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神情明显有些失望, 若泰山商行真是这样改制,很明显他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三人中只有他资本最弱,最后可能什么都落不到。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要不你们父子继续聊聊, 我先撤了?]
皇帝伸手按住了她的袖子,“继续。”
她很无语,只能继续道:“银行那边虽然挂了泰山的名号, 实际上一开始就跟泰山商行撇清关系,回头换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也就是一转眼的事。”
“还有几个钢铁厂和制造厂以及服装厂,这些之前只接泰山商行的订单, 回头放开限制, 接取外面订单,慢慢能够摆脱泰山商行的制约。”
宝音看向外间已经小了很多的雨帘。
“泰山商行主要操控的就是这几个产业, 去除后应该不足为惧了吧?”
皇帝手指敲打桌面, 片刻后道:“还有农学院, 你不是还有个专门研究种子的学院吗?亩产千斤的水稻朕至今没看到踪影。”
这话不仅让太子吓了一跳, 连听了这话的宝音都是一愣。
仔细回忆了一下, 她好像一直没听到这方面的好消息,什么雄性不孕株到现在都没有线索。
“亩产千斤的水稻?”太子不禁出声。
宝音低头思考了一下, 才道:“这才几年, 得多给点时间。”
“等等, 亩产千斤的水稻又是怎么一回事?”太子忍不住开口询问。
宝音敷衍道:“就那么回事, 你汗阿玛指望培养出这么一个良种水稻, 你应该知道的,早熟稻种不是已经出来了吗?现在他期盼着那种能亩产千斤的。”
说着若有所思,“跟其他学院相比,农学院似乎招生人数最少,也没什么名字, 都是夫子自己去收土地。”
她看看太子又看看皇帝,“你们两位想办法帮农学院多招些学生,就那么点人何时才能推进进度?”
太子忙道:“要是真能研究出来,我这边可以提供人选。”
若是真研究出了亩产千斤的稻种,他在民间的民声怕是会如日中天。
哪怕他知道真要研究出来,好名声肯定归自己的父亲,但他身为太子出人出力肯定也有收获。
皇帝看着自己儿子傻乎乎地跳进去,忍不住扶额。
“保成,你应当提前问问需要的是哪些人?”
太子满脸期待看向宝音。
宝音带着轻松的语气道:“自然是聪明人,要是不聪明连资料都看不懂要了有何用?”
“其次是对农学感兴趣,不感兴趣学不进去要了又有何用?”
“最后是就业问题,最好有编制,再设一个农部,专门管农业畜牧业,让这些学子有向上攀爬的通道。”
越听太子的表情越尴尬。
前两者还好说,后者完全是从户部手里分割权柄。
户部不止掌管税收,下面还有衙门管着农耕畜牧,这些权力分散到地方,就是某地种什么都得听地方衙门引导。
将农业权力分割出来成立一个农部,还跟六部平起平坐,这是他一个太子做不到的事。
太子目光不由投向了皇帝。
皇帝轻咳一声冲着太子道:“没事早点回去,喝完姜汤驱驱寒气。”
太子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就这样水灵灵地被打发走了。
他只好起身,恭敬告辞,原本想将披着的毛巾取下,被宝音拦住,“先披着,回去慢点,别淋着雨,最好泡个热水澡。”
太子不情不愿应下,原先带来的人已经慌张打伞跑了过来。
当然这群人身上都披着蓑衣。
太子被哄走后,亭子又陷入了沉默。
雨水慢慢停了下来,宝音将梨子放回盘子里,开口道:“你想要农学院?”
[这个可不能给你。]
皇帝摸着已经变凉的茶,没有再碰,而是推到一边去。
“为何将农学院留给泰山商行?”
宝音沉默片刻道:“农学院现在不合适变动,里面的学生多是泰山商行工作人员的子弟,这个没法分割。”
农学院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多是在各个皇庄游走,最多的工作就是选取优良种子培育。
将几千年的农作物家畜驯养变得更正规化,许多皇庄里就有农学院的试验田。
其他学院可以开挂,只有农学院不行,因为种子需要时间,需要天时,需要一代一代培养让基因稳定,这没法跟格物学院,靠着她给的资料能跳过错误选择找到需要的答案。
如今农学院也不只是北方有,基本各个省都有,手中的学生分一分,到各省又变得紧缺起来。
关键是其他行业可以从泰山商行身上剥离,农学院不行。
“你想可以安排人去学习,然后再开办一家。”
她给出了提议。
皇帝眉头一松,“且从宗学挑一批人过去。”
什么兴趣不感兴趣还不是他一句话,只要他想,多的是人愿意主动学。
对于太子来说难办的事情,对于皇帝只是张张口。
提拔汉人有些麻烦,提拔八旗子弟根本不算事。
[又来了,我们好事只想到八旗。]
皇帝不理会她的嘀嘀咕咕,起身道:“这些就按你说的来,走吧,雨停了该回去了。”
他冲她伸出手。
***
“……咦,这是农书?”
大阿哥见身边的哈哈珠子看起了农书有些惊讶。
“怎么对这个起了兴趣?”
这位哈哈珠子忙行礼,“是奴才弟弟最近在看这类书,听说宗学发了不少相关的书,是皇上的安排,九月里宗学还要考核,奴才弟弟发愁,奴才便翻翻,看能否帮到奴才弟弟。”
大阿哥将书还回去,“汗阿玛怎么对农书感兴趣?”
“这个奴才不知。”
“走,去探探口风。”
去哪里探口风,大阿哥派人打探过之后,兴冲冲往一个地方去。
避暑山庄新建了戏台子,南府也跟了过来。
宝音不爱看戏,隔了一段路搭建了一个高高大大的蒙古包,蒙古包被封是死死的,几乎不见光。
宝音最近爱看动画片,猴子谁不爱,这可是永恒的经典。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儿,听着现场配音,别提多有气氛了。
厚重的帘子被人拉开,光透进来,屏幕上的影像不再清晰。
宝音回过头,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
似乎是发现里面的情况跟烫了一下一样松开手,然后又退了出去。
宝音若有所思,招来人去打探情况。
不一会儿有人来汇报。
“大阿哥?”
这次来承德本来大阿哥是不在名单上,小夫妻刚成家没必要跟着跑,还是惠妃出面,让小夫妻一起过来。
宝音想了想,起身往外走,还未走到门口就听见乐器声音突兀停下。
门外大阿哥大概是听到动静,等她出来,人已经乖巧等在门外。
“儿臣给娘娘请安。”
宝音伸手遮了遮光,过了一会儿眼睛才适应外面的光线,她转头看向大阿哥。
“是保清啊,起来吧。”
她抬起步子往前走,大阿哥嬉皮笑脸跟上。
“可是儿臣惊扰了娘娘?儿臣这里跟您赔个不是。”
宝音顺着石板小道走到了一座亭子里,亭子放着一个长长的凳子,是把完整的树木切割成两半搬过来。
大阿哥殷勤地帮着擦拭长凳,宝音笑纳了他的孝敬,坐下后道:“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才两年时间大阿哥个头已经往上蹿了不少,脸上还有些稚气,个头快赶上成年男性。
大概是近几年上书房提供的点心是高油高糖,给正在长个子的少年提供了足够的热量,开始往人高马大方向发展。
此刻杵在宝音身边看起来好大一只。
大阿哥笑容真切,“儿臣听闻宗学增添了农书,还是皇命,有些好奇。”
宝音倒是不意外这些他的政治嗅觉灵敏,这些阿哥们一个比一个机灵。
宝音笑吟吟道:“是有这个事。”
她一本正经忽悠道:“你是知道皇上看重农事,去年早熟水稻的成功让皇上龙心大悦,有心培养一批专精农业的人才,这不就想到宗学,你要是有看好的人可以让对方认真学,皇上那边准备重用。”
大阿哥闻言露出了喜色,忙拱手告辞。
这可是千载难逢推自己人的机会。
宝音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也没在意,果然一天之后就传出了相关消息。
甭管什么心思,年轻一点的都放下了四书五经捡起了农书,承德这边的农书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这股风气甚至传到了京城,本来该先起来的科学院还没个动静,反而默默无闻的农学院先拔头筹。
刚进八月气候变得凉爽许多,承德这边准备启程了,本来是该九月下旬回家,今年这么早是因为要去新城那边绕一趟。
新城包头建设两年了,现在是什么样子无人知晓,皇帝没看过,宝音也没看过。
再加上包头跟京城的铁路航线已经完工,去了包头看完后再坐火车回京更加方便。
长长的队伍穿越过山麓进入草原。
安寨露营期间,一众人快活地狩猎,宝音还收到了四阿哥六阿哥猎到的肥兔子。
秋日正是草原兔子活跃期,成群结队在夜间活动,晚上带着猎犬出去,能猎回来不少。
宝音笑呵呵让人拿去做了辣子兔丁,难得吃了一顿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