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系只有两名女教师, 一位是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徐老师,今年刚办了退休手续,另一位就是面前的欧阳老师。
欧阳瑾三十多不到四十岁, 面容白净,衣着整洁, 乌黑的长发高盘在脑后, 气质特别干练利落。
她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不但有本科的教学任务, 还要给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以及企业厂长经理专修班上课。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导致欧阳瑾与学生的交流不多, 看上去也没那么好说话。
苗主任正是相中了这一点, 才把她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机械厂里。
相比于那些平易近人的老师, 以及抹不开同学面子的学生厂长,让她这样与学生有些距离的人当生产副厂长, 反而更便于管理工厂。
叶满枝虽然上过欧阳老师的课, 但也是与她没什么深交的学生之一。
骤然接到对方的邀请, 让她面上难掩惊讶。
微怔片刻后, 还是遗憾地选择了婉拒。
“欧阳老师, 我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了, 目前只能勉强兼顾学业和厂里的一部分工作, 暂时无暇他顾, 加入您课题组的话,可能会耽误您的课题进度。”
工业经济系的每个老师都有科研任务, 有的老师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帮忙搜集资料,整理调研数据。
陈莹就在许老师的课题组里。
尽管工作繁琐, 对本科生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叶满枝当然想进欧阳老师的课题组,但“保护女性劳动力”这种课题,一听就是需要去基层大搞调研的。
她现在怀揣小崽,哪有精力到处折腾!
闻言,欧阳瑾往她身上扫了一眼,虽然显怀了,但面色红润,四肢纤细,眼里透着一股精气神。
她想了想说:“这个课题还在准备阶段,你可以先加入进来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等你出了月子,我再安排你去基层调研。”
欧阳瑾的课题组里,其实已经有两个高年级的学生了。
但大学生大多是未婚未育的,而“保护女性劳动力”这种课题,总要涉及结婚生子,孕期、哺乳期的话题。
未婚姑娘见到女工撩起上衣喂奶,都要脸红地背过身去,更遑论听到基层女工谈起夫妻话题时的反应。
欧阳瑾因此想从调干生里,找一个已婚已育的助手帮忙。
她最先相中的人选是当过妇女主任的边鹊桥,可是,查阅了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以后,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除了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她好几门课的成绩都是倒数的,综合排名只排在23名。
若是用课题分散她的学习精力,很可能让她本就不富裕的分数雪上加霜。
与之相比,当过街道副主任、俄文满分、体育满分的叶满枝,似乎更合适一些。
尽管物理成绩惨不忍睹,只考了63分,但其他成绩比较平均,班级综合排名第8。
勉强算是名列前茅吧。
她原本想等叶满枝生了孩子以后,再邀请对方加入课题组。
但最近厂里突然冒出来一股流言,说什么叶满枝想当副厂长却偷鸡不成蚀把米,生产计划科被分出去了一半。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而欧阳瑾全程参与了整个事件,知道事实如何,叶满枝完全是受到了无妄之灾。
她早点把叶满枝拉到课题组里来,也算是变相安慰和补偿对方了。
“厂里的流言你不用放在心上,先顾好自己和孩子,”欧阳瑾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杂志,“这是苏联那边发行的《民族友谊,乌兹别克的作家穆赫塔尔在这本杂志上连载了长篇小说《姐妹们。据说是描写女工们争取解放,兴建第一座现代化纺织厂的故事。”
叶满枝下意识接过那一摞杂志,没弄懂老师给她看杂志干嘛。
只听欧阳老师又说:“文学作品也是推动保护女性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大多数女工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习惯随波逐流,没有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意识。这篇《姐妹们是很难得的描述女工争取解放的作品,听说你的俄文成绩很好,那你不妨利用课余时间将这部作品翻译出来,到时候摘选一些重要情节,充当妇女扫盲班和提高班的教材。”
欧阳瑾读书时学的是英文,俄文水平不足以支持她阅读原著小说。
她只在俄文系那边读过《姐妹们第一章 的译文,之后的内容由于无人翻译,她一直没看过。
这回她把俄文很好的叶满枝拉进课题组,不用她下基层调研,只要能把这本小说翻译出来就行了。
叶满枝捧着那一摞《民族友谊,心里有点犯嘀咕。
尽管欧阳老师解释得冠冕堂皇,把保护女工的课题跟苏联小说联系到了一起,但她咋感觉两者关系不大呢?
不会是欧阳老师自己想看吧?
她心里疑惑着,但还是麻利地把杂志收下了。
有些师兄师姐为了加入老师的课题组,还要去教研室打水拖地呢,欧阳老师只是让她翻译个苏联小说而已,又不用她挺着肚子下基层,那还有啥可推却的!
叶满枝跟老师表了一番决心,表示一定会认真完成任务,又在对方询问街道办工厂对女工的劳动保护时,回答了几个问题。
聊了一个多钟头,才捧着那一摞杂志离开。
被老师划拉进课题组,对她这样的大一学生来说,当然是值得庆贺的大好消息。
但她高兴归高兴,正事可没忘呢!
三人成虎,要是放任流言乱传,谎话很快就会变成真的。
她确实觊觎厂长的位置了,可她还没行动呢!
凭啥让她背锅啊!
叶满枝瞅一眼手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她回办公室拿了饭盒,准备先去食堂吃饭,再找石磊算账。
人是铁饭是钢,她现在一个人吃两个人补,一顿饭都不能耽搁。
叶满枝溜溜达达进了食堂,见到有学生的饭盒里装着红烧刀鱼,她赶紧加快速度,紧走了几步。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只有七两半的肉票,学生食堂的大锅菜以时令菜为主,偶尔能见到点荤腥,海鲜什么的一年也见不到两次。
能在食堂吃一顿刀鱼,那真是过年了!
叶满枝挺着肚子,为了一口吃的健步如飞,没几下就跑到了队伍后面。
豪掷八毛钱,打了半盒红烧刀鱼。
她一边端着饭盒找座位,一边在心里感叹,幸好她是带着工龄和工资上学的,否则她还真不舍得这样大手大脚花钱。
她现在不上班还有工资拿,总感觉这钱是白捡的,花起钱来毫不手软。
叶满枝的目光在食堂里睃巡着,没找到空位,却见到了几个熟面孔。
她把装着刀鱼的饭盒用盖子扣上,蹭蹭蹭直奔目标而去。
“石磊!”叶满枝走到石磊跟前,用附近几桌都能听到的音量问,“你咋回事?到底还是不是爷们儿?”
石磊被突然的问话问得一愣,撞上同桌几个同学的古怪眼神后,终于回过神来。
他语气里带着点羞愤道:“你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粗俗?”
“我问你是不是爷们儿就是粗俗了?”叶满枝理直气壮道,“当初咱俩是咋说的?是不是说好了真刀明枪地来!不许使些不入流的小手段?你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却给我造谣!搞得同学们全在乱传,说我为了当副厂长把你撸下去了!”
叶满枝把这几天的谣言全都一条一条地说出来,然后皱眉看向他。
“明明是你看我这个孕妇不顺眼,三番两次想把我的科长撸了,你怎么还倒打一耙呢!不让你当生产副厂长,是因为生产和教学结合得不好,那是系领导的安排,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要是有这个能耐,我干嘛不冲着厂长使劲,要一个副厂长干嘛?”
这会儿正是中午的饭口,周围全是来吃午饭的学生和老师。
她这边一嚷嚷起来,立即就引来了好事者的围观。
一个个抻着脖子看热闹。
当众被质问的石磊脸色由青转红,扔下筷子说:“谁给你造谣了,你说话要有证据!”
“你们班的刘士虎和郑斌已经交代了,就是你跟他们说的!你要是还想狡辩,咱们就跟这两人当场对峙去!”
之前与赵金花吵架的俩人,一个叫刘士虎,一个叫郑斌,都是石磊的同班同学。
他俩当然不可能把石磊供出来,但叶满枝心里已经认定石磊就是造谣源头了。
除了他,谁还会编这种无聊的瞎话!
然而,叶满枝千算万算,没算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刘士虎,居然正好坐在这张饭桌上。
他们班今天有技术课,下课以后,班里的几个男生一起来食堂吃饭了。
石磊不可置信地看向对面的寸头男生,“你交代什么了?我什么时候让你造谣了?”
被点到名字的刘士虎,愣道:“我什么也没交代啊!”
叶满枝:“……”
她一面暗道失策,一面快速想着说辞。
挺直腰杆道:“说我这个孕妇不干活,占着茅坑不拉屎,这话是不是你们在厂里说的?我要是不干活,你们那些生产任务是咋来的?你都被我同学当场逮住,也被欧阳老师批评了,还狡辩什么呀!我跟你无冤无仇,你又不是厂管理层的人,没出席管理层会议,要是没人跟你透露,你从哪里知道的那些会议细节?”
刘士虎只是跟同学私下嘀咕几句而已,被正主问到面前时,还是有些尴尬的。
他支吾道:“我听别人说的。”
“别人是谁啊?”叶满枝当着大家的面问,“别人的消息又是从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