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菲律宾雇佣兵3(1 / 1)旁观历史的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量练过功夫的广东年轻人加入安保公司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亚历山大的名气有了,在霍尔姆斯的电报到了西恩这里后,就掀起了一股子报名当兵的热潮。

犹豫报名的人远远超过招工的人数,故此还需要进行初步的筛选,这也是明明广东里菲律宾更近,但人到达菲律宾却落在青岛的李伯曼后边的原因。

至于从云南出发的伯恩哈德那一批,晚到是正常的,因为按照亨利的规定,所有云南出发的人都必须走滇缅路,从1920年到1923年,两年多的时间,滇缅路瑞丽到昆明这一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了。

但滇缅之间高山峡谷纵横,公路的修筑是沿着山势和峡谷修建的,第一期道路就属于那种单车道能通行即可,利用为第二期、第三期拓宽道路准备的地势比较平坦宽阔的地方,作为道路交汇站,分段进行双向通行,这一期工程已经在1922年完成。

现在进行的是第二期,目的是在第一期工程十分狭窄的地段进行拓宽,能开山开山,开山工作量太大就挖洞,尽可能不影响以通行道路的使用。

还有第三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隧道和桥梁方式通过沿途的高山峡谷,缩短公路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所以,伯恩哈德带队的这一批人还要沿途对滇缅路进行安全调查,排除可能存在的他国间谍,尤其是日本人。几乎亚历山大公司的中高层干部都已经被传到位了老板对东南亚和东亚局势的判断,日本将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敌人,公司在华夏的利益将会受到日本的打击。所以,但是公司所在的地方,必须要排除其他国家间谍,日本的威胁排第一,需要第一时间清除,英国排第二,需要迫使其离开,如果坚决不离开的允许失踪。

滇缅路作为亚历山大公司重点工程,属于需要反复清扫沿路间谍的。基本上每一次缅甸出产的翡翠原石运输到仰光,就会在从腊戍到曼德勒一线清扫一此可疑人员即使是缅甸人也照样清理。伯恩哈德带领这一只人马1500人基本上都是按照士兵的标准给的待遇,他们也随身携带着武器短枪就够了,清扫沿途的缅奸和日谍还用不到长枪。

这就是伯恩哈德速度慢的原因。当然他们有大量的缅甸宝石、玉石和原木作掩护,英国人是不会有什么怀疑的。

而伯恩哈德这批人到达菲律宾后,第一批受训人员才算到齐,一共两千人,然后才是霍克斯等美军现役老兵军士和军士长以上级别士官到达训练营地,这才有了美国大兵们第一次见到华夏那些面黄肌瘦的云南老兵留下的印象广东兵在基地的另一个训练场,他们要接受的是另一种更加严酷的训练特种兵的训练,谁让他们有功夫做底子呢。

军队里最佩服的就是比自己强的人,韦石蛋的表现镇住了负责培训的美国大兵,这对华夏受训老兵也好,对美国大兵也好,都是好事,至少双方不必摆出一副离人千里的戒备,加上受训的人和美军不是一个系统,名义上也不是士兵,于是双方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在训练结束后你搂我肩膀,我搂你肩膀的到处都是。

说实话,授意让驻菲美军给亨利的安保人员培训是麦克阿瑟的主意,亨利原本是打算让这些人到美国训练的,但麦克阿瑟要到菲律宾人驻军司令官,想给驻菲美军带去一些福利,听说亨利要培训华夏籍安保人员,就向亨利提出了这个建议。两人是从西点时期开始的好友死党,亨利怎么可能不买肖恩的帐呢,于是训练地点就转到了菲律宾,为此,亨利还要在苏比克附近新建一个训练基地。可以说,麦克阿瑟做了一笔好生意,不仅给驻菲美军增加了一笔外快,还能通过新的建筑合同,让现任菲律宾总督伦纳德伍德要买他的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去年刚刚结婚,比亨利晚多了。新婚妻子露易丝克伦威尔布鲁克斯也很有意思,这个法国女人可不是第一次结婚,在大战期间,这个女人就结过婚,还有两个孩子,但见到潘兴没几天就和潘兴好上了,然后有爱上潘兴的副官,然后和潘兴的副官回到美国,又爱上了麦克阿瑟,最后结婚。

亨利知道麦克阿瑟爱上了一个法国女人之后,就通过自己的关系,对这个女人进行的了调查,然后就劝肖恩不要太认真地对待这个女人,更不要想结婚,因为这个女人不适合像肖恩这样一心扑在军队上的男人,为此,两人还发生了口角,麦克阿瑟的坚持,让亨利气坏了。

那个时候,肖恩正担任西点军校校长的职务,1919年,39岁的肖恩出任西点校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但肖恩是不情愿当这个校长的,因为西点在一战中发生了很多问题,此时的名声很差,但是却由不得他进行选择。

那一年肖恩39岁,亨利选择了退役是因为有把握再次在战争开始前回到美军高层任职,而肖恩不同,一旦离开还能不能回去就不好说了现在他只有一个彩虹师的战绩可以拿得出手,不像亨利年纪轻轻就成为美国远征军实际上的参谋部领导,而彩虹师在战后撤编解散了,由于担任师长而晋升的军衔属于临时军衔,彩虹师撤编就意味着他的军衔要降回上校,和平时期,上校还能服役几年?即使发生战争再度被征召回军队,也会从上校开始。这绝对是肖恩不愿意的。

找麦克阿瑟谈话的是时任陆军参谋长的佩顿马奇,老麦克阿瑟的部下,一直以来对肖恩就像对待自己的子侄,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客气,,他告诉肖恩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当校长,延续军队生涯,另一个就是降回上校,然后滚出军队。

最后,肖恩乖乖的滚到西点就职了。

就是在西点期间,肖恩认识了路易斯,被这个女人迷住了,并不听好友的劝告,一心要和这个女人结婚。要知道这个女人最初曾经是潘兴的情人,而潘兴此时正好是陆军参谋长,本来潘兴就看不上麦克阿瑟的做派,这一下更是愤怒,差一点因为这个女人想迫使麦克阿瑟退役,亨利知道后,借助大战期间和潘兴建立的良好友谊,劝住了老上司,认为潘兴不应该为这个女人而怪罪麦克阿瑟,有几个人能拒绝这个女人的勾引呢?!

潘兴虽然准备原谅麦克阿瑟,但不代表不能给麦克阿瑟一点惩罚,反正麦克阿瑟在担任西点校长期间,让西点重回名校行列,也算是有功,,干脆就把肖恩打发去了菲律宾。

如果研究一下美国军队一战和二战期间高级将领的履历,会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有在菲律宾服役的经历,马歇尔如此、麦克阿瑟如此、艾森豪威尔如此、巴顿也一样。从某个角度来说,很多美军将领的作战能力都是在不同地区服役时积攒下来的,而菲律宾各种地形地貌很全,海洋、山区、平原、森林、沼泽等等,很锻炼一名军官的适应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的。

被打发去菲律宾的麦克阿瑟第一件事就是找亨利帮忙,因为他老爹担任总督时期留下的美军方面的人脉在菲律宾基本没有了,就剩下亨利还在那边有业务,不找亨利找谁呢。于是就有了培训一事。

当然,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对亨利的好处更多,通过肖恩,亨利可以动用菲律宾美军的所有运输力量、所有的军事基地,必要时可以得到驻菲美军的武力支援。

随着受训人手的到齐,严格的训练也开始了。

让这些华夏老兵最难受的还不是各种军事技能的训练,再苦再累又有什么?和国内截然不同的伙食,是这些老兵从没有见过的。就算是那些广东武馆里出来练过功夫的广东佬都一样,武馆里练武好歹还能有肉吃,但云南的兵呢?一年吃上一顿肉就不错了,平时基本上是大米饭加咸菜度日的,比一般老百姓好的地方就是当兵基本上能吃饱而已。

在菲律宾受训期间可是不同,按伙食标准,所有参训士兵每天米饭管够,顿顿有牛肉。不过牛肉归牛肉,不是熟透的,而是最多五分熟,还带着血丝的那种。

吃饭时,身后站着的教官们可是一点都不可爱了,他们手里攥着小竹棍,嘴里大声吼叫着,要求必须吃掉,而且不准剩下,否则就会被赶出受训基地,然后游回大海另一侧的老家!

坐着准备吃饭的华夏籍士兵哪里能忍受这个说法,受尽辛苦才来到菲律宾,让自家有了一个明确的好前程,怎么能容忍自己因为吃个饭被赶回去,不就是带血丝的肉吗?吃了!后来又出现了虫子,吃了!再后来,不管餐桌上出现了什么,这些受训老兵都一样地连眼都不眨的,吃了!倒是让在场的美国大兵佩服不已。因为,他们在训练时可没有经历过这个考验。

训练老兵和训练新兵不同,仅仅一点就够了,就是武器操作基本不用教,华夏老兵能把美国大兵非常熟悉的制式装备玩出花来,比如勃朗宁轻机枪,30发弹夹射击,华夏老兵能在射击结束的同时换上新弹夹,时间间隔不会超过两秒钟,和点射射击的间隔时间差不了多少,如果不是众多教官在一旁亲眼看着,几乎就会以为这是在使用勃朗宁轻机枪的改进型号可以换装三脚架、弹链供弹通用机枪型号在射击呢。

表演这个技能的就是云南老兵中的那位前连长龙福生。这位是滇军中的重机枪手出身,曾经是滇军中最早的机枪手,不过这厮脾气太暴躁,人又耿直,嫉恶如仇,没少得罪人,虽然资格老,但职务却一直上不去,就连他带过的兵都当营长了,他还是连长,亏的他还是当过云南讲武堂的教官,保定军校毕业的。

这挺轻机枪说是改进型号,不如说是按后来美军60机枪枪族为目标设计的初始型号,不像原时空由温切斯特生产的那样连枪管都无法更换,与60不同的是,这款同样占据了1918编号的轻机枪使用的依然是现在最流行的弹匣供弹方式,冲压而成的30发弯弹匣供弹。在勃朗宁设计的时候,亨利就要求老爷子留下改造的余地,比如留下弹链供弹的选择余地,只要需要,就可以让这款轻机枪使用弹链,为战斗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掩护。必要时,还可以换装三脚架和重枪管,执行重机枪的任务,以及换装对空枪架,执行防空任务。

龙福生似乎天生就是机枪手,这挺勃朗宁1918在他的手里长点射、短点射轮换,几乎能打出一首歌来,看得美国人是佩服的很。当然了,龙福生射击的命中率很高,400米距离上,能够达到80以上的人形靶命中率,这在美军中也属于顶尖的水平,一般美军对机枪手的合格要求是400米人形靶命中率达到50。

不要说这是美军的标准低,这是作战执行的原则不同。就像日军始终强调步枪手的精确命中一样,美军要求的是尽量以巨量的火力压制,达到杀伤的目的。

这种作战原则来源是各国国内的资源数量的不同导致的,和各国国内的文化传统不同也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人基本上是一个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强调公民的自由和权力,比如美国能把公民合法持枪写进宪法,这在别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就算美国立国之初,也一样是有人反对的,但赞同的人就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争议:美国独立就来自于民众个人持有的枪支,没有他们,就没有美国!所以,全民皆兵就从此成为了传统,而且是不容修改的传统。后世那些要求禁枪的美国人也不想想,如果禁了枪,就等于废除了美国独立的基础,有哪个搞政治的会这么干?最多不过是开个嘴炮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