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想娶哪个自己选!4k
“阿姐,你怎么了?”
符六妹眨巴着大眼睛,不解的看向自己姐姐。
“没,没什么……”
符二娘不知怎么的,突然感觉自己的脸发烫的很,心脏噗通噗通跳的厉害,好像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她连忙蹲下捡起梳子,起身之后,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住追问道:
“六妹,你…你是不是害怕我去告诉爹爹你偷摘的事,故意编了这么一个谎来骗你阿姐的吧?”
“我可没有骗阿姐。”符六妹立马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阿爹就是这么说的,说是皇后大姐派人来的,让阿爹把阿姐你嫁给那个李将军呢。”
听到“皇后大姐”这么个称呼,符二娘不免心下一哂。
大姐出嫁的时候,六妹才刚学会说话,从小没有一起相处,自然和大姐关系不亲,喊起来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这时,符六妹又突然道:“诶,不对,我想起来了,皇后大姐好像是要爹爹把阿姐和我都嫁给那个李将军。”
说着,她咯咯笑着拍手,一脸兴奋的样子。
“那我就不用和阿姐分开了,又能两个人在一起玩喽!”
“你这丫头说的什么胡话,口无遮拦也不知羞……”
符二娘顿时啐了一口,伸手掐了符六妹一下。
“哎哟——”捂着被掐疼的胳膊,符六妹眼泪汪汪道:“我跟阿姐一起嫁人,还能和姐夫一起玩,有什么不好嘛……”
“玩玩玩,一天到晚满脑子就想着玩。”
符二娘用手指点着自己妹妹的脑门,颇有些恨铁不成钢道,“你都多大年纪了,怎么什么都还不懂,真是个傻傻的笨丫头!”
“我才不笨呢。”符六妹瘪着嘴不满道,“嫁人我懂,不就是生孩子嘛,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那你知道该怎么生孩子嘛……”
然而话一出口符二娘就后悔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当众说出来?
谁知符六妹脱口而出道:“和夫君睡一张床上就能生孩子了呀……”
符二娘不免愣神道:“谁教的你这些乱七八糟的话?”
以她如今已经二十余岁的年纪,早就接触过女子出嫁前必看的那种图,对床笫之事自然不是一无所知。
可符六妹还没到那个年纪,平日里又跟在自己后面转,也没人教她这些东西,自然是无知懵懂,傻乎乎的很。
也不知她是从哪听来的这些一知半解的说辞……
符二娘顿觉羞人的很,连忙把符六妹往外推:“阿姐身子有些不舒服,你自己去玩吧,阿姐一个人歇歇。”
“阿姐,你是生病了吗?我去给你找郎中过来……”
符六妹还真把自己姐姐的话当真,嚷嚷着要给她去找郎中过来看看。
“不用了,阿姐歇一会就好。”
符二娘连推带搡的把符六妹轰出了房间。
等关上房门,她倚靠在门板上,使劲按着自己的胸口,试图平复一下心情,但心儿噗通噗通的跳着,一点用都没有。
“看来我真的有些病了……”
走到床榻前,符二娘侧躺上去,一只手捂住胸口,另一只手轻抚着发烫的脸颊,心中喃喃了一句。
过了好半天,她的心跳才渐渐平稳下来。
“嫁人……”回想起刚才自己妹妹说的话,符二娘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没有假。
至于自家妹妹说的两个人一起嫁出去……肯定是六妹那丫头听岔了,想来是大姐让父亲从自己和妹妹里面选一个。
想着想着,符二娘的思绪越发纷乱,乍一听到这件事,她也很难说清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心情。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对李奕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长得相貌堂堂,骑射武艺出众,还会诗词书法,且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凭心而论,若能嫁于这般出类拔萃的男子,怕是世间没有女子会不愿意。
符二娘虽然年纪不小,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但关于男女感情之事,她确实还是头一遭。
她不清楚一见钟情是个什么感受,但却知道若是让自己嫁给那个男人,她内心里并不抗拒……甚至隐隐还有些期待。
只是——
若父亲最后选的是六妹,自己又该怎么办?
转瞬间,一股患得患失的情绪涌上符二娘的心头。
哪有女子不思春?只是未遇意中人。
噔噔噔——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将迷迷糊糊的符二娘给惊醒。
“阿姐,来了!”
房门顿时被一把推开,符六妹兴奋的冲了进来。
“六妹,你……”
符二娘的话还没说完,却见跟在符六妹后面,又走进来一个衣着华贵的美妇人。
“姨娘。”
符二娘轻唤一声,进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她爹符彦卿续弦的夫人杨氏。
“二娘,怎么了?我听六娘说,你身子不舒服。”杨氏走到床边,伸手摸了摸符二娘的额头,关切道,“哪里不舒服,可是病了?”
杨氏才三十出头的年纪,比符二娘大不了几岁,虽比不上符二娘貌美,但却多了一股成熟风韵。
二人站在一起,更像是姐妹,而不是母女。
当然,两人也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符二娘闻言摇了摇头,“没有,只是有些乏累,便躺着歇了一会儿。”
“那就好。”
说罢,杨氏的目光在符二娘脸上仔细转了一圈,突然轻笑道:“当初我刚进府时,二娘的年纪比现在的六娘还小两岁吧,没想到转眼就快要嫁人了。”
闻听此言,符二娘顿时心下一颤。
杨氏的这话已经十分露骨,稍微一想就明白什么意思。
父亲原来选的是我……符二娘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总觉得似乎有一块大石头从心口挪开。
杨氏握住符二娘的手,拍了拍道:“咱们女子最大的盼头,不过是嫁个好人家,二娘被耽误到现在,阿郎也觉得有些对不住你。”
“二娘你莫要在心里埋怨阿郎……”
符二娘连忙道:“女儿不怪父亲,他也是为了我好,想替我寻个好归属。”
听到这话,杨氏心里略感惊奇,上次阿郎起了选婿的心思,自家的这位二娘还弄出一桩“游侠”的事来。
为此阿郎还有些不快。
怎么眼下看上去远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杨氏主动过来,并不是魏王交代的,而是她作为后母,心想着过来劝慰一番,免得到时候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然而符二娘的态度却出乎她的意料……不过这倒也是好事。
“二娘能这么想,阿郎他也放心了。”
杨氏轻笑一声,继续道:“好在皇后心里惦记着你这个妹妹,亲自做媒给你许了一桩好婚事……就是上次来拜访阿郎的那位李将军,二娘应当是见过他的模样的。”
“如今他已经是殿前马军都虞侯,加衔贝州防御使,不论是相貌人品还是身份地位,都足以配得上二娘你了。”
纵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等真正听到确切的消息,符二娘还是唰的一下就红了脸。
她强忍着羞意道:“既然这是爹爹和大姐的意思,女、女儿自当遵从……反正嫁给谁都是一样。”
符二娘最后的那一句话,怎么听怎么像是掩耳盗铃的意思。
杨氏也不傻,当即看出什么来,不禁狐疑道:“二娘难道早就知道阿郎邀请那李都虞侯来参加元夕灯会的事?”
……
第一次来拜访魏王符彦卿。
李奕阴差阳错的闹出一桩笑话,搞到最后是从后门进的魏王府邸。
但这第二次来就不一样了,他光明正大的走了正门。
魏王长子符昭信在大门口亲自将李奕迎进府邸。
及至一座厅堂。
魏王符彦卿如上次一般,满脸笑意的站在台阶上,亲自出门来迎。
虽说李奕如今地位已经很高,但相比于魏王来说,他还是不够格让对方到大门口迎接,魏王能在厅门等他,已是极大的礼遇。
“前次一别,已是新年。老夫终于又见到李都虞侯了。”
符彦卿笑意盈盈,他的气色与上次相比,似乎没多大变化。
不过也才过了几个月,就算衰老的再快,这短短的时间内,也根本瞧不出什么来,何况符彦卿的身体还很硬朗,保养的也算不错。
李奕忙作揖拜道:“晚辈拜见魏王。”
“无须多礼。”
符彦卿的态度比上次还要亲近,立马扶住李奕将他拉进了厅内。
走进厅堂之中,一股暖意扑面袭来,却是多了不少炭盆取暖,比之上次来时是夏日,这次正值寒冬腊月。
厅内的布置和上次没有差别,不过这次只招待李奕一个人,没有上次那般闲杂人等烦扰。
符彦卿直接携着李奕到上位对坐,一众侍女当即鱼贯而入,陆续摆上酒菜干果。
此时李奕和符彦卿相对而坐,内心莫名有些恍惚……上次来时他还只能坐在魏王下首,这次却能直接和对方平起平坐。
如果不是李奕身居殿前马军都虞侯、兼贝州防御使,他是远远没有这等待遇的。
数月时光转眼即逝,今非昔比,如在梦中。
不过李奕又觉得,其实仅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也未必能有和魏王共坐的资格……除非再进一步加衔节度使。
至于符彦卿眼下的这般热情,或许还有其他的深意。
没等李奕多想,符昭信去而复还,同时还带来两个半大小子。
经过介绍才知道,一个是十一岁的魏王次子符昭愿,另一个则是九岁的魏王三子符昭寿。
李奕这才明白过来,符彦卿表现的这么热情,拉着自己共坐,原来是带着几分家宴的意思。
否则不会让两个幼子也来作陪……难道是拉来提前见见姐夫?
李奕思量着,顿时觉得娶亲这事似乎稳了。
果不其然。
宴席开始没过一会儿,符彦卿终于开口提到了正事。
“世人皆知老夫有三个女儿,长女便是当今皇后,已经不用老夫操心什么,甚至还要反过来命令老夫做事。”
说着,符彦卿哈哈一笑,虽然他是皇后的父亲,但这些话拿到明面上说,其实多少显得有些不妥。
毕竟身份上君臣要大于父女。
不过私下里在家里闲聊,说话自然没那么多顾忌。
而且符彦卿能当李奕的面说这些,也证明他没有把李奕看做外人。
“李都虞侯,你我都是武夫出身,直来直去惯了,有些虚话咱们就不说了。”
符彦卿收敛起笑意,脸上带着几分正色。
李奕闻言心中微动,当即正襟危坐,拱手道:“晚辈洗耳恭听。”
符彦卿点点头,沉吟道:“皇后答应过替你做媒,金口玉言做不得假……这样吧,老夫还有两个女儿待嫁,你看看想娶哪个,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定下来。”
这……李奕没想到符彦卿竟然会这么直接。
按理说,不是应该要先探听一下口风,然后再拐弯抹角的暗示几句。
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符彦卿的一记直钩球顿时打了李奕一个措手不及。
好在他脑子转的够快,既然符彦卿都这么直截了当,那自己自然没必要装样子。
李奕一脸诚恳道:“承蒙魏王抬爱,愿将爱女下嫁,一切但凭魏王您做主!”
“好,那这就好办了。”符彦卿颇为赞赏,随即拍板道,“既然如此,老夫那次女娴静淑雅,又精通女红、弦乐,还懂一些诗词书法,年龄虽比你大些,但绝对是良配,你觉得如何?”
看样子符彦卿心中早有决断,已经准备要嫁的是符二娘,若李奕真不知好歹挑选起来,那婚事或许也就凉了。
闻言,李奕也不废话,起身恭敬拜道:“小婿见过泰山。”他直接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好好,贤婿请坐。”
符彦卿也并不在意这合不合礼数,十分爽快的应了下来。
李奕入座后,符彦卿又道:“老夫次女的年岁已不小,婚事就没必要再耽搁,贤婿回到东京就去安排六礼之事,准备妥当后便来议定婚期。”
魏王不愧有大将之风,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就雷厉风行的去办,言语之间丝毫不拖泥带水。
“小婿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