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冰蚕蛊尸!
顾远老老实实地回答:“回九长老,晚辈顾远,是玉鼎楼的采药人。”
一旁的夏名扬也适时说道:“九长老,顾远便是弟子要举荐的两名人才之一。”
“嗯。”
鹤翎真人不甚在意地点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
“我已经召集了整个盛阳府、荣原府、庆原府、明川府等四府之地的玉鼎楼的阁主,让他们将举荐的人才全部派来。”
“到时候,你便与他们一起接受考核吧。”
顾远恭敬施礼:“是,晚辈遵命!”
鹤翎真人看向夏名扬:“我还有点事情要处理,就不多待了,等考核之日再回来,你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到时候直接告诉我就是。至于怎么告诉我,你是知道的。”
说着,也不等夏名扬说什么,鹤翎真人一抬腿,人就已然出现在灵空云鹤的背上。
唳——
伴随着鹤唳之声响起,只是呼吸之间,一人一鹤的身影化为一个黑点,消失于远处的天际。
“好快的速度,飞行啊……”
顾远看着鹤翎真人消失的身影,心里略有些羡慕: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上达青冥下九幽,在高空飞遁……”
飞行,在他前世是人类永恒的梦想。
非得借助飞机、飞行器、热气球等工具才行。
但是在这个仙侠大世界,只要修为足够,完全可以凭着自身的神通法术,出入青冥下九幽,飞遁于高空之上。
“顾远,你今天做的很好。”
夏名扬收回了目光,看向顾远,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他发现,自己还是小觑了眼前的少年人,居然能够如此轻易的斩杀吴训,顾远比他预想中的实力还要强。
“阁主谬赞了,我也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顾远谦逊道。
有了夏名扬刚才的举荐,自己加入药王山,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区别只是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而已。或许还要再加上真传弟子这个可能。
不过,具体如何,就要看他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蜕变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夏名扬也没心思多说什么,跟顾远聊了几句后,便开始忙着处理后续一些事情。
顾远则是提出了告辞,回返住处。
不过在经过魏川的尸体所化一地碎肉的旁边时,他脚步一顿,停了下来。
锵!
顾远拔剑一挑。
一条晶莹剔透的虫子从一块碎布下被挑了出来。
这虫子体型与普通蚕虫并无两样,但它体表隐隐泛蓝,纵然已死,仍散发着丝丝缕缕的冰冷寒气。
而在顾远眼里,这虫尸散发着浓郁的蓝白色灵光,分明也是一件灵物。
“这是……冰蚕蛊?魏川的本命蛊虫!”
顾远目光闪动,想起了上次见到魏川时,罗生所提到的冰蚕蛊。
魏川此人手段非凡,举手投足间打出的冰蓝色寒气奇寒无比,威力非常大,与这只冰蚕蛊恐怕不无关系。
顾远不清楚这玩意儿有没有毒,他找了一块破布,将其包起来,然后回到了住处。
“唧唧!唧唧!”
谁知他刚到后院,一道细小的青色影子已经飞也似的弹跳而来,发出了刺耳的叫声,蹿到了顾远身上,看起来颇为激动。
“小青?”
顾远有些愕然:
“怎么了你这是?”正说着,就见小青直奔他手里的冰蚕蛊尸,顾远下意识地想要阻止:
“等等,那是冰蚕蛊,可能有毒,你不能……”
话未说完,便见小青嘴巴张的老大,一口就把跟它身体差不多大的冰蚕蛊尸,一口吞进了肚子。
顾远嘴里的话又卡在了喉咙里,嘀咕道:
“呃……也是,好歹是青影剑蝶,就算有毒,对你来说也不算什么……”
吞掉冰蚕蛊后,小青恢复了平时懒洋洋的状态,弹跳着回到了木盒里开始睡觉,消化其中的好处。
见状,顾远倒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冰蚕蛊虽然有些价值,但让小青吃掉也挺好,总归是烂在锅里,没有浪费。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顾远每天除了日常吃喝拉撒睡外,其他的时间只是用来做两件事情。
一是修行,每日以真气来洗练骨髓,以气血震荡骨髓。
二是将阿黄、大嘴、阿蜈三小找来的灵药,全部拿来喂养鳌大。
前者是他每天的功课,自然不能落下。
至于后者,鳌大只要成为成熟体,就可以升级蜕变,连带着顾远也能获得新的天赋。
这天。
顾远正盘坐于院子里的老树打坐修行。
就在这时,围墙上探出了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吱吱吱!吱吱吱!”
阿黄吱吱叫着,溜进了院子。
在它嘴里,还叼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拖着一只布袋,里面是一个木盒。
顾远把木盒接到手里,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株灵芝,约莫巴掌大小,通体暗红,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之气。
“八品灵药红袍芝?”
见到灵芝,顾远眼睛一亮。
八品灵药,这种好东西可不多见。之前阿黄找来的几乎都是九品灵药。
而且这红袍芝的药性温和,滋补,哪怕普通人都能够直接服用而不会伤身。
“吱吱吱!”
阿黄人立而起,一张鼠脸上满是傲然之色,站在顾远面前给自己邀功。
“阿黄,做的好!”
“真不愧是老爷我手下的第一只灵宠!你啊,可真是帮了老爷我的大忙了!”
对于给自己立下了功劳的大功臣,顾远自是不吝于夸赞,竖起了大拇指,各种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直夸的阿黄晕晕乎乎的,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在原地连蹦带跳,忘乎所以,顾远这才住口。
然后取出了一枚黄粱丹,塞到了阿黄怀里:“拿去吃吧。”
这黄粱丹是前几天顾远去玉鼎楼买了一瓶,基本上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不过,顾远倒是偶然发现,阿黄对黄粱丹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就连日常搜寻灵药,都积极了许多。
顾远猜测,或许这是因为炼制黄粱丹的材料有灵米的缘故。
把阿黄打发到了一边,顾远捧着红袍芝,来到了水池边。
哗啦啦!
一颗硕大的黑灰色脑袋从水里探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