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中,在孙承宗死难高阳城之后。卢象升因为身为兵部尚书,兼天下督师,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当即便被崇祯帝罢了职。虽然崇祯皇帝准许其戴罪立功,仍然具有领兵之责。但之后无论是兵权,还是指挥权都大加削弱,无法再继续指令三镇总兵。故而,卢象升所指挥的最后一仗,参与者也不过他本部所率的五千人马,哪有会有不败之理?
如果说一切事件都需要一个源头和一个原因的话,那么,朝廷的战和不定便是卢象升最后败亡的源头。而孙承宗的意外身死,就是那个最主要的促因。周显在第一次见卢象升之后,就在考虑如何改变他最终的结局。想了好几天,才想出这样的一个办法。一旦卢象升救了孙承宗,或许后面的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卢象升沉吟良久,道:“这个方案确实有一些可行之处。但多尔衮多谋善战,对军事之敏锐远超常人的想象。如若他一旦发现我率领援兵到达,他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安然北撤,又怎么会冒着巨大的风险继续强攻高阳?”
周显笑道:“这就需要卢督师来舍命陪多尔衮玩这一局了?如若到时候您虽然率部成功进入高阳,但所率的只是本部五千人马,我相信多尔衮必然还会继续强攻。您要知道,您卢阎王的大名。不仅在流贼之中,就是在满虏之中也是大名鼎鼎。多尔衮看到您只是率少部人马入城,以满虏之骄横,断然不会将您放在眼中。而高阳城又那么小,看着旦夕可破。您觉得以我大明两位重臣的性命,难道还不值得多尔衮冒险一次?”
卢象升沉思片刻,望向周显说道:“你是想以我和孙阁老两人为饵,引多尔衮舍不得放弃强攻高阳?从而为后续大明军队创造机会”
周显点了点头道:“此事,确实存在一些风险。但一旦成功将满虏吸引到那里,或许真可以攻破他们。学生所说只是我的一点提议,至于不当之处,还望督师能够赎罪。”
卢象升豪迈笑道:“敢拿我们两个的性命做赌注,你的胆子可真够大了,但此计听起来确实可行。自领兵之日起,某便有死国事之心。如果能以一己之死换取彻底击破满虏,吾何惜一命?你的这个建言我暂时收下了,但此时还需继续探查。我会加派斥候,时刻关注保定那边的形势。一旦确定满虏确实有进攻高阳的意图,我便会如你所愿,第一时间率部驰援高阳,尽全力坚持到朝廷援军到来。”
周显笑了笑,道:“卢督师,学生还有两个建策。一是听闻陛下从户部调取万金,而又从内帑之中拿出了三万金,总共四万金赏赐于您用以犒军。依学生看来,这四万金您可以拿出一半赏赐将士,剩下的一半就用来在京师附近购置粮食。这样一来,即使各地州府不为您提供粮草,你也可保证士卒不会遭受冻饿之苦。还有一条是,守城之时,各种火器至关重要。您现在还有统领三镇总兵之权,如果将三镇将士所有的火器交给您的本部人马,到时候守城必能事半功倍。而且,最好不到紧急之时,不要轻易使用。只有这样,多尔衮才会以为自己有时刻攻破高阳的可能,更有利于将他钉死在那里。”
卢象升点了点头,笑道:“我果真没看错你,年龄虽幼,但思虑周全,给予时日,必是朝廷大将。好好加油,我看好你。”他抬头望了望天,站立起来道:“没想到竟然和你聊了这么久,我现在该走了,不能让城外的将士们等太久。”
周显立起身来,躬身拜道:“学生恭送督师,助您此次能够一切顺利,安全而回。”
卢象升笑道:“借你吉言。如果此次真的能够大破满虏。等到我回到京师之时,我一定好好的设宴请于你。”
周显躬身一拜,笑了笑道:“那学生就等卢督师的好消息了。”
看到卢象升骑马远去,周显暗自叹息了一声,道:“卢督师,希望我所做的这一切,能最终能帮到你。”
在卢象升率部出京之后,朝廷的主战方和主和方终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冲突。主战方杨廷麟在朝堂之上,直接斥责杨嗣昌卖国求荣,为一等国贼。要求崇祯帝直接将杨嗣昌解职,言辞之激烈,呼应大臣数目之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崇祯帝维护杨嗣昌,并没有对他有丝毫斥责之语。而杨嗣昌却因此彻底忌恨上了杨廷麟,向天子上疏辩称他知晓兵法,提议由其担任兵部主事。明升暗降,将他放到卢象升军中效力,最终将这个讨厌的人彻底赶出了京师。而周显这边,唯一一个能让自己提起兴趣上课的夫子也没有了,这种损失简直是大了去了。
对于杨嗣昌本人,周显历来是心存感激的,要不是他的大力推举,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天子注意到,并让担任太子陪读。而且,在周显看来,也从不觉得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什么错。但他这个人的心眼实在太小了,睚眦必报的性格也让周显丝毫谈不上喜欢。
杨嗣昌是少数几个在那个时代能彻底改变大明最终命运的人,他的才能也足以担起如此重任。但可惜的是,他忘了,要彻底改变这个乱世,必须身旁有一大堆有才能的人支持他,而不仅仅是谋求到皇帝一人的支持就可以了。
卢象升因为他的原因而战死巨鹿,孙传庭也因为他的嫉贤妒能而很长时间不受重用。在朝廷之内,能担得起重任的大将,要么被他忌恨,要么被彻底弃用。导致最后他身边能够依靠的要么是左良玉、贺人龙等这样的桀骜之辈,要么是一群只会听从他命令的无能之将。也不怪乎最后他耗尽心力,却一败涂地。
不能容人者,终被众人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