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承恩举荐(1 / 1)焱焱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子明很明白,宋二蛋他们必需掌握香精等特殊成份的提炼制作,只有这样,才能大产量地生产香皂及牙膏,及顺利制作后世的一些产品,否则总靠他提供香精等特殊成份,终会成为一种制约。

“回大人,香精等特殊成份的提炼与制作都有了一些进步,只要再有一些时间,定能全部掌握。”宋二蛋立即回道。

“那就好,二蛋,等本县有时间了,定会去作坊指点下你们关于香精等特殊成份提炼制作的一些问题。”当下,李子明极为高兴。

“这太好了,大人,虽然我们有这些特殊成份的提炼制作之法,但这些方法过于深奥难懂,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有大人指导,我们掌握这些方法的速度就会加快很多。”当下,宋二蛋不由大喜。

“好,那本县到时定前往。”当下李子明点了点头,随后又对着宋二蛋道,“二蛋,你现在可先去忙了。”

宋二蛋便应了一声“是”,而后退出书房,自去忙商会的事了。

看着手中帐本上半月售卖的收益总得“五万两白银”,李子明长舒一口气,“有了商会这些所得,从北平城中提取的资源才算有了一个合法的解释,而且有着商会及北平城的綜合财力及物力支持,这个天下,谁还是我的敌手?匡护大明天下不再话下,我将位极人臣,做到一番后世人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事。”

又是几天后。

京师。

夜晚。

大明皇宫。

乾清殿。

殿中红烛高悬,将整个大殿照得很是明亮,时节虽还在春季,但寒意已渐轻,只是到了夜晚,依旧有些寒冷,不过乾清殿中,却温暖异常,大殿中央最靠里台阶上置放着龙椅,龙椅上,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正在批阅着奏本。

历史上,崇祯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可惜他继位时,大明已处在风雨飘摇、气数将尽之时,加上天灾人祸与他的刚愎自用,最终终究没能拯救大明朝,成为大明朝的中兴之主,而吊死煤山,成为亡国之君。

此时崇祯皇帝看着奏本,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一下站起,双手一推,将御案上的奏本全推倒大地,整个人勃然大怒。

“孙传庭、孙承宗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要他们剿匪驱鞑,可西北李闯等的贼势越剿越大,大有与朝廷划西北而治之态,甚至要夺取朕的大明天下。”

“还有洪承畴、祖大寿他们都是吃干饭的么?后金鞑子又一次叩边,已连下数城,大有挥师直逼京师之态。”

“都是一帮酒囊饭袋!”

……

崇祯皇帝越说越怒,就连胸膛都气得微微鼓起。

“万岁,你可千万要保重龙体啊。”一旁,一名太监很是忧心道。

“承恩,你说难道我大明疆土这么辽阔,竟出不了一位英才为朕荡平西北贼寇与后金鞑子么?”崇祯皇帝怒问向那名太监。

原来这名太监不是谁?正是大明未年大名鼎鼎的太监王承恩,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为崇祯皇帝的心腹。

在李自成攻陷京师后,陪崇祯皇帝登上煤山,吊死在崇祯皇帝自缢的老槐树旁的海棠树上,被南明弘光帝赐谥“忠愍“,连清朝皇帝也很称颂他,顺治帝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康熙帝也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后世之人称之为“忠君贞烈”。

“万岁,臣知有一人可为万岁荡平天下祸患。”王承恩突上前一步。

“是谁?爱卿快快说来。”崇祯皇帝当即脸色一喜,急问道。

“万岁先看看这道奏本,是江西来的捷报。”王承恩说着,自衣袖中拿出一本奏本来。

“江西来的捷报?难道江西也有匪患滋生?”崇祯皇帝不由眉头一皱,接过王承恩手中的奏本,看起。

看着,崇祯皇帝不由龙颜大悦,“这李子明真是大才,是朕的一员福将,竟抓获了一支潜入我大明内境意图不轨的后金细作,粉碎了后金的阴谋,拯救了我大明江山,而且只以区区六七十名戍兵及三十多名衙役,共计百来人,就生擒后金精英细作四十多人,而且无一人损伤,如此战绩,为我大明军中罕见,确实可为朕荡平天下祸患。”

崇祯皇帝极为称贊。

“恭喜万岁获此佳将。”王承恩忙道。

“对了,承恩,李子明这个名字好熟,是不是就是曾经护送长乐回宫,被民间传言攀凤长乐,被朕封为江西行省吉水县从五品县令兼百户的那个李子明。”随后崇祯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

“是的,万岁,正是那个李子明。”王承恩点了点头。

“原来是他,想不到他还有几分本领,倒非虚才攀凤之人,刚上任吉水县县令兼百户不过二三个月时间,就立下如此大功,而且只以区区百来人的戍所戍兵及衙役就擒获四十多人的后金精英细作,而且麾下无一人伤亡。”崇祯皇帝对李子明的印像当下大为改观。

同时崇祯皇帝对着王承恩吩咐,“去着人传兵部尚书孙传庭进宫,朕要他派人前往江西行省吉水县查探李子明抓获后金细作之事是否属实?”

崇祯皇帝心下还是不太相信李子明一个民间传言攀凤长乐的人,竟有如此才能,能立下如此大功。

“是,万岁。”王承恩闻言立时退出乾清殿,着人前往传唤兵部尚书孙传庭进宫。

不久之后。

一名身着正二品官服的官员自乾清殿外走入,看着崇祯皇帝站在殿中,立时走上前去,朝着崇祯皇帝行礼,“臣兵部尚书孙传庭见过皇上,不知皇上深夜召臣来所为何事?”

孙传庭在后世历史中,于崇祯十五年,出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军事,十六年,升兵部尚书,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却由于当时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孙传庭无奈草率出战,导致兵败,而在陕西潼关战死,《明史》称日“传庭死,而明亡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