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年十二月, 省工业厅人事处都会抽选一批干部进行述职。

叶满枝接到人事处电话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被抽中了。从食品厂到工业厅的一路上,她一直在脑子里临时抱佛脚, 合计着述职时的说辞。

然而,进入人事处不到半个小时, 她就一脸不可思议地走了出来。

让她去滨江曙光机器厂当第一副厂长?

曙光厂在哪啊?

她对这个厂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

突然的调职让她心里乱糟糟的, 她已经做好了在食品厂扎根, 把厂子做大做强的准备。

这个任命完全打乱了她的规划。

走出工业厅的办公楼, 叶满枝先在楼前的花坛边坐下了。

她得捋捋思路。

曙光机器厂,她没听过也没去过, 但是根据孙处长的介绍, 曙光厂的现状并不理想。

833厂整体搬离后, 厂区里似乎剩不下什么东西, 给曙光厂转产时,领导班子的压力会很大。

工作环境肯定没有已经走上正轨的食品厂舒服。

可是, 曙光厂有困难的时候, 领导能想到她, 说明领导对她的工作能力是认可的。

这就比什么都强啦!

而且曙光厂的行政定级与食品厂一模一样。

她在食品厂领导班子的排名是倒数的, 去了曙光厂以后, 虽然仍是正科级干部, 班子排名却可以从前往后数了!

小小的进步总好过原地踏步。

叶满枝理清思路后, 逐渐在心里接受了这次调动。

她得去夏厅办公室一趟, 这次的调整肯定是夏厅推荐了她,否则人事处有那么多选择, 怎么偏偏就选中了她呢!

……

副厅长办公室里,夏竹筠没往自己身上揽功。

她如实告知:“曙光厂的情况不太好,我没跟组织部门推荐你, 是人事处将你放进候选人名单的。”

把叶满枝调去曙光厂属于平级调动,虽然班子排名靠前了,但叶满枝还年轻,在食品厂熬上几年,早晚能走上第一副厂长的位置。

她最初真没考虑过叶满枝。

只不过,组织部门主动提了叶满枝的名字,曙光厂也确实需要一个实干派,她才顺势推了一把。

“你这两年干得不错,组织部门也看到了你的成绩。”夏竹筠鼓励道,“去了曙光厂好好干,争取早日让曙光厂转产成功。”

听说是人事处主动考察的自己,叶满枝心潮澎湃。

她连连点头说:“厅长,您放心吧,我一定积极配合雷厂长的工作,让厂里尽快走上正轨。”

夏竹筠提醒道:“我没怎么接触过雷万元,不过听说他是复员军人,这人脾气倔,说话也比较直,跟厅里这些干部不太一样,与这样的同志搭班子,需要一些工作智慧。”

“另外,你这次去曙光厂,首要任务是跟他们的军代表沟通,尽量给曙光厂多争取一些设备和资金。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时候,不要怕跟人撕破脸,能多留东西就多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们之后的转产会非常困难。”

833厂是生产枪炮弹药的,地方政府接手曙光厂,相当于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全厂上千张嘴等着吃饭,一时半会又找不到曙光厂的产品定位。

如果不往厂里投钱的话,曙光厂坚持不了几个月。

*

叶满枝听了一肚子叮嘱后,快速返回了食品厂。

她明白夏厅的意思了,省里不想往曙光厂追加投资。

他们最好能自力更生,找到出路。

没有省里的资金支持,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833厂那边多抠点东西出来。

所以,她得赶在人家将家底搬空之前,去曙光厂上任。

周如意完全没想到,自家厂长只是去了省厅一趟,再回来就变成别人家的厂长了。

“厂长,你真的要走了?怎么这么快啊?”

明明上午还在一起研究采购生猪的问题呢。

“真的,新单位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得尽快去那边投入工作。”叶满枝问,“如意,你之后有什么打算?想继续留在厂部,还是去车间那边?”

周如意是她的第一个秘书,她离开前得把周如意安排好。

“我,我还没想好呢,这消息太突然了!”周如意满脸懵,“厂长,我能跟你一起去新单位吗?”

“哈哈,曙光厂在安阳县那边,距离市区还挺远的,先不着急做决定,你再考虑一下,也回家跟父母商量商量。”叶满枝给了她两个选择,“新成立的宴席菜车间,有个办公室副主任的空缺,你要是还想回车间,就考虑一下那里。另外,总工办公室好像也缺一个副主任,回头我跟余总工商量一下,让你在她手下工作也不错。”

她当然想带个熟人去新单位开展工作。

但周如意的父母家人都在食品厂上班,她在厂里的优势很明显。

叶满枝怕她是碍于面子才说想跟自己一起走的,所以,先给如意两个选择,在这两个办公室当副主任都有不错的发展。

如果有了这两个选择,周如意仍想跟她一块儿走,那她再考虑调人的问题。

……

正式任命还没下来,叶满枝没跟其他人提起这件事。

下班后就直接回家了。

吴峥嵘进门时,见到的就是趴在滨江地图上的小叶厂长。

“你找什么呢?”

“找833厂的位置。”

“保密单位在地图上没有标注。”

“我知道,听说833厂在安阳县,我想看看它的大致方位。”

吴峥嵘脱了军大衣,在安阳县西边的一处点了点,“大概在这里吧,跟656厂差不多。656厂在城南郊区,833厂在城西的郊区。你问这个干什么?”

叶满枝当着父女俩的面,正式宣布自己要去国营滨江曙光机器厂任职了!

吴玉琢不知道这个厂有什么特别,但她特别捧妈妈的场,“哇”了一声说:“太厉害了!”

“哈哈,你知道什么啊,就太厉害了!”叶满枝被闺女捧得挺受用。

吴峥嵘对小叶厂长的进步表示了恭喜。

不过,他也说出了实际担忧:“833厂是个好单位,每年有大量的军需订单,厂领导和职工的福利待遇都很好,除了抓生产,没其他需要操心的。但是从833厂剥离出来的曙光厂,发展难度不低。”

“没难度的也轮不到我啊。”

叶满枝有自知之明。

她还不满三十岁,要不是曙光厂的情况特殊,领导不可能把她调过去。

“吴所,你说曙光厂要转产的话,适合生产什么产品?”叶满枝询问专业人士。

“他们是生产枪炮和雷达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还是转产成无线电厂,生产民用的收音机。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自行车和缝纫机应该也是可行的。”

叶满枝颔首:“可以可以,三转一响的利润高,要是真能搞个自行车啥的,那厂里就不愁钱了。要是搞不来设备,我就试着跟他们的军代表商量商量,给厂里留点钱。”

吴峥嵘建议:“你还是尽量争取设备吧,别打资金的主意。军工厂的资金全靠军费拨款,产品也由部队包销,所以产品售价很低,只在成本的基础上增加5%的利润出售,厂内的资金积累都不多。833厂还要去小三线搞建设,不可能把资金留给你们。”

叶满枝:“……”

她虽然是军工厂子弟,但出身普通工人家庭,这样的消息她无从得知。

哪怕是周牧他爸,也不会跟孩子说这些。

没想到厂里的利润居然这么低。

那833厂还真未必能留下资金。

吴峥嵘去书房拨了几个电话,放下听筒后,对她说:“833厂的总军事代表叫白荣五,40岁,前年从北京调过来的,听说为人粗中有细,算是比较豪爽的人。”

“从你们当兵的嘴里说出豪爽这个词,”叶满枝猜测,“这位白荣五同志,是不是挺能喝的啊?”

吴峥嵘笑:“好像是。”

“……”

“小叶厂长,用不用我帮你打声招呼?”

“你看谁打牌的时候先把大小王扔出来啊,吴所,你暂时按兵不动,我先扔个3出去会会他。”

叶满枝以副厂长和军属的身份,与对方讨价还价正合适,让吴峥嵘帮她打招呼,掺和了私人关系,反而没那么好谈了。

*

在食品厂那边快速交接了工作,参加完于厂长为她举办的欢送会后,叶满枝就在人事处孙处长的陪同下正式去曙光厂上任了。

曙光厂在城郊,乘坐公共汽车,从军事学院往城西的方向行驶,要经过七站地。

而抵达的站台名并不叫“曙光厂”,而是“曙光公园”。

作为安阳县规模最大的工厂,833厂的厂区、家属院、职工医院、附属工厂,占据了半个县城。

由于地处郊区,职工平时不方便进城休闲娱乐,所以833厂在家属院附近出资修建了一个公园,起名叫“曙光公园”。

这也是全滨江市唯一一个修建在市区以外的公园。

孙处长之前来过安阳县几次,再次见到曙光公园以后,仍是感叹:“833厂这职工福利真是没得说。”

叶满枝笑着赞同。

连656厂都没说给职工修个公园呢!

两人抵达的时间是上午十点。

厂长雷万元正带着三名副厂长,等在曙光厂门口。

见到孙处长的身影,雷万元将手套揣进军大衣,快走几步,嗓音洪亮地招呼:“孙处长,叶厂长,欢迎欢迎啊!”

孙处长与他握手,客套道:“不是早就通知了嘛,天气太冷了,不要让同志们在厂门口迎接。”

雷万元说话没啥弯弯绕,直言直语道:“833厂的保卫处还没撤走,我要是不来门口迎接,门卫还得让你们做登记,麻烦得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