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的吕氏族人只是旁支。
就算吕释之也不是真的愚蠢。
刘盈自彭城归来, 除了给吕泽写信,没有和吕家任何人联系过。
在刘盈回到栎阳,他们终于有机会拜见刘盈,全被宫人挡了回来, 丝毫不给他们脸面。
这种情况下, 他们除了不断试图入宫, 不会做任何节外生枝的事。
但吕氏族人不会这样。
吕氏早就没落, 没落之前也不是什么特别有本事的世卿家族。他们的族人, 不仅没有一丁点的远见, 连现实也看不清楚。
如原本历史中, 吕后当政, 这群人拼命给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吕氏家族拉仇恨,完全没想过吕后死之后他们会不会被清算。
他们不止奢侈, 还跋扈。功臣宗室,他们都能轻辱。
在这个时空中, 吕氏族人不知道吕家外戚已经得罪刘盈。
不说刘邦冷处理吕释之抛下自己一家和其余沛丰汉将家眷偷跑之事, 只强调楚将破城,俘虏吕雉, 刘盈以身换母的孝顺之举, 就是他们知道了,也不会把其当一回事。
刘邦既然之前没有处置吕释之, 现在吕泽不仅封侯,还跟随刘邦身边为大将。吕后居然能处理政务, 刘盈这个太子之位也很安稳, 那吕家就是没事。
特别听了刘盈可以随意调动兵权,权力极大的传闻后,这群吕氏族人就更嚣张跋扈。
刘盈这汉太子如今在世俗的全称, 是“吕太子”,那就是他们吕氏一族的太子啊。
一位权势极大、声望极高的“吕太子”,比什么当权的皇后可厉害多了。
皇后可能被废,吕太子将来是要给吕氏一族当皇帝的。
就算吕氏族人中有较为清醒理智的人,他们虽会自我约束,但也不会认为其余吕氏现在的猖狂会有什么报应。
母族是太子最大的倚仗和助力。
吕太子手中所有权力皆由汉帝赐予,那么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汉帝眼皮子底下。
吕太子若想做点不想让汉帝知道的事,只有母族和妻族会帮他。
萧何那人油滑,肯定不会做脏手的事。吕太子能用之人,只有母族。
吕太公本也是如此想。
他一边让吕媪和吕嬃继续进宫,向吕雉阐明有一个母族为其做事的好处,一边叮嘱吕释之现在老实些,等吕雉给他安排事做。
“只要你对她够忠心,能为她做事,无论是感情还是利益,她都会继续重用你。”
吕太公在心里道,就算刘盈不喜母族,也只会在当皇帝后动手。
在那之前,只要吕氏族人对刘盈足够有用,他顶多冷落吕释之,吕家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少。
毕竟刘盈对吕泽很亲近,对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也十分好。
刘盈当政,顶多让吕释之把爵位传给吕禄而已,不会太折腾吕氏,小事。
只是苦了自己的幼子的心。
吕太公和吕释之现在倒是聪明,可他们管不了其他吕氏族人怎么想。
再者,这个世道,豪强欺压庶民、底层官吏才是传统。现在的吕氏族人再嚣张,也就是打几个平民,抢一点田地,侮辱一下其他勋贵前来说理的家丁,不涉及朝堂争斗。
他们的跋扈不会影响整个大汉帝国的运行,也没本事影响。
谁家勋贵的亲戚不跋扈?我们是吕太子的母族,那不是更应该跋扈?
古往今来,外戚都是这样,或者说,一些仗势欺人的亲戚都是这样。
吕雉曾动摇过。
她不是对吕释之心软,只是想着能不能给刘盈更多的助力。
吕家总不能老给儿子拖后腿,若能帮儿子做点事也好。
儿子也要有只属于自己的势力。
吕雉的想法是极其正确的。一个合格的当权者,肯定不会将自己的权势都寄托在别人的宠爱上,自己一点后路都不留。
不过吕雉很快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她看到刘盈随手处理了她不敢拿主意,准备呈给刘邦的北疆兵团的事。
吕雉吓了一跳,忙写信去向刘邦告罪。
刘邦回信,你好烦,管那孽子干什么,他心里有数。
吕雉:???
刘盈擅自处理军政大事,甚至不告知你,我告知你,你还说我烦?!
刘邦一封信还不够,又补了一封,抱怨刘盈惫懒。监国太子就该什么都自己决定,给他写信干什么?他在战场上,不知道朝堂情况,能给什么建议?不就只能说“好好好”?
吕雉本来就够生气了,刘盈还嘲笑她:“阿母居然想告我的状,阿父是站在我这边的,嘎嘎嘎嘎!”
吕雉把学鸭子叫的刘盈的嘴巴捏成了鸭子嘴,再不干涉刘盈那些僭越行为,也不再思考要不要让吕家洗心革面为刘盈发光发热。
吕雉处理了这么久的政务,眼界已经开阔了不少。
她在给萧谨读书,教导萧谨如何成为皇后时,也从历史中看到了教训。
当君王特别信任太子,母族、妻族都别出来找存在感,否则会让君王感觉太子和自己不是一家人,反而让父子之间生出间隙。
这时候,母族和妻族必须反复向君王表明,自己不忠于太子,只忠于君王一人。他们越和太子生疏客套,太子的地位才会越稳固。
吕雉如此给吕嬃和吕媪写信,也给吕太公写信。
聪明如她,不会不知道吕家真正的当权者是谁。
但吕雉错算了一点,吕家想要的不是太子的地位有多稳固,而是自己能谋夺多少利益。
樊哙被撺掇自立也好,现在吕家想要为吕雉做更多的事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分封,立吕国。
诸侯并立,吕氏为刘邦打天下付出了这么多,又是吕太子的母族,怎么能不是诸侯之一?
吕雉天天被刘盈洗脑,脑子已经是大一统的形状。
她身边的大汉重臣也全是奔着重建大一统的秩序努力,郡国并行只是他们选择的大一统可行道路。
刘邦还在和吕雉商议韩信婚事的时候,早就告诉吕雉,未来的“诸侯国”,只会是大汉宗室,以免大汉变成下一个东周。
大汉功劳簿上前十的勋贵都是老老实实领了列侯之位,顶多吵一吵封邑数量,没有一个人吵着自己的功劳足以封王。
她怎么也想不到,吕家的脑子还在春秋战国那边,想着的是当诸侯。
如果不是脑子里有几本史书,刘盈也不会猜到吕氏一族的想法。
不过无论知不知道,刘盈也不会放过为非作歹的吕氏一族。
我刘盈从小到大行侠仗义,最恨欺辱弱小之人,向来只找强大的人欺负。你们打着我的名号欺负人,问过我碗口大的拳头了吗?!
其余勋贵的族人为非作歹自有大汉官吏处理,处理不了是大汉皇帝太没用。
但自己门前雪,就要自己扫了。
刘盈带着未成年勋二代为吕太公吹箫,把吕太公感动得涕泗横流后,出门就去寻吕氏族人的麻烦。
他带人挨个踹门,把人丢到官府,然后把官吏按地上揍了一顿。
“你居然放任他们侮辱我的名声,是想造反吗!”
纵容吕氏族人的官吏也为刘盈的大义灭亲感动得涕泗横流。
刘盈最后带着所有勋二代,去了樊伉家。
吕嬃带着亲切的笑脸迎上来,被刘盈一把推地上。
一群勋二代在樊伉的引路下,朝着樊家的库房奔去。
刘盈还命令护卫,一路抢掠打砸,特别是吕嬃住的那间屋,屋顶都给她掀了。
“姨母想要权势,就是想要奢侈的生活。我与姨父姨母亲近,不忍做得太过。既然你想要奢侈的生活,惹我一次,我就撕了你的华服,砸了你的豪屋,让你享受不了荣华富贵。”
刘盈撸起袖子,亲自上手,仿佛一个小土匪。
“放心,阿父给姨父的赏赐一个子都不会少,这只是我个人撒泼行为。”
吕嬃惊得说不出话来。
刘盈笑道:“姨母,如果樊家被族灭,你会死吗?”
吕嬃趴在地上,声音颤抖:“会。”
刘盈又笑道:“若姨父仍旧受阿父重用,吕家却族灭,你会跟着吕家死吗?”
吕嬃:“不会……”
刘盈蹲在地上,轻轻拍了拍吕嬃的头顶:“姨母不是知道得很清楚吗?”
“吕家作死你不会死,吕家就算如愿以偿当了诸侯王,也不会把王位传给你儿子。”
“你的荣华富贵系在樊哙身上,而樊哙本已经是阿父最信任的人之一,即使和吕家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他没和吕家结亲,地位也不会改变。”
“姨母本来很聪明,现在怎么糊涂了?”
“唉,都是吕太公教的好儿子,好女儿,个个都孝顺。不怪你,大舅父和阿母也被折磨得很惨。”
“放心,我最喜欢姨母了。”
“今天砸了你的屋,抢了你的东西,姨母可以进宫了,我不会再拦你。”
“姨母的麻烦,我会帮你解决。”
刘盈站起身,用手帕擦了擦手,把手帕丢地上。
“你们傻愣着干什么?把寡人的姨母扶起来啊。”
“寡人”从来不是谦称,乃是极其尊贵的自称。此刻,诸侯公卿在强调自己身份的时候,都可自称“寡人”。
刘盈还是第一次自称“寡人”。
吕嬃被扶起来,腿有点软,根本站不直。
“樊伉的学识太差,我布置的功课,他是一点都不上心。”刘盈瞪了樊伉一眼。
樊伉赶紧低下头,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人我带走了,我亲自教他。”刘盈扫了一眼在场的未成年勋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