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盗跟运粮船相互对轰, 炮火齐鸣,显然运粮船炮弹飞得要远一点。

三艘运粮船成了三角形,打破了海盗企图将三艘船包饺子的想法。

这边的勘测船共有二十多艘, 聚在一起就是不小的势力。

粮船也发现了这部的钢铁船,发射炮弹偏离的角度,尽量挑选勘测船不在的方向。

这样一来海盗船抓住了机会靠近了运粮船。

然而海盗船围着运粮船转了一圈, 看着船舷围绕的钢丝圈有些无法下手。

勘测船靠近过来,有些海盗船掉过头来准备对付勘测船。

勘测船避开了火炮,靠近后朝着那海盗船用力一撞。

就这么几下海盗船就被撞破了, 其他船有一样学一样, 海盗船发现这些船都是难啃的骨头,立马准备跑路。

勘测船怎么肯放弃到嘴的肥肉, 扬帆赶紧追上去趁着海盗船不注意就撞一下。

最后海盗船破了两艘被俘虏了两艘还有两艘跑了。

张老爹那叫一个高兴, 伸手往海里扔绳子, 有抓住绳子的海盗也不敢放手。

就这么还活着地被拽了上来。

被抓的海盗上了粮船, 张老爹和其他船员也跟船长一块上去。

每艘船上面就留了两个人留守。

其中一艘运粮船上, 运粮船的船长走出来向他们道谢。

“无须多礼,都是自己人。”

张老爹听着自家船长跟对方搭话。

“这边不也属于巡逻海域吗?怎么有这么多海盗?”

“听说是盎撒人, 西洋大部分国家也讨厌这群人。夕阳那边的海域几乎都是盎撒人, 这里本来是荷兰人的地盘, 盎撒人过来应该是看中了这片海域。”

两位船长的交流声音低了下来, 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粮船上, 张老爹在甲板上跑来跑去,目不转睛盯着运粮船。

“这船好大,能装多少粮食?”

甲板上正在拆除铁丝圈的一位船员听到后扭头回答。

“哈哈,就咱们这一艘装了五百万石。”

张老爹掰着手指数了一下,震惊道:“这能花多少银子?”

“暹罗国和印度都产粮食, 这几年丰产粮食都卖不上价,我们去得正好,听说洋人将价格压得很低,卖出去的粮价连种子的本钱都收不回来。”

“那边被洋人霸占了,可没有朝廷来控制粮价。不少粮食烂在地里都没人愿意收,哈哈,咱们过去可是救了不少人命。”

张老爹很快想到前些年打仗的时候,广州也有不少粮食生在地里没人收。

他划着船经过那些稻田的时候都觉得可惜。

陈秀目送勘测船离开,跟着离开马六甲海峡往新加坡港口开去。

他是这次出发去暹罗国和印度买粮食的总负责人。

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他口中说得那么简单。

暹罗国跟印度都被洋人占据,想要在洋人眼皮底下买粮食可没那么容易。

他幽幽叹了口气,想到留在了暹罗国的五师兄一家,有些头疼,不知道回去后该如何跟老师说。

难道要直接跟老师说,他没能劝住五师兄,反而跟他吵了一架,导致五师兄怎么也不肯上运粮船执意要留在暹罗国?

陈秀捂着头,记忆又回到离开的时候。

港口停了三艘十丈长的大船,陈秀也得到了自己最新任务。

他被作为新上任的购粮官,被派遣前往印度和暹罗买粮。

这两个地方的气候都适合种植粮食,也是周边比较出名的产粮大国。

陈秀接到任务也不敢拖延,家人陆陆续续被他接到了新加坡,这次出门他便去老师家想要托老师照顾一下家人。

“将你五师兄也带上吧,他总说要出去闯荡一下。”

得知他要去别的国家,陈炎将其中一个儿子嘱托给了自己这弟子。

陈秀惊讶,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只是多带一个人,塞一个人进去船队的权利他还是有的。

然后隔天他就发现自己这五师兄不是一个人,他将老婆孩子一块带上了。

“万一出事,一家人也能死在一起。”

听着对方理直气壮的话,把陈秀给整得哑口无言。

这都来了,总不能叫人赶下船。

三艘运粮船出发后往马六甲海峡开去,船舱内只带了土特产“丝绸”。

船最初抵达的是印度,印度已经属于洋人的殖民地,粮食买卖的权利也都在洋人手里,想要买粮食少量绕过洋人可以,大批量买就得跟洋人交易。

陈秀下船后忙活了半个月,才跟印度的西洋人搭上话。

他忙了半个月,才发现自己五师兄是同样早出晚归。

当然他跟洋人谈妥这笔生意后,五师兄也回来了,没再下过船。

十多年后陈秀再回想,五师兄应该观察这个国家适不适合定居,显然印度剔除了。

那满是牛粪的港口,若不是要从这买粮食他根本就不愿意下船,还有那比护城河还要脏乱的河水,随处可见的尸体,周围人见怪不怪从河里打水。

陈秀闻到那股臭味都想吐,谈定了生意,商量好了回程来装粮食,并迫不及待上船离开了这个国家。

暹罗情况比印度复杂,这里现在叫大城王国,受到印度影响,这里佛教很昌盛。

洋人来这里做生意的也很多。

陈秀没下船而是先递了国书,大成王国的现任国王叫prasat thong,也就是巴萨通王。

这位巴萨通王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快在大成府接见了陈秀。

本来聊得很顺畅,国王也同意了出售一些粮食给他,谁知道一晚之后这位国王就改变了主意。

这场购粮经历其实挺乱的,陈秀都有些莫名其妙,反正就是洋人想搅和这桩生意自己挣这笔钱。

最后北边的缅甸人又来插一脚,在边界打了起来。

陈秀一门火炮和十颗炮弹换了两船的粮食。

离开了暹罗前,他又烦恼起另一件事,该怎么跟自己老师交代,自己弄丢了五师兄一家。

新加坡港口越来越近,陈秀就越发提心吊胆。

到了港口,见是运粮船,港口不少人发出欢呼声。

不得不承认,粮食就是一个地方的底气。

林子清亲自盯着歇粮,他看陈秀脸色不好有些奇怪。

陈秀指导老师一家的身份有问题也不敢说,便用自己晕船搪塞了过去。

“晕船,那要不换个人运粮回中原?”

陈秀忙摆手,“只是昨夜没睡好,才出现不适症状,没关系,休息一日差不多好了。”

“这粮食得卸个一两日,不如你上岸休息。”

陈秀不好推辞他的好意,叹息一声上了岸。

上岸后他提了一些东西往老师家走。

张炎正在领着人扩大蓄水池,等另一边的水引过来,这扩大的水池就能派上用处了。

正忙着就看到自己徒弟站在了岸上,没看到自己儿子,心里有了底。

“老师对不起,五师兄留在了暹罗国,我没能将他带回来。”

张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跟你没关系,你五师兄早跟我说要出去闯荡,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我也不奇怪。”

“算了,别管他了。等他什么时候混出头,大概就回来了。”

陈秀面上像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却是一沉,自己似乎被当成外人了。

他侧头看着老师有一些苍老的面孔,一些不好心事只能压在心底。

告别老师,陈秀回头看了一眼坞堡,心里明白有什么不一样了。

自己好像没法再跟老师一条心了。

他想到自己费尽心思将老师一家送到这边来,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还了师恩,这种不被人信任的感觉很糟糕。

他捧着一颗心任人践踏。

陈秀心情不好,还是打起了精神拉着运粮船往福建开。

一船土豆送进福州的罐头厂,半船粮食装进粮仓。

在台湾又卸下半艘,剩下的一艘船直接开向天津。

天津港口已经改头换面,原来泥土的港口变成了水泥地面,船靠在港口上,岸边就是轨道,一辆辆运粮的平板车已经停在轨道上。

大量纤夫提着麻袋上船来装粮,一袋粮食装完柱往下面运送,很快平板车上堆了一袋一袋粮食,就跟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将船舱内的粮食装袋运送走。

天津有心人都在关注着这里,看到这么多粮食送进来,某些粮商可以说恨得牙痒痒。

宝音在养心殿收到了粮食进仓的消息,然后下令继续去收购粮食,还允许民间商船跟着一块去收粮。

有多少囤多少,不多囤点她心里不安稳。

很快她的注意力转移到门头沟的水库上。

太子脚步飞快冲进了养心殿。

“太子殿下,未经通报,您不能擅自进去!”

有太监边哀嚎边追赶。

太子进了养心殿的书房,见宝音盘腿坐在窗户边,气得牙痒痒质问道:“今年我可没德润,你为什么还要我去水库?”

啃着瓜子道:“没让你下地干活,是让你做监工。”

不久前他才忙完铁路的事,本来以为回宫后能安稳一段时间,谁能想到她一转眼又给他安排了事做。

他已经看穿了她的真面目,她就是不想让他留在宫里跟汗阿玛培养感情,想要离间他们的父子之情。

哼,他再不会让她得逞!

“我不去,谁爱去谁去。”当他不知道老大那个家伙因为修园子的事在阿妈面前长了不少脸。

他呢,跑出去修铁路,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汗阿玛,她要不是故意的,他就、他就跟她姓!

宝音正在看报纸,意犹未尽看完了今日的小说连载后,才抬起头道:“不愿意就不愿意,我让老大去,多大点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