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音低笑一声, 他这生意做得还真是挺划算。

这打准噶尔部所占的领土,最后说不定得被哪个蒙古部族占去,分给她跟别的部落占去有区别吗?

也不能说没有, 别人只是拿来放牧,她拿来肯定不能这么浪费了,得开发, 投入大笔资金最后肉不还是烂在锅里?

皇帝听着那嘈杂的心声,脸色很是无奈。

“你又把我往坏处想。”

他握住她的手,包裹在掌心中, 身处在温暖室内, 她的手暖呼呼的,反而是他因为才从外面进来, 显得分外冰凉。

“我们说说话。”

他挪动椅子坐近了一些。

“我打算从江南迁一部分人出关, 开发蒙古, 正如你先前说的那样, 草原想要稳定下来, 得改变习性,让其稳定下来。”

“这土地打下来, 定然要分给原本被准噶尔部抢占土地的部落, 你说得也对, 没道理这打战抢回来的地盘白给这些人。”

宝音也就是嘀咕了一句, 实际上真能从草原得到大片土地, 对于她来说决定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朝廷派官员过去管理?还是提拔当地人自治?”

“自治?”

皇帝默念这两个字,实际上少数民族管理对于朝廷来说一直是个难题,西藏名义上归大清实际上是各土司自治,准噶尔部也只是打服了这些人,让这些土司认他做老大。

蒙古现在也是这情况, 各部有首领管理,皇帝也只是名义上的可汗,时不时还要展现手段震慑。

一旦朝廷势弱,可以想象草原必生异心。

他念完这个字,不由点头,叹口气道:“可不就是自治。”

宝音已经将纸都收拾起来,见他叹气,思索了一下反应过来了。

“我说的自治跟你说的不一样,哦,对了,现在还没有改土归流是不是?”

“改土归流?”他像是触电一般,嗅到了什么。

“详细来说说。”

宝音重新坐下,端起了热茶喝了一口,“后期老四的政策,改土归流,取消土司制度,跟其他地区一样派遣流官管理,不过我们那会儿是有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有一部分是流官,也会提拔基层是选少数民族,拉拢低层,废除土司制。”

皇帝听明白了,眨眨眼,若说江南是汉人的聚集地,那么西南滇、黔、桂、川、湘、鄂都是土司制,土司管理地方土著,再跟朝廷交流。

“拿走土司的权力,提拔下面的土著?”

宝音咬着杯沿点头,“土司说到底是奴隶制,跟八旗的包衣制有什么区别?都是欺压底层人而已。”

他面色变得很不好,“八旗制度可是为我大清建立创建了汗马功劳!”

[那也不能否认八旗制度就是奴隶制,秦始皇都废除奴隶制了,你觉得历史倒退是好事?]

[谁愿意天生做奴才?]

宝音对现在的等级制度是万分厌恶,皇帝站在金字塔,下面是八旗贵族,然后是普通旗人,再是包衣,最后才是汉人。

人分个三六九等,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度,让这片土地变成一潭死水。

“我不和你吵。”他放下杯子,又回归了之前话题。

“粮草的问题我不能指望户部,战机瞬间即逝,我原本是打算让商人带着跟在后面,顺势打扫战场。”

“你这边要是派人,可以拿粮草来换取俘虏,也可以用银子,俘虏必须得立刻转移,不能被救回去。”

他是不打算出征第二次,想要一口气将准噶尔部平定了。

宝音取出了几张白纸,道:“粮草好商量,我们先签订契约。”

皇帝脸上出现了问号,“朕是说话不算话的人吗?”

[这可不敢保证。]

她笑眯眯道:“请兄弟还得明算账,我替代的是上万人的商行,自然得正规一点。”

他冷哼一声,“是不是最好让朕下一道圣旨?”

宝音将条件列出来,嘴里满是甜言蜜语,“我自然不会怀疑你的人品,不过你代朝廷跟我谈事,我又不能代替商行,商行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有不少股东呢,什么事咱们落在纸上。”

“当然你在位肯定不会坑我,要是换了后面的皇帝,看商行不顺眼,一纸圣旨将地收回去,驱赶了迁徙到草原上的百姓,到时咱们都没了,该找谁说理去?”

她迅速将合约写下,约定了这场战事泰山商行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多少占据,战事结束后,夺回的土地归泰山商行经营,朝廷可派流官管理。

“你看看,又需要改的吗?”

皇帝伸手接了过去,“十年免税?十年半税?”

“初期开发,我们商行出钱出力,还得组织人迁徙人口,第一个十年开荒时间,第二个十年是收回投资时间,二十年足够一代人在草原落根。”

“派遣流官也是二十年后?”

“这倒不需要,圈定城市地址后就可以派遣流官了,最好派干实事的官员。”

皇帝点头,这条不是不能接受,他继续往下看。

“开放关口,拥有跟罗刹人贸易的关口?”

宝音理直气壮道:“一个新城市想要最快繁荣当然是开放关口?”

他纳闷道:“你不是敌视罗刹人吗?怎么还跟他们做生意?”

“更正一下,我敌视的是现在的罗刹国,不是后世的苏联和俄罗斯!”

她避而不谈苏联,简单说了一下后世俄罗斯跟中国的关系。

皇帝听着有些吃惊,“你是说两个国家相互比拼着上月亮,还拖死了一个国家,俄罗斯是苏联分裂后的国家,就这样还能占世界第二,中国是在两国太空战慢慢起来的?”

什么上天,去月亮上,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

[也就两百年,你看西洋发展得有多快?上天算什么?都跑去月亮占地盘了。]

皇帝听着就跟听故事一样,对于月亮难免有些好奇。

“月亮上都有什么?”

她随口回了一句,“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连氧气都没有,后世上去都是想研究一下有没有外来陨石带来的稀有元素。”

说着指着天空道:“你不是看过月亮吗?正对着咱们的只有一个面,反射了太阳的光,上面的树就是山脉和陨石坑。”

“别说有月亮在,吸引走了不少陨石,月亮这种星体在后世被称为卫星。”

他挑起眉道:“听说你在西山修建了一座观星台?”

她回忆了一下,“是格物学院吧?我只批了钱,他们自己修的。”

“钦天监可是赞许过。”

她觉得很纳闷,“不应该抨击吗?”

要知道天体运行和人间阴阳论,钦天监才拥有官方解说权,对于民间的天文爱好者应该警惕才对。

他似是不在意道:“南怀仁亲口说的,或许是讨好你吧。”

这话她无法拒绝,自从行宫回来,赵昌似是失宠了,南怀仁对她可是几番示好,具体表现就是对格物学院的学生态度很友好。

“或许是为赵昌求情吧。”

关于赵昌,两人都避而不谈,哪怕知道耶稣会不同于其他基督分会,两人的态度还是一致,不允许手下背叛。

赵昌掺和宗教,帮着说好话,就是犯了错。

下面的条约就很普通了,主要是朝廷在政策上给予的支持,皇帝见都能接受,喊人取来了玉玺私印一一盖了章。

宝音笑呵呵收下,自己一份,给了他一份。

皇帝拿着自己那份觉得好笑,“怎么,我要是不答应,你是不是就准备将粮草拖一拖?”

她将自己那份放入匣子里,道:“怎么会?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不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没有足够的利益,也无法劝服那些既得利者。”

她忙转移话题,“对了,你订购的六万棉服已经到了。”

“这么快?”

他面露惊讶,要知道分给三大织造局的四万棉服还没个动静,看样子一两个月完工不了。

“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六万棉服,材料足够也就半个月的事,别忘记了上回带你看的新式缝纫机,都在南边服装厂用上了。”

“一早得了信,说到天津港口了,你是派人去取,还是让人送进京?”

他犹豫了一下,“另外四万还没个消息,这六万发给谁都不合适。”

若是从战功来看,发给绿营兵合适,可大清的根基是八旗士兵,可要是发给八旗士兵,怕是有一堆吃空饷的,衣服真发下去,怕是转眼就出现在市场上。

宝音听完后给他出了个主意,“这有什么好为难的,让各军区出一支代表队,就说这六万军装是奖励,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军队演习,获胜的给予奖赏,有拖欠粮饷当场严肃处置再补足了,一个个念名字还怕有人当众吃空饷?”

“赢了拿衣服和钱,兵油子还是早点回家吃自己。”

“顺便也能检测一下军队战斗力,这胜利的队伍明年你带去战场上。”

皇帝心动了,不久前他才巡视过军营,说实话他并不满意。

这还是提前传话他去视察,若是没有传话,兵营怕是空了一半。

唯一让他满意的就是火器营,火器营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令行禁止,走路都是整齐划一。

这次出征,火器营也被他视作秘密武器。

“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就定在腊月封笔后,我也能抽出空来。”他踌躇满志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