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这场景令人怀念(1 / 1)木兰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和曹操都以为自己能支撑好几年。

楚汉之争都打了四年, 他们有两个人呢。

刘盈只能说,项羽好歹是他阿父惺惺相惜的宿敌,哪怕项羽是个只擅长破坏、不在乎重建的霸王,那不是后世人随随便便能自比的。

对啊, 你们有两个各自为政、势均力敌、彼此不信任、互相拖后腿的人呢。

“项羽是灭秦的英雄, 即使他很暴虐, 世上也有许多人为他心折, 愿意为他赴死。袁绍和曹操是旧汉的官吏, 既不能挽旧汉与倾颓, 也不能救万民于水火, 更没有推倒旧汉腐朽大梁的胆气。”刘盈对袁绍和曹操派来劝和的使臣, 笑得十分无奈,“寄生在腐朽王朝上而生的王朝, 天生都是腐朽的。你们继续跟随他们,既不能实现救世安民的远大抱负, 也不能达到家族安享富贵的自私目的。别顽抗了。”

刘盈送走袁绍和曹操的使臣, 眼含讽刺。

只剩下邺城和许县两座孤城,他们能守多久?

顶多再过一个月, 他们就必定投降。

史书中有许多守孤城守许多年的记载。但这些“孤城”, 背后都有强大的意志支撑。

或是对旧朝的忠诚,或是对民族的忠诚, 或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袁绍和曹操以及他们麾下的士大夫们能占得哪种?

他们也不过是旧王朝的“士大夫”而已。

没有支援,没有民心, 没有大义, 他们什么都没有,拿什么顽抗?

赌一口气吗?

即使袁绍和曹操愿意赌,他们麾下的士大夫愿意跟着赌吗?

曹操最先投降。

颍川士族跟随曹操, 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在这个乱世,只有曹操算得上明主。

原本历史中,即使曹操在与袁绍的决战中短暂落后,一度想要退守许县,颍川郡也坚定不移地继续支持曹操,劝说曹操再坚持一会儿,一定能看到转机。

他们分析袁绍和袁绍麾下主要谋士、将领的性格弱点,只要与袁绍继续僵持下去,袁绍必定出错。

争夺天下,就拼的是谁失误少。

他们能在绝境中有这样的眼光,便不可能看不出,“张盈”比曹操更像明主。

只是“张盈”这样的明主,不符合他们家族的利益,他们才顽抗至今。

但再不投降,整个颍川士族就会像当初后汉建立时支持王莽的关中士族一样,在整个新王朝持续期间,都被排斥在顶尖阶层之外。

之后许县的顽抗,不过是曹操和颍川士族用兵卒和百姓的命,来向“张盈”展示他们的才华,是他们向新王朝的君王投递的求职信。

当刘盈给曹操写信,告知曹操已经够了,再顽抗他就要生气时,曹操便从容投降。

他还来到刘盈身边,愿意为刘盈劝降袁绍。

“不用了,我打算把他气死,邺城不攻自破。”刘盈对曹操坦白了自己的目的。

从他跑快了就会跌地上打滚的幼童时期起,长辈总点着他的鼻子说他很气人,气死人。

可刘盈都要当皇帝了,从未气死过人,倒是有很多人被他气活。

他很好奇,自己能不能真的气死人一次。

袁绍是一个好对象。

要气死人,首先对方要有容易被气死的基础病。

历史中袁术和袁绍都死于吐血。虽然史书中说袁术和袁绍是郁结于心,但只要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郁结于心需要引发其他疾病,才能把人郁闷死。

会导致吐血的疾病,大多是肺部问题和肝部问题。

因肺部原因吐血,养一养还能多活几年;肝部出了问题,吐血就是晚期,很快就要死了。

史书中有袁绍和袁术可能得肝病的蛛丝马迹吗?

有。

东汉末年贵族流行吃淡水鱼生,有士人因感染寄生虫而亡。寄生虫感染诱发的疾病之一就是肝病。

东汉的淡水鱼生对食材的选用十分严苛,只有地位极高的富贵人家才能享用。袁绍和袁术是三公之后,东汉顶尖的豪门,他们还在洛阳当纨绔子弟的时候,恐怕天天都能享用这顶级的美味。

兄弟二人同死于寄生虫导致的肝硬化,那再正常不过。

抓到袁术后,袁术很快就吐血奄奄一息。

根据华佗的诊断,袁术确实肚子里有很多寄生虫,肝脏也有问题。

他很想等袁术死后,解剖袁术看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可惜袁术地位太高。

不过刘盈已经帮他寻到许多可以验证他经验的已死的病人。希望华佗能在寄生虫防治上有更大的贡献。

张仲景献城投降后,刘盈让张仲景赶紧来和华佗一起研究。

等乱世结束,他就没办法给两人找这么多大体老师练手了。

张仲景很尊敬刘盈和华佗的医术和仁心,但实在是受不了两人的邪门。

所以他即刻启程,迅速来到刘盈和华佗身边,阻止他们更加邪门的行为,劝说他们不要偏离正路。

等许县投降,张仲景得知在许县的家人都安然无事后,就更加心无旁骛,什么家族什么仕途,他都懒得再琢磨了。

家人很支持他。

只要能随侍新的君王左右,家族的富贵总是能够指望的。

张仲景对袁术的病情的判断与华佗一致。刘盈确定,袁绍也快到肝硬化晚期了。

他摩拳擦掌,想要证实长辈对他的“诽谤”。

既然你们老说我气死人,我真气死一个人给你们看看!

刘盈为了能气死人,花了大力气给袁术吊命。他还让人把袁术送到自己身边,自己用纸上谈兵的医术知识,和华佗、张仲景一同为袁术诊治。

该死不死,袁术被折磨得够呛,还要对刘盈亲自为他吊命的行为感激涕零。

袁术志大才疏,这一世谁也不服。

哪怕他的行为导致了袁家政治势力的撕裂,极大削弱了袁家的代表袁绍的力量,堪称袁家拖后腿第一人,他也不后悔。

凭什么袁绍能当袁家的代言人?不服就是不服。

对刘盈,袁术终于服气了。

无论是能力还是品德,以及刘盈对他才华的认可,都让袁术对刘盈心折。

他热泪盈眶对刘盈道,恨不能早遇到刘盈,成为刘盈麾下最厉害的重臣。

刘盈出了门就抠耳朵:“他在发什么疯?谁认可他了?”

诸葛亮嘲笑刘盈:“他都为你写信劝降袁绍了,你就让让他,假装认可他了吧。”

刘盈追打诸葛亮。

袁术劝降的信又没用,他才不要被人嘲笑眼神不好。

毫无压力地混入刘盈麾下将领中,背着手看刘盈追打诸葛亮的曹操好奇道:“如果有用呢?”

刘盈:“眼神不好就不好,嘲笑算个屁!赶紧多写几封!”

曹操沉默。他以前的眼神才不好,才会误判张盈的性格。张盈这一看就是大汉宗室返祖,充沛的“高祖之风”啊。

一个人影一闪而过,被曹操抓住了袖子。

刘备尴尬不已。

曹操气定神闲道:“玄德,我二人如今都为主君之臣,以前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来来来,喝酒。”

刘备被曹操拖着手臂走:“军中不应喝酒……”

曹操抱住刘备的手臂:“喝茶也行。”

刘备对身后的关羽和张飞投去求救的眼神。

关羽去帮赵云解救诸葛亮,张飞转身背对着刘备。

刘备:“……”

刘盈军中欢声笑语一片,袁绍躺在病榻上唉声叹气,明知道自己除了投降无路可走,但就是忍不下这口气。

反正自己都要死了,不如给张盈称帝之路增加一点阻碍。

他要拉着傀儡皇帝同归于尽,让张盈背上逼死前朝皇帝的沉重负担。

这件事刘盈真是太熟悉了。外祖父就曾想过同样的事。

可惜二舅父倒戈相助,举报吕家不法之事,亲自带队抓人,没让外祖父得逞。

但得逞了也无所谓,刘盈和他的老父亲都不会在意。

为帝者只要有实绩,些许污点都能当成笑谈。

如果晋朝不是那副鬼样子,而是一个创造了盛世的大一统王朝,也没人在乎司马晋指着洛水放屁,当街截杀曹魏的皇帝。

汉文帝哭死舅舅,汉景帝用棋盘砸死堂兄弟,文景之治就在这里摆着,谁把这个当回事?

别说袁绍拉着自己立的傀儡皇帝自杀,就是刘盈下令把傀儡皇帝弄死,只要他建立的王朝足够强盛,后人顶多酸一句“瑕不掩瑜”。

不过刘盈向来是不愿意给人希望的大魔头。

这里的汉高祖帛书入沛县,那边的孩童刘盈帛书入荥阳,就剩这一座城池了,还不把老刘家的传统艺能——射箭帛书给端出来?

对了,孔明,你的孔明灯呢?

“来啦来啦!”诸葛亮像个抱着新奇玩具的孩童似的,带着人抱来好几箱孔明灯。

刘盈稍稍给诸葛亮说了说制作原理,他就加班加点弄了出来,若不是想不到增大火力的办法,他还想编个龙凤灯放天上去。

好玩,太好玩了!

刘盈亲自刻雕版,以让那字迹和汉哀帝孩童时一模一样,皇帝印玺也分毫未差。

他在信中以隐居没死的刘辩的身份,声情并茂地怀念袁绍他全家。

成大事者不拘父母,人人都笑刘邦,人人都学刘邦,马超是这样,曹操是这样,袁绍和袁术也是这样。

袁氏一族被困长安,独袁绍、袁术逃出。他们起兵讨董,以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为首的袁氏男女全族丧命。

刘盈当然不会在信中写袁绍此事做得不好,而是要在信里大大夸奖袁绍对大汉的忠诚。为了讨伐大汉奸贼,不顾自己全族的命,这样的行为,在当世的价值观里简直是义士中的义士,忠臣中的忠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