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用过朝食,诸葛亮便准备告辞,这时,老管家却来报,筑阳城守将来访。
当堂,黄月英就有点诧异。
这筑阳城守将是谁,她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父亲常年不在家,她一个未婚少女的,也从未跟这位守将打过交道,即便有需要用到守将的时候,也是老管家持着父亲留下的名刺,这位守将也会对沔阳黄家照看一二。
只是,今日一早,父亲他们就云游去了,筑阳城守将这个时候来拜会,所为何来?
诸葛亮这时也不急着告辞了,这位筑阳城守将,说不得就是冲着他来的。
未婚妻不好出去迎接,诸葛亮便代劳,迎接到大门口。
“文将军大驾光临,诸葛亮有失远迎矣!”
看着门口的那位将军,诸葛亮抱拳笑道。
这位筑阳城守将,名叫文聘,字仲业,乃是荆州刘表的心腹大将。
荆襄各大山头,诸如南郡的蔡瑁,江夏的黄祖,还有襄阳的蒯氏兄弟,他们当初支持刘表入主荆襄。刘表坐稳了荆州牧之后,这些支持他的荆襄世家便瓜分胜利果实。
于是,荆襄七郡的各方面利益,都有这些世纪大户的触手。像蔡瑁就独霸南郡,黄祖坐镇江夏,蒯氏兄弟能左右刘荆州的政令等等。这些人如今,俨然成了刘荆州旗下的各个山头。
刘表能够让这些山头驯服,一者是刘荆州本身就有才干和威望再者就是刘荆州座下,还有诸如文聘这般的心腹大将,使得蔡瑁等人也不敢彻底架空刘荆州。
当然,刘荆州的心腹大将,自然不止文聘一人。
还有一人就是黄忠。
此时,黄忠正辅助刘磐坐镇长沙,就近监督江夏黄祖,并牵制南郡蔡瑁。
文聘是大将,也是凝罡境武者。
当然,比之黄忠,文聘是有所不如的但比之蔡瑁,文聘却能震慑之。
刘表入主荆襄之后,其首要大敌就是北面。起先是霸占南阳郡的袁术,后来是张济部,这时却变成了曹操所以,刘表的行署一直就设置在临近前线的襄阳城。
而文聘,就领着一部兵马,驻守着筑阳城。
筑阳城是一座关城,扼制着从中原进出汉中的要道。文聘坐镇筑阳城,不仅能钳制汉中张鲁,还能与襄阳城相呼应,牵制北面之敌。
……
诸葛亮知道文聘,不是因为原主的记忆,而是来自后世的史料记载。
根据后世的史料和演义记载,文聘就是刘荆州的心腹大将。
史料记载:建安十三年秋,刘表病亡之后,曹操寻机南下,准备一举夺取荆襄。
当时,文聘等大将就是主战的。只可惜,荆州其他大将诸如蔡瑁等人,早就暗地里勾结了曹操,准备以荆襄作为他们的进身之阶。如是,少主刘琮束手而降。
心灰意冷之下,文聘归家闭门不出。
还是后来,曹操鲸吞荆襄之后,得知文聘之才能,才当面将他招降。
然后,文聘便在曹操帐下效力。
不过,也不只是何故,以文聘的实力,被曹操招降之后,却泯然众人矣。
后世的史料虽有记载,却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功劳。曹操吞并荆襄之后,曹魏的各种大战,再也没有出现过文聘的身影。
须知,就连于禁那个种田的农夫将军,都还在荆州与关老二死磕过的呢!
今世,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其最高追求便是修炼,直指长生。
但是,想要修炼至长生境界,却需要了断与汉室的因果。
如是,出山辅佐刘备,就成了他诸葛亮的必然。
所以,穿越重生之后的这几个月以来,诸葛亮不仅在默默布局,还收集着荆襄各处关隘和大将的信息。这文聘离襄阳城最近,驻守的又是筑阳城,自然早就在诸葛亮的关注之中。
……
黄家院门口,文聘只静立了少时,便看到一少年迎接出来。
少年羽扇纶巾,一袭月白色的长衫,相貌俊秀,仅从这份装扮和长相,就能给人以好感。文聘虽然还没有见过诸葛孔明,却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了。
有些人,仅从卖相,就能知道是谁的!
“在下文聘,字仲业,拜见孔明先生。”
诸葛孔明当面,文聘赶紧施礼拜见,其恭谨程度,令诸葛亮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敢保证,他此前与文聘是没有交集的。
而且,文聘此时的官职,乃是筑阳校尉,其社会地位比他诸葛亮高出不知多少。
但是,文聘不仅前来拜访,还对他诸葛亮执礼甚恭。这就好比后世,一个军分区的师长兼司令员,跑到一个本科毕业生的家门口,请求拜见,还执礼甚恭一般。
这很不合乎逻辑的!
虽然搞不懂文聘此来的目的,诸葛亮却还是将他给迎进了客厅奉茶。所谓来者是客,诸葛亮如今也算是黄家的半个主人,自然不好将客人拒之门外。
宾主落座之后,侍女大丫奉茶,诸葛亮便开口问道:“我岳父大人今日一早就出门云游去了,不知文将军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在下今日此来,并不是来拜会沔阳先生,而是来感谢孔明先生的。”文聘解释道。接着文聘起身,从身边亲兵手中接过一个礼盒,然后送到诸葛亮面前的茶几上。
沔阳先生,就是老丈人黄承彦的道号。
“这份礼物,还望孔明先生收下,算是文某聊表谢意。”
说着,文聘又是躬身行礼。
拜会他诸葛孔明?
还执礼甚恭?
还送上一份礼盒?
文聘所为,究竟是为了哪般?
“文将军所说,孔明却是不懂,还望文将军为我解惑。”诸葛亮起身避让着文聘的大礼,然后问道:“敢问文将军,为何如此礼遇我诸葛孔明?”
文聘与他诸葛亮没有交集。
虽然他诸葛亮也想提前布局文聘,却还没来得及施展不是?
不弄明白文聘的目的,诸葛亮还真不敢收下他的礼盒,也不敢身受文聘的大礼拜见。
文聘再拜道:“文聘此来,主要就是为了感谢孔明先生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