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他如今是上三境?(1 / 1)江北梧桐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 他如今是上三境?

出了偏殿,二人越过重重的山峦,向着青山内侧而去。

一越过后山,便有森然气息扑面而来,循着那气息前行,能看到一个灵光闪烁的巨大阵法横在群山的交接处,围绕阵法一圈,五座洞天山川压在四周,山体上隐约能看得出灵纹的痕迹——这竟是以整座大山为媒介压阵。

“这里便是佛意舍利的封印之地。”

这是九黎所掌最高等级的封印大阵,是一千二百年前仙盟时期所遗留的产物。历经数十代九黎子弟不断的补全,阵法牢固得堪比神话中的五指山,哪怕化神修士全力出手也绝无可能破阵。

当然,这对周清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如果他想,只需轻轻一拨就能将阵破开。但既然身边有着拿钥匙的人,自然就没必要撬锁了。

燕过云迈步上前,一手伸出,掌心处亮起特殊的灵纹。灵光跃动间,面前的大阵随之而亮,满布群山的灵纹开始运转,无与伦比的气势从中涌出,似是火山喷发般直冲天际。

阵阵震荡扩散开来,无形的气息化作狂风向四周席卷。远处的宗门之中,正要拿剑的弟子手一抖碰掉了剑、刚准备入定的人垂死梦中惊坐起,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略显惊惧地望向后山方向。

此时的后山大阵处,发光的阵纹正缓缓褪去,一颗巨大的金色圆球正从中显露。

佛意舍利,佛门至宝,仙盟乱战之遗物。

那舍利看上去足有半山之高,其中隐有卍印闪烁。只盯视片刻,便会让人生出些许恍惚之感,仿佛正有擎天的巨佛站在眼前,居高临下地俯视众生,在那无形的目光下,一切杂乱的心念都将被瞬间压灭。

佛光临前,大阵边的燕过云微微蹙眉。

身为化神境修士,他自然不会被一颗舍利的气息压垮,即使这样他也依旧感受到了那其中蕴含的惊人佛意。

那是一种来自高位存在的威压,他面对这舍利就如同元婴金丹面对他,光是挨近都让人生出心神受制的感受。

这就是来自佛祖的真意

正暗中思量间,面前的舍利却突然摇晃了一下,在他身边的周清伸出两指,隔空朝那舍利一点。

如同轻触湖面打散水中的掠影。虚幻的佛影被一指点散,连带着其中的佛意立刻沉寂,笼罩整个宗门的庞大威压霎时间消散无踪。

佛光收敛,巨大的舍利颤动起来,竟然像是在瑟瑟发抖。

抖动之间,半山大的舍利迅速地收缩,缩小的同时徐徐朝着周清飘荡而来,后者伸着手等待着,当舍利落到他掌心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颗荔枝大小的金珠,没有一丝气息外泄。

这一切都落在身边燕过云的眼中,让他眼底闪过了一丝少见的惊异。

周清没有散发出一丝一毫的灵力,单凭着本身的气息,便彻底压制住了舍利中蕴含的佛意。哪怕以他化神的修为、一千二百岁的见识,这样的手段也称得上闻所未闻。

“尊上,且容晚辈斗胆一问.”

他思量片刻,终是问出了那个一直压在心底的问题。

“您如今已经突破上三境了么?”

“可以这么说。”周清边把玩着那舍利边回答,承接佛祖真意的至宝在他手里仿佛一颗用来活动手指的木核桃。

这个答案在燕过云意料之中,但即使早已猜出,也丝毫不减震撼。

亲眼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上三境修士。对于修真界中人而言,这无异于见证历史,是几百上千年都不一定轮得到一次的殊荣,更别提这个人还与自家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您如今取回这颗舍利,是要借此对佛门的传承施加影响么?”

由于样本过少,关于上三境的记述从来都只有只言片语,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勾连天地,不再如之前的境界那般借用世间灵气化为己用,而是直接对自然法则施加影响、乃至成为法则的一部分。

关于这施加影响的方式,没有人说得清其内涵到底是什么样,但看周清的架势,燕过云猜测他必然是要使用独属于上三境的方法。

“并非如此。”周清摇了摇头,“佛门的传承乃释迦摩尼所留,是合道构筑的法则,每一道法则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我,也无法随意对其进行更改。”

他掂着手中的舍利,又接着道:“不过,既然他刚好余了几道真意在人间,便用这东西指个路,找找他当年留下的根基在哪。”

“.”燕过云沉默。

自从脱离弟子身份后,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过“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的感受,如今这位前辈又让他重温了一下年少的感觉,仿佛瞬间年轻了一千岁。

正站在那沉思间,一股特殊的灵机却忽然冲入神识当中。燕过云抬起头来,目光望穿洞天,直入天际。

“尊上,这天地似有变动。”

燕过云运转着神识,眼中神色微微一变。

他能感受到一股庞大的佛力正在天地间醒来,其威势震动方圆万里,如果说论道时他面对的佛意如同江河,那么这阵震动便是海啸。

佛门补全了净土传承?可没有佛意舍利,他们怎么做到的?

当初佛门正是凭借完整的净土之力,不到百年时间便收服了诸国,并最终挑起释迦之乱。若当今传承再临,岂不意味着曾经的百年动乱要在中原再现?

而且,仔细感受一下,那弥散在天地间的气息虽透着佛意,却显得深邃而狂暴,如同暗潮涌动的深渊,完全不似佛门一贯以柔克刚的风格。

这到底是

在他身侧,周清同样抬起了头,他的感觉自然比燕过云更要精准,一眼便察觉出那变动中潜藏的信息。

不是法则本身被更改.而是混入了其它的法则?

他注视着手中的舍利,此时这宝物中蕴含的佛意正躁动着,像是正蓬勃地生长,又像是正与什么东西搏杀。

他能感觉到那其中包含的进攻性,若任其爆发,带来的必然是比当初释迦之乱烈度更高的灾难。

周清闭上眼,神识与舍利共鸣,细细感受着那气息的来源,片刻后复又睁开。

变动的源头在东北三百里处是如今的甘州区域。

在一千二百年前,那片区域叫作安西,是河西走廊的尽头。最初是大唐朝廷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安史之乱释迦之乱后,佛门麾下的吐蕃国截断河西走廊、吞并了安西区域,在那里种下了无数属于佛的种子。

如今的佛门又想要在那里复苏么?涉及到释迦摩尼的传承,这的确已不是小辈们能解决的问题。

“小子,在此协调好众人。”周清随手将那舍利揣进兜里,“我此番要去一趟甘州。”

一句话落在燕过云耳中,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位前辈的目标。

“尊上要亲自去往佛门腹地?”燕过云低声问,“您要如何处置他们?”“佛门传承已经开始复苏,看这样子应当不是正常的复苏方法,一般手段已经不可能对其施加干涉。”

周清道:“既然无法干涉,那么就将整个传承一并抹去便是。”

纵是燕过云,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怔了一怔。

抹去传承?那可是佛祖的遗产,佛门历经千年不倒的根基,尊上难道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佛门千百年的底蕴?

他要…一力灭佛?

即使是对于燕过云来说,这话的内容依旧是不可思议。然而周清说这话的时候,语调仿佛是在讲着今晚要去吃什么,平淡得甚至让人没有什么问话的空间,他也只得应允下来。

谈话至此结束,故地重游的最后一站也就此走完。片刻之后,周清独身走出了洞天,站在巍巍终南山的顶端,目光眺望东北方向的甘州。

一千二百年前,他也曾独身去过那里,并以血洗刷了那片土地。

那是大唐的最后六十年,那时候那地方还叫安西。

而今,为了不让释迦之乱的历史重演,他要让甘州、让安西的历史重演。

他脚下微晃,身影转瞬间消失原地,直向远方而去。

公元848年,九黎玄机阁。

这里是宗门中负责飞信传输和情报交接的场所。经过百年战乱,阁楼内的各式飞信和通牒堆成了小山,乱得如同垃圾场。

而此时,九黎剩余的长老们都聚集在了这阁楼内,一封一封的飞信从地上飘起,飞至他们眼前,被快速阅读着。

仙盟崩溃,大唐将倾,如今的中原再度显出了乱世之兆。

打天下不易,治天下更难。大能可以独身平定一方强敌,但却无法凭一己之力治理庞大的修真界。想要重塑四方秩序,方法无他,唯有集结足够数量的修士,重新恢复对中原各地的掌握。

释迦之乱前,仙盟麾下的各个宗门分散于大唐各地,平日中仅靠飞信联系。

动乱过后,近一半的宗门覆灭,剩余的门派中又有许多脱离中原投向了外族势力的怀抱,如今中原仙门掌握的版图还不足巅峰时期的一半,在座的人都知道想要恢复旧日荣光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人们依旧抱持着一丝希望。或许在茫茫尸骨之下,还有着些许被打散的残兵,只要多找回一些人手,中原修真界便能多一点生气,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或许就又能多撑几日。

“河内八宗.已经确定全灭。”

“幽州四宗.三宗灭亡,一宗独立。”

“原黑水都督府五宗.已经全数倒戈草原部落。”

周无清站在散乱的飞信边,看着面前一封又一封飞信被翻出,其中的好消息却寥寥无几。

随着飞信的小山渐渐变矮,室内众人的神色也渐渐低沉,或许他们早该知道这一切努力本是徒劳。

“等等!这一封飞信.”

一声惊呼突兀地响起,吸引了玄机阁内所有人的目光,就见一名长老手中举着一封落灰的飞信,声音中有着些许的讶然。

“这一封信是安西三宗传来的!他们有向仙盟求援!”

那长老举手一抛,飞信上的字迹尽然显现在众人面前。

吐蕃入侵,河西走廊被断,安西危矣,请盟下各宗速来援护】

安西的三宗还在向仙盟求援,这证明他们并未脱离仙盟,还在履行盟友职责镇守安西区域,这完美符合收拢人手的要求。

但室内的气氛却并未因此有多少变化,人们注视着那封飞信角落的字迹,一个个陷入了沉默。

“信的时间是九黎戌乙年.”其中一名长老有些艰涩地开口,“这已经是八十年前的来信了。”

八十年前,正是释迦之乱最烈之时,那时中原各宗光是对抗佛门都已经疲于奔命,当然更抽不出人手去援护遥远的安西,也正因如此吐蕃才能趁机切断河西走廊,将安西区域吞并。

到了如今,距离河西走廊被切断已有八十年,这意味着安西已经与中原失联了八十年。

这八十年间发生了什么,众人一无所知,但最大的可能,便是安西四宗早已被吐蕃所灭,即使没有灭亡也定然已经投敌。

毕竟,谁会在等不到援军的绝境下坚持镇守八十年呢?

“.算了吧。”

拿着信的长老低声道:“安西区域现今仍在吐蕃掌握下,那里到处都是异族蛮修。若想强闯,不知又要折损多少人手何况就算真能深入安西,驻守那里的四宗恐怕也早已不存在了。”

说话之间,飘在空中的飞信失却了光彩,缓缓地从空中落下。

在信纸触地之间,一只手抓住了它。

“我去。”

室内众人都抬起了眼来,望向那个发声的红衣道人。

“区区几个高原蛮夷,奈何不得我。”

周无清望着手中的飞信:“你们在此继续搜寻中原境内的宗门,我一人去安西。若四宗全灭了便罢,若还有人尚在,我便将他们带回中原。”

没有人出声反驳。在此翻找数日,安西已经是众人找到的唯一一个希望尚存的地方,也只有面前这个人有实力进入那个地方。

前路渺渺,希望无光,唯火种尚存。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大步迈出洞天,于终南山之巅腾飞而起,向着远方的安西飞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