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暴动(1 / 1)钰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嘉公主的事件风波很快便过去,遭到禁足的永嘉公主也被释放出来继续兴风作浪。

长安城外,一人骑着快马飞驰而来,背上插着三面火红色的靠旗,如同火焰在空中跳动。

快马飞驰而过进入长安城,街道上的居民见到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两边散开,让快马通过。

大家都知道这是传递战报的信使,于是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什么地方又要打仗。

快马一路飞驰到皇宫门前才停了下来,信使飞身下马,将背上的竹筒递给守卫宫门的侍卫道:“紧急军情!”

侍卫不敢怠慢,立刻接过竹筒转身飞奔而入,将紧急军情交到刚刚回到长安不久的李二手里。

李二看过之后,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显然他早就知道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承乾十分疑惑,到底出了什么事,问道:“父皇,不知何处有战事?”

“张士贵八百里加急,传来急报,剑南道雅、邛、眉等州贱民暴动。”

“好在朕早有准备,所以早就命张士贵出任茂州都督,就是为了防止这些贱民暴动。”李二说道。

自从远征高句丽回来之后,李二觉得没有一口气打下高句丽实在可惜一直念念不忘打高句丽。

因此,打下高句丽就成了李二的心病,如鲠在喉,为此李二不顾朝臣多番劝阻,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再次出兵高句丽。

为了攻打高句丽做准备,李二便征发剑南道的雅、邛、眉等州的百姓造船。

由于劳役繁重,这几个州的民众苦不堪言,纷纷聚众闹事,最后演变成起义。

早料到会出现这种事情的李二,便派张士贵去茂州做都督,并随时监视这几州的动静,一旦发生暴动,便立刻镇压。

“父皇,雅、邛、眉等州暴动,就算这次张士贵镇压下去,下次还会有人再次暴动,镇压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儿臣以为应该暂缓造船,这样一来,百姓的劳役减轻,也就不会对朝廷心生不满。”李承乾说道。

要不是李二一直心心念念要再征高句丽,又怎么会逼迫这些百姓日夜赶工,使得他们苦不堪言,实在是没有什么活路了,不得以才暴动起义。

仡佬族部落成为了这次反唐暴动的主力。

李承乾的意思就是希望李二暂停远征高句丽,实在是大唐真的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动作。

“哼!你懂什么?高句丽屡次犯我大唐边境,藐视我大唐威仪,迟早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要是不能趁机将其消灭。”

“等它一统半岛,实力强大之时,想要消灭它就更加难了,更何况,高句丽一直和漠北的突厥有勾结。”

“一旦他们联手,大唐便会被对方两面夹击,到时候,大唐怕是有亡国之患。”李二说道,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雅、邛、眉等州的暴动和这个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算不了什么。

大不了,多镇压几次也就是了,高句丽才是心腹大患。

当初,隋炀帝杨广或许也是这样想的,才会不计后果,都要打下高句丽,才有了三次远征高句丽而导致隋朝灭亡的结果。

此时的李二心里也滋生了和当初杨广一样的心思,开始不把百姓当回事。

早已经忘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一门心思都放在打高句丽上面,现在哪里还回去管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死活。

好在大唐的气数比隋朝强大的多,李二还没来的及二次征高句丽,便已经嗑药死在翠微宫。

这也就使得浩大的远征高句丽的工程停了下来,使得大唐有了时间喘息,才不至于落到和隋朝一样的下场。

“儿臣也知道,眼下高句丽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如果继续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引起各地暴动。”

“当初,隋炀帝就是因为不惜民力,才导致蒸蒸日上的大隋王朝灭亡。”

“父皇要是不就此收手的话,早晚大唐会步大隋的后尘,父皇怕是会成为第二个杨广。”李承乾道。

李二闻言顿时脸色大变,杨广那个暴君怎么能够和他相提并论。

“说的什么混账话,如今的大唐岂是当初隋朝能够比,朕又岂是隋炀帝能够比较的。”

“远征高句丽之事,真早有准备,这次一定能够将其消灭,然后再进入休养生息,不出几年,大唐依旧可以恢复繁荣昌盛。”

“朕成为皇帝二十几年,难道还会不如你清楚,需要你在这里来教训朕不成。”李二十分不满道。

“儿臣所言句句属实!这次暴动能够镇压下去,下次呢?下下次呢?总有一次会无法镇压,倒是便会成为燎原之火,将大唐烧成灰烬。”李承乾道。

“你个逆子!给朕滚!”李二气的发抖,指着李承乾怒吼道。

“儿臣告退”李承乾拱手说罢,转身一拐一拐的走了出去,他已经劝过李二,可是李二不听,他也没有办法。

这次暴动很快便被张士贵和右卫将军梁建方给彻底镇压下去,并没有对大唐造成多大的损害。

因此,李二变本加厉,加大了劳役,使得蜀人苦于造船之役,请求向朝廷纳船庸。

按照大船一艘,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来做工钱雇佣潭州人替他们造船。

或许是因为有了雅、邛、眉等州暴动前因在,朝廷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州县官吏督促强迫严重紧急,贫民无奈只好变卖田宅、就是卖儿卖女都无法供应,使得谷价暴涨,剑外骚然。

这其中州县官吏更是趁机大捞一笔,赚的盆满钵满,而百姓的生活却是苦不堪言。

即便是这样,引得民怨沸腾,李二也依旧不放弃远征高句丽的打算,每天都要问一次准备的怎么了。

除了每天问一次准备情况外,李二便一直沉寂在炼丹上,希望能够炼制出长生不老丹。

至于朝廷大事,李二已经不再过问,全部都交给李承乾去处理,当然,军政大权依旧掌握在他的手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