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亲王府, 西路靠近花园的一个院子里,贾佳氏身边的嬷嬷拿着一个红封悄咪咪走了进来。
“还挺不少?”贾佳氏拆开红封看了里面十多块银元有些惊讶。
自从知道丈夫投钱给了水泥厂,贾佳氏就靠着夫人外交帮着介绍了不少生意。
满人是不善惊讶, 可不代表后院的妇人手里没铺子。
贾佳氏嫁进了亲王府,在一众汉军旗官夫人眼里还是挺有分量。
满人福晋只盯着手中的庄子,她们这些汉人夫人可是知道手里的铺子有多赚钱。
有些妇人手里的铺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位置都极好,光是租出去每年就有不少收入。
贾佳氏本来想着自家投钱了,以后分家这个也是自己生意, 没想到自己介绍人去还有提成拿。
这可是私房钱, 都抵得上公中每月发的份例钱了。
何况积少成多也不是小数目,贾佳氏心中盘算着谁家手里还有铺子。
她丈夫不受宠, 未来也不知道能分多少财产, 她生的孩子多, 嫁妆肯定不够分, 她得为自己孩子多做考虑。
常宁刚一回府就被大管家告知今日水泥厂送来了分红。
“多少?”
大管家:“账房说送了五银元分红。”
这点银子肯定不被常宁看在眼里, 让他惊讶的是投出的银子这么快就见到了回报。
他给车行投了万两白银都没见水花,给水泥厂只投了五百两, 水泥厂的回报竟然这么快。
“还真让安亲王那个老东西说对了。”他啧啧一声不爽道。
要说常宁和安亲王不对付的理由也很简单, 安亲王之前欺负他哥。
他哥刚当皇帝那会儿还年幼, 被鳌拜欺压也没见安亲王这个宗室冒头, 后来他哥自己扳倒了鳌拜, 让安亲王去清洗鳌拜,他倒是毫不客气接手了鳌拜的一些势力。
常宁虽然不受他哥待见,可到底是亲兄弟,必要时候是一致对外的。
对于安亲王这个总是以宗室长辈自居的老头很不顺眼,觉得他老奸巨猾贼眉鼠眼。
这回他还悄咪咪搞事, 欺负到他嫂子头上,水泥厂赚钱是好事,他能分到钱不错,可安亲王那老头能分到的很多,他可是记得安亲王府投了五千两银子,是他的十倍!
常宁正生闷气,他身边的贴身太监张瑾淮举着一封请柬小跑进来。
“主子,北城庄子收到给您的一份请柬,怕耽误您的事,赶忙派人送来了。”
常宁一听是北城庄子立马接过来,那庄子只有少数人知道。
果然请柬是薛洋送来的。
“请我九月九日去墨家学院?”
“你可知道墨家学院在何处?”常宁转头问张瑾淮。
张瑾淮忙道:“奴婢这就去打听。”
他出去后很快就回来了。
“墨家学院在东便门外的鹿园,说是去年就被人买下,今年春日修了学院,因为是传授西洋机械知识,被贬低为匠人学院,许多人看不上,民间倒是很受欢迎。”
想到这跟墨家学院收贫民子弟有关,但凡当年有这么个能学一门手艺的地方,他也不至于进宫做太监。
百姓里想供出个寒门贵子不知有多难,绝大部分人不指望自己孩子出人头地,能学门手艺饿不死就够了。
墨家学院在主流教授四书五经的学院里被规划为不入流学院,但是在百姓眼里却是一个很不错的学院。
学费低,能学一门手艺,要是没钱上学还能做兼职自己赚取学费,这对百姓极具诱惑力。
春日招生还不多,到秋日来报名的一下翻了十倍!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外出登高赏景的人不少。
这日西边城门人流量很大,相比之下东边人少很多。
常宁一早骑马去东便门。
才骑马进东便门翁城内,他就看到等在城门处的薛洋、杨敏真二人。
“别人都往高处走,你们怎么跟别人反着来?”
他骑着马哒哒走到二人面前居高临下问。
京城附近景色优美的山在西边,东便门外一路平坦,适合踏青,却不适合重阳登高。
杨敏真冲二人打了一声招呼,今年春日他在常宁的推荐下进入国子监就读。
薛洋背负污点已经进入国子监黑名单,当然他对当官也不感兴趣,后来跑去了耶稣会大教堂跟着洋人进修数学物理知识。
薛洋懒洋洋道:“山上有什么好看的,真男人就要看一些咱们能看的东西!”
三人骑着马出城,杨敏真才道出请他过来的目的。
“听说墨家学院弄到一个会自行走的车,已经拆卸改装,我们过去凑个热闹。”
常宁觉得这个什么自行走的车有些耳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
沿着河道走了近一个里就到了墨家学院。
常宁回头看了一眼隐隐约约的城墙,心道墨家学院离城门还挺近。
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进了学院大门,很快就看到隐藏在树木中的白墙红瓦小楼。
小楼前面是一大片平整的水泥地,上空用钢柱子木板搭建了一个二层楼高的棚子。
棚子高并没有影响采光,反而能够遮阳挡雨。
此时棚子下方有一个一人多高的铁车头,周围聚集了不少人围观。
铁车头本来属于木头的部位已经换成了钢铁,车子闪烁着钢铁的冷光,俨然变成了一个钢铁怪兽。
常宁惊讶地问,“这么大能拉走吗?”
在他看来这个钢铁怪兽少说也有一千斤,非四匹马拉不走。
再联想杨敏真和薛洋邀请他来看的自走车,他无法想象如何让上千斤全是钢铁打造的车子自己走起来。
要是这么做到了,怕是诸葛丞相的木牛流马拍马屁都赶不上。
三人看了许久,钢铁怪兽的轮子重新装上,有人搬来了两条铁轨。
常宁这才看到棚子路面上不知何时镶嵌了两条铁轨,铁轨呈弧形,似是围绕着小楼一圈。
一群人推动钢铁怪兽落在弧形轨道上,很快两条移动铁轨道被拆除。
又有人送来一车一车水,车头上有人站在上面接水往水箱子里灌。
灌了有大概三桶才停手。
“上煤!”
旁边两车煤推过来,一车被铲入车灶内,常宁看得瞠目结舌,怎么将灶台搬进了铁车里?
不过这还挺方便,他想到去年跟随他哥去关外祭祖,每次埋灶做饭挺麻烦,要是将灶台加两个轮子是不是能走到哪拉到哪,也不用吃干巴巴的干粮了。
放了煤后,四五根烧红的木材也被丢进去,怕火势不够还丢进去了不少干草。
这下火势瞬间大了,大家也被烟熏出了棚子。
一群人跑出棚子,就看见钢铁怪兽被环绕在浓烟之中。
有人看得意起,还念起了现场做的打油诗。
什么烟绕神兽,听得常宁信心都增加了不少。
火非常旺,等烟散得差不多了,装水的铁箱子开始冒起白烟,车轮子缓慢开始转动,等大股水汽从铁管子喷出来,车轮带着车在轨道上跑动起来。
哐哐越来越快,看着跑出棚的钢铁怪兽,常宁张大了嘴巴。
“真动了!”
他想起来了,当年还在宫里的时候南怀仁给他哥做了类似的小车,他当年稀罕得不行,问他哥讨了很久都没讨来。
这个车竟然这么厉害吗?
钢铁车绕着轨道跑了两圈慢慢停下来。
有人去查看,喊了一声。
“水没了。”
水被运了过来,不过没有先装水,而是在钢铁车后面加了一个木板车,木板车轮子和铁车轮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接成了长龙。
车子接好,本来围观的人呼啦啦爬上车。
常宁也被薛洋拽着爬上车。
“快点,好位置都被别人抢去了!”
常宁做上去后,那边车头重新加了水,这次水加得更多了。
最靠近车头的木板车上还放了两筐煤,有人拿着铁锹站着,看样子是打算随时添煤。
火车再次转动起来,说实话这速度也就0比牛车快了点,跟马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是……
它平稳啊,比轿子还要平稳。
它不需要畜力,省了马的粮草。
只消耗煤和水,跟牛马嚼用所需粮草比起来不值一提。
坐在板车上兜着风的常宁想了很多,这些都汇聚成了一封信插羽后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御前。
山西五台山御驾巡幸此处。
要说五台山有什么特殊,那就莫过于顺治十三年五台山菩萨顶的大文殊院改为了喇嘛庙。
此次来喇嘛庙祭拜,一是为太皇太后祈福,二来也有政治意义。
满人和蒙古都信奉喇嘛教,喇嘛教来源藏族佛教,皇帝特来祭祀也有笼络藏传佛教原因。
为了表示虔诚,皇帝是从山脚爬上的菩萨顶,上菩萨顶看着脚下一百零八台阶和一览无余的群峰,皇帝畅快之余领着众臣和喇嘛们赋诗。
不提前殿政治作秀的一群人,菩萨顶后面大殿也有一群人。
皇贵妃佟佳氏虔诚地跪在菩萨面前祈求菩萨能赐予她子嗣。
“信女愿意后半生吃斋念佛还愿。”
虔诚地跪拜后,皇贵妃起身,挥退身边跟随的大批人领着宫女欣赏灵鹫峰的美景。
她坐在一座隐藏在崖边的亭子里,旁边是曲折的山梯。
有两位臣子夫人领着丫鬟上来,似乎是没有想到自己头顶有人,在台阶上边休息边聊起了闲话。
“小国舅夫人是不是娘家大嫂吵架了,方才在路上碰面也不说话。”
“你没听说吗?两家闹掰了,小国舅夫人不经小国舅允许为三子定下了娘家侄女,这亲事小国舅要是念着夫人颜面或许就认下了,也不知怎么回事,小国舅非要夫人退了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