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拿着宝剑,来到琉璃瓦边,往下看看。玄武门屋顶,离地面足有四五丈高,他看了几眼,又不自主的往后退了退,显然是有点害怕。
我就嘻嘻笑。心想:“你当初是怎么上来的?难道也像我飞上来的?喔,对了,可不是飞上来的么,就在我那会儿飞的时候,我的确看到他在飞的。”可是,这会儿他怎么又害怕了?
这家伙又探头探脑,慢慢挪蹭到琉璃瓦边,我就想看他怎么跳下去。
他弓着腰,欲跳不跳的瞬间,感觉就像个大虾,而且又像一个即将被煮熟的大虾,就是这样的大虾,到了太热池那,不被淹死才怪,我就嘻嘻笑。
却说那边激战正酣的李世民,忽然抬头看到玄武门顶站了个黑衣人,忽然勒住马,惊异道:“程知节,你看玄武门顶立的黑衣人,究竟何人?”
程知节正手持长斧,忽然听秦王一说,也往玄武门那看,果然,有个黑衣人站在那。
“是啊,主公,这是何人,他怎么会在玄武门顶?”
古人的称呼真是多样,尉迟敬德称秦王李世民为秦王殿下,这个程知节呢,却称李世民为主公,看来,古人并非像今人想象的那么死板,称呼也可以是不同的。我嘻嘻笑,就想:“能不能称呼他小秦,或者秦师傅啥的,你看看我们医院的食堂厨师,我叫他‘没肉的包子’,可是人们还是叫他许师傅。”
“知节,昨晚议事之时,玄龄和如晦是否安排此人镇守玄武门顶?”
“没有啊,主公,据我所知,只是安排常何为内应,并没有商议安排玄武门顶之事。”
“既然如此,这究竟何人所为,难道……难道?”李世民感觉事情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难道真是刺客?如果是,他想刺杀父皇?
可是,东宫也在太极宫内?刺杀太子?不可能,如果是刺杀太子,岂不是于我同谋,我怎会不知情?
刺杀父皇?什么人这么大胆,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
当然了,李世民并不知道他已潜藏多时。
李世民还有不解,怎么偏偏也在这个玄武门的清晨,难道只是巧合?
还有,尉迟敬德在玄武门内外安排的十分周密,怎么忽然在玄武门上杀出个刺客?是他检查不周,还是武功高强,在我们厮杀之时来到?
难道要刺杀我?想到此,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主公,你是说刺客?”程知节又抬头看了一眼胡笳,“主公,你看此人犹豫不决的样子,难道他想进太极宫?”
李世民摆了摆手。
却说李世民所称的玄龄和如晦。
这里所说的玄龄和如晦,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可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素有房谋杜断之说,什么意思呢,当然是后来,就是做了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所以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
与其说是房谋杜断,其实是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主公,不如我一箭射落他算了。”
说着,程知节抽弓搭箭就要射。
“慢着!”
“主公,一旦他是李建成的人呢?那我们的一举一动,岂不是水里游动的鱼?”
是啊,程知节说的没错,一旦他是李建成的人,居高临下,完全可以暗中偷袭李世民,以这个黑衣人的状态,在程知节眼里,仿佛就是现代版的狙击手。
“知节,不要操之过急!我看此人并非与我为敌。”
“可是,可是……难道他还是我们的朋友?”程知节瓮声瓮气,不解道。
“知节,不要操之过急,刚才我们在林中听到的声音,一定是他发出,他既然站在高处,他定会看到我们在林中隐藏,可是,他并未提醒建成和元吉,而且,建成和元吉想听到声音后,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依然向玄武门方向行进,可见,此人并非为通风报信,更不是建成元吉之人。”
“那,那,那他就是我们的朋友了?”
“也未必!”
“嗨!主公,你都给在下绕糊涂了,”程知节急的胡子乱颤,急道:“主公,这家伙可是要往下跳,再不射,就来不及了。”
此时的那个胡笳,走到琉璃瓦边,又向下看了看,我就嘻嘻笑,我想也是,这家伙再不跳,真的来不及了。可是他还不跳。
我真想上去踹他一脚,这样的话,可以一解我看他犹犹豫豫,我生气的心。二呢,主要是将他踹下去,他就埃不到程知节的箭了。
“主公,你倒是发话啊!”
程知节急红了眼,瞄准的箭头,仿佛被他眼里的火烧到,正劈劈啪啪的燃烧着红色的火焰。
我有点着急了,如果这火箭发射出去,那胡笳不变成烤肉才怪。
“知节,你到玄武门下埋伏,待他跳下来,再抓活的也不迟。另外通知尉迟将军,令其带队人马,到太极宫,保护父皇。”
“是,主公,在下这就前往,给他来个瓮中捉鳖,哈哈!”
程知节放下‘火箭’,催马就往门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