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1 / 1)白日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虞涵那一场盛况空前的拜师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戏曲圈里都知道了李秀芸收了一个极有天赋的徒弟。

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讨论,李秀芸这徒弟会在什么时候去冲击白玉兰戏曲奖的新人主角奖。

要知道这可是有年龄限制的,过了年龄,想拿白玉兰戏曲奖就只能和其他前辈竞争了。

那可有得争了。

虞涵也有这个忧虑,她一直是个很有拼劲的人,不然也不会咬牙把六雅京剧团撑下来。

而今六雅也算走上正轨,不需要她太操心了,那对“艺”的追求就彻底被摆到了第一位。

虞涵想要一个奖项来证明自己,也想用这个奖项去报答简总。

可惜李秀芸好像并不着急,每天只督促着她从基本功开始重新练。

这天虞涵照例的练了一早上,李秀芸在旁边监督,就听她接了个电话。

“老姚啊,你听谁说的?我徒弟这两年不参奖。”

“对,我没给她排新戏,你别听人瞎说!”

“行了挂了。”

李秀芸一如往常的雷厉风行,挂上电话之后就对上了虞涵探究的神色。

“看什么?继续练。”

所谓严师出高徒,李秀芸这么说了,虞涵也就没有再问。

只是心里还是藏了一点情绪。

毕竟依照她的年纪,这两年要是不参奖的话,那就过岁数了。

等午休的时候,虞涵独自回到房间,心里有些沉甸甸的,虽然她知道师父怎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可是……

一向沉静的虞涵,难得有了一些焦躁。

她明白这个情绪并不好,她应该找人聊聊。

虞涵拿出手机翻了翻通讯录,最后播通了简知的手机。

在她心里,简总就是她认识的最聪明的人。

接到自己亏钱模范生电话的时候,简知很是开心,毕竟这可是她唯一一个还在亏钱的项目了!

简知语气柔和:“在首都那边学艺生活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的就和我说。”

这句一出,就让虞涵有了种给自家姐姐打电话的感觉,本来的那一点犹豫一下就消失了。

虞涵鼓起勇气道:“简总,我有件事想问您。”

“嗯?问吧问吧!”

简知把游戏按了暂停,等着电话那头的人继续说。

“简总希望我快点给您拿奖吗?”

虞涵问得有些小心翼翼。

她知道简总其实在他们京剧团这边的投资完全是不求回报的,她有时候甚至觉得简总好像很满意他们现在这个状况。

不过……真的有商人不想赚钱吗?

以虞涵的认知,她觉得不可能,所以她想快点有名气起来,这样他们六雅才能真正开始帮简总赚钱。

但是这话落简知的耳朵里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简知疑惑地说:“为什么是帮我拿奖?不该是为了你自己吗?”

“……”

虞涵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因为要是我拿了奖,成了角,就能让六雅赚钱了。”

“?”

简知一阵牙痛,我的大宝贝儿啊!你想什么不好,要想帮我赚钱啊!

不行,必须把这个思想给她扭正了。

简知深吸口气,拿出在星耀已经完全不需要的忽悠绝技。

“虞涵,你为什么学戏?”

虞涵愣了一下,然后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跟父母去戏园子听戏的场景。

她的爸爸妈妈都是资深票友,从小就爱在家里放各种戏曲磁带,兴致来了还能哼上几句,一到周末就会找一天把她送去外婆家,然后去听戏。

直到她四岁,那是一天格外晴朗的春日。

爸妈又要去听戏,正要和她说去的时候,她一把就抱住了两人的腿。

“我也要去!”

“……”

爸妈一合计,也就答应了,不过却也交代:“去可以,但是不可以大吵大闹哟。”

小虞涵用力点头。

于是那一天,虞涵见到了她的第一任师父。

师父那天唱的是一折《白蛇传,正是白素贞怒骂许仙那一出。

虞涵对唱词只能听个似懂非懂,可是却悄悄地跟了起来。

看完之后,她还不愿意走,爸妈也就多坐了一会儿。

虞涵坐在板凳上,双脚悬空,嘴里却咿咿呀呀地唱,正是模仿的今天这一出戏。

她师父当时正好回台边拿东西,耳尖地听到了,心说:这小孩还有点天赋嘛。

这之后她几乎每周都和爸妈去听戏,平时还总在家里自己放磁带来听。

久而久之,居然也学了个像模像样。

那天她照例去了戏园子,结束之后,她师父却来了,问她:“你喜欢唱戏吗?”

小小的虞涵想也没想就点头:“喜欢!”

师父眉开眼笑:“那你想跟我学戏吗?”

“想!”

这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剧。

虞涵把手机握紧了一点,回答说:“因为我很喜欢,我想唱一辈子的戏!”

她说话语气得很轻,但是却又极为有力,极为真诚。

简知收起了忽悠的心思,也正色起来:“那既然你喜欢,那为什么是帮我拿奖呢?”

“虞涵,我只是一时给了你帮助,可是京剧是要陪你一辈子的。”

简知的话如同一道重锤敲在虞涵心里。

虞涵豁然开朗。

挂了电话后的虞涵匆匆忙忙跑去找了李秀芸,却见李秀芸好像是在专门等她一样。

虞涵没有多想,上前就说:“师父,我会好好练,不急着去拍新剧目参奖的。”

“……”

李秀芸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以为你来找我是会问我为什么不让你参奖的。”

虞涵摇头又点头:“之前是想问的,可是我们简总点醒了我。”

“急功近利没有任何作用,师父你让我练那就是觉得我还有不足,那我就练。”

“十年二十年,总能练好。”

听了这话李秀芸直接站起来对着虞涵的肩膀用力拍了好几下。

“我就知道你这徒弟我没有收错!你们简总也是个有格局的!”

李秀芸难掩喜悦:“新人奖,你现在参加是有机会,可是这么仓促准备的作品不能代表你真正的实力。”

“小涵,你是有望更进一步的。”

“我压着你不让你这两年去外面消耗自己,是希望你可以韬光养晦,到时候,咱们直接拿全年龄大奖!”

虞涵看着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师父,又想了想让自己不要有负担去追求一切的简总,重重点头。

“我知道了,师父,我会努力的。”

李秀芸颇为感慨:“你也算遇到好人了,那种嘴上说着培育好苗子,其实心里全是生意的人我见多了。”

“你们简总倒是不一样。”

从上次星耀帮虞涵操持拜师宴那次,其实李秀芸就有这个感叹了。

本来一开始听说是虞涵签约的公司要来办这个,她是很不愿意的。

她可不想到时候满场都是那家公司的广告,更不想一切变成一场作秀。

可是星耀完全没有那么做,只是单纯的在帮虞涵完成一切。

那时候李秀芸的几个好友也都感叹:“你徒弟这是签了个好东家啊。”

而这次,从虞涵嘴里听了简知那些话,李秀芸更确定了这一点。

星耀果然和传言里的一样,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

孙家乐最近格外有危机感。

要知道现在星耀其他部门得奖的得奖,有成绩的有成绩,唯独他们客户部平平无奇。

沈岚还在客户部的时候还能带领他们稍微起飞一下,可是现在沈岚去星辉当负责人了,只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而他也不可能一直靠别人带飞吧?

孙家乐坐在椅子里长叹一口气,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客户部崛起呢?

孙家乐开始动脑筋,他把客户部所有的项目都拿出来看了一遍,最终将他们之前的纪录片计划翻了出来。

当时沈岚主张拍这个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创建一个属于华夏的美食评鉴标准。

把米其冰这种歧视华夏美食的评审标准踩下去。

美食纪录片的拍摄,不过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也就是建立他们和美食圈的联系。

而这个纪录片的反馈确实很好,他们用十二期节目拍摄了十二种街头巷尾的寻常食物,却很好的体现出了属于华夏的人文精神。

那每一种食物承载的都是一群人的记忆和生活。

最终这部电视纪录片在评分网上有了高达9.2的评分。

这无疑是成功了。

可是仅仅只是他们第一阶段的胜利罢了,距离创造他们的美食评鉴标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孙家乐一拍桌子:“那就做这个!”

星耀人一向执行力超群,孙家乐也是如此,他马上就联系了姜尚和王晋泽。

找姜尚来是因为他知道姜尚最近正在筹备一档国际性厨艺比赛节目。

而王晋泽,那可是代表他们星耀美食顶点的男人,必须找来。

三人一碰头,就进入了工作模式。

王晋泽头一次参加星耀这种高层会议,只觉格外新奇,满脸都是兴奋。

“所以我要做什么?”

孙家乐把自己做的计划书发给两人。

“《星耀美食评鉴指南?”

姜尚很快看完了计划书,马上就对孙家乐刮目相看起来。

在星耀这一众管理里,其实孙家乐的作为是最少的,没想到居然还藏着这样的“野心”,该说不愧是简总提拔上来的吗?

“这个想法很好,就是实现起来有难度,而且需要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