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邻居
岳文轩点头,这段历史他其实也反复查了很多遍,知道得很详细了。
老爸道:“战争,其实是政治的延续。不能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爆发战争。所以,能用和平手段解决的时候,就最好不要考虑战争。”
岳文轩:“明白了,接下来,我的小说里就让穿越者们用政治去稳住金国吧。”
两父子商量完毕,老妈也把房子看好了,满脸写着开心:“这房子真好,我就想买这套了……啊,对了,邻居的素质也很重要,双拼别墅要是邻居是个大恶人,生活起来会很难受呢。”
那带他们看房子的中介便笑了:“放心吧,你们的邻居是非常好的人呢,女主人名叫高一叶,是归国博士,成立了一个大型高科技公司呢。她丈夫叫李道玄,是个温和善良,行动迟缓的宅男,邻里口碑也是极好的。”
岳文轩:“为啥要特意加上行动迟缓?”
中介:“宅男都是这样的哦。”
岳文轩:“……”
老妈听完中介的介绍,差点就要签合同了。
好在她还不全傻,知道中介的话经常都夸张失实,于是大着胆子,跑去敲了敲邻居的门,很快,门开了,出来的居然是刚才在超市里碰到的那个汉服女人,端庄秀丽得不行,微微对着岳文轩一家人笑了笑,礼貌又优雅:“你们好!”
老妈:“高女士,我们打算买你们隔壁这幢别墅,今后有可能要做邻居了,特意来打个招呼。”
高一叶微微一福,做了一个很古典的礼仪,动作端庄大气:“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喜欢热闹,隔壁的房子空着一直让我很难受呢,来一户邻居热闹热闹真是太好了。”
老妈一看这人就欢喜得不行:“等我们搬过来了,在院子里搞个bbq烧烤,请你们一家人过来吃。”
高一叶微笑:“恭敬不如从命。”
打完招呼,老妈就没啥疑虑了:“走,签约!这房子咱们要了。”
中介大喜,佣金到手。
高一叶远远地看着岳文轩的背影……
直到他消失不见了,她的宅男丈夫李道玄,才从背后冒出头来,笑道:“就是那个人?”
高一叶点了点头:“是的。”
李道玄笑:“就数你最调皮,非要去拐个弯儿拯救宋朝。又不愿意自己亲自出手……”
高一叶:“亲自出手,就会和沙盘里的小人们产生感情,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老死,我不要这样。而且我还要带孩子呀,天天盯着沙盘,孩子谁管?”
李道玄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倒也是。好啦,既然说到孩子,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李小箱这次数学考了32分。”
高一叶的声音瞬间高了八度:“才32分?150分的题啊!啊啊啊啊啊!完了,这家伙完了啊!我要去打断他的腿。”
李家一阵鸡飞狗跳……
就算是拯救过世界的英雄,一旦成家立业,也免不了一地鸡毛。
所以,自古英雄出少年!——
岳文轩回到了沙盘里,身边的三十二公公,正在以他的名义,起草一篇圣旨。
这篇圣旨就是去找赵构麻烦的!
岳文轩先搬出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说祖宗有多英明神武,建立了大宋朝,威仪四海云云,反正一大通废话省略一亿字。
然后指责赵构是个废物,辜负了祖宗的期望,不但被金国按头暴打,而且还丧权辱国,居然想把长江以北的地界,全都送给金国,乃是赵家败类。
最后话风一转:“你是败类,但我不是!所以我才更适合做大宋的皇帝,我现在称帝了,劝你乖乖退位让贤,交出长江以南的领土,否则就锤你。”
信写好了,三十二公公的手有点轻微的发抖:“官家,咱们真的要把这样的东西,送去给赵构?”
岳文轩笑:“当然是真的。”
三十二公公心里好慌:“这……送信的人……不会是小人吧?”
岳文轩:“哈哈,别怕,不会是你!我知道,要是你去送这封信,铁定要被砍了,回不来我这里了。”
三十二公公“呼”地松了口气,他是真的怕去送这样的信。
这他喵的,谁送谁死啊。
岳文轩:“我和别的那些皇帝不一样,我不会把我的臣子送进必死之局,所以,这封信,我不会派任何人送去赵构那里。”
三十二公公:“啊?那要怎么让赵构知道?”
岳文轩:“派个海盗,随便送个江南的沿海城市就完事。”
三十二公公大汗:“国书岂可这样乱送,有损官家威严。”
岳文轩:“我的威严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能害死了部下。”
三十二公公:“官家仁慈!”
岳文轩嘿嘿笑:“而且,这封信乱送个地方还有个好处,就是信中内容,会更快的走漏风声,闹得满天下皆知。这样,金国的奸细也会尽快的将这个消息送回金国了。”
三十二公公恍然大悟……
对呀!
官家要故意制造和赵构的冲突,形成“北宋与南宋内讧起来了”的势头,这样一来,金国就会坐山观虎斗,顶多派个刘豫来骚扰骚扰了。
一天后,海盗高进,被召进了“北宋临时皇宫”。
北宋皇帝赵栻,亲自接见了高进,并将圣旨交到了他的手里。
高进拿了圣旨,一脸的开心。
他一个小小的海盗,居然能得到皇帝接见,简直莫大荣幸,哪怕是自封的皇帝也是皇帝呀,而且还得到了送国书的重任,太爽了。
高进拿着圣旨,用最快速度跑到了杭州……
随便找了个当地的地方官,把圣旨塞了过去,然后转身就跑。
那地方官一看圣旨的内容就麻了,心想:难怪信使跑了!这信谁敢当面交给官家啊?官家不气得砍人才怪了。
现在烫手山芋到了自己手里,怎么办?
好办!
故意让圣旨的内容走漏到民间就完事了。
他一阵骚操作之后,整个杭州的人都知道了。
于是,都不用地方官把圣旨送去给赵构看了,赵构提前就从各个渠道知道了这件事,等到地方官把圣旨送到时,赵构早就已经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有了心理准备,也就没那么气了,地方官捡了一条命,没有吃挂落。
但这封信的内容,却以十倍速度疯狂传播。
没过多少天,连金太宗、西夏皇帝、大理段誉、摩尼教建的楚国都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