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杨丰跑了(1 / 1)红尘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江北,在淮扬,洪承畴统领十几万人马,更兼管军政民务,俨然就是长江以北的土皇帝,他派遣来的使者就算不是钦差也和钦差差不多了。

小小的七品县令当然得急急忙忙的前去接待一番,唯恐伺候的不够周全,急匆匆的交代了几句之后,就风风火火的离去。

县尊大人已经走了,那老狱卒慢条斯理的关上了牢门,再次用铜锁锁死,转身之际,却把钥匙掉落在牢门之外,完全就是一副浑然未绝的样子。

看着那把钥匙,杨疯子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显露喜色,单手扶栅栏凑了过去,微一伸手就钥匙拿了过来。

轻易的打开铜锁,为了防止被人发现又抄起一根行刑用的铁通条,强忍着腿脚上的剧痛,一步一挨的从监牢中走了出去。

以往是时候,监牢的二道门处必然会有四个当值的狱卒负责把守,就算是有人从大牢里逃出来也绝对跑不出这道门。

只是今日的局面和以往有些不同。

那四个狱卒虽然都在,却没有守在门口,而是进了旁边的耳子房里。

杨疯子手里捏着铁通条,慢慢的潜了过去,隔着老远就听到了那四个狱卒的议论之声。

狱卒的议论声音很大,就好像是特意说起似的:“在头道门儿外当值的老高,他老婆生孩子,急匆匆的回家去了。”

“老高喜得贵子?真是可喜可贺。”

“说来还真是奇怪,也不知送子娘娘发的哪门子慈悲,不仅老高家里生孩子,外面当值的小庄家也在生孩子,都赶回去照看老婆了,哈哈!”

“小庄他们一走,这偌大的县大牢就剩下咱们几个了可得仔细着点儿”

在头道门儿那边值班的狱卒临时有事都走了?真是天助我也。

不知是因为过分的惊喜,还是腿脚不便的缘故,一个不留神杨丰竟然碰掉了挂在墙上铁簸箕。

“当”的脆响之声在沉闷的监牢中显得格外刺耳,声音传出去老远。

“完了,完了!”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聋子也能听到了,那四个狱卒一定会冲出来,少不得又要一场恶斗,杨疯子下意识的捏紧了手中的铁通条,做好了战斗准备。

奇怪的是,耳子房里的那四个狱卒似乎比聋子还聋,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到外面的动静一样,不仅没有出来查看,反而愈发的大声谈笑起来。

杨疯子不敢耽搁,强忍着疼痛走到二道门处,正准备用通条撬开铁门,却惊讶的发现牢门只是虚掩,并没有上锁!

毫不犹豫的出了二道门,直奔头道门。

头道门的情形和二道门一样,根本就没有上锁。

到了这个时候,杨疯子已经明白过来,自己之所以能逃到这里,不是因为狱卒的疏忽大意,而是因为刻意的放纵。

他们是想杨疯子赶紧逃跑。

按说杨疯子就应该尽快逃离牢笼,但他却没有那么做,而是再次返回二道门处,朝着耳子房拱了拱手,高声说道:“多谢了。”

喊的这么大声,耳子房里的那四个狱卒却充耳不闻,就好像真的聋了一样。

杨疯子再不犹豫,直接打开无人看守的牢门,拖着伤残的腿脚一瘸一拐的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确认杨疯子已经逃走之后,四个狱卒才从耳子房里出来:“赶紧去禀报老爷,就说咱们这边的事儿已经办妥,快去快去”

几乎所有的县衙都是前堂n式的建筑格局,在大堂之后是县尊老爷的生活起居之所。

高邮县令就是在这里找到洪承畴派遣来的使者。

排开酒宴,没完没了的反复敬酒,已经吃的半醺的使者虽然收下了县尊大人孝敬的“鞋钱”,却不敢耽误了正经差事:“时候已经不早了,劳烦高邮县把要犯杨丰带过来由我提走,交由总督大人亲自审讯,我也好尽早回去交差。”

“好的,好的,可不敢耽误了上差的正经事儿。”县尊大人看了看身旁的笔墨师爷:“要犯杨丰提过来没有?”

笔墨师爷礼数恭敬的说道:“回大人,要犯杨丰已经提过来了,但是”

“什么但是不但是的?赶紧把要犯交给上差大人,把移交文书办妥,好送上差回去复命。”

时间不大,几个衙役抬了一具死尸过来。

看到这具尸体,洪承畴的使者惊的目瞪口呆,醺醺醉意顿时消散到了九霄云外:“这是杨丰?”

笔墨师爷回答道:“回上差,这就是杨丰,匪号杨疯子。”

“他他怎么死了?”洪承畴的使者恼怒的大叫起来:“你你们怎么把他打死了?”

高邮县令也不住的吹胡子瞪眼,厉声呵斥着:“我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杨丰是要犯,一定要留活口,怎么会死掉?”

“回大人的话,这杨丰不是我等打死的,他是自杀。”

“自杀?”

“这杨丰自知罪孽深重绝无活路,严刑拷打之下受刑不住,以头撞墙壁而死。”笔墨师爷说道:“您看看着伤口,分明就是一头撞死的。”

县尊大人蹲下身子,装模作样的看了看伤口,重重的点了点头:“嗯,确实是撞死的。虽然我也想留他活命掏出些有用的口供,想不到这贼如此刚烈,竟然一头撞死了人死不能复生,死了就死了吧。上差要不要带这贼的尸体回去?”

带尸体回去有个屁用啊!

先让杨疯子“自行越狱潜逃”,等于是卖了一个人情,如此一来就不会招惹绝死勇士。

再用一个死囚的尸体来糊弄洪承畴的使者,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这就是笔墨师爷想出来的那个“两全其美”的妙计,叫做移花接木瞒天过海。

反正那死囚的脑袋已经撞的稀烂,根本就看不出本来面目。

而且县衙上下相互勾结,上至县尊大老爷下至狱卒,全都串通一气,从外地来的使者根本就分辨不出,而且毫无办法。

虽然心中万般不快,奈何杨丰已死,而且事先又拿了高邮县令的好处,这个时候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无奈的回去复命。

听了手下的汇报之后,洪承畴不动声色的说道:“死了?那杨丰死了?死了就死了吧,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是。”使者下去之后,洪承畴一改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神态,猛然一脚踢翻了书案,高声大骂着:“欺上瞒下,以至于此,混蛋,混蛋!”

洪承畴是何等精明之人!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当时的情形,心中却是一片雪亮,很清楚的知道这根本就是个瞒天过海的花招。

杨丰是要犯,一定会严加看管,怎么会有自杀的机会?

而且他自杀的时机实在太过于微妙:早不自杀晚不自杀,偏偏要等到洪承畴提人的时候才自杀,洪承畴要是相信这套鬼话,那才真的是活见鬼了呢。

哪怕是用脚丫子想想也能猜出事情的真相:高邮县令畏惧绝死锄奸营的报复,不敢真的把杨丰怎么样了,又不敢把他交出来,索性弄出这么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其根本用意就是两不得罪明哲保身。

洪承畴很清楚的知道那具尸体一定不是杨丰,真正的杨丰早已经被放走了。

而且肯定不是明目张胆的放走,而是让他“越狱潜逃”。

就算是真的查出来,最多也就是个“疏于执守”的罪名。

这甚至算不上是罪行,只能算是过错。

前番高邮县的汇报信件之中,曾经详细提起过要犯杨丰的情形,说他的腿脚受伤不轻。

一个腿脚受了重伤的人,连走路都很困难了,却能在戒备森严的大牢里逃出去,这说明什么?

说明从中作祟的绝不仅仅只是县令一个人,而是整个高邮县衙上下串通集体作案。

对于洪承畴而言,放走一个杨丰确实不算多么了不起的事儿,但这个事却足以说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心向背。

这江北之地本就是明朝的疆土,又有史可法这么一尊神的巨大影响,偏偏不久之前多尔衮又强迫推行剃发令,民心不在清廷这边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自从接任江北总督之后,史可法并不急于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心一意的做了很多琐碎细微的工作。

比如说统计人口划分土地,比如说严格约束清军,许下“不残百姓,不焚庐舍”的诺言,比如说改组清军善待数量庞大的新附军。

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民心稳固江北的统治基础。

虽然江北各地普遍存在诸多零散的抗清武装,还有来自江南的数支先遣军一直都不停的打游击搞破坏,着实给洪承畴造成了不少麻烦。

但这些根本就是敌我双方的较量,完全就在洪承畴的预料当中,真正让他焦头烂额的根本就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民心。

清军初来乍到,本就侵略军的身份,以前更有多铎的残暴和剃发令的血腥,民心不在清廷这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多是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而已!

但是“杨丰事件”却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隐患:不仅民心不在自己这边,连江北的官员都首鼠两端两面下注,这可不是小事儿,一个弄不好,就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

不论是出于对绝死勇士的畏惧,还是因为心怀前朝,江北的官员始终没有和洪承畴一条心,没有全力以赴的配合他。

地方上的百姓更是如此,这才是那么多小股叛军在江北空前活跃屡剿不灭的根本原因。

要想平定江南,首先就要稳定江北。

但是,现在的江北局势不仅没有稳定下来,反而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

长此以往,必成祸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