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满枝对名牌大学没什么执念。

只要能考上大学, 无论是重点还是普通学校的毕业生,都由国家分配工作,工资定级也都差不多。

而且时下的中学生之间有两句很流行的话——

“站出来, 任祖国挑选!”

“千条志愿,万条志愿, 党的需要是第一志愿。”

叶满枝真心觉得, 以自己的学习成绩, 祖国能选她就不错了, 她没什么挑拣的余地。

省大之于她,跟清华北大没啥区别, 都是她那点分数高攀不上的。

“你还没考, 怎么就确定自己考不上了?”吴院长恨铁不成钢。

事涉自己的前途命运, 叶满枝还是要跟指导老师说实话的。

“我高中毕业那年, 我们班只有两人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了北京政法学院, 一个考了滨江师专, 他俩的学习成绩都比我好。”

“别人是别人, 你是你, ”吴院长问, “他们是什么家庭成分?亲戚里有没有敏感关系, 你清楚吗?”

叶满枝摇摇头, 她对人家的私事当然无从得知了。

“除了分数, 大学录取还要综合考虑你们的成分背景,在这方面你是很有优势的, 一些机密专业也可以尝试填报。”吴院长停顿片刻,又嘀咕一句,“文史类好像也没什么机密专业。”

叶满枝:“……”

吴院长饮了一口茶, 老怀大慰地感叹:“文史类就不如理工农医的选择多,你看峥嵘……”

只提了孙子的名字,他就及时住了嘴。

吴峥嵘投笔从戎参军入伍,一直是吴院长的心结,这两年,每见那混账一次,他就要心梗一次。

不过,最近吴峥嵘去军事学院进修了,虽然学位和专业都是保密的,但吴院长已经猜出了大概。

前阵子有个老朋友说,在滨江二机厂见到了吴峥嵘,似乎是跟着苏联专家潘诺夫一起去的。

潘诺夫是列宁格勒工学院的教授,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方面的专家,吴院长前年与对方接触过一次,后来听说他好像被请去滨江军事学院当了什么顾问。

结合吴峥嵘去军事学院进修的消息,吴院长怀疑孙子可能被部队选去研究计算机了!

这个猜测让他暗自高兴了好几天,连小孙子屹峰报名参军入伍的消息,都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孙子要是不去参军,未必能接触到这样的机密专业。

吴院长只能默默感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瞅一眼还在眼巴巴等着自己帮忙的孙媳妇,吴院长觉得这个志愿还是要仔细斟酌,科学填报的。

他背着手说:“你是调干生就不要总跟应届生比较了,学校对调干生的录取有其他标准,有过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学生,一般会优先录取。你在街道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来着?”

“街道工作挺杂的,我也听过有工作经历会优先录取的传闻,所以想报政治或经济类的专业。”

今年光明派出所的小民警刘贺也要参加高考。

他报的就全是政法类的院校。

吴院长拿起她的志愿表,指点道:“重点大学的十个志愿,你全报省大的专业,文学、外语、新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你都写上,总有一个能录取你。”

志愿表总共两张。

一张是填报重点大学的,一张是填报普通大学的。

其他人还要在省内省外,教育部和地方院校之间挑挑选选。

但叶满枝只想报本省的大学,而本省只有省大一所重点大学。

所以,她可以把省大的所有文史类专业全报一遍。

听到这里,吴小姑插话说:“小叶,别听你爷爷瞎指挥,他根本就不懂填报志愿的事。他说的那几个专业,都算是省大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不低,你要是对自己的成绩没把握就不要报。”

考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学校也不会对外公布录取分数线。

所以,哪个专业是热门专业,哪个院系的录取分数线很高,考生不得而知。

叶满枝也因此对院校和专业无从下手。

她听吴小姑科普了一肚子的报考经,而后按照爷爷说的,在第一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上,全填了省大的专业。

不过,太热门的文学、历史、外语、哲学,她都避开了。

斟酌着在政治、经济和新闻方面填报了八个志愿,最后还剩两个空项,叶满枝又写了刚成立没多久的“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工业经济系”。

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毕业以后能被分去哪里,她一概不知,反正她在单位从事过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工作,报考这些专业,会在录取时占有一定优势。

她的宗旨就是先考进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与那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相比,普通大学的志愿她就填得很放肆了。

吴爷爷总给她一种,随便考,大家都能考上的错觉。

所以,除了省商学院、滨江财经学院、青年政治学院,她还想大胆地报考一个音乐学院。

不过,被吴峥嵘呵呵笑了两声后,她大脑恢复清明,没将这宝贵的志愿名额浪费在音乐学院上。

她不想把爱好当成工作,也没啥时间准备艺术考试,只能遗憾放弃音乐学院啦。

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心里一直没着没落的,打好草稿以后,还特意给吴峥嵘和吴爷爷看了一眼。

吴爷爷挺满意,以叶满枝平时表现出的“爱学习”特质,他觉得孙媳妇一定能被前五个志愿录取。

但吴峥嵘对自己媳妇的底细还是比较清楚的。

看过重点大学的志愿表以后,建议她把“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这个专业放在最后一个志愿。

“这个专业是文理兼报的,要是真的被录取了,你还得去工厂参加金工实习。”

叶满枝非常听劝,连忙将这个专业放在了志愿表的最后,甚至还动了换个志愿的心思。

她长的是文科脑袋,喜欢带点浪漫色彩的东西,工科专业她真的吃不消。

叶满枝修修改改,把自己的高考志愿表交了上去。

区里跟她一起报考的几个调干生,看过她的志愿后,都感叹她胆子大,居然把志愿报得那么高。

叶满枝在吴爷爷的洗脑下,还隐隐感觉自己报低了呢。

可是她趁机看了别人的志愿表,发现人家几乎都填报了专科院校。

而她那两张志愿表上一个专科也没有,所有志愿都是本科的。

叶满枝将志愿表还回去,不得不承认,她最近可能有点飘了。

*

貌似报高的志愿,让她连续好几天辗转反侧,吃饭睡觉都不香了。

吴峥嵘对她的焦虑实在无法共情,在她又一次半夜翻身的时候,将人搂进了怀里。

“你就不能消停点?”

叶满枝趴在他胸前嘟哝,“爷爷和小姑都帮我做了参谋,万一我这次落榜了,那可丢死人了。”

“志愿是他们指导你报的,即使真的落榜也是他们的问题。再说,你考前好好突击复习一下,被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吴峥嵘睡眼惺忪,说出的话也有点模糊,“你总共只考四门课,最能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作文,语文100分,作文就占了50分,这段时间多写几篇作文吧。”

“我已经准备了好多作文了,还写什么作文啊!”

叶满枝睡不着觉就靠在他怀里,用手指在他胸前抠抠抠。

吴峥嵘抓住她作乱的手,带着她往下面按了按,语气含糊地警告:“你要是再乱抠,之前的约定就作废了。”

为了让她养精蓄锐,专心备考,他俩过完第一个结婚纪念日以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吴峥嵘被迫陪她过起了清心寡欲的生活。

“距离考试还有将近一个月呢,”叶满枝继续在凸起上抠抠抠,“现在就开始养精蓄锐是不是有点太早啦?要不改成提前半个月吧?”

吴峥嵘忍了又忍,将人从怀里推了出去,“你自己去那边睡。”

“我不去!”

叶满枝重新蛄蛹回来,还想继续抠,然而不等她有所动作,身上便被一条毛巾被裹住,三两下卷成一个大粽子,手脚全都动弹不得了。

“……”

上一个被这样裹住的,还是她的外甥女妞妞。

以防刚出生的小婴儿手脚乱动,婴儿的包被都是这样包的。

吴峥嵘在她后背上拍了拍,带着困意哄道:“睡吧,等你考完了,咱们生个孩子。”

闻言,叶满枝顿时就不折腾了。

裹在粽子里,将思维发散到了未来孩子身上。

她对孩子暂时没有太高期许,只希望他俩的孩子,甭管男孩女孩,可以不继承吴峥嵘的聪明脑袋,但一定要继承他的长睫毛啊!

叶满枝默默在心里许愿长睫毛,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

……

1958年的高考在7月18日正式开始,为期三天。

因着考试时间是工作日,所有人都要照常上班,连常月娥都得去纸壳厂糊纸壳,所以叶满枝去参加考试的时候,是独自一个人出发的。

第一天,她只考一门语文。

早上从大院出发,步行去商业中专的考场时,见到了好几座炼钢的小高炉。

这些小高炉冒着黑烟,工人们全天不间断地守在高炉旁边,一旦有哪个高炉炼出了钢铁,当场就会书写喜报,送去市人委报喜。

叶满枝绕开这些小高炉,在心里将最近准备的几篇作文回忆了一遍。

常规的作文她已经写过很多了,这一个月她准备了一些紧贴时事的作文。

原本只是当做有备无患的,可是当她坐进考场,拿到试卷,看到最后的作文题目时,叶满枝整个人都精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