入主题,“苏老师建议我把孩子送托育所,让我找大姐问问。”

方大姐眼睛一亮,倾身上前,“实话告诉你,咱老年大学里面打算办一个托育所,就在隔壁那栋,这事还是纺织厂那边牵的头,说是一群女工反映家里孩子没人带,有的女工把孩子带到厂里,时不时就闯点祸。

人厂长也烦得不行,这不就找上我们了,正好咱这里空地大,不缺教室,最主要的是还安全,人家一眼就相中了。”

老年大学就是名副其实的学校规模,大门进来是一片操场,操场旁边还有锻炼的单双杠之类的活动区域,另一侧才是教学楼,教学楼呈“冂”字形结构,在教学楼另一侧还有一排三层教室,那边全空着,没人使用,在那里办托育所既不会影响他们上课,还能给学校创收。

“真的呀!那可太好了!人家打算请哪里的老师?要找几个?靠得住吗?”林琴一连串的问题把方大姐给逗乐了。

“哎呦!我说林琴妹子,你可真厉害!我才起了个头,你把啥事都考虑进去了!实不相瞒,人纺织厂也是有钱的,这职工子女都是宝贝,人家也怕出事,所以打算请咱安市师范学院的幼教老师过来上课。

现在就看孩子的数量,那边的意思是大孩子一个班,小孩子一个班,像你们家娃娃这年纪的,得去小班,小班多配一个换尿布和喂饭的阿姨。

差不多是三个老师带十个孩子,要是超过十五个得安排四个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老师对四到六个孩子,算上场地租金和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差不多要二十块钱。

当然,这是对外面孩子的价格,如果是纺织厂的职工子女不需要那么贵,差不多一个孩子十二三块,厂里还有一些补贴。”

方大姐说完,担心林琴嫌贵,赶忙说道:“回头我可以跟纺织厂厂长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你便宜一些。”

林琴赶忙道谢,“多谢大姐替我考虑,这钱不钱的倒是其次,主要是老师要负责,对孩子有耐心,不能打骂和虐待孩子。”

方大姐表示赞同,“你放心,这托育所就在隔壁,算是在我管辖范围里,我闲着没事也会过去转一转,时不时提醒那些老师几句,肯定不能出这种事。”

林琴放心了,当即在方大姐这边报了名。

放学回家后,她把情况告诉林义和陈文军。

陈文军一听是安市示范毕业的幼教,倒不会太担心,只道:“孩子送去托育所有人照顾,还能多学点东西,你也可以安心上课,挺好的,至于请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咱也不能左右,但一定要跟方大姐打好关系,麻烦人家多看顾一些。”(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