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看,却发现门口停着两辆车子,前面最先下来的是朱先文,不知道这个小子怎么又来了。
“李正夫,再跟我们弄几斤小鱼”朱先文一下车就开口叫道。
中午的时候那顿饭可以说是宾主尽欢,这炸干鱼还没有端上桌呢,朱先文闻着香气蹭到厨房夹了一筷子尝尝结果一尝筷子就不丢手了,最后还是朱母用勺子在他的脑袋上打了一下才将他赶出厨房。
这东西是特意给客人准备的,客人还没有吃上呢,他倒是先开吃了,还别说这炸小干鱼就是好吃,连骨头都是酥香酥香的,吃到嘴里几乎让把骨头也嚼碎了吞下,刚才朱母尝咸淡的时候也忍不住多吃了两块。
这一大钵子小干鱼全部端到桌上后,几人很快都伸着筷子夹菜往嘴里塞,不到二十分钟,那一大钵子炸干鱼已经下去了一大半。
朱母过来上菜的时候看他们的吃相顿时吓了一跳,幸亏这小鱼的刺小,而且早就己经被油炸酥脆了,不然卡住了怎么办,再看看炒的其他菜,根本没有动过得迹象,就连她最拿手的鱼香肉丝也仅仅被象征性的夹了几筷子。
“别光顾着吃菜,你也敬老周几杯酒呀”她赶忙推了自己丈夫一把。
“嗯,咱们走一个……”朱父这才想起自己的正事儿来。
“呵呵,酒不用着急,咱们有的是时间,倒是嫂子你这个小鱼炸得好呀,酥、香、脆全占了,等下给我说说怎么做的,回去我也让媳妇做两顿”这客人叫郑多福,和朱父一样,也是一个公务员,不过朱父和人家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父的顶头上司都被人家管着呢!
“这菜我可不敢贪功,主要是小鱼好……”
经过她这么一解释,郑多福对黄鳝来了兴趣,说回去的时候要带一些,朱父就让儿子再去弄一些回来,谁知道郑多福也想跟过去看看这小鱼到底怎么养的,于是他们就一道开车来到三河村。
几个人进入院子看到水池都没有什么感觉了,毕竟这些小鱼也不是养的,而是下大雨从上游水库冲下来的,而流水河上游的水库也没有什么人管理,所以水库里面的鱼大多是野生的。
这位郑先生一开口就要了十斤野生的小鱼,不过这次他们来倒是准备齐全随车还带了一个大塑料桶。
而且因为这是朱先文带来的人,李正夫也没有要人家的钱。
第二天是逢集,李正夫早早的就上街将包裹取了他回家打开一看没有想到除了几本养田螺的书籍外,陆国波还给陈静也邮了两本书,里边特别注明是让她打发时间用的。
因为这几天一直惦记着养田螺的事儿,因此李正夫就坐在杨树下迫不及待的翻看着那几本书。
春乏,春乏,人一到春天就容易犯困,这才看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他也着眼睛打起盹来。
刚闭上眼睛要睡着呢,那十来只水鸭子却回来嘎嘎的直叫着将他惊醒,李正夫叫了几声狮子虎头,然后用手一指鸭子,狮子虎头立刻汪汪的叫着冲上去,将它们全部赶出院子。
门外水沟里小鱼小虾螺壳多得是,水鸭子想找食儿很容易,李正夫以前没有注意,前两天看到水鸭子在里边捉鱼,他就好奇的伸头过去看了一下,发现门前这条长长的水沟中几乎是突然之间鱼儿变得多起来,而且块头明显比别的水沟中的肥硕的多。
这让李正夫想起去年下暴雨的情景,看样子应该是院子里的泉水流到了水沟中。
刚把水鸭子赶走,却发现那十几二十只兔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溜进了菜园子里面,正在菜地里啃上海青呢,这一会儿工夫已经糟蹋了一到片。
无奈李正夫只得又指挥着狮子虎头将兔子也赶回了巢穴,等院子里彻底的安静下来,他却又睡不着了,这个时候恰好二家公家养的老母鸡跑了过来,咕咕的叫着在他外公家的院子里捉青虫。
李正夫看了也凑上前去,在麻叶上捉了一个大青虫放在手中,那老母鸡立刻就跑了过来,将他手中的虫子啄走,然后扑棱着翅膀跑走。
他原本想等回休息睡觉的,哪知道眯了半天也没有见睡着,看看离中午还有个把小时。
反正自己闲着无事,还是到处转悠转悠,他刚走到大伯娘家门口就听到大伯娘的声音在头顶喊着:“你接好呀,别光顾着吃,我准备扳树枝了”。
李正夫赶忙抬头一看,却见大伯娘正站在自己家的大门顶棚上用竹竿钩子扳榆钱呢,而大伯娘四五岁五六岁的孙子孙女则略带兴奋的仰头望着树枝,手中不停的抓着一大把一大把的榆钱往嘴里塞。
这个季节正是吃榆钱的季节,那一棵棵粗壮的老榆树枝头上都挂着沉甸甸榆钱吊子,一串串绿油油、嫩生生的榆钱光让人看了都眼馋。
“正夫哥来了”秦昆倒是先发现了李正夫赶忙打招呼。
“啊……”大伯娘也看到李正夫来了,
昨天下午的时候几个小屁孩儿上树勾榆钱吃被她看到了还训斥了一顿,怕摔着!
她也是早上看到秦昆偷偷的用竹竿勾榆钱吃才起了兴致,要了一串子尝尝,结果感觉很不错,嚼起来很有味道,于是大伯娘就再勾些榆钱中午的时候包蒸菜吃。
秦昆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爬起树来一点也不比那些熊孩子逊色,听到自己的奶奶点头,立刻就要往树上爬,结果大伯娘怕她出意外,却反悔了,就说还用竹竿钩子勾,正忙乎着呢,李正夫却过来了
李正夫到了树下,然后问道,“你们想吃榆钱是吧?我给你们上树弄,筐子就放在树下吧”。
他上树也是溜快,双手抱住粗粗的树干,三下五去二就窜到了树腰站在枝杈上用手搬过一个嫩枝,将榆钱一大串子一大串子的往下丢,李正夫的眼力奇准,每次大部分都恰好扔到筐里,根本不用她们两个费事。
榆钱不管是生吃还是蒸成蒸菜都好吃,这里有“一树榆钱半月粮”的说法,过去在青黄不接的春三月,人们都是靠树上的榆钱度过饥荒的。
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不过还有不少人家蒸蒸菜吃,因为这东西的确吃起来很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