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全正在翻看前段时间常宁留在他这里的家族办公室文件。

琢磨之后, 关于聘请懂投资赚钱的专业人士他很心动,可对于将钱财存放在银行内他态度就变得暧昧了。

谁会将全部身家放在别人那里,真信了那句帮不会理财的人理财?

万一钱拿不回来了该怎么办?

现在可以保证拿回来, 万一到子孙哪儿不认账了呢?

府里的管事太监悄声走进来。

“王爷,这是门房那边今日收到的拜帖。”

福全瞧了他一眼,然后接过。

若是普通的拜帖, 门房不会专门送上来。

他翻看一看,面露难色。

“这位也入京了?”

“是,到底是皇后娘娘的娘家, 那边递上来拜帖, 门房也不敢耽误。”

京城里有点名望的人家谁不知道皇后娘娘的娘家上不了台面,唯一能够支撑排面的人物还是已经被迫退了的明珠。

明珠是个会给别人搭台子的人吗?

没有人会觉得, 这位可是和索额图斗的凶狠, 大皇子党最中心的人。

虽然现在已经退居二线, 也不过是将台面上的争斗拉到台下。

如今皇后新封, 明珠府邸转眼快被人给踏平了, 反而皇后真正的娘家并未得到什么恩惠,从这里就能看出问题了。

福全很不解, 这位国丈怎么来王府, 不过看在皇后的面子上, 还是将那天留在府里接待对方。

一番寒暄过后, 福全得知对方的来意有些惊讶。

“你找本王是想要参加粮草招标?”

纳兰佟桂眼巴巴望着他, “没错,在下收到消息已经迟了,从老家紧急赶来,这边招标时间已经截止了,在下手里有一大批优质牧草, 全都是从科尔沁采购而来,保证能将马儿喂的膘肥体壮!”

福全有些哭笑不得,绝大部分上门的人都是来自荐当门人,对方是皇后的生父,倒是不至于做他门人,说不定是来拉拉关系,说到底有皇后的关系在,大家都是亲戚。

他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奔着军中补给来的。

不过想到北边的优质牧草,他还是心动了一下。

“马草没必要,开春草已经长出来了,粮草以豆类为主,倒是今年雪下得早,九月就下了一场雪,京城这边的草料不怎么供应得上,你这边要是能想办法调集一批牧草进京,我这边倒是可以做主让军中采购了。”

纳兰佟桂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可以,有,秋日那会儿就往这边运了百万斤饲料,都堆放在草厂内的库房,要是需要随时能提。”

他现在生意做得可大了,不只是跟各部买草料再青贮加工后卖给对方,还会将多余的草料在冬日来临前运往各地去。

主要市场还是北方一带,这边一场雪下来,土动得棒硬,牲畜都得关起来保暖,这草料不就成了紧缺货。

他的牧草跟那枯黄秸秆不同,在草最嫩的时候割下来青贮,冬日里吃了保证牛羊不会瘦。

一些养殖户和大户人家自然是不吝啬购买,至于底层百姓家肯定是吃不起的。

因草料价格高,纳兰佟桂的主要交易对象就是军中,可军中不是打仗,也不愿意花费那么多钱买草料,冬天又不打仗,瘦就瘦点,等春天多吃点新鲜草料不就养回来了?

所以,纳兰佟桂这生意只攒了几个大客户,赚到钱了,又没发财,这回又碰上打仗了,开春兵马就要出征,肯定不会让马在冬天饿着。

这不,他就跟嗅到腥味摸上来了。

为何找福全,还不是因为他明年是主将,也管着一部分后勤。

得了福全的允诺,纳兰佟桂牙花子都快露出来了,然后神神秘秘跟对方比划了一个收拾。

福全最初不解,随后反应过来,有些哭笑不得。

竟然还给他一百两好处费……

“要是百万斤全部拿下,给您一千两……”

福全笑容定格。

多少?

一千两?

这生意这么赚钱?

人走后,福全看着那本文件,脸上满是迷茫。

他找了人,“去打探一下皇后娘娘的娘家人,近几年都做什么行当,有多少家产。”

一千两能随随便便扔出来说明什么?

说明这买卖对方赚大钱了,别看满人圈地圈的厉害,实际上赚钱的手段单一,在某位赚钱能手入宫之前,他们主要收入来源是庄子的产出,其次是将地租出去收租子。

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收入,比如放印子、收贿赂等等。

后来虽然学着投资,但是赚的大钱不多,一千两对于王府来说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在几年前,一千两都是庄子大半年的收益了。

记忆里皇后娘家上不了台面,听说当年入京都是租房子住,后来还弄出了受贿这样的蠢事。

如今看着,似乎家底不算小。

***

冬日里,京城很是热闹,虽然每年一度的溜冰赛才结束,可新年近在眼前,从早到晚,街面上都摆着长长的摊位。

从去年开始,北京这边就出现了不少南方的东西,这里得感谢火车的通行,极大地加快了南北的交流。

北方的东西流往南边,南边的特产通往北边,生意不就是这样,将一个地方的东西运到另一个没有的地方吗?

要说京城这边变化最明显的还是粮价,在铁路开通之后的半个月里粮价是持续下跌,之后又因为持续不断的运粮,京城的粮价竟然已经跌到了开朝以来的最低价。

粮价格低可不是什么好事,卖出的价格低,买的价格也就更低了,谷贱伤农,过低的粮价,还有沉重的赋税会出现大量抛荒。

皇帝选择这个时候出征也是看准了时机,一来是靠着大军出征消耗大批粮食,为明年的杂交水稻做准备。

水稻亩产高,就算不用肥料,比不上试验田的高产,也比自留的粮种产量高。

可以预见,江南一旦丰收,粮价必然贱到谷底,为了拉高粮价格,就势必要让市面上的粮食消失一部分,这样粮价才能稳定。

如此一来也是一箭双雕。

除去粮价有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该出现在百货店的不少商品出现在了街边摊位上。

百货店那种地方没有家底,哪个敢去?

那上千两银子一盏华丽的水晶灯,放到普通人面前连碰都不敢碰,他们别说灯,连蜡烛都点不起,又哪里敢进百货店?

明知道百货店里好东西不少也没有人敢踏进那明亮的大门。

不过,这片土地上不缺聪明人,百货店的商品一直被人仿造,就说一开始的自行车,只是几根铁管加两个轮子,卖一百多两银子,要是卖个一百辆就是一万两!

真金白银的一万两,这谁能忍得住诱惑?

自行车是最开始被仿造,后来的香皂、玻璃,都不再是百货店独有的产品。

到后来,百货店上了狠货,就是照相机。

八音盒之类的玩意,拆解后一看原理,一点都难不住人,可这照相机就不一样了,拆开也不懂原理。

怎么办?

自家的工匠不懂没关系,这世间有的是人懂。

于是某些商人开始挥着纸钞从学院挖人,只要破解了秘密,教会了自家的匠人这钱是大把的给。

这些事宝音也不是不知晓,偶尔她自己还卖些看不上眼的工艺。

说实话,这事她还巴不得越来越多参与进来。

社会上参与的人越多,工业化进度就越快。

适应了工业化的便利,哪怕某日朝廷一道圣旨去除工业化恐怕也办不到。

习惯了自行车,你让他再走,坐轿子他嫌弃慢。

习惯了机械耕种,再变回人工,谁愿意吃这个苦?

发明本就是为了人类偷懒,好的发明不用,要开倒车回去,这是反人类的行为。

一旦上了那条道,哪怕她人没了,某些人想要开历史倒车,全天下都不会允许。

她没有阻止,也没有拿身份压人命令别人不准做,更没有使用什么商业手段,她只是催促底下人创新,不要落后。

对于江南一夜之间如野草一样冒出来的小作坊她也视而不见,甚至还将消息压了下去。

开春皇上就要御驾出征了,没有必要拿这点小事让他烦心,不就是江南出现了用工荒吗?

不就是大量地主招不到短工和长工吗?

地荒着不算事,明年吉林开荒百万亩,完全可以补上这一部分少种的粮食。

总产量不减反增,至于某些因为招不到人的地主跟她有什么关系?

宝音晃动了一下手腕上的玉镯,清脆的玉声在耳边回荡。

门外进来一个人走到她面前小声地说着些什么。

宝音听完若有所思。

“裕亲王派人调查纳兰家?”

“是老爷主动上门,说是看中了军中粮草生意,上门自荐军马饲料。”

宝音无语,这是何等的蠢货,军马饲料有专门的衙门负责,内务府早就摸清楚了青贮这个法子,有自己的草原,这笔生意怎么可能白白让出去?

也不打听清楚,跟内务府抢生意,这不就是从皇帝口袋掏钱吗?

那人又继续道:“王爷答应了,说百万饲料都可以拿下,老爷一高兴出了一千两的红包……”

宝音扶额。

一千两?

他怎么拿得出手?

不对,他怎么敢自己上门去推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