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我要是东岳大帝也觉得憋屈。
按照制度管理阴司地府的职务是三千年一任,这是板上钉钉的是规定好的,到期就换人,我没意见。
可是又通过各种手段,夺取自己信众削弱了泰山山神的地位,可就是不地道了。
虽然捧起来的是自己的女儿,大帝他老人家是当老子的让着点儿自己的姑娘也说得过去。
哪怕你们就在他的雕像旁边多供奉神像,多一个神位,估计大帝他老人家也就认了。
再联系上地府的职位,按照东岳大帝信仰减弱到极致来推算他到任的时间,应该是宋末元初。
可是距离宋末元初前几百年的南朝时候,就有人为了让大帝下台而开始提前布局了。
到南朝时,道教对酆都大帝的描绘比较成系统了。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所排神仙座次的第七中位即为“酆都北阴大帝”。
称其: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丰山,三千年而一替。
陶弘景真诰卷十五“阐幽微第一”载:“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
从这一点上看,这是上界有人明显的下黑手使绊子呀!摆明了就是坑大帝他老人家。
陶弘景是谁?这家伙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的创派祖师。
是四大天师之一葛玄的再传弟子抱朴子葛洪为葛玄侄孙。
根据记载,陶弘景小时即表现奇特,四五岁就用荻干作笔在灰中学字,十岁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
陶弘景笃信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体系,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寻求灵异。至会稽大洪山,谒居士类慧明。
到余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又到始宁上虞山,谒法师钟义山。
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及诸宿旧道士,并得真人遗迹十余卷。
对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杨义的上清经篆道教以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进行总结和改革,开创了有深远影响的道教茅山宗。
他主张佛道双修,儒释道三教调和兼容并包,曾说“万物森罗,不离两仪,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茅山长沙馆碑。
一生勤于着述,对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医术、本草无不通晓。
他也从事金丹烧炼。着作甚多。纂真浩、隐诀,注老子等书二百余卷。
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着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他撰写的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这样的一个人成仙是没什么异议的,因为他的各种表现说明,他就是转世灵童下凡来完成任务的。
他的任务是什么还需要说明吗?不就是传播道教思想,创立茅山宗,顺便渡化一些人得道吗!
他早早的就写出了真灵位业图,来传递一种信息。告诉众多的信众来供奉那些神灵。
这小子就是居心叵测,把跟他有关系的神仙都定位比较高,掌管的也都是跟信众息息相关的事情。
要说这里没有上界什么人的阴谋,真就把大帝他老人家当傻子了,这也太巧合了吧?
说这话不是侮辱大帝他老人家的智商吗?
就算宋真宗是个糊涂蛋,也不能签订了澶渊之盟以后,一边来封禅泰山求大帝跟上界说好话表达表达功绩。
一边竖立起大帝的女儿,当泰山玉女碧霞元君来分散大帝的信众。
更何况宋真宗并不是真的糊涂。能做开封府尹并且得到宋太宗赞扬的人,能创下咸平之治盛世的皇帝会是个糊涂蛋?
据记载,宋真宗赵恒生于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赵德昌。
他幼时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时,喜欢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宋太祖很喜爱他,把他抚养在宫中。
后来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开封府政事纷繁,赵恒留心狱讼,裁决轻重,所以京师的监狱多次空闲,太宗多次下诏褒奖他。
就连被人非议的澶渊之盟,也不是历史上记载的他是害怕了战争,开创了华夏历史上大胜了,却赔款求和的第一人。
正是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并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两白银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两白银百分之一。
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就这样一个人能做得出来求人办事,然后得罪人的勾当?不光我不信,我相信大帝他老人家也不会相信的。
想想宋真宗封泰山时候的过程,满满的充斥着阴谋。历史上是这样记录的。
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
赵恒“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为了证明“天书”真的是从天而降。
赵恒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半夜我刚要睡,忽然卧室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见到一个神人忽然出现。
此人星冠绛袍,对我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
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话,神人忽然消失,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
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终于盼来了天书。
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
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
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赵恒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
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的意思是说赵恒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
赵恒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
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由王旦牵头,连续五次联名奏请赵恒封禅,又派王钦若为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
王钦若一到乾封今山东泰安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
不久,又遣人将自己伪造的“天书”驰送京都。赵恒再次召集朝臣,宣告自己所梦“来月上旬,将赐天书泰山”的预示。
即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报,果然应验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称贺。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赵恒即于十月初正式就道东行。那“天书”被载以玉辂,在前开路。
王旦等文武百官随从还有一大批供役人员,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
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
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赵恒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这次东封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而赵恒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
但赵恒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三年以后,赵恒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
这段历史文字记载说明了什么?按照正历上写的宋真宗肯定是个爱慕虚荣的皇帝。
可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皇帝,怎么可能自己打肿脸去鉴定澶渊之盟呢?
其实换一个思路就很好解释,宋真宗确实是一个道家弟子,他也接的天书上的内容,就是有人授益他这样做,来削弱东岳大帝的。
我要是东岳大帝也肯定对此深表怀疑呀!这是明显的人没走茶就凉了。
这明显的不拿豆包当干粮的表现,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一但找到机会肯定要想办法出口气。
这就是地府的另一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