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恩久能在厂里搞一言堂, 除了那所谓的威信,主要是因为有人肯听话。

厂里很多科室和车间的负责人,都是被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些人是牛厂长的亲信, 得到了厂长的充分信任和放权,当然也能将厂长的意图贯彻下去。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样确实提高了厂里的工作效率, 让食品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扩大规模。

但凡事有利有弊, 牛恩久这种工作作风, 必然会让一部分人感到憋屈。

比如,铤而走险倒卖国有资产的何大力, 又比如其他副厂长。

所以, 当叶满枝提出在厂里试行《鞍钢宪法的时候, 并没有遭到其他副厂长的强烈反对。

陈谦甚至还明确表示了支持。

一场2.27大火案, 让他这个分管生产的副厂长被上级连罚三次。

要是再闹出一次重大事故,他就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鞍钢宪法未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最起码能给牛恩久的一言堂打点折扣。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叶满枝刚在厂里站稳脚跟, 并不想与牛恩久撕破脸, 所以在介绍《鞍钢宪法的时候, 她没在工人参加管理的事情上说太多, 只道:“我最近去罐头车间比较勤, 不少工人向我反应, 厂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

“前几天二车间那边有一盏电灯坏了,需要重新安装。但是从申请到安装, 居然要经过十四道手续!安装一个灯泡,不但需要车间主任签字,需要后勤签字, 还需要我这个包干副厂长签字,需要分管设备的蒋厂长签字,最后还需要牛厂长签字。”

“不但车间工人跑断腿,厂领导也无法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至少要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各种申请签字。我以前是给夏厅当秘书的,来了咱们厂以后,每天要签的字,比夏厅还多呢!”

“安装个电灯而已,其实让车间保养员申请,由车间主任签字,然后去后勤申请新电灯就差不多了。其他流程完全可以简化,提高咱们的工作效率。”

王士虎附和道:“有些流程确实可以简化一下,像那个事假条,病假条什么的,要么统一交给包干副厂长,要么统一交给生产副厂长,没必要让两个副厂长同时在单子上签字。”

他最近忙着为几款糕点申请市优评奖,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回来还得给一大摞单据签字,搞得他苦不堪言。

副厂长们一个个大倒苦水,口中说的是规章制度不合理,其实都在从侧面支持推行《鞍钢宪法。

牛恩久吹着水杯里的茶叶,心里清楚副厂长们的用意。

他沉吟片刻说:“《鞍钢宪法在咱们厂里试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当时的落地情况不理想。有些工人反应,大家不会管理工厂,而且参与管理耽误了生产。当时有个老工人还说过,‘让我们工人管理工厂,那还要厂长和干部干啥?’哈哈。”

叶满枝笑道:“刚开始实行《鞍钢宪法的时候,质疑的声音肯定很多。但是《鞍钢宪法在咱们省里已经推行三年了,据我所知在很多工厂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咱们厂不妨效仿一下。”

“……”

几位副厂长都等着牛恩久的答复,同时也在心里感叹,叶副厂长真会把握时机。

《鞍钢宪法是由主席同志主张推行的。

食品厂第一次推行不成功,还可以推脱说没经验。

如今全省那么多成功经验在面前摆着,老牛又刚背了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现在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推行《鞍钢宪法?

牛恩久确实找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

但他不拒绝,不意味着这件事可以顺利执行。

不是还有个拖字诀嘛。

“叶厂长的提议确实比较有价值,不过咱们厂里最近人心惶惶,很多工人无法安心生产,有的车间已经耽误了生产进度。等到生产进度赶上来以后,咱们再从长计议吧。”

陈谦说:“大面积推行新政策,工人们乱糟糟的确实容易耽误生产进度,要不然咱们先找一两个车间当试点,尝试着推行一下?”

叶满枝接话说:“可以考虑用我包干的糖果车间和罐头车间当试点,目前这两个车间的生产进度都很正常,罐头车间虽然设备不够,但工人们三班倒,并没耽误生产。”

这两个车间的工人,占了全厂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可以先用这两个车间撕开一个口子。

牛恩久皱眉想了想,他刚背上的处分确实比较麻烦,执意拒绝推行《鞍钢宪法对他弊大于利。

“那就先在刚恢复生产的两个罐头车间内试点推行一下吧。”

*

以防夜长梦多,叶满枝去第二啤酒厂实地取经以后,没两天就先在两个车间里推行了《鞍钢宪法。

“叶厂长,这么大个工厂,让我们咋管啊?”有个老工人说,“我可不会管!”

叶满枝坐在破桌子搭成的临时主席台上,笑着问:“李师傅,要是给你两把车间大门的钥匙,你能管好吗?”

“钥匙有啥不能管好的,我拴在裤腰带上就行。”

叶满枝又说:“给你五百个罐头瓶子,让你管好这五百个瓶子,你能管好吗?”

“能啊,就数数呗,数清楚就行。”

叶满枝笑道:“你这不是会管嘛,咋还说自己管不好呢?”

李师傅无语道:“管钥匙和瓶子,跟管厂子能一样嘛?”

“厂子不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嘛,你以为我这个副厂长每天都管啥?我管的就是一件件小事呀!”叶满枝敲了敲话筒,对几个车间的工人说,“推行《鞍钢宪法的机会十分难得,是我竭力为咱们罐头车间和糖果车间争取来的机会。工人阶级是工厂的主人翁,让大家参加管理,不是正好证明咱们工人当家做主了吗?”

“叶厂长,全厂这么多人,每人都参加管理,那不就乱套了嘛。前几年搞过一次,乱得很!”

叶满枝颔首说:“崔大姐说得对,几千人管一件事,确实容易乱套。但如果每人只管一两件事,那就乱不了!”

“咱们先拿罐头车间举个例子,咱们车间的生产规模大,步骤多,内容杂,只靠车间主任和工长班长,其实很难不错眼地管理到每个生产环节。这就需要咱们车间的所有工人都参与进来,进行管理。”

“我这几天去滨江第二啤酒厂进行了调研,生产啤酒与生产罐头的步骤差不多。啤酒厂那边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每个班次内部,又进行了分组。比如白班五十人,那么就将这一班的五十人,分成五个生产小组,每组有十个组员。组员们分工负责,把小组的生产、技术、经济,全面管理起来。到时候会根据大家的特长和具体条件,让大家管理诸如考勤、记录、计划、质量、设备、工具、劳保用品等工作,每人管理一项,到时候大家就都能管理工厂了。”

李师傅问:“就让我管一件事啊?”

“对,管理工厂并不难,咱们每人管一件事,对一件事负责。通过这一件事,就能看出大家是否适合做管理工作了。有那管理能力特别强的同志,还将有机会被厂里培养为后备干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分管工作!”

工人之间顿时哗然一片。

从工人编变成干部编,那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车间里有些“上进”的人,走了好几年关系,都转不成干部编。

“叶厂长,我们管理工厂以后,真有机会变成干部啊?”

“当然了,”叶满枝语气肯定道,“管理能力强的同志,会成为厂里培养的后备干部,啥叫后备干部?就是厂里一旦有了干部空缺,会根据大家的能力和条件,优先考虑咱们后备干部!”

台下聚集着好几百名工人,有人吃她这一套,当然也有人不以为意。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老工人说:“花样倒是挺多的,就是不知道那个什么宪法管不管用。要是屁用没有,那不是白折腾嘛!”

坐在他旁边的工友,在他脚上踢了一下,提醒他别乱说话。

“王师傅的顾虑,应该也是咱们在场大多数同志的顾虑,这《鞍钢宪法到底好不好使啊?”叶满枝笑道,“罐头车间有个一直解决不掉的隐患,就是罐头瓶子的损耗无法控制,导致所有人都对罐头瓶子的数量含糊不清,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这回咱们推行《鞍钢宪法,正是解决这个隐患的好时机,时间不用太久,先等一个礼拜吧,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效果!”

*

叶满枝给车间工人们开完大会,又拉着车间主任和工长班长们开小会。

目的就是让各车间尽快给工人们分工,让大家参与到工厂管理中来。

她在这边搞得热火朝天,另外几位厂长也一直关注着罐头车间的动静。

陈谦去办公室找她几次都扑了空,后来直接去车间里向她打听试点的情况。

叶满枝信心满满地说:“好得很呀!工人们都特别有干劲儿,让大家当家做主,谁能不乐意呀!我们昨天已经全部完成分组了,今天正式分管各自的工作。只一天的时间就看出了效果!”

“这么快?”陈谦不信。

“当然了!”叶满枝往洗瓶工那边一指,“知道那边有多少个罐头瓶子嘛?今早几个小组的分管工人数清楚了,一共4821个。你再看那个杀菌锅,够干净吧?这是分管工人擦出来的!”

陈谦:“……”

效果够立竿见影的。

叶满枝撺掇道:“陈厂长,你也跟厂里申请一下,让你包干的车间也推行《鞍钢宪法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