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密谈(1 / 1)凡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宴席结束之后,李康和李密都没有走,他们又单独谈了一会儿。

“世弟,你为何不肯自己出面去找到齐王府的人,非要我来为你出面?”李密端着茶杯,抿了一小口后问道。

“在下乃一介布衣,如何能去做这种事情,而世兄则不同,您有爵位。这件事情以后被人知道后,您尚可保全自己,而在下难免会被朝廷的官吏作为替罪羊,拿出去充数。所以此时不得不麻烦世兄了,还望世兄见谅。”李康语气诚恳的对李密讲到,对于这一点,李康说了七分的真话,要是由他出面,难免会留下把柄,以后会被人拿出来制约自己。

第二点,他不想让人注意到自己,要是自己出面从齐王那里弄这种敏感东西,有心人会注意到义丰李家,稍有不慎,就是灭族之祸。

不要说李康胆小,而是他明白,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自己在没有实力保护自己之前,万事都要谨慎。

李密对于李康的回答不可置否,他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李康为什么要那些东西,依靠义丰李家的势力,李康何须要这些东西。

“对了,世兄,我刚才有件事情忘了和您说了。”李康对李密说道。

“还有何事?”

“世兄,我希望这些东西都是铠甲。”李康伸出头,对着李密小声的说道。

李密听完,眉头紧锁,李康全要铠甲,他想干嘛,是想造反不成,铠甲这东西可真不是那么好办的。

“哦,对了,这些铠甲都要明光铠。”李康补充道。

李密皱着眉颇感不悦的对李康说道“这可太难办了,都要明光铠的话,只怕是齐王府的人绝不会同意的,你要知道,我大隋军中有两档铠和明光铠,还有一些比较差劲的皮甲等,其中明光铠最为宝贵,只有一些精锐之师才会装备的较多一些。我要这么多的铠甲,只怕到时必会有人怀疑密有谋反之心呀!密可承担不起别人的这种猜测呀。”

李康微笑道“这些小弟自然明白,我怎么可能会让世兄冒此风险,请世兄听在下说完,小弟一定包您满意。”

“贤弟请讲。”李密头对着李康,伸出手示意李康讲下去。

“世兄,我们要想从齐王那里弄到的军械全是铠甲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铠甲。”

李密神色一动,“贤弟是说,我们等到其他人从齐王那里得到铠甲后,我们从他们那里再想方设法得到些铠甲。”

李康点点头道“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说到这,李康面带微笑的对李密道“世兄在洛阳交友广泛,我想世兄做到小弟刚才所说之事并不是太难吧?”

李密嘴角露出笑容,指着李康说道“贤弟可真是深谋远略,怕是你一直都在打我李密主意吧?”

“世兄不要误会,小弟这次确实是想要借助世兄的力量,但之所以会想要借助世兄的力量,就是因为洛阳城内除了世兄以外,怕是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件事情了,小弟不来找世兄,又能去找谁呢?”李康恭维道。

“哈哈哈,世弟真是有一张巧嘴呀。”李密笑着说道,他现在对于李康的认识,是绝不能轻视了李康,此人也是一个大智慧之人。

“那好,世弟就放心吧,一切都交给我,我到时一定不会让世弟失望的。”李密答应道。

“那太好了,有世兄出马,此事定当手到擒来。”

接下来,李康和李密又聊了一些其它的,李密喜爱兵书,刚才给李康说了一段,让李康受益良多,觉得李密真的是在兵法上很有造诣。

聊着聊着,李康不由的想将话题引到朝政上去,他想听听李密对于现在时局的看法,看看他现在是不是就已经有了大逆不道的想法。

“世兄,对于如今的天下形势,你有什么看法没有?”李康端着茶杯喝茶,放下茶杯时装作好像在不经意间问道李密。

李密听到后,眼神闪耀了几下后,回答道“我朝乃是高祖代周而来,后又灭南陈,一统四海,先帝谋略过人,使天下百姓富足,民心所向,国力昌盛。当今陛下继位,其文韬武略,更胜先帝,建东都,而避关中之弊端,更稳固河北之地。我大隋几次用军,大获全胜,扩土千里,立下了不世功勋,如今四海升平,朝政算的上是清明。”

“嗯,当今陛下,有雄心壮志,欲建立超越先人之功绩。”李康顺着李密的话肯定道,他然后接着说道“陛下自登记以来,先后修东都,修长城,挖运河,沟通南北,几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可谓是大杨国威。然过去几年徭役颇为繁重,河北之地最甚,小弟以为此法甚为不妥呀!不知世兄对此有何看法?”李康将话题引到了徭役之上,想要借此引出李密的真实看法。

李密沉思了一下后,说道“徭役颇重乃无可避免之事,我朝欲建此工程,必需大量人力物力,徭役自然有所加重,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同样之事,无有他法。”

“世兄所言固然有理,然,为君者,当爱惜民力,过犹不及。依在下看,如今的徭役已经超过了我朝百姓之力,应当速速有所休息才可,不然,将来必埋下祸端。”李康用手指敲着桌子说道。

“世弟此话倒也不假,君主自当顺应天时,体恤百姓,按时与民休憩。朝堂有识之士众多,他们必然可以看出,自会提醒陛下,贤弟不用担心。”虽然李密这样说,但李康看得出李密有些心不在焉,对于此事的看法,分明心口不一。

李康接着试探道“话虽如此,可在下听闻,当今陛下不喜臣子们的谏言,继位之初,就下旨废除言官,并且很多向陛下进言的大臣都遭到了陛下的处罚,如今,很少有人敢向陛下直言不讳呀!”

“确实如此,陛下确实不喜别人的谏言,对于挖掘运河之事非常坚定,无人可以改变他的注意。”李密点头道。

对于杨广这个人,他确实不喜欢别人对他的劝谏,当初在他要迁都时,许多的关陇集团的官员在朝堂上执意反对,最后有不少人都丢了性命,吓的其他人再也不敢反对,这才顺利迁都。他提出修建运河时,也有大批官员反对,但反对者大多丢官罢爵。导致后来整个朝堂之上,杨广说一不二,没有一个大臣会有反对意见。

现在的杨广在朝廷中,因为迁都等一系列的动作严重的损害了关陇集团的既得利益,已经和关陇贵族离心离德,对于杨广所有的作死行为,他们不出一言,还顺着杨广。其他的官员面对杨广喜怒无常的脾气,也是不敢直言劝谏,就任由杨广一直闹下去。

“所以小弟才会对此有所忧心,不知世兄觉得这样下去,会有何后果?”李康接着接着问道。

李密听道李康的话后,沉默不语,在李康的催促之下,他才开口道“长此以往,河北之地必会动荡不安,不过,要是朝廷能够悉心治理,还是可以很快恢复稳定的。”

“世兄所说甚是。但世兄,小弟想问,如果河北之地真的彻底混乱,百姓跟朝廷离心离德,不知会有什么后果?还有,自陛下继位,用兵不断,而且我听闻陛下对于高句丽之王甚为不满,有征讨高句丽之意。”李康见李密还是没有吐露一点的真实心意,便将话题直接放到明面上,开始逼迫李密说真话。

“河北之地若是不稳,那必将极大地影响我朝的稳定,至于征讨高句丽之事,贤弟从何处听来,高句丽这些年来确实对我朝颇为不敬,但朝廷之内并没有任何的想要对其用兵之意,贤弟怕是道听途说,误信他人之言。”李密看着李康不太相信的说道。

“世兄,在下原意和你打个赌,我料定三年之内,陛下必然会对高句丽用兵,而且还是调动举国之力来攻伐高句丽。”李康自信的说道。

对于李康这么自信杨广会征讨高句丽,李密有些奇怪,不知他那来的信心。“贤弟为何这么肯定?”李密问道。

李康正了正语气道“自陛下继位,周邦藩国里数高句丽最为不敬,其余之国,已经尽皆臣服,不敬者皆遭到攻伐,如吐浑谷,和伊吾国,现在就还只有高句丽依旧如此,陛下怎能不征伐它。”

“那倒也是,陛下断然不会允许一个弹丸小国继续冒犯天威,可是你怎知陛下一定会御驾亲征呢?”李密先是肯定了杨广会进攻高句丽,但依然不相信杨广会御驾亲征。

“世兄,我们陛下登基以前,少年时就带兵打仗,在平陈之役时立下了大功勋。自从陛下登基后,就再也没有领兵征战过,他可是一个喜欢动兵之人,这征伐高句丽应该是最后一场大战了,陛下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次的机会,他一定会亲自领兵,一来满足一下他的兴致,二来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威严。所以征讨高句丽陛下必然会亲自带兵。”李康夸夸而谈道。

“那有何以知道,这将是一场国战呢?”李密紧追不舍的问道。

“哦,这个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需要世兄自己来领悟了。”李康摇着头慢悠悠的回答道,样子有些像那些算命的‘老神仙’在最后关头,别人问他该怎样消灾解祸之时,他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