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你回去报个信
三十二公公精神一振,马上低眉顺眼地凑了过来:“王爷有何吩咐?”
岳文轩笑道:“今天观了个战,感想如何啊?”
三十二公公:“王爷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岳文轩语气一转:“哦?只是一统江湖?你这太监,打心底里还是把我和宫二娘子当成成一股贼军势力,所以被问到这个问题,一时口快就把江湖两个字说出来了。”
三十二公公的汗水马上就下来了,赶紧改口:“一统天下。”
岳文轩:“别别别,一统天下就说大了,你看我这样子,像是要造反夺权的么?我是好人!”
三十二公公心想:你好人个鬼,你这小工部、小户部、小吏部都开始搞起来了,虽然现在全都给他们九品官,故意压着阶级,不和朝廷明着来,但是异日真的做大了,这些九品官要升成一二品,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岳文轩:“今天这一仗打完之后,公公差不多该回江南去了。”
三十二公公:“啊?回江南?这才刚打了一仗!骨嵬虽死,但那金国左副元帅挞懒还坐镇昌邑县,定会亲率大军再来,到时候还会有一场大战,咱家先把那一场看完,再回去。”
岳文轩摇了摇头,露出神秘笑容:“挞懒短时间内来不了的,他得等南下的军队回来,集结了重兵,才能再来胶东了,兵力少的时候他绝对不敢再来,而他南下的军队嘛……嘿嘿嘿……”
三十二公公:“那些军队怎么了?”
岳文轩伸出手,做出掐指一算的动作,嘿嘿一笑:“几个月内,挞懒的侄儿金兀术,会在黄天荡被韩世忠围住,打得灰头土脸。挞懒的女婿蒲察鹘拔鲁,和挞懒的爱将完颜忒里,都会在一个叫缩头湖的地方败于梁山好汉张荣之手。”
三十二公公:“啊?”
他听得一脸懵逼,这……这是什么大预言术?
你要是说这几路金军会败,我也许勉强信了,但你连他们败在何处,被谁打败都能说得出来,就未免有点太过神棍了。
岳文轩:“我知道你不信,但无所谓,继续听。”
他语气一转,嘿嘿笑道:“经过这几场战役之后,挞懒就怕了。他开始认识到,大宋不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就能干掉的弱渣,而是一个很有韧性的弱渣。”
三十二公公心中猛烈吐槽:说来说去都是弱渣吗?
岳文轩摊手:“于是,挞懒从此以后洗心革面,变成了主和派,就和咱们大宋的官家一样,开始害怕打仗了。”
三十二公公心中疯狂吐槽:挞懒这算是成长了,还是堕落了呢?
岳文轩嘿嘿笑:“所以,挞懒不会再亲率大军攻打胶东半岛了,他会退兵,回北方去。接下来,胶东半岛会进入短暂的安全期,起码大半年不会动刀兵。所以公公呀,你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东西可看了。”
三十二公公:“哎?呀?”
他很想说:万一你的大预言术错了,咱家刚走金军就攻过来,那咱家不就错过一场重要的大战吗?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
做太监的从来不会去说“主子错了”这种话,这不属于太监的生存智慧。
岳文轩道:“所以,公公你就启程回江南吧,去官家那里,把你这一次胶东半岛之行的所见所闻,都讲给官家听,告诉官家,他的十七弟,正在胶东半岛奋战御金,帮他守护了两州八县之地。”
三十二公公眨巴眨巴眼睛:“都讲给官家听?”
岳文轩语气放重:“是的,都讲给他听!包括我们强大的火器,战车,所有的一切,全都讲给他听。”
三十二公公心里升起古怪的感觉,暗想:你这些利器都讲给官家听,必将引来官家的忌惮啊。官家今年初遭遇兵变,险些被实权武将给逼下了龙椅,现在一听说哪个武将拥兵自重,就恨不得把他砍了,你让我把胶东半岛的实力全讲给官家听,究竟是何居心啊?是要作死?还是要作死?还是要作死呢?
不过,太监这种生物,政治敏感性是极高的。
三十二公公只是短暂地懵逼了几秒之后,突然恍然,猛地一个大礼行了下去:“咱家明白了,咱家这就准备启程回江南,现在陆路难走,还请王爷派条船,送咱家回去。”
岳文轩:“看来你是懂了啊!啧啧,人倒是挺机灵的!回去传完讯后,寻个机会溜到胶东半岛来吧,我罩你哦。”
三十二公公大喜:“多谢王爷。”
——
就在两人尬聊的同时……
金国名将金兀术,此时正在渡江!
伟大的长江!
曹操当年为了渡过长江,在赤壁被揍得差点爹妈不认,又在华容道被追得屁滚尿流。
普通的游牧民族,看到长江就怂了,根本不敢妄想渡江杀人。
但金兀术不服!
金国此时正如朝升的太阳,所有的金人心都充满了骄傲与自信。区区长江,在他们的雄图霸业之前算个什么?
金国拿出了各种渡江利器,包括且不限于木筏、门板、柱子……
金军士兵们骑着一根木柱子,或者趴在一块门板上,双手刨水,强行渡江,又一次创造出了几千年只此一家的渡长江作战奇迹,如果不是史书这样写,而是小说作者这样写的话,保证又要被合理党喷得体无完肤,不知道评论区会有多少人骂作者“没有常识”。
他们根本不懂,靠常识打仗的人,怎么可能成得了名留青史的名将?
宋军都统制陈淬出兵,想要阻挡金军渡河,但却在马家渡被金军击败,以身殉国,未能成功阻挡这支门板和木柱子渡江大军。
转眼间,金军十万人渡过了长江,建康城南京连一支箭都没有射,直接开城投降。
金兀术带着一群用门板渡过长江的金兵,就像开了全图挂一样,翻山越岭,急袭临安。
1129年12月15日晚上,临安落入金军之手,赵构只能狼狈南逃,改坐海舟,自明州逃往定海县,十九日,又渡海至昌国县。
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赵构仍幻想与金人议和,命参知政事范宗尹、御史中丞赵鼎留明州以候金使。不久,二人接到金朝国书,书中除了将赵构痛骂一顿以外,别无其他内容。其后金军攻陷越州、明州,于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追击赵构于海上。
赵构乘着海船一路逃到台州和温州!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趁机学会闽南语。
而这时候的金兀术春风得意,好不嚣张,他还不知道就在命运之轮的下一个节点上,有一个叫黄天荡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叫韩世忠的人在等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