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吴忧的年龄不大,但是吴忧却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或许和吴忧读书多有关,读书使人明理,理清了,才能更有效的做事。
吴忧觉得,就武技而言,创造者创造出的武技是最适合他自己的。
因为他知道这个武技的所有优点和缺点,知道适合在什么时候使用,他自身能够和武技达到百分百契合。
而对学习者而言,他们很多时候不能体会武技创造者的心理,武技的契合度就会有所降级甚至是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做到武技的形似,而不能做到武技的神似。
这和读书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写文章的人在文章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阐述的道理,融入自己的情感。
而读文章的人则不然,读者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却不一定能够完美地把握文章里蕴含的感情。
所以,吴忧虽然在学习幻雨剑法,但并不是一味地照做。
如果只是一味的去照做,没有自己的情感或者思考,那只是做到了最基础的形似,发挥不出最大的威力来。
吴忧现在就是在学习幻雨决中的精华,融入他自己的思考并加以变通,从而找到最适合他的路。
幻雨剑法,吴忧每天都在练习,每天都在进步,在他自己认为对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有十分熟知幻雨剑法的人看过吴忧练习的话,一定会发现吴忧所练的剑法和幻雨剑法不太一样。
神极其相似,招式却有不少出入,比起幻雨剑法,吴忧所练的剑法相对简单直接许多。
......
吴家的演武场周围站了很多人,几乎吴府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因为今天是家族大比的日子,三年才有的一大盛况。
家族大比当天上午,年龄小的初学者比试,家族大比当天下午,则以境界为准,都是家族内部人,没有太多规矩,可以随意挑战。
上午的比试,十二岁以下的修习者都要上场比试,吴忧的弟弟吴瑞也在比武之列。
当然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吴忧,现在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吴忧前几天才开始学习家族功法。
在别人眼里,吴忧这个年龄才开始学习,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有多大成就。
更何况吴忧刚刚学习几天,估计都没有上路,所以吴忧不在比武之列。
这也和吴忧预料的一样,所以他报名参加海选,多做了一手准备。
当吴忧练完剑法走到演武场时,大比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吴忧到武场这边儿,主要是来看五叔家的儿子吴明的。
因为吴明是家族年少一代的领跑者,虽然比吴忧还小一些,但是族里都说吴明在近期有可能突破到灵体境,是稳进青枫学院的种子。
吴忧想看看自己和家里的天才之间差距有多大,也好在海选时做到心中有谱。
现在台上正有两个少年在比试,两个少年比吴忧小不少,只有八九岁的样子。
虽然都是一个家族的,但吴忧着实和他们没有太所交集,只是记得他们叫什么名字,其他一概不了解。
此时,两少年都拿着木剑,修习的也是家传功法幻雨决,武技也是幻雨剑,二人打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吴忧看着台上二人使用的剑法微微摇头,真的是填鸭式的传授,同样的招式,连贯的使出来,没有任何其他的变化。
只是将武技上的招式表演出来而已,即使舞的风生水起又有何用?武技不是用来表演的。
当对手中门大开的时候难道说不应该顺势而入?
当手中长剑的力道跟不上的时候怎么可以继续迎头而上?...
显然台上的二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稍微复杂的情况,他们俩只是在舞剑,仅此而已。
......
以前吴忧不能修行的时候,他就喜欢去清河城的武场看人比武。
开始也觉得这种把刀枪棍棒耍的呼呼作响,宛如行云流水的武技甚是好看,觉得威风极了。
可后来慢慢发现,这种人输的概率太大了,真的只是徒有其表,反而那种没有过多的花哨的武技,常常给人带来惊喜。
八九岁的孩子体力终究有限,台上一个略胖的少年很快就灵气不支了,因为一个招式没有连贯上来而落败。
毕竟都是小孩子,而且武技招式已经练得不错了,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主持这次家族大比的宗正就做了一个点评,每个人都夸赞了几句,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两小儿听后也都欢天喜地的走下台去。
一组又一组,终于轮到吴明上场了,而和吴明对战的不再是同龄人。
同龄人中已经无人再是吴明的对手了,所以家族宗正给吴明挑选了一个对手,二叔家的三儿子吴安。
吴安是上一届通过清河城选拔的人选,奈何在青枫学院入学考试时被刷了下来。
但即使吴安是被刷下来的,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去年他就进入了灵体镜。
吴明和吴安两人都是实力选手,虽然差着一个境界,但短时间内的战斗还是不受太多境界影响的。
这场战斗才有看头嘛!
吴忧看着站在武台上战意满满的两人,心中不禁有些小期待,他们俩到底是什么实力?自己和他们又有多少差距呢?
在众人的满怀期待中,二人也开始抱剑躬身,打过招呼,终是要动手了。
两人右手持长剑,剑尖斜向下,但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保持持剑姿势,围绕着高台二人转起圈儿来,小心翼翼的寻找时机。
吴明毕竟更为年轻些,少了些耐心,还没有走两圈儿便率先动起手来,天才年少,怎会不张狂。
只见吴明脚步疾走,右手挽了一个剑花,水平持剑便向吴安刺了过去。
反观另外一边儿的吴安,看着冲过来的吴明并没有惊慌失措,侧身后仰,手中的剑后发而先至。
木剑相接,吴明手中的剑瞬间就被吴安手中的剑引走,改变了轨迹,接着便一招连着一式,你来我往,斗得旗鼓相当。
比起刚刚的几场打斗,这个才算是真的精彩,同样是修炼的幻雨决剑法,施展出来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吴明和吴安用起剑诀来就多了些灵动,少了些古板,同样的剑招,不拘泥于教条。
不是第一式第二式接连着挥出,而是随机应变,适合用刺就绝不用挑,第三式之后直接就是第八式。
显然二人已将幻雨决的招式熟记于心,已经能够做到招式之间的随意切换,信手拈来就是想要的招式。
吴忧看着台上争斗的两人,嘴角的微笑又爬了上来,这才对嘛,如果和之前的那些人一样那也太让人失望了,这样才有些意思。
吴忧虽然一直在看着台上,但心中也在设想勾画,如果是自己在台上对战,这一式应该怎么破,这一式又该怎么破?
这种模拟是吴忧的一种习惯,从小养成的习惯。
别人修炼的时候他只能看书,空有一颗求道的心,奈何身体不允许,读书之后还有时间他就去清河城武场看人比斗。
看着别人在武场上灵动跳跃,大开大合,吴忧心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吴忧也忍不住去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像他们这样舞刀弄枪,把自己代入到战斗里,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没有多久,台上吴明的进攻速度就慢了下来,灵力消耗甚巨,而作为灵体境的吴安,他的优势已经渐渐地显现出来。
吴明是聚灵镜,虽然有传言说即将突破到灵体境,但毕竟还没突破。
灵体境聚灵镜的差距还是不小的,短时间的作战还好,时间若长,落败是难以避免的,除非有奇招出现。
然而,台上比试的两人用的同是一部功法、同是一部剑诀、同是一部步法,虽然已经用的相对不错了,但是没有特别灵活的运用又怎么可能有奇招呢?
又是几招之后,吴安一剑打掉吴明手中的剑,然后抱剑握拳道句承让。
两人的比试也结束了,在吴忧的心里对自己的实力也有了些概念,以此看来自己入决赛还是妥妥的。
但海选毕竟是海选,清河城这么大,总会有一些天才、有一些猛人,不能侥幸于现在如何如何,提高实力才是硬道理。
只有实力到了,任凭别人如何出色,我自碾压过去,去青枫学院考试的机会还不是手到擒来。
后面还有几场比赛,但吴忧已经失去观看下去的兴趣,既然已经知道他的水准,来时的目的已经达到,留在这里已然没有了意义,只需要下午的时候再来看看水准更高的比试即可。
整个吴府都说吴向荣是吴府的第一人,吴忧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识过父亲出手。
上一次比试吴忧的父亲没有出手,那这一次有没有可能出手呢?吴忧在回自己院落的路上不由想道。
回到院落的吴忧再次拿起长剑,一面想着刚刚的比试,一面思索着如何出剑才能更完美。
每一个动作反复的捉摸,直到他自己满意了才进行下一个动作,慢工而出细活。
学习武技的时间不长,但幻雨剑法和幻雨步法两种武技吴忧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耍着简单的剑法配合着同样更改一些的幻雨步法,院落里吴忧的身影灵动而飘忽不定。
显然在学习武技如此短的时间里,吴忧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吴忧一直坚信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读一本学到的东西有限,那就多读书,既然不能全部吸收,那么就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武技方面也是,既然不能完全体会武技创造者的用意,那么就取其精华,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
学者生,似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