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混沌以来我道家化身度世治国,并留下手艺养身利民,如风后道祖留下奇门、钟表、罗镜、缸瓮锅灶、瓢勺刀剪、钢针、玻璃、磁器、钢铁锡铝、音乐各项,梅葛真君留下了制五色,妃济仙留下了五彩,提灵真君留下了镟匠,胡鼎真人留下了秤匠、锅匠、炉匠。
三清教祖留下教名,修道参禅炼丹,治化天下,掌握阴阳。孙武子留下兵书,黄石公留下三略,吕望留下六韬,鬼谷子留下百种经卷,神农留下医病扎针,孔明留下马前课,苍颉留下造字,蒙恬留下做笔,蔡伦真人留下造纸,白屋道君留下熟皮法,孙膑留下造鞋袜,吹粮人,广成子留下造针锥,吕祖留下造黑墨,文白真人留下炼钢,张公道君留下修盖殿阁楼台,公轮子留下石木瓦绳匠,备真子留下造雨伞,真定子留下造簸箕,杜康留下造烧酒,武费子留下造斗尺,梅葛仙翁留下染匠,刘道真君留下车辇,碧霞子留下造金银,郝化子留下塑神像,观音大士留下做玉石玛瑙。崔真人留下做毡毯为。
各样手艺传世界,恩养天下各国民。
我道家能参星礼斗,策度阴阳,能知未来过去,能知水旱兵戈,皆在掌握之中,此皆我道教自古始末之源流。
大宗夫子仁宗皇帝宣曰:大哉道教,原在天地之先,即用虚无以造世,且以无为而化劫,朕今御笔亲封:三家古教,道教为尊,春秋祭祀,佑吾宗室,官员一体奉行。钦此。”
燕玄龙没打绊子,一口气说完,举壶喝水,进帐篷睡觉。
“从这一刻起,我服你了!”燕玄虎对着燕玄龙的背影说。
“人家谁在乎你服与不服?”燕玄飞说。
“他可以不在乎,我在乎!”燕玄虎说:“比我还博闻强记的人,还真没见过!”
次日一早,燕玄龙破天荒地给燕玄虎说:“今天去天柱山。”
“啊?不是才从天柱山走过来吗?”燕玄飞叫起来。
“大师兄讲的是余杭的古天柱山,史料记载:大涤山其右为天柱山,高六百六十丈,为第五十七福地。”
燕玄虎也主动地喊师父了,他说:“浙江通志记载:浙石山水之胜,莫如杭杭山水之胜,莫如天目天目之胜,莫如大涤洞天,大涤洞天是指临安境内的洞霄宫。
道籍茅君传、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均认为洞霄宫有洞室通达上天,并将大涤洞列入36小洞天之第34洞天,名大涤玄盖之天,周回四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灾祥之所,姜真人治之。到了北宋在中祥符五年,诏道院详定天下名山洞府凡二十处洞霄宫大涤洞名列第五。到元代,洞霄宫居于管领江南诸路道教所,总摄江淮荆襄等路道教的突出地位,为江南道教圣地。”
燕玄虎边收拾行囊边追着两人不停地解说,未等他说完,两人已出洞下山,气得他直跳脚,“唉,我还没说完呢。”
三人沿着蜿蜒的小路骑行,两边青山绵延,满目苍翠,涓涓细流伴随身旁。忽见田畴舍间,兀立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九峰拱秀”四个隶书大字,笔力苍劲,书风古朴。过了石坊,山势逼仄起来,溪随山转,峰回路还,走至五里地处,但见天关、藏云、飞鸾、凌虚、通真、龙吟、洞微、云嗷、朝元九座青山迎面而来,如烈马奔腾峰峦叠翠,似犬牙交错又宛若九迭巨锁,堵住了仙人居住的洞天福地。
“琳宫胜处绝法嚣,地锁九锁形屈曲。”遥望北方的大涤山,想到史载此山清净,大可洗染尘心,故名。上乘天维,下含洞府,兴云雨而润万物,气淳而静美。诚哉斯言。随九锁而行,屈曲盘旋,便到了中通小径,树深林稠涧水罗织,古桥遥见。所谓:众桥拥仙人是仙,众仙说仙众桥边。村中央是会仙桥,又名双仙桥,由九条长约15米的石条构筑,源于天柱山和大涤山的两支溪流在此会合,穿桥而过。
昔郭真君与葛仙翁倚打仗对谈于此,此桥为纪念两位仙人而建筑,至今稳固如初。
又过元同桥,地势渐陡,过了陡坡,但见山间谷地,一马平川,洞霄宫到了。
如今只有残垣遗址和古人的诗句。
“陆游赞曰: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钟馨之作,声摩云霄,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可谓盛矣。”
燕玄龙少有地开口叹道。
“梅妻鹤子的杜逋曾云: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风霜唐碣人,草木汉祠空。
剑石苔花碧,丹池水气红。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看来大涤洞里面暗藏通路,才是仙家修真的场所。”
大涤洞在洞霄宫遗址南面半里处,洞口向南,正对天柱山,周围翠竹成叠,灌木如织。洞内上下皆平如削,两边崖石委曲,参差多穴,偶有天光照射,十分神秘。
入内良久,渐显宽敞,呈长方形,能容百人。再进夹道中有一钟乳石如柱倒悬,史称“隔凡石”。
过了该石便进入“华阳仙境”。
过石向上,有一凹处,中有一石井,深不见底。为历代朝廷投龙简祈福之地。
洞口有祥光亭。
史载:大涤先生杜琛语弟子何法仁曰:汝宜居西洞可以成真。栖真洞以此得名。
石室洞在大涤山中峰之前,洞中呈品字,透见天光。当年诗人李长房来此洞时,残阳西落,孤灯初上,抚今怀古,百感交集,脱口而唱之:
昔人已仙去,书剑藏斯丘。
鬼神永呵护,灵气余千秋。
石室宿残云,狼狈无人收。
此中有真景,会咏寒泉流。
大涤洞口正对天柱山,望之崖岩如削,绿树成桑,洞中云雾缭绕,深邃幽僻。
难怪连大诗人苏轼也感慨道:天帝高居民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庭下流早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雅翻。长松怪石易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洞霄宫自东汉末左慈入宫后,历代道士在此传承教义,炼丹修生,高道辈出。
郭文拳、许迈、葛洪、司马承祯、叶法善、闾丘方远等相继选择在此炼丹修身。
唐天师吴筠、隐士邓牧死后还将道骨埋在了这片个青山绿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