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汉王印鉴虎符呢(1 / 1)木兰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事俱备, 只欠……”刘盈看着自己系统面板最新的数值,双手拍了拍膝盖,从床榻上爬起来。

阿父阿母不在身边,刘肥阿兄也不在身边, 曹阿姨也不能宠着自己。小秘密太多, 刘盈不喜欢不认可的陌生人近身, 便自己更衣洗漱。

蜀地出稻米。刘盈今日的早膳是满满一大碗白米饭配腌肉。

盐管够, 肉管够。

在提纯盐的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 井盐可比海盐美味多了。怪不得宫廷常用井盐当供盐。

刘盈吃完米饭腌肉, 拧着眉头喝掉最讨厌的豆叶羹, 把粗糙的豆叶咀嚼咀嚼吞进肚。

他拍了拍鼓鼓的肚子,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只欠一场月黑风高偷跑夜。”

刘盈在等朔月夜。

今天就是朔月夜。

萧何今天在汉中,正在府衙呼呼大睡, 弥补旅途疲劳。

萧何不在汉中的时候,汉中守备非常森严。

他一直以为, 刘盈如果要做坏事, 一定会在他离开汉中的时候。

当萧何回到汉中,发现刘盈还在养病, 便松懈了。

刘盈乖乖待在家中, 他也已经回到南郑,还有什么不放心?

刘盈悄悄上了船, 带着韩信给他的八百兵卒偷偷离去的时候,萧何还在呼呼大睡。

一支拥有十艘船的船队不算小规模了。他们浩浩荡荡沿着汉水东出的时候, 难免遇到盘查。

刘盈有盖着汉王印玺的诏书——他阿父还没离开南郑就准备好了, 有大将军的令牌——韩信就是大将军,有汉国样式的虎符——刘盈不记得从哪里摸的。

萧何虽然是汉国的相国,但派兵的事, 刘邦能绕过萧何独自决定。

刘盈准备充分,连虎符都有,兵卒便放行了。

离开时,张不疑疑惑:“主父肯定能得到萧相国的印玺,为何没有萧相国的放行书?”

刘盈笑道:“因为不能让萧伯父担责啊。阿父不当人,压榨萧伯父太过,不仅让萧伯父给他管国家,筹军粮,还让萧伯父管我。他没脑子吗?想不到萧伯父不可能管得住我?总不能让阿父找到借口,去欺负最为劳苦功高的萧伯父吧?”

张不疑微微一愣,然后对刘盈拱手。

刘盈摆摆手,让张不疑起身:“之前你和宋昌斗嘴,我懒得管。现在要认真做事了,你记得改口,别叫我主父。”

张不疑再次疑惑:“为何?世子就是主父。”

刘盈摇头:“你是大汉的官吏,不是我的门客;我是大汉的世子,不是你的家主。公是公,私是私。你不喜欢叫我世子,也可以唤我一声老大。”

张不疑道:“我不明白。”

刘盈道:“自己想。”

说罢,他回船舱睡觉。

给阿父写的信已经快马加鞭出发,不知道阿父得到自己又偷跑的消息,会不会把阿兄吊起来抽。

唔,刘肥肯定会和阿兄同甘共苦,坚称他也有参与,哈哈哈哈。

刘盈丝毫不关心溺爱自己的兄长们会不会挨揍,没心没肺地倒头就睡。

张不疑很是迷茫,问宋昌:“你知道原因吗?什么主父……世子不喜欢奉承的屁话就别说了。”

宋昌翻白眼。他当然知道世子很喜欢听奉承话。世子不让张不疑叫他主父,肯定和不喜欢张不疑阿谀奉承无关。

世子可喜欢别人阿谀奉承了。陈平还在世子身边的时候,世子要求陈平每日都要想一段新的夸赞词来夸他。宋昌真佩服,陈平怎么忍得了世子那破性格。

“世子说‘公是公,私是私’,可能是让你以大汉为先吧。”宋昌胡乱揣测。

张不疑回了宋昌一个白眼:“世子不就是大汉?”

宋昌道:“汉王才是大汉。”

张不疑反问:“你相信世子会要求我们听汉王的话,不听他的话吗?”

宋昌哑口无言。

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本来只是张不疑困惑,宋昌也陷入沉思了。

世子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刘盈一觉睡醒,见两人都在冥思苦想,忍笑忍得肚皮疼。

其实刘盈只是嫌弃张不疑叫他“主父”太难听,还不如叫“阿父”呢。

他说的什么公私,只是随口胡扯。

在副本里当了一回天子,刘盈发现要在下属面前提高逼格,不说人话让人猜是最好的办法。

他背着手,迈着八字步走向船头吹风。

嗯,就像现在这样。

大风吹起了汉圣宗圣皇帝的发丝,风中凌乱的汉圣宗圣皇帝讪讪回船舱缩着。

呃,晚秋的江风太大了,还是待在船舱吧。

刘盈刚走不到两个时辰,萧何就被人从睡梦中叫醒,得知刘盈不仅偷跑,还带走了八百兵卒,十艘大船,三百余匹正准备送往汉王处的战马,以及粮草甲胄箭矢若干。

萧何难得叉开腿箕坐,手放在膝盖上,手掌撑着半张脸,唉声叹气:“盈儿可有留书?”

把萧何唤醒的仆从将书信递给萧何。

萧何无言地看了老仆一眼。

内鬼是吧?

唉。

萧何展开竹简,刘盈的字和人一样活泼,好像要从竹简上跳下来似的。

他明明很苦恼,见到刘盈的字,嘴角也不由上翘了一点点。

“果然是韩信。”萧何无力道,“除了韩信,还有谁能在南郑藏八百壮卒?他真是仗着汉王信任,什么都敢做。他知不知道私藏壮卒兵甲,等同谋逆?!”

老仆提醒:“不是韩将军谋逆,是世子谋逆。”

萧何又无言地看了老仆一眼。

我知道你是内鬼,但你能不能别表现得太明显?

唉。

萧何看完了书信,把书信往旁边一扔,拢了拢衣服,又躺了下去。

老仆问道:“是否派兵追世子?”

萧何闷声:“不派。汉王把印玺丢了,虎符也丢了,那么世子丢了也是理所当然,与我何干?”

破罐子破摔的萧何闷头睡觉,不去想烦心事。

虽然萧何平时都很谨慎,但这时候他实在是不想再思考这些麻烦事了。刘季不爽,下了自己相国之位,让别人给他筹兵筹粮去!

老仆便把萧何丢在地上的竹简放到桌案上,静静退出房间,合上门扉。

世子说得对,相国就是该洒脱一点,别把自己搞得太累。

世子真是好孩子。

刘邦得到刘盈送来的信时,正在宴请宾客。

三秦已定,章邯、董翳、司马欣皆在席。

只是董翳、司马欣坐的是诸侯王和客将那一边,章邯坐的是汉将那一边。

章邯曾经是董翳和司马欣的上峰。

王离被俘后,伤重迟迟不愈,在得知秦卒被阬杀后,含泪伤逝。章邯便是他们唯一的将军。

两人看着章邯的眼神都很委屈。

虽然董翳最先劝说王离和章邯投降项羽,司马欣更是与项家有旧,任栎阳狱掾时曾经将入狱的项梁放走。两人与西楚的关系,比章邯与西楚的关系亲密多了。但这不是将军你偷偷投靠汉王,把我们瞒在鼓里的理由啊!

章邯避开两人视线。

他其实对这两人有迁怒。如果不是这两人竭力劝说自己降楚,自己和王离只求退兵,至少能带一半秦卒回关中。

到时哪怕半路秦卒全跑了,至少比现在死得少。

武城侯逝世的时候不会泪流不止,自己也不会被父老乡亲唾骂。

秦人不是厌恶他打了败仗,是以为他卖掉秦国兵卒苟且偷生,而对他十分厌恶。

秦卒可以战死。秦卒为秦国死得还少吗?

但被主将卖掉,被敌军骗降阬杀,武德充沛的老秦人受不了这个委屈。

章邯也受不了这个侮辱。

不过章邯毕竟是个道德底线比较高的好人。他知道自己是迁怒,不会任由自己迁怒,更不会报复他人。

投降之事是自己同意,就该自己背负责任。

是我之错,是我之罪。章邯很清楚。

宴席上歌舞很热闹,气氛却很压抑。

汉将们都很同情章邯。在他们眼中,章邯就是被这两个和项羽走得很近的下属骗了。

以章邯的能耐和在秦国的地位,成为诸侯王很正常。但这两人没什么本事,也没有功劳,只靠着骗章邯投降被项羽封为诸侯王。章邯为护不住秦卒而哀痛欲绝,董翳和司马欣却全然没当回事。汉将们实在是为章邯不平。

他们劝说章邯,章邯却坚称是自己的责任。汉将们很无奈,也不好再劝,只能对章邯好一点,多拉章邯去喝酒吃肉。

现在董翳和司马欣居然还敢在章邯面前装委屈,好像章邯欠他们似的,汉将们都是一群耿直壮汉,心里火气熊熊燃烧。

就在他们思索,怎么整一整这两个居然敢用眼睛瞪自己同僚的诸侯王时,有人前来求见。

不止一个人。

刘盈的信使迷了会儿路,和萧何的信使一同到达。

刘盈是十一月初一离开南郑。因路途遥远,战火未熄,他的书信到达时,已经是汉王二年的正月。

刘邦已经拿回本该属于他的关中秦地,正在思考选个好日子将秦社稷更改为汉社稷。

此时刘邦已经得到了项羽派人追杀楚义帝的消息。

楚义帝肯定逃不过追杀,刘邦在思考更改社稷的同时,又在想能不能利用义帝被弑杀的事做点什么。

宴会上,董翳和司马欣在幽怨地看向章邯,章邯将脸撇到一边不看他们,除了曹参之外的汉将在用眼睛狠狠地瞪董翳和司马欣,曹参在认真喝酒,刘邦也没有看歌舞。

歌姬舞姬和乐师白费力了。

当信使到达时,刘邦暂停歌舞。歌姬舞姬和乐师舒了口气,赶紧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