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名叫李经方的学子豁然起身, 他抓住了薛洋的手臂。

“薛兄所言为真?”

想要参加科举的那都是奔着出人头地来的。

毫无疑问,薛洋这话威力之强显而易见。

和皇帝学的一样,往后做官说不定能博得好感, 拉近距离,成为天子近臣!

薛洋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模样。

“小声点, 你们难道想让其他人听见?”

“是是。”很快有人反应过来,将李经方拉坐下。

薛洋看了一眼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起身道:“走, 去把盘子刷了。”

“在这里很多事需要自己动手, 当然一个月给别人一些粮票,可以让别人帮着刷。”

一听要给粮票, 立刻没人出声了。

这会儿大家都弄明白了, 这个地方是没粮票寸步难行!

一行人去了食堂一角, 学着其他人将盘子里的剩渣往潲水桶里一倒, 然后到旁边木盆子边蹲下来, 抓了把草木灰往盘子搓了搓清洗,洗完再放入旁边干净水里漂一下, 最后丢到了那个最大的木盆里。

有妇人过来将这一盆餐盘放入炉上的热水里泡着, 泡好的又送去打饭的地方。

干完这一切大家手都通红, 特别是本来手脚上就有冻疮的几个人, 这会儿是又痛又痒。

薛洋将手揣进袖子里, 又领着他们沿着主干道继续走。

路过了几处院子后,停在了一处院子前。

这院子修得又宽敞又明亮,还移植了竹林,院门旁边挂着“知味书屋”四字行书。

“书屋?”一行人眼睛都是一亮。

现场就没有不爱书的。

薛洋领着他们往里进,这是一个典型四合院, 进门后就是宽敞的院子,还未种植其他植物显得有些单调。

穿过不知道多少个门后终于看到一条极长的两层罩楼,一楼各个房门都开着,薛洋给他们介绍。

“一楼都是教室,不同学习进度的人会被调入不同教室,等结业才能进入账房工作,进去后最低薪资二两,若是发现账上有问题,发现一个奖励一两。”

有人眼睛一亮,他绝对不是奔着钱来的,他就是觉得跟做账的人斗智斗勇很有趣。

李经方惊讶,“结业才算工作,那我们现在是……”

“哈哈,我们现在只能算带薪学习,人家给的补贴只是让我们活着,对了这里每三日一小考,每半月一大考,若是一个月后还是没能结业,人家就来清退了,大家过来也别想着混日子,都签订了契约,若是不通过,这段时间个人日常开销还是要还回去。”

这话令所有人一激灵,若是被人清出去,他们人可就丢大了。

有人打定主意头悬梁锥刺股也要结业。

这关系着日后的名声!

薛洋指着最右边的房间。

“一号教室就是你们明天学习的地方,三日后考试通过就能进入二号教室。”

“薛兄现在在几号教室?”有人好奇打探。

薛洋笑得很含蓄,“愚兄比列位早几日来,已经在五号教室,诸位加油,五号之前的教室学得都很简单,尽量将时间空出来进入后面的教室。”

他像是想到什么提醒道:“对了,也不一定要等到大考,对自己算学有信心可以申请提前考。”

他又领着一群人从一号教室旁边的楼梯往上走。

到了二楼,一群人立刻开了眼,因为这里每间屋子都做了到房顶的书架。

书虽然还不多,但是市面上的书基本上这里都有,还有几本前朝大家注释的手抄本,外面很难看到,听说只有宫里有……

一群青年犹如进了米缸里的老鼠迟迟不肯离去。

薛洋又交代了几句书屋的规矩,就径自穿过一道小门往另一间走去。

这里还是书屋,只是从四书五经变成了算学。

再往里还有史书,杂书,连《永乐大典都有一本,也不知是从哪里搜刮来的。

薛洋停在了算学房间,从最下面的书架取出一本《初级物理光学,他走到窗边的长椅子上坐下,翻开了这本包含世间真理的书看了起来。

***

乾清宫里,一场新奇的教学已经告一段落。

宝音在黑板上写下几道题,让阿哥们抄下来回去计算,明日交给皇上批改。

没错,令老师头痛的批改作业工作,宝音交给了皇帝。

“下次上课是三日后。”宝音问,“今天学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下次上课我们通过这个原理将屋外的云弄到屋里,大家有没有信心?”

这话对于没见过世面的皇子来说诱惑力极大,连皇帝都是一副兴致勃勃表情。

大阿哥怀疑,“能把云弄到屋里?”

今日课上的一直颠覆几位阿哥认知,至少他们之前都不知道光投影是倒着的。

三阿哥和四阿哥懵懵懂懂,还没到理解的程度,与其说上课不如说是来玩。

几位公主也跟着开阔眼界,她们也没想到今日来学的是这样的知识,往常所见到的寻常景色,此刻在她们眼里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听说宫里如今最火热的游戏就是这位贵母妃传授。

贵母妃好厉害!

宝音得意享受这一群幼崽的崇拜。

皇帝见时间不早了,驱赶几个孩子离开。

四阿哥依依不舍,他还想问贵妃,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何是绿的?下雨为什么会打雷?

贵母妃好厉害,以前他问汗阿玛和母妃都被搪塞长大后就知道了,现在终于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天上会下雪了。

皇帝觉得四儿子叽叽喳喳有点吵,便将人塞给大阿哥,让他赶紧带走。

等一大群孩子离开,皇帝展开纸在图上画了起来。

宝音走过去,看见他在画屋子的布局图。

皇帝边画边道:“暖阁还是太小了,幸好没让他们的哈哈珠子也过来。”

“乾清门东头的屋子,我已经让清理出来了,回头改造一下给孩子们上学用。”

“上书房?”

[清朝皇子读书的地方是叫上书房吧?]

皇帝回味这个名字,拍板道:“就叫上书房。”

***

程三鼻青脸肿瘸着腿回了打铁铺子。

铁匠营一里外的打铁铺子就是他们临时做活的地方。

有内务府大臣的安排,上面管着他们的旗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们早退。

眼前这个不大打铁铺子是王铁锤的大儿子王大锤开的。

王铁锤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没有退下来让儿子接班,便帮儿子在临街开了个打铁铺子,平日里卖一些菜刀和农具。

不能说发财,维持温饱还是没问题。

王大锤看见程三一瘸一拐忙惊叫起来,“程三叔,您这是叫谁给打的,我叫我爹出来!”

王大锤这么一喊,里面跑出来五六个光着膀子的汉子。

沿街有卖饼的妇人看到了,挑着担子的脚步都慢了许多。

程三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掀开帘子走进去,跟狭小的门脸不同,里面还有个宽敞院子,院子里一个炉子烧得发红,就这样还有人怕温度不够,往铁料里加牛骨。

旁边放着一个大致已经成型的车形状,这是利用工部的大型熔炉炼化钢液浇筑而成,一早才拿回来。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利用铺子里的条件用灌钢法做出钢片,再裁剪成合格的尺寸,这样操作是十八人一起动手,花费三天才完成一半。

今日一早,铸造的模具拉回来,程三见状便抽出时间去跟人订煤,谁能想到出去还不到一个时辰,便一身狼狈回来。

“是谁动的手?”

几名满身肌肉的大汉跟在他身后追问。

程三这才说明情况。

“我去阜成门打听情况,城门口人一听说我要买煤就热情招呼我,说他家煤就是最便宜的,我也没多想就跟着他去了,谁料被带着进了一个私宅。”

“是一群地痞,强迫我高价买他们的煤,我不同意就挨了一顿打,这群孙子就凭着人多势众,不让我早敲断他们腿了!”

程三说到最后面目狰狞,恨得咬牙切齿。

“报官了没有?”

程三冷着脸道:“给我指路的就是城门口小兵,我出来后一打听才知道那兵油子头领跟那瘪三头头都称兄道弟,经常一起喝酒。”

“唉,怎么又来一群恶霸?”

顺治年间,就有这么一群恶霸横行于世,百官不问,后来先帝闻之派人查办,才清理掉这群恶霸。

谁能想到三十年后,又有人聚集了这般大势力。

“我知道这么一群人。”王大锤吞吞吐吐道。

和他爹不同,王大锤生活在市井中,小道消息也灵通。

王铁锤给了自己儿子后脑勺一下,“知道还不说?想急死你爹提前吃席?”

王大锤忙道:“程三叔说的那群人应该是斧头帮众,斧头帮的帮主诨号叫刀爷,领着一众人做煤炭倒卖生意,今年春天听说得了某位王爷的青眼,斧头帮声威大震,招兵买马力压其他帮派。”

听王大锤一解释,众人才明白偌大外城竟然还有这么多帮派。

有把持煤的斧头帮,还有把持水的玉泉帮和把持菜的豹头帮。

京城水质差,井水苦涩,便诞生了不少运水进城卖的人。

一部分人运水进京运气不好就被帮派低价强买。

若是不卖,就会挨一顿打,说不定车都得被毁了。

还有菜农也是,进城卖个菜都得胆战心惊。

一听这群人势力这般强大,有人劝程三算了。

程三脸色阴沉,“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