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 稀土之殇后我们还要殇什么?(1 / 1)空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接上文。

忧工说到自己的专业,那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我给在座诸位简单的介绍一下。

稀土它不是土,稀土是什么呢,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第57号到71号这15个镧系元素,还有和它同一副族的,同在第三副族的,21号元素,还有39号元素,共同组成的,一共17个元素,共同组成的这个稀土元素。

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不同的离子半径可产生不同性质的特征,十七种稀土元素通常分为二组:

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

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在已发现的250多种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适合现今选冶条件的工业矿物仅有10余种:常见类型包括:独居石(Monazite)又名磷铈镧矿、氟碳铈矿、磷钇矿、镧钒褐帘石。

稀土工业中最主要的初级产品碳酸氯化稀土、磷矿稀土、混合稀土。

首先,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

其次,分解稀土精矿有很多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即酸法、碱法和氯化分解。

最后,稀土冶炼方法有两种,即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为什么稀土资源会在世界范围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呢?这是一组很有魅力的元素,它们丰富的磁、光、电特性,为人类提供了打开现代新材料宝库的钥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磁制冷材料,光导纤维,磁光存储材料,巨磁阻材料,稀土激光材料,超导材料,还有介电材料等,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信息,核能,电子、能源、交通,医疗卫生等13个领域,40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这个稀土也有现代工业维生素之称,很形象地描述了稀土对于现代工业的重要性。

稀土材料在新兴绿色能源技术,电子工业和国防军工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例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照明显示,计算机移动通信,导弹制导,还有智能炸弹,这些技术都属于稀土依赖性技术,就是说没有其它材料,可以替代稀土材料来实现这些技术。

稀土的应用领域很广,主要包括:

1、军事方面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

美国稀土100%依赖进口,稀土在国防工业和科技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美国当年的“爱国者”导弹,正是在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约3公斤多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才能精确拦截来袭导弹,M1坦克的激光测距机、F-22战斗机的发动机及轻而坚固的机身等等都有赖于稀土,一位前美军军官甚至称:“海湾战争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军事奇迹,以及美国在冷战之后,局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对战争进程非对称性控制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稀土成就了这一切。”在海湾战争中,加入稀土元素镧的夜视仪成为美军坦克压倒性优势的来源。稀土元素能耐 4000多度的高温,是制造战斗机、导弹发动机的必须的原料。

2、冶金工业

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3、石油化工

4、玻璃陶瓷

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介电陶瓷及敏感陶瓷、智能陶瓷、功能复合陶瓷等。

5、农业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忧工讲完了,等他喝口茶后,我想到了汉娜妹妹说的某种钾元素,能够阻止核武器链式反应发生,进而摧毁它的巨大功能,就轻描淡写的问了句。

“哎,老哥啊,我想问问,咱们内蒙,有没有一种含有“微钾”元素的矿山发现啊”?

我微笑着提问。

“哦,这个“微钾”元素,没有听说过。不过,根据我们几个月前的勘察,在你们申请投标购买的白云鄂博西北方向的大型稀土矿周围,有一个伴生矿。这个矿,有钾存在,但是经过检测,不能作为钾肥使用,我们认为不重要,所以就没有测定它的储量。

你问这个有什么意思吗?我警告你啊,这个钾矿,没有任何价值,别把我老朋友的钱,打水漂啊”!

忧工总是为明先生,老朋友着想。

“嘿嘿,哪能呢?我就是问问而已”。

哥们已经想好了,用自己卖了一部分股票的钱,为汉娜妹妹收购一个“微钾”矿山。并且要非常秘密进行,免得外国势力、间谍和汉奸知道了,抬高价格,或者通过他们在某些部门里面安插的“买办”,让哥们水中捞月,望山空叹。

事实上,我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真的神通广大,在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的招投标拍卖中,最初,他们的确做到了!

我们天宇公司,甚至都没能入围正式拍卖会的15家公司的初选大名单!

“啊,忧老弟,你总给我说,稀土之殇,怎么他就殇了呢”?

明先生,依然迷惑不解,和我一样,对于稀土,他也没什么概念。

“呵呵,问得好!现在,我慢慢讲给你们听吧”。

忧工冷哼一声,徐徐讲解起来。

“中国以稀土资源为核心,形成了北方轻稀土生产体系,和南方中重稀土生产体系。

中国的稀土储量最多时占世界的71.1%,目前占比在23%以下。

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忧工讲到这里,停了一下,给我们消化的时间。

“这不很好吗?说明我们国家稀土资源抢手啊!肯定赚了大钱了,对吗”?

朱子,营销高手,敏锐的意识到,销售猛增带来的巨大利润。

“哈哈,大钱?你让现在的稀土公司自己说,赚到大钱没有?那个谁,小甘啊,能说说你们统计局的数据吗?毕竟,你们更权威”。

忧工冷冷的说了句,目光转向正在喝酒的甘心。

“嗯,我公布几个数据吧,这是根据统计年鉴,和每年度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得出的,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小甘喝掉酒,很快论述到。

“当前纯度为99.9%的氧化铈为18元/公斤,过去最高卖到30元/公斤,有时稀土的价格甚至贱过猪肉。就拿提价的氧化钕来说,它的售价最少应该在110至120元/公斤之间,才能够补偿镧、铈、钇和部分重稀土元素积压造成的损失。有一种说法稀土堪比黄金,却卖了个萝卜价,这个萝卜价体现在哪儿呢,就体现在2002到2005年这几年之间,在这几年,我们稀土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每公斤在5.5美元,而据美国一家公司测算,环保成本,每公斤在美国它是2.8美元一公斤,而中国它认为中国的环保成本是5.6美元一公斤,而在这几年,我们一共出口了21万吨稀土,而这些稀土就相当于是白白送人了。导致中国稀土产品廉价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还有劳动力成本,如果说稀土产品的价值,它是有10亿美元市场价值的话,那么稀土相关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新能源产品,它的价值会达到数百亿美元,和这样的一个巨大的价值来比,我们的稀土产品卖得确实太便宜了。

稀有的稀土在中国并不稀有,而有赖于中国的大量出口,世界各国都在趁机“揩油”。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7月出口稀土3658吨,相比去年同期的1799吨翻了一番,创下4年多以来的最高纪录。今年1-7月累计出口1.7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3%。

出口量大增的同时,售价却在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稀土主产地内蒙古共出口稀土2663.8吨,同比增长36.5%,而出口均价却同比大跌34.7%至每吨3.2万元。

该价格与一路上涨的猪肉价格接近。商务部全国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显示,8月25日北京市的猪肉批发价格约在24元/公斤上下,部分市场零售价在30元/公斤上下浮动。

稀土行业协会人士的共识是:全国30种稀土产品平均出口价格虽然均有所提高,但这个价格只是表面的风光,因为从5月开始国家取消了稀土企业的两项出口退税,同时大量压缩了出口配额企业名额,如果折算这两种因素,加上原辅材料及水电、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因素,中国稀土价格仍徘徊在低谷。从1990年到 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材料呈几何级需求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他们显然没有看到,中国的稀土产量虽然可观,价格却是白菜价。

一些来自稀土企业的代表说,按照当前的价格,稀土企业的利润一般在1%至5%之间。就是最高达到5%左右的利润,卖的也是土的价钱”。

甘心讲完了统计数据,

“忧老弟啊,那么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稀土资源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明先生饶有兴趣的发问。

“我来解释吧,老哥”。

忧工很沉重的说。

“此前美国国防部给出报告指出,美军十分依赖中国超低价出口的稀土元素,美军现在使用的最好的武器系统100%依赖中国,这其中包括F-16战斗机,地空导弹,“陆基中段防御”导弹,“全球鹰”无人机、MQ-1“捕食者”无人机等。

我国宣布对稀土的出口限制,美国、欧盟及日本竟然对中国提出诉讼,要求中国恢复低价。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难道只有我们国家才有稀土资源吗?

世界各国都有稀土,但是他们本国不开采。就买中国的。

中国绝非稀土资源的唯一来源,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有稀土,而且有些稀土矿藏产量十分巨大。截止2011年全球范围内,美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占全球稀土储藏量的40%,俄罗斯第二占30%,中国第三占23%,印度第四占7%。1990年的时候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了全世界的71.1%。

最近发现越南占到10%,世界范围大型稀土矿的发现与开发,将成为建立世界稀土资源多渠道供应体系的一个主要来源,所以说合理开发我国稀土资源的同时,要建议鼓励并支持我国稀土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合作,投资中重稀土资源,中重稀土资源是最稀缺的。

按常理,中国出口的稀土占国际贸易量的 30多%才正常,占到 81%说明了什么?牧民捡个狗头金,公安都要收走,能给中国的敌人制作武器的矿产,却一船一船的运到国外去。中国的稀土出口价格是土豆的价格,到了国外,交易价格是比黄金还贵的价格,中国的稀土成吨的卖,等中国的稀土采完了,再从国外买,得用黄金价格的几十倍才能买来几两、几斤。

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称:“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从前说稀土的贱卖,大多数时候指的贱卖原矿。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大规模地到在中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这些企业在当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提纯后产品增值10倍。

如今说稀土的贱卖,越来越多地指向了粗加工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

潘海波的企业主要生产永磁材料,日本的技术,出口到香港。“我们不能把稀土挖出来就卖掉,原矿也许只有10万元的价值,但做成永磁产品卖出去值一两百万,附加值很高,可以为国家创造很多税收。”

北京科技大学为了研究日本的磁性材料,采购了他们的设备。“一个熔炼炉子花了2000多万,现在我们国内制造出来的400万就可以买到。”

但这显然无法与技术最先进的日本、美国相比。他们的灯粉可以卖出比我们高出1/3甚至2/3的价格,同样的材料,比如三基色荧光粉,国外可以做到纳米级,发光效果好,寿命长,价格就更高。

“我们稀土行业真正的隐患在于,几乎所有的尖端技术用的都是国外的。”江西省工信委的一位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担忧,

“中国稀土原矿的开采技术可以说是一流的,分离技术也是一流的,但终端应用产品的核心技术却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赣州稀土矿业龙南公司经理林春雷指出,“像我们手机、电脑的磁盘,基本都是外国进口的,我们做这个只能贴牌别人的专利。”

“中国人的制造能力是很强的,但开发能力却很差,别人研发出来的东西我们很快就能复制,但创新和研发能力比较弱,研发和科技投入比较小。真正哪个企业会拿出几百万投入到科研?国有企业也许会。”

全球重稀土就中国南方才有这么一点点,重稀土的价格应该是黄金的100倍以上才对,但之前才白菜价,现在才猪肉价。全球储量只有黄金的1%,但用量确比黄金高不少,还不可再生,越用越少,10年后一公斤黄金才能换中国的一克重稀土才对,黄金贵重但比起中重稀土就只能算得上铁了。

美欧、日本如果没有中国的重稀土,他们什么高科技和先进武器都搞不出来,没黄金倒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占23%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销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价格话语权呢?

专家指出,中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

国外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和企业在低价时大量购进中国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国外都是大买家,而我们是100多家企业对外销售。中国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宝贵的稀土短线产品钕、铽、镝、铕等低价外销,而铈、镧、钇等大量积压,企业在微利线上挣扎。

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稀土。2012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该文件指出,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

鉴于中国内稀土产业链的严重过剩,尤其是冶炼分离产能产能规模达到32 万吨,远超全球每年的消费需求近3 倍,而真实产量也远大于政府的生产控制总量。我们认为单纯分析全球供求平衡格局实质性意义不大,稀土未来投资机会关键在于寻找供给紧缩的事件驱动因素和下游需求的边际改善空间。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为何年年降低,原因只有一个——被贱卖!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便开始大规模开采稀土并出口,直接导致我国稀土资源流失严重。在稀土政策上,我国的确存在严重的战略失误,不论是监管不力,还是开发过度,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反观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均为从中国进口稀土。有统计显示,日本稀土的大约83%都来自中国。据资料显示,如今不产稀土的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稀土存量、消费和出口大国,日本已经囤积中国稀土足够其国内使用100-300年,从而掌握稀土的国际定价权。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韩国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他们通过进口和矿山购买,却占有了世界稀土的30%以上的储存份额。中国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西欧国家储量本就不多,就更加珍爱该国稀土资源,也是中国稀土重要用户。发达国家的贪婪表现在,除了生产所需,它们不但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存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这种做法,日美韩等国行之有年;除了购买,还通过投资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参与稀土开发或者直接引诱中国稀土走私,行公开掠夺之实。

同样的,美国对于稀土资源的保护更是“丧心病狂”,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便停止开采稀土。1997年就干脆封存了国内最大的已探明稀土储量达430万吨的芒廷帕斯矿,转而每年从中国大量廉价进口稀土及稀有金属。

对比这些年国际铁矿石、石油价格不停的翻倍增长,中国稀土的浪费让人困惑。

一边是中国稀土储量仅剩可怜的2700万吨,甚至不排除出现未来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另一边是国家减少稀土出口配额后催生的巨大走私利润空间。尽管政府部门一次次重申管控稀土有理有据,仍无法遏制当前稀土走私的猖獗。当然了,近年来,政府对稀土私挖盗采的打击逐步落到实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局长你刚才提到的走私犯,真的该杀之而后快啊!如果只是商业利益走私,那只是人为贪财;但走私稀土,特别是重稀土,却是制造武器杀人!!!

希望那些走私的人知道,你们在做刽子手的帮凶。

说你认贼作父,你不会承认,你说你是认钱作父;但说你是为虎作伥,一点也不过分吧?

设想一种极端,有朝一日,说不定敌对国家打死你的精确制导武器里,就有你自己亲自走私给他的稀土立下的汗马功劳!这是不是人世间最大的讽刺啊?

唉!不知道这些汉奸怎么想的?我把一切围绕稀土,嗯,后面还要提到稀有金属,黑开采,走私,假合资真贱卖原料,以及不按照协会统一定价而擅自给老外降价贱卖的,统统称为汉奸,经济汉奸”!

忧工忧心忡忡的讲完了,大家都在沉默。

“哎,我说说最近一段时间抓稀土走私犯的一些事情吧”。

高哥也低沉的说话了。

“这里揭露一下外贸“黑幕”,很多时候所谓“发快递”其实就是指走私。只是货值小,东西少,即便换个品名也一般不会引起注意,就算被查验,海关也不会闲到去为了这么点东西送实验室分析成分。再退一步,就算被抓了,走私一公斤的稀土能犯多大事啊,就算是钪、镥之类的几公斤也就几W元左右,但这是违法的!

这还不算我们“近邻”日本在汉奸带领下各种偷挖偷运的情况。而且中国稀土资源价格之低令人发指”。

“我也来说点新闻吧”。

高哥讲完了,朱子说起一则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稀土走私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间有人专门采购,有人专门收货,有人专门打通海关报关事宜。正常采购再伪装出口,几乎是稀土走私者逃避配额管理和相应税负的一贯伎俩。在整个走私过程中,一些报关公司从中扮演着稀土走私的帮凶角色。

“一般的生产厂家不做这个(稀土走私),搞这个的一般是一些前期做出口的贸易企业,(他们)两边都熟悉,既有供货渠道又有收货渠道。”刘辉(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刘辉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稀土出口贸易商,在行业摸爬滚打已经超过5年。其实,国内稀土圈子并不大,许多常年从事稀土贸易的人都彼此熟悉。有关稀土走私中那些还未公开的“秘密”,因常有接触,刘辉自然也了如指掌。

刘辉表示,不管是正常出口还是用来走私,目前在资源采购时并没有作出区分。“你要产品我就可以想办法帮你拿,如果没配额,有关系也可以。”赣州某大型稀土公司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刘辉告诉记者,稀土走私一般都有固定渠道。“(他们)通常是低价集中采购,然后运输到某个地区,再通过关系送到货轮上,报关时就说是一些矿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通常,稀土走私的公司或个人先到内蒙古、江西等稀土主产区采购,再通过合法公司进行报关,以更换产品名称或以稀土合金的形式进行出口牟利。

为保证货物能顺利出海,不法之徒还会在报关时大做手脚。“报关时不能用实名,报关时称是非禁产品,实际装在船上的是其他产品。有海关方面关系的话,一般提前跟海关方面说好柜号,报关的时候指出这些柜是稀土,帮忙通过一下。”一位接触过稀土走私者的企业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企业对稀土走私和正常出口的“一视同仁”,让更多稀土走私者铤而走险。“部分稀土原产地开采企业不管出口,只负责将原料售卖给客户,至于客户买稀土用来做什么就不得而知。”生意社稀有金属分析师宋志超表示。上述不愿具名的销售人员称,“不管是走私还是正规出口,都要先签合同,款到发货。价格、规格、质量要求都在合同中约定好。”

记者调查发现,走私稀土并不总是必须做成稀土铁合金,在“神通广大”的报关公司和“通情达理”的海关内部人员合作下,直接原料出口也是可能的。

10月12日,记者以“有朋友想出点儿货”为由联系上广州一家号称通关成功率100%的报关公司。

“我们这边是不要配额的也能通关,你给钱,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上述广州某报关公司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这边不用许可证不用配额也不用交税,直接买通了海关那边。”

在稀土走私过程中,有些海关工作人员亦成为稀土走私者的帮凶。“很多操作过程是海关那边完成,就等他们通知我们。”当然,报关公司也不是全国各地港口都能成功通关,“比如你想从青岛港出货,肯定不可以,只有我们关系比较熟的地方才可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了走私者的另一个伎俩——异地报关,通过两个甚至多个报关公司操作,直至将货出海。

近日,南宁海关成功侦破一起通过货运渠道走私出口稀土大案。记者发现,这起涉及上海、四川成都、广西南宁、防城港和梧州五地的稀土走私案,中间先后通过三家报关公司伪报品名出关。

刘辉告诉记者,“走私主要是往日本,韩国也不少,但日本占大头,也有一部分流失到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

国家加大稀土管控后,日本从中国正常采购量减少,而稀土走私或者黑市成为稀土流失的一大途径。

记者了解到,日本稀土分离技术先进,由于我国并未限制稀土合金的出口,把稀土原材料加工成稀土合金已成为原材料出口的踏板。“最好是混合稀土矿,因为日本原矿要得不多,那边原矿不好冶炼,污染也太大,(他们)买了半成品矿,分离下再提纯就可以用了。”刘辉称。

“稀土合金出口的查处难度很大,如果都拿去检测的话,稀土出口流程各方面就滞后了。”宋志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2009年稀土流失海外的数量达到惊人的2万吨,其中走私到日韩的甚至占到80%。”

刘辉告诉记者,以日本需求比较多的中钇富铕矿(国内市场价约13万元/吨)为例,走私200吨货,纯利一般在4000万元左右(含“灰色”走私费用)。在南宁海关破获的稀土走私案中,涉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69票,约4196吨,案值约1.09亿元,偷逃税款1300多万元”。

朱子讲述完了,大家还在思索中。

“我再来说点从部门官员听来的消息吧”。

明先生关系广,消息更灵通。

“用那些人的话说就是:“稀土行业有海洛因的利润,却没有海洛因的风险,各种力量都可以在这里发生作用,不做白不做。”价格低的时候2万元~3万元/吨,价格最高的时候40万元/吨。低成本,高利润。稀土比毒品更容易让人上瘾。这一条利益链上,捆绑着从老百姓到官员、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的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关系。

江西赣州,我国南方稀土生产重地,围绕巨额利益形成的矛盾很有代表性。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一座山头发现稀土矿,从此以后,哪怕是风声再紧,他们也会偷偷开采。他们互相监督,他需要拿赚来的钱去堵他们的嘴。

能搞稀土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牢房里出来的人,另一种是能把牢房里的人捞出来的人。不怕死的和领导干部都牵扯其中,哪怕是配备再多的武警官兵,对于地方矿管局、稀土局的公务员来说,天天都做着可能“掉帽子”的事。

稀土开采之后造成的环境问题引来了环境治理的企业,而企业和当地政府、居民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居民怀疑企业为稀土回收而来,企业打着治理的牌子却没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多少好处。而地质部门和中介部门又可能因为数据作假被牵扯其中。

同时,央企和地方之间围绕稀土资源的暗战再次升级。矿产资源是国家的;但矿藏于地下,上面表土层的山林是农民的。有些问题,只能依靠地方政府解决。而赣州自己有企业,为什么要拱手让给央企?而即便是地方企业自身,也面临自主开采和个体老板开采的赎买矛盾。

两年前,潘娟的丈夫在江西赣州某县发现一处稀土矿,并成功地以种植果树的名义花了40来万从“老表”手中把那座山头买下。除了在边上种一点树,他们主要是偷采稀土矿。

自去年下半年始,中央对稀土行业实施高压的管控政策,整顿稀土行业秩序,重点打击非法开采、生产、黑市交易、出口走私等违法违规行为。

风声很紧,几乎所有的正规企业都已经停产,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潘娟的丈夫他们依然在顶风作案。

每到放长假的时候,他们便在晚上雇工偷采。整个春节至正月十五之前的每个晚上,趁着没人巡管,他们一直在“加班加点”。

加工出来的稀土氧化物有专门的人来收,“偷偷地走私到日本”。

中央对稀土的监管越来越严:第一,严格控制采矿许可证;第二,有开采许可证的,严格控制开采总量;第三,冶炼稀土的企业,配额和指标严格控制。

中国重要的重稀土产地赣州,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也在实施最严格的治理整顿。“市高官把各县的县高官都叫过来,将治理整顿列为“帽子工程”,整治不严是会掉帽子的。”赣州稀土行业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去年10月下旬,赣州市统一发文,要求稀土企业全部断电停产。

现在看来,整治确实有效,赣州的采矿点从原来的1000多个缩减为100个,偷采的现象少了很多。

赣州稀土矿业的一位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坦陈,“但因整个管理当中有很多漏洞,很多人把指标完成后,多生产的部分我们无法监管,它就偷偷地走私掉了。”

赣州稀土漫山遍野地分布,浅层,易开采,许多农民分到的山林都有稀土。也因此导致监管的难度相当大。

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终于发出最高级别的稀土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用1~2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盲目扩张和出口走私猖獗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明先生的讲述让大家唏嘘不已。

“唉,我再讲讲为什么稀土这么便宜吧?主要是没考虑环境治理的代价啊!中国企业只是出口初级产品,不但利润非常低,开采稀土所付出的环境成本,也是极为高昂。可以说是珍贵稀土出去了,惊人污染留下了”。

忧工叹口气,继续专业的分析。

“1、美NASA卫星图显示内蒙古稀土矿区扩张污染严重。

2001年7月2日,美国宇航局拍摄到的白云鄂博矿区规模图。

2006年6月30日,美国宇航局拍摄到的白云鄂博矿区规模图。

中国白云鄂博(Bayan Obo)矿区每年开采的稀土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稀土金属供应量的50%,但美国宇航局(NASA)近期公布的两幅卫星图片却显示,因稀土开采,当地环境遭受了极大破坏,河流遭到有毒物质污染,而放射性物质排放也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NASA卫星照片显示,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白云鄂博矿区规模迅速扩大,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持续扩大,但所造成的环境负担却日益加重。据统计,在该矿区,每开采1吨稀土金属,会排放出约1.2万立方米的有毒气体,同时还会排放出酸化废水及放射性物质。

从卫星图中可以明显看到白云鄂博有两处露天开采的圆形矿区,以及为数不少的尾矿池和尾矿厂。通过图片对比,可计算出2001年至2006年这些年间白云鄂博矿区的规模增长情况。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01年中国稀土金属产量约为8.1万吨,而到2006年的时候则达到约12万吨。

如此密集的开采行为毋庸置疑会给当地环境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根据中国稀土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每产出1吨稀土,就会产生大约8.5千克氟(fluorine)和13千克烟尘;利用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生产大约1吨稀土焙烧矿,就产生9600至1.2万立方米含有精矿粉尘、氢氟酸、二氧化硫、硫酸等污染物的废气,以及约75立方米酸性废水和1吨左右的放射性废渣。这些化学物质会给矿工、农民及生活在矿场周围的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并且会严重污染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

稀土开采属于重污染行业,白云鄂博矿区的村民癌症比例很高,羊群的羊毛很难看,有些羊长着内外双重牙齿。由于不少企业采用了成本较低而污染大的酸法来提取稀土,由此而产生的废气对草原生态影响严重。“这里的羊死后很可怜,嘴巴根本闭不上,因为它们都长着长长的獠牙,而且腿都是直的。”一位牧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赣州:

正是这样反复地将硫酸铵往山体上浇注,赣州龙南的许多山体都已经变得满目疮痍。尽管从1995年开始,很多矿开始用原地浸矿的新工艺,但是记者在赣州龙南山区看到,不少矿场还在采用老工艺。

据介绍,采用这种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就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的地表土层,产生2000立方米尾矿,并造成惊人的水土流失。而赣州每年的稀土产量已经超过了1万吨。环境压力之大,触目惊心。因此,在赣州龙南的每一个稀土矿山下,记者都能看到,成片的废弃尾矿湖在绿色的山区里显得特别刺眼。

3、梅州:

“这严重扰乱了梅州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梅州市一份官方材料中如是说。“稀土矿开采,并不像一些老板说的那样‘没有事故’,”6月24日,一位从梅州市政协退休的老干部说,“它要把山体扒开,这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稀土矿比较集中的仁居镇,一座座被开挖过的矿山裸露着黄土,就像一块块伤疤一样,仁居河里则淤积着砂石。据村民介绍,仁居河原来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宽,多年开采稀土矿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河床抬高了1米多,沿河两岸的水田都掩埋了。

中国媒体早已用“触目惊心”和“得不偿失”来形容中国稀土资源早年开采付出的代价。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曾表示:“我国稀土污染代价触目惊心。在稀土资源丰富的江西省,2011年稀土主营收入329亿元,利润为64亿元,然而仅赣州一个地区因为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

近年来,尽管中央把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稀土行业的环保治理政策强度不断加大,虽然卓有成效,但距离要求还差甚远。而在北方呢,北方矿的特点是,它含有放射性的元素钍还有氟,钍是放射性的,大家都知道它可以致癌,而氟它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牙齿脱落,还有驼背。在北方,个别稀土矿周边出现的“矿湖”,也让旁边的村庄有了不光彩的名称癌症村,违规开采形成的稀土污染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健康悲剧。

稀土生产它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还有在稀土分离冶炼过程中,这两个方面。

在矿山开采的时候,南方它会导致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还有它使用了一些盐类,它会污染地下水源和一些河流,南方地区中重型离子稀土资源,属于世界罕见的,储量仅占中国的3%,十分有限,目前平均利用率只有20%到50%,而且盗采、无证开采十分严重,资源浪费很厉害,南方稀土矿山,山体规模比较小,而且分散,不适合大企业进行大规模地开采,这也是非法开采,盗采的一个屡禁不止的原因。

无规划设计水平的,低水平的开采,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与地下水及河流的污染,在稀土分离冶炼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如酸,碱,还有萃取剂,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还有废气,这些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有些小企业,它环保设施不全,或者是他装备了环保设施之后,根本不去开,或者是有些小企业它根本就没有环保设施。所以说这个环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有媒体曾经报道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的当地农民反映:“非常奇怪的是,我们这里的水稻不用施肥就长得特别好,但就是颗粒无收;下雨时,山上冲下来的水流到鱼塘里,鱼第二天就全死了。”这也是早年稀土环保硬伤的一个缩影。

2018年5月16日,由茶陵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江西团伙在茶陵盗采稀土破坏环境案。江西团伙在茶陵盗采稀土500余吨,获利一千余万元,污水造成下游地表水氨氮和重金属锰严重超标,最大超标倍数高达384倍和92.25倍,给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居民不敢饮水,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需317.01万元。

稀土违法开采的恶果是,不法商人一个月可以赚1千万,但环境治理则需要几十年!更是需要很高的治理成本。其要害是,非法开采不能按照规范的工艺技术标准实施作业,没有正常的环保设施投入和三废治理工艺。问题出在地方监管不严,上下政策脱节上”。

等忧工说完了,我又提了一个问题。

“那么,老哥,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稀土会卖的这么便宜呢?因为,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当几乎所有稀土企业都叫嚷亏损,无利可图的时候,为什么资本不停止对这个行业的进入呢?难道资本不想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率呢”?

“呵呵呵,我是个工程师,不太懂你说的什么社会平均利润率,我按照工程技术的观点回答你吧,也许不符合你问题的原义”。

忧工继续讲解。

“中国稀土产能已远超全球市场需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稀土产业的构成特点是民营投资很多,规模较小,在数量上要超过国企,多年来形成了稀土企业散、乱、小的不利局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供大于求,是导致我国稀土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因为我国人工工资比起发达国家极低,加上大家都不投入大额的环保治理费用,因此,相比于销售收入而言,利润还是很可观的。特别是黑开采,什么税费都不交,成本更加低,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资本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鉴于稀土生产企业性质的多样性,通过市场机制采用大企业大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整合,是符合多方利益的,我国稀土产业区域规模化格局,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不只是稀土行业,很多资源性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比如说我们的钢铁产业,目前民间资本十分庞大,为了行业有序发展,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或者行业组织进行投资策略引导,和行业规模控制,避免行业主体过多,导致无序竞争。

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是资源增长型的经济模式,众多投资都进入到了资源领域,这也正说明我们在终端产品开发产业化技术是滞后的,要推动我国资源增长型经济向技术增长型经济转变,一定要进行垂直整合,促进高技术企业进行终端产品开发。

我国的科技开发往往对材料以前投入很大,而对终端产品的开发不足,终端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领域,其主体一定是企业,企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最近有一种说法叫以资源换技术,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资源是换不来技术的,要发展技术一定要立足自身。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大批量生产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的企业,资源是换不来技术的,要发展技术增长型经济,还有待时日,我们的工业,科技和人文基础,决定了我国资源增长型的经济模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人家怎么可能拿它的技术来跟你换资源呢。

“在稀土价格暴涨的时候,卖产品甚至不如直接卖资源。”前述企业高层说,受稀土暴涨暴跌的影响,稀土下游深加工环节大受打击。

困扰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烦心事”是由重复建设引发的产能严重过剩。

袁开洪说,尽管我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我们好端端的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曾有稀土企业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离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发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2011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在6000吨左右,但仅一年后产能就超过2万吨,很多新上马的项目产能均以4000吨起。

现实问题是,目前国内稀土加工企业多集中在钕铁硼、发光材料和镍氢电池三大行业,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少有涉猎。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链条是终端产品,但这些年我们卖的还是稀土初级产品,反过来还要以成千上万倍的价格从国外买进深加工成品。”前述企业人士说。

他认为,稀土产业的深加工关键是看应用端,目前应用环节没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替代材料争夺市场技术问题很难抢占高端市场,再就是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本来就是短板;还有镧镁镍储氢动力电池国内企业产业化还存在问题。

这里面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并不懂得仪器仪表是工业体系的眼鼻耳,是工业化产业升级的基石,他们只看到这个行业亏损严重,就认为应该甩包袱,直接撤销了仪器仪表工业部(摧毁顶层体系),解散所有参与传感器材料和工艺研发的团队(摧毁人才体系),下马了全部传感器项目(摧毁科研体系),这使得我们在这个领域彻底投降,相关研发人员的精髓全部投入外资企业。这一战略性决策失误完全摧毁了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独立自主的基础,可以说中国现在连研发这些急需的仪器仪表的能力都丧失,在体系恢复之前,中国只能用稀土继续跟西方交换科研仪器。

稀土材料的高端应用,已经成为我国稀土产品发展的关键,我坚信依托我们自己的力量,一定可以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推动我国稀土科技,产业,向纵深发展,真正实现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我国资源增长型经济,向资源与技术复合型经济转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改变目前低价格贱卖稀土的现状呢”?

明先生从合法企业角度询问,尽管现在我们还没有买到一个稀土矿。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这我已经写在向上级的报告里了”。

忧总工继续解释。

“一、在国家建立稀土收储制度

事实上,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稀土进行了收储。

二、立刻禁止稀土出口。

既然过去几十年中,政府领导不可谓不关注,主管部门不可谓不尽心,专家学者们也提出了大量的建议,但中国的稀土开发依然还停留在低水平,那么从长远计,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莫过于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或者干脆从国际市场购买。

此好处有二:第一,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从根子上杜绝地方对稀土的无序开发以及偷盗行为,因为这些年,稀土的大量流失,正是因为一些政府和个人被国际市场的蝇头小利所惑;第二,解决产业整合,淘汰高污染产能。

三、源头治理。

做稀土产业整合,然后矿山管理,环境治理,重点查处非法盗采、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稀土矿山生产存在的越界开采、超指标开采行为,取缔非法开采(回收)矿点,依法没收矿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予以处罚;清理建设项目中违规回收稀土资源行为,对未按要求回收稀土资源行为的,立即责令停产整改。

违法开采、生产、销售、走私稀土产品等清理稀土废旧产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企业

查清与生产数量对应的原料来源、数量及库存原料,并予以核实。对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名,变相收购加工非法稀土矿产品的,贸易企业购销的稀土矿产品,对买卖非法开采和无法说明来源的稀土矿产品,依法没收矿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予以处罚。对稀土贸易企业将收购的合法矿产品销售给无计划生产企业及购销无计划冶炼分离企业产品的,责令停止贸易行为。引导稀土矿山企业将矿产品直接销售给有计划指标的冶炼分离企业。

四、治本

然后特别要重视终端产品开发,就是咱们国家这个技术,一定要鼓励大家技术创新,特别是发挥我们社会主义计划调控优越性,千万避免研究和项目撞车,一窝蜂,重复建设或研发,导致新一轮产品过剩”。

“那么现在,我们的政策有大的转变吗”?

明先生在商言商,最敏感政策的落实到位。

“嗯,我讲讲吧”。

忧工高兴的说了起来,难得他的灿烂。

“稀土企业有高层抱怨说,现在环保好一点的都是哪些守规矩的企业,不做稀土违法事情。同时,也是最老实最吃亏的企业。虽说正规渠道没挣到钱,不过面对“稀土反腐”心里很踏实。

在稀土控制的漏洞下,个别单位和个人从稀土的开采中赚的盆满钵满,而唯独国家的战略及利益没有考虑。因此,必须对污染环境盗采稀土者给予重刑。

稀土行业黑色利益链猖獗,环境污染严重,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国家损失之惨重,诸多违规之事,谁担其责?除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缺失之外,监管执法部门也难辞其咎。

***总理曾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说,“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仕而废其事,罪也。庸政懒政怠政必须继续坚决加以整治”。在稀土环境污染稀土打黑方面官员不为同样是变相腐败。

高悬“稀土反腐”之剑,正风肃纪,严厉打击黑稀土乱象,总量和环境不能双双失控,开采和冶炼不能招招有“毒”。在整治稀土乱象中,不管涉及什么利益集团,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利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下达“关于2018年第一批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国家三部委相继发文均与稀土息息相关,新规的出台,“大稀土、大生态、大环保”的战略走向再一次被国人所关注”。

听到忧工的信心,我们也一扫刚开始的沉重,但是,他很快又说出了另一个话题,同样令人痛心。

“唉,我也许是杞人忧天喽!有朋友问我,稀土的损失很沉重,除此以外,我们的稀土之殇后,应该没有什么可殇的了吧?我的回答是,如果不坚决将稀有金属收归国有开采,那么,这些稀有金属,又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下一个“稀土之殇””!

他猛喝了一杯茶,我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个老头,是不是危言耸听啊?

“呵呵,你们不相信我?那好,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了”。

忧工接着依然郑重的说。

“随着中国“芯”时代的到来,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消费需求获得刚性支撑。作为基础原材料的金属镓和铟等产品属于稀缺性金属,而中国在这些原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相信在中国突破“芯片”技术之时,国内相关稀有金属产业将有显著的发展。作为聚集了国内主要稀有金属品种的交易平台--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对于国内稀有金属及下游高科技产业的支撑作用将愈加明显。

芯片即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起着关键作用。芯片产业是信息产业中科技含量最高、附加值最大的、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更是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国际竞争十分激烈。近几年来,中国以芯片为主的集成电路9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而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额仅为2196亿美元。事实上,中国有十余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石油,长期居各类进口产品之首。“中国空心化”不但花费了我国大量的外汇资源,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家电制造、电子产品等制造行业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稀有金属呢?

稀有金属根据各种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赋存状态,生产工艺以及其他一些特征,一般从技术上分为以下五类:

稀有轻金属包括锂、铷、铯、铍。

稀有难熔金属包括钛、锆、铪、钒、铌、钽、钼、钨。

稀有分散金属简称稀散金属,包括镓、铟、铊、锗、铼以及硒、碲。

稀有稀土金属简称稀土金属,包括钪、钇及镧系元素。

稀有放射性金属包括天然存在的钫、镭、钋和锕系金属中的锕、钍、镤、铀,以及人工制造的锝、钷、锕系其他元素和104至107号元素。

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0%。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合金、半导体数据传输、航天产品的制造。主要伴生在铅锌矿中,2005年我国原生铟产量也只有410吨。铟它是一种伴生的金属,只是锌精矿里面的含量都是用PPM(百万之)计算的,非常的少,不能再生。

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50%。主要用于夜视仪、热成像仪、石油产品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并被广泛用于光纤通讯领域。

中国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如钨、钛、稀土、钒、锆、钽、铌、锂、铍等已探明的储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稀有金属工业体系,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并积极健全国家战略收储与商业收储,以确保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安全。

中国稀有金属现状:中国缺少原油,缺少铁矿石,最终,高价买进。我们拥有稀土,钨,铟等外人垂涎三尺的稀缺资源,这样看来,老天真的很公平。但我们以低价送给人家,并且是在低效、高耗能、严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可叹可悲,我们学习的是西方经济,必定被外人牵着鼻子走,近期的铁矿石“间谍门”似乎给了我们一个为何谈判屡屡受制于人的理由,其实,这是假象,不谈国家尊严,不谈民族利益,就从国人的劣根性来看,在利益至上的时代,羊性+贪婪使我们看到一桩桩丑闻。

我们也都知道谁拥有了稀有金属,谁拥有了最高端的技术,谁就能成为经济大国,并遏制其他国家的咽喉,我们有这些资源,但我们低价卖给了别人,我们也没有技术,只能以数十倍的价格买回来人家的次高端产品。

我重点讲解更加贵重的三种稀有金属。

1、铍矿

此次发现的铍矿是比稀土还贵重的稀有金属,储量大约在4000万吨左右,价值高达千亿美元。

铍具有熔点高、稳定性好、弹性强的特点。目前航空、航天、核领域都需要用到铍。铍在这些领域中,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由于稀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种金属在全球储量都很少,每年仅有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能够产出一两百吨铍,此前西方严格控制这种金属的出口与交易,美国也只对特定的国家出口这种名贵金属,我国只能够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少量的铍。

而如今我国发现大量铍矿之后,美国却一直积极和中国协商,希望中国能够出口铍矿石。

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具有不可再生功能,出口一点就意味着储量少一点。之前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铍生产国,所生产的铍却半点都不肯出口到我国,如今我国发现铍矿却反而希望中国能够出口铍矿石,这可能吗?

稀土的损失已经为我国敲响了警钟,对待稀有金属资源我国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随意了。希望国家这次能保护好这批铍矿,一旦稀有资源枯竭,届时可是再多钱也买不回来的。

2、锗矿

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锗保有储量约为8600金属吨,而世界已查明的黄金储量约为8.9万吨,锗储量明显少于黄金。

“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但是中国在锗的制造和应用上,仍旧处于行业的末端,多以锗锭和粗加工为主,而且大多数产品都用于出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位锗业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而另一个锗业大国美国的开采量却很少。”

“了解锗的人实在太少了。”让那些以锗为生的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当我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或许已经为时太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名锗业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多数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这些技术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锗的应用。

像其他稀散稀有金属一样,我国锗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锗资源国。

“目前美国已经探明的锗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5%,可以说,中国和美国基本上垄断了全球的锗资源。”东吴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袁理告诉记者。

谈及美国丰富的锗资源,云南锗业高管感到一丝无奈,“美国基本上是不开发这一资源的。”

美国是全球锗的消费大国,但其锗产品生产企业的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另据记者了解,美国早在1984年就将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进行战略保护。

全球保有储量只够用40年

“虽然国家对锗进行保护,同时也正在酝酿收储,但是要想真正让这个行业得到根本的改进,还应该在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上下功夫,向产业下游延伸。”诸葛毅告诉记者。

3、锑矿

好在为了保护锑资源,我国首次将锑列为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并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锑出口配额制,2009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对全国锑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随后每年公布开采总量指标,我国的锑产量才有所减少。

早期,中国的锑行业以初级产品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锑现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半导体元件、医药及化工等领域。由于各系列深加工产品的占比逐步提高,我国的精锑的产量也在逐年提高。目前,锑深加工技术及设备整体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

与中国不同,美国锑资源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内华达州。国内也只探不采,因此美国的锑金属主要依赖进口,美国从中国进口了62%的锑产品。

在产量快速增长和出口的同时,资源开采,甚至是浪费、破坏的程度也相当惊人。2000年以后我国的锑产量上升到10万吨以上。如果锑的金属产量仍按每年10万吨左右来估算,目前中国锡、锑资源的静态保证年限都不足10 年的时间,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今年,我国的锑品产量整体较上年已经有所下降,锑产业链也向着高附加值、精深加工方向进一步发展,相信锑不会走稀土的老路了”。

忧工的讲座结束了很久,大家心情都不好,沉甸甸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大军哪,我和你一定要把稀土矿收购回来,为咱们国家,为子孙后代,搞一点资源存折!加油”!

明先生异常激动站起来,还握住我的手说。

“好啊!我们一起加油”!

我也很激动站起来说。

“嘎嘎噶,我和朱子虽然没什么过硬的关系,但是,出个力,跑个腿,义不容辞!是吧?朱子”。

“没错!全力以赴支持大军”!

高哥和朱子也过来,和我击掌为誓。

“哈哈哈,还有老夫呢”!

忧工也快乐的像个老小孩。

“喂,喂,哦,金明啊,什么,你来到白云鄂博了,好啊,我在小萌羊呢。你想过来喝酒”?

突然,甘心的电话想起来了。他捂住受话器,转身征求明先生的同意。

“嗯,明总,我一个朋友,内蒙有色金属交易所的红马甲,我发小,来白云鄂博看我,能让他过来吗”?

“哈哈哈,没问题,小老弟他,说不定以后,还能帮我们天宇呢。快快有请”!

明先生热情好客。

这个时候,我的电话也响起来了,原来是金哥忙过了,还责备我不够意思,到了内蒙也不打个招呼,他呢,正好在白云鄂博出差,也要过来请我喝酒。

“哈哈哈,大大的有请,统统有请!这酒越喝越有劲了”。

明先生开怀大笑,胡子都漂浮起来了。

二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把我们的话题,引入了间谍和经济汉奸了。警惕啊,善良的我的同胞们,也许,您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特征是,看到我的小说,异常暴跳如雷,这点秘密,都被空喊曝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