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唐辉的人生,如果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应该是一条平滑的抛物线。
年少时,吃过野菜和草根,挨过饿,过了不少苦日子。
后来大伯成了家,资助他读完高中,在外闯了几年,没搞出什么名堂,然后当兵,转业,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工人。
本以为就此鱼跃龙门,人生将要辉煌腾达了,谁知遇到国企大裁员,跑了好些关系,才勉强办了个提前退休,每个月领点稀饭钱,成为下岗大军的一员。
之后在家里闲了两年,又到南方打工,做着和普通农民工没什么两样的体力活儿。
当兵转业那会儿,是他人生的巅峰,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到唐明耀重生时,打了二十多年工的唐辉因为年龄关系,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在家买了个小三轮车拉客,隔三差五被撵得鸡飞狗跳,生活无奈又充满了焦虑。
他的人生,充满了小人物温水煮青蛙式的悲剧。
前世的唐明耀和父亲遭遇差不多,如果他活到六十岁,很可能跟父亲的人生路线,没什么两样。
此时,骤然看到还年盛力强的父亲,内心不由百感交集。
他说:“爸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家里又不缺啥,你人回来就好了呗。”
唐辉说:“你懂什么。”
母亲李琼和弟弟唐凌风都迎了上来,一起收拾行李,给父亲做饭,忙得不可开交。
等到父亲吃了饭,他手里还拿着筷子,就说:“你们两个,成绩单拿出来,我一年到头不在家,看看你们用功了没。”
唐明耀:“……”
这是风水轮流转啊,这回轮到自己体验弟弟的悲催经历了。
两人拿出成绩单,给父亲过目。
“嗯都还不错,唐明耀继续努力,唐凌风你还要多加把劲,进了城里读书,不要一天到晚就想耍,多跟你哥学学……”
噼里啪啦……
说教二十分钟。
唐明耀听得只想打瞌睡,心说爸你不累吗,坐了几天车能不能不要一回家就训话?怪讨人嫌的。
等到终于训完,兄弟俩一溜烟的跑了,再也不想在父亲面前晃悠,刚见面时那点激动,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接下来几天,一家人继续为过年做着准备。
翻瓦,买鸡鸭鱼肉、买菜,收拾屋子,准备柴火……看似没啥可做的,却能忙上一整天。
除夕。
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在桌子边闲聊。
父亲唐辉问:“你们进城,那店也开了几个月了,赚了多少钱,有没有做头?”
母亲说:“从十月份到现在,四个月时间,除了我们几个的开销,总共赚了四千六百块钱,一个月有一千多。但是放假后生意就很淡了,只能把房租挣回来,没什么赚头。”
父亲点了点头:“那还可以,比外头打工都好了,还轻松,还能看着他们两个。”
然而母亲却话锋一转,说:“可以是可以,就是不稳定。我们回来之前,那个房东找到我说,过完年就要把房子收回去,她要自己做生意。”
“不是签了合同吗?”
李琼看了唐明耀一眼:“合同是老大去签的,当时也不知道能做多久,随便签了半年,马上就要到期了。”
她抱怨道:“那个房东就是看我们生意做得好,所以眼红,她店收回去,自己进点货,就可以接着做起走了。每月一百多房租,和一千多的收入,傻子都知道咋个选了。”
父亲听到这里,皱眉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说:“别人要收回去,我们也没办法,要不然就换一家租?合同签长点,预防别人临时毁约。那附近还有没有合适的店?”
母亲说:“有是有,就是不晓得好不好谈。”
唐明耀听了一阵,觉得这两人骨子里都太保守了,主动提议道:“爸,妈,既然租房子不稳定,不如我们自己买个铺面来开店?到时候自己家的店,想开多久就开多久。”
“买?城里房子是那么好买的?会不会很贵?”母亲李琼吃了一惊。
唐明耀道:“能有多贵?学校门口那条路你也看到了,就是个郊区,除了的学生,平时都没啥人。房价最多比我们这乡下贵一点,和城区肯定是比不上的,一套房子,三五万再怎么都够了。”
看父母有点意动的样子,他接着说:“那房东家里住着也不舒服不是?平时用个水,晚上多开一会儿灯,都要抱怨给她用多了,抠门的要死,我晚上想多看会书都不行。”
母亲愁道:“三五万那么多,我们哪里出得起?”
唐辉也说:“家里是有一些存款,但那是留给你和你弟弟读书用的,不能动。要是能动,我早就在家里把房子修起来了,谁还住这个土墙房?”
说到钱,唐明耀又想起他俩不给钱买出租车牌照的事,心里怨念不已,决定这次无论如何,都得把钱从他们兜里掏出来。
因为他最近才想起来,明年小姨家买房子,是找他们家借了钱的,再过两年,四爸、二姨家办厂创业,也是分别找家里借过钱的。
能借出去,说明多少是有点,与其放在那里贬值,还不如先用起来。
唐明耀问:“爸,我们家有多少钱?如果可以,还是在城里买个门面吧,你看妈妈不到半年就赚了几千块,花几万块买房子,几年就能回本了。我们读书现在也花不到多少钱,一年几千块,妈妈开店挣的都够了。”
唐辉喝了一口酒说:“也没有多少,就五六万吧。”
唐明耀:“……”
他一直以为家里穷得叮当响的,不然为啥全家都住这么破的房子里,吃也不舍得吃,花也不舍得花?
此时得知家里居然有好几万存款,他不禁有些泪流满面,心道:“你们跟仓鼠似的,把钱一分分攒在那里,借给亲戚也没利息,等我大学毕业买房,连首付都不够了,到底是为了个啥?”
他掷地有声的说道:“买,必须买房!”
见父母仍然下不了决心,他拿出忽悠神功,把城里近几年的房价上涨趋势胡诌了一番。
又说买了房子,什么都不用做也能赚钱,比银行利息高多了等等,说得两人一愣一愣的。
父母稀里糊涂的同意道:“要不过了年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