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层干部进修班已经开班两个多月了, 在同班学员中,汪敏对叶满枝这个小同志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们这个班算是常规进修班,课堂上不点名、不签到, 只在学期结束时组织结业考试。

平时上课全凭自觉。

叶满枝属于为数不多的全勤选手,而且乐于与大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麻烦。

尽管总会问一些惹人发笑的傻问题, 但她能看得出这年轻人在工作上有些奇思妙想。

这次光明街获得的二等模范, 堪称一鸣惊人。

一下子就让汪敏动了挖人墙角的心思。

红联乡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 工业方面除了零星几个生产合作社, 只有被农民当作副业的家庭手工业。

她现在正需要一员干将,把占比不低的家庭手工业抓起来。

“小叶, 我跟穆兰也算是熟人, 你不用顾忌穆主任对你的看法。只要你愿意来我们红联乡, 到时候我去跟她解释!”

叶满枝着实没料到, 自己只是上了一回报纸,就被一位女乡长看中了。

来自外单位领导的认可, 让她的心脏胡乱扑腾了好几下。

可是, 这次基层干部进修班是穆主任推荐她来的, 且只有一个宝贵名额。

她要是在进修班转投其他单位的怀抱, 好像不太厚道。

坐在另一侧的毛琼华插话问:“小叶, 你现在是几级干部?”

“我刚参加工作, 定级是25级。”

“那你调去红联乡当工业办主任, 顶多是23级, 每月能多十块钱工资。不过,你可不能被汪乡长和这个工业办主任的位置蒙蔽了!乡镇的待遇远不如城市, 多少乡镇干部想找门路进城工作呢。与其去红联乡,你还不如来我们新城街道办,我们好歹地处市中心, 还是全市最大的街道!”

叶满枝:“……”

她年底入手的那套新房,就在新城街上。

新城街道办的条件,能挤进全市前三名。

她瞄一眼汪乡长,又看看毛副主任,怀疑地问:“你们二位领导,是不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起逗我呐?”

毛琼华瞪她一眼,“逗你干嘛,我们街道确实有人员缺口,你要是来了正好能负责家庭手工业的工作。”

叶满枝笑嘻嘻道:“如果只是想提高家庭手工业的收入,我给你们分享一下经验就好了,没必要大费周章地把我调过去呀。”

她是不可能平级调动的。

市中心虽好,但离家太远。

她现在上班只需步行十分钟,中午还能回家吃饭睡觉,单位领导对她也还不错。

实在没必要舍近求远,去陌生环境。

叶满枝仔细想了想,还是婉拒了两位领导的邀请,然后将家庭手工业增收的心得大致讲了一遍。

她心里美得冒泡儿,自然要投桃报李,虽然没接受邀请,但也不能把人得罪了。

汪敏能猜出几分年轻人的想法,笑了笑说:“红联乡不如市里条件好,但你能在工业办说得算,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不用急着答复,你再回去仔细考虑一下。”

*

叶满枝被这突然而来的橄榄枝搅得心里乱糟糟的。

乡镇的工业办主任,在行政级别上仍属于办事员,但是能从7级办事员,升到5级办事员,工资也能涨十块,让她这个资历尚浅的小干部十分动心。

老叶和常月娥不想让闺女去那么远的乡镇上班,可是年纪轻轻就能当主任,听上去确实是个好机会,只好让闺女自己拿主意。

叶满枝舍不得家里,工作调动也不是说调就能调的。

她打算先放一放,等过完年以后再说。

这段时间她还要组织手工服务社卖货,顺便买一些年货。

为了方便居民采购年货,“反帝大集”从小年开始,每天都会开市,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是的,由于英法侵略埃及,轰炸开罗,爱好和平的我们要支援埃及人民的正义斗争,光明街和工农乡共同组织的这个自由市场,被命名为“反帝自由市场”了,居民们简称其“反帝大集”。

反帝大集是距离城区最近的自由市场,许多听到消息的市民都跑来城郊赶大集了,导致大集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次开市时,“反帝大集”只占用二百多米的街道,到了腊月二十四的时候,大集已经绵延二里地了。

工商所、派出所和街道办都要派人去大集上维持秩序。

叶满枝来大集上执勤的同时,还要顺便采购一些年货。

煤炉厂今年效益不错,她跟穆主任和张勤简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春节时,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给正式工和临时工每人发放一份年货。

全厂24个人,按照每人3块钱的标准,总共也不过70块左右。

叶满枝昨天已经跟工农乡的一个农业社谈好了,在他们社采购一百二十斤苹果。

今天带着身强力壮的赵二贺去大集上取货。

上午九点多正是人最多的时候,叶满枝随着人流往前走,经过家庭手工服务社的摊位时,发现蹲在地上看货的居民还挺多,服务社的几个大娘忙忙碌碌地收钱招呼客人,同时还要回答一些人的提问。

有个大爷似乎问得太多,把李大娘问烦了。

李大娘不客气地说:“这些小百货都是我们手工制作的,我就是个卖货的,你说的那些税啊,利润啊,我都不懂,那边有工商所的同志,你自己去问他们吧!”

摊位旁边就有带着工商袖箍的工作人员在执勤。

闻言就主动走了过去。

“同志,你有什么事?”

叶满枝对街道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都熟悉,这个小年轻她以前没见过,估计是工农乡派来的人。

大爷笑得挺和蔼,背着手问:“这种手工制作的小百货,在自由市场上销售,用不用缴税啊?”

“不用交税,每个摊位交一毛钱的管理费就行。”小年轻答得挺认真,“你要是想来摆摊可以随时来,只要是计划外的日用百货和小土产,都可以自由摆摊。”

“只有日用百货和小土产能摆摊吗?我刚才看到有猪肉摊子在卖猪肉啊!”

小年轻口中磕绊了一下,不好跟他说,这个小土产的界限比较模糊。

过年图个吉利,工商所对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那些同事可能把土猪肉当成了小土产。

“猪肉摊子也许是其他单位摆出来的,”小年轻语气镇定地转移重点,“反正你想摆摊就来吧,要是有人跟你乱收费乱摊派,你不要理会,直接找我们执勤的同志反应情况。”

叶满枝心说这位年轻同志可能是新来的,要是工商所那些老油条,不可能老老实实地有一句答一句。

她顺着人流往前走,快要离开服务社的摊位时,回头看了眼那位大爷的衣着打扮,穿着黑色棉袄,戴着一顶褐色毛线帽子,帽子顶端还有两个线头,瞧着挺朴素的。

但大爷脚上那双牛皮的大头鞋,应该不便宜。

这样的人,犯不着来自由市场摆摊吧?

“你觉不觉得那大爷有点眼熟?”叶满枝问走在身后的赵二贺。

“不觉得。”赵二贺盯着老头瞅了半天,摇摇头。

叶满枝拧眉想了一会儿。

因着前阵子刚上过报纸,她最近对报纸上的照片特别关注。

她咋觉得刚刚那大爷的脸,好像在报纸上见过啊?

叶满枝将筐子交给赵二贺,然后把自己的红袖箍戴上,转身走回了手工服务社的摊位。

“之前没见过你,你是工农乡的同志吗?”叶满枝先问那个小年轻。

“不是,我是光明街工商所的。”

“哦,那你是新来的同志吧?”见对方点头,叶满枝转向那个大爷说,“这位同志是新来的,有些工作还不熟悉呢,您有什么事就问我吧。”

大爷饶有兴致地打量她两眼,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哦,您想卖小百货是吧?那得看您是个人来卖,还是集体来卖了!”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叶满枝指指身边的摊位,“这是我们街道家庭手工服务社的摊位,算是集体的摊位,卖出的每件商品都要算在集体的账上,到时候要统一缴税的。如果您只是个人来摆摊,零星卖几件手工小百货,没有形成规模,咱们工商所是不收税的。”

大爷背着手点点头,“对大宗交易征税算是比较合理的,但工商所对大集上的集体企业都有登记备案吗?”

叶满枝不是工商所的,她哪懂这些。

不过,听他脱口的话不是“大宗交易”、就是“登记备案”,显见不是一般的老头。

于是,她斟酌着说:“我是街道的干部,工商所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大爷你这个提议还挺好的,回头让这位……”

站在她旁边的小年轻接话说:“我叫梁彦。”

“嗯,回头让这位梁同志跟李所长提一提。”叶满枝笑道,“我们‘反帝自由市场’刚开市不久,也是在摸索中寻找自身不足的。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都想尽量服务好群众,争取让市民们在大集上就能将年货采购齐全。”

“我们街道办和工农乡,为此特意联系了市食品公司和副食品商店,给他们在市场上预留了摊位。食品公司年前往郊区投放了17万斤猪肉,反帝大集的摊位就是销售点之一。大爷您要是想买猪肉,就带着肉票过去,跟其他市场的价格一样,但是我们这里供应更充足。”

她回答了老头的几个问题,然后就以还有其他工作为由率先离开了。

走出对方视野范围后,她将苹果钱给了赵二贺,让他自己去取苹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