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啥是英语课?洋鬼子说的话吗?”徐健天真的问道。
林琴头疼,给两个孩子仔细讲解了西方国家和英语的重要性,“你们爸妈忙,也没空管这么多,这个寒假你们就在这边跟平安丫丫一起上英语课,先看看效果再说。”
两个孩子本来就崇拜小姨和姨父,自然是林琴说什么就应什么。
第二天。
林琴把四个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将情况跟白琳琳说了一下,扭头就送小的去托育所,开始自己苦逼的寒假学习生活。
差不多到了托育所放假林琴才开始搞家里的卫生,给孩子们买过年的衣服,准备年货。
忙完这些就到了除夕这天。
徐大海带着小女儿和年礼来南屿接人,听见自家两个儿子大声说着他听不懂的话,懵了。
“爸!阿健阿康干啥呢这是?”徐大海把东西放到灶屋,疑惑地看着大厅方向。
林义没好气地骂道:“你们当爸妈还没当小姨的对孩子上心!阿琴给四个孩子报了英语特长班,四个孩子都学了大半个月了,每天一节课,其他时间就做作业运动,得了空就钓鱼,还要把每天学习的东西说一遍,早中晚都得读英语半个小时。”
徐大海惊了,“爸!我还以为小姨子让他们过来是来陪平安和丫丫玩的,这.不行,我得问问两个孩子上课了多少钱,不能让人家出钱又出力。”
“拉倒吧!这个钱我出了,你该干啥干啥去!别影响孩子们念书,还有,跟你们说件事,既然你们两口子忙着做生意顾不上孩子,干脆把孩子送到市里读书得了。
反正我接送两个孩子和四个孩子也没什么差别,只要把孩子的户口转过来就行。”
林义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尤其是看到两个大外孙和两个小外孙之间的差距,这个想法越发强烈,正好今年卖莲藕、地瓜、马蹄莲、芋头赚的钱都没用,他现在的私房钱也有五位数了。
他自己用不了这么多钱,正好可以替几个外孙仔细打算。
徐大海有些迟疑,“爸,孩子的户口都在村里,转出来的话岂不是我和阿英都得跟着转?”
林义朝他翻了个白眼,“我都打听过了,你们两口子只要有一个转出来就行,孩子户口就能弄出来。
现在都不兴集体劳动了,各家过各家的,你们村又没啥钱,土地早就分完了,两个孩子户口转出来没什么影响。
市里教育条件好,在村里两个小子估计读到初中就不想读了,来了市里身边都是读书的孩子,他们的想法也会不同,难道你不想家里出个大学生?”
这话还真说到了徐大海的命脉。
原本还犹豫不决的他,当即咬牙同意了,“回头我就跟阿英商量,不过这转学是不是很麻烦?”
林义沉吟道:“你找文军,文军认识教育局的督导员,现在过年还会给人家送年礼,让他带你过去问问,咱只是普通转学,也没求人家办事,应该没啥问题。”
徐大海上心了。
原本打算送个年礼就把两个儿子带回去,因为这事特地多留了两个小时,和陈文军仔细商量完才带两个儿子回去。
到家天都快黑了。林英做好了年夜饭,见父子三人平安归来才松了口气,嗔怪道:“大过年的弄到这么晚!”
徐大海心里高兴,扯着嗓子同两个儿子说道:“来!老大老二,用英语跟你们妈说两句。”
徐健徐康立马用英语跟林英打招呼。
林英听得一愣一愣的,“啥呀这是?这说的是啥?我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
“听不懂是吧!听不懂就对了!你两个儿子出息了,会说洋人话了!我今天过去接孩子才知道,小姨子把这两个小子弄去市里是让他们去上英语了。
爸的意思是咱村里的学校不好,让咱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转到市里,让他们去市里念书,这钱爸也不让咱们出,说以后他那几个外孙念书的钱爸包了。
我琢磨着爸说的对,要是孩子留在村里,估摸着初中毕业就干活去了,甚至初中都读不完,去市里不一样,爸和小姨子抓得紧,市里读书氛围好,咱不指望两个孩子将来有啥大出息,但要是能考个高中或者大专啥的,以后也不用像咱过得这么辛苦,对不对?”
林英比徐大海更希望两个儿子成才,听到这么说,当下就使劲儿点头,“没错!为了孩子的将来,得送他们去市里念书。”
徐大海面色一缓,“你同意就好办了,市里的房子是爸给你买的,我的意思是你带着孩子把户口转过去,欣怡和我的户口留在村里。
等她大了再转过去,到时候他们兄妹三个都去市里念书,三个,总能有一个考上大专吧!”
大学他是不敢想了,大专还是可以念叨念叨。
林英心里一片火热,和徐大海合计着初七一过就去迁户口。
为了这事,两口子决定初二先不去市区,还得给林琴打电话说一声。
大年初一这天,徐大海带着两瓶酒去村支书家里拜年,顺便打听迁户口的事情。
村支书很诧异,追问了情况。
徐大海把林英娘家给她买房子,还要安排两个孩子去市里念书的事情给说了。
村支书羡慕坏了,“好啊!这可是好事!为了孩子的前程,是应该迁出去,这样,你初八那天过来我这边填材料,到时候还得跑市区几趟。”
徐大海赶紧道谢。
村支书的嘴巴也是严得很,一直没有透漏风声,直到林英和两个儿子户口落到市里,徐健徐康转学去了市实验小学,这事才传开。
徐大海的大嫂王凤英知道后,坐不住了,拉着自家男人徐大鹏没好气地说道:“老二可真够能耐的,我看他就是怕我们沾他们的好处才急哄哄地要分家。
要是当初没分家,现在我们家的孩子也能跟着转去市里念书,你赶紧想想办法,咱不能让孩子被压一头。”
作为徐家最得宠的媳妇,王凤英素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林英和张桂芝她都没放在眼里。
即便二房三房闹得难看,她也只当笑话一样坐壁上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