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寿薇神色淡淡,将衣袖拂了拂。
夜宴那晚瞧着,这孩子分明还有几分灵透,今日再看,却也不过如此。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心思转了几转,她便也将之丢开了。
罢了,由得她,不过一个无足轻重之人罢了,犯不着理会。
将红药领至后罩房,便有个鼻梁上生了几粒雀斑的小宫女迎出来,笑嘻嘻地道:“姑姑好,您这就把人带来啦。”
康寿薇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指着红药道:“她是新来的,叫顾红药。”又转向红药:“这一个叫武红嫣,有什么不懂的,问她便是。”
语罢,视线轮流扫过二人,面上的笑似有若无:“想必你们原也认识,多的话我就不说了,红嫣把红药带去住处,先安置下来,再去领家伙什儿。”
二人皆应是,恭送她转廊绕柱,行得远了,红药方才转向红嫣,笑着道:“红嫣妹妹,没想到在这里能见着你。”
红嫣亦巧笑起来:“可不是么,自打在尚宫局分开了,咱们便各去各处,细算算,怕有半年多没见过面儿了。”
她们原先同在尚宫局受训,虽不算多熟,叫出彼此的名字还是成的。
“走,我领你去住处,就在那一头儿。”红嫣显然是个热心人,一面说话,一面殷勤上前去接红药的包袱。
红药哪里敢让她帮着拿东西,忙错身让开了,笑道:“多承你指点着,我就这么一个小包袱,轻得很。”
红嫣也未勉强,笑吟吟转身引路,一面介绍道:“这排后罩房皆是咱们住着的,康姑姑她们另有住处,并不与咱们一处。”
红药点了点头,左右四顾。
六宫的宫女多数皆住在这样的后罩房,不过,此处的房舍却显得更精致些,尤其是房舍前多出的那一排游廊,绿沉漆的廊柱,朱栏青砖,廊庑顶端描了彩绘莲花,拐角处与正殿四围的抄手游廊恰好接上,既挡风雨、又防着夏天的大日头,比红药前世在启祥宫的住处还要好。
“这屋子真好。”红药当先赞了一句。
“是啊,咱们这里的住处比别处都好呢,听说是去年才翻的新,家具也是新打的,娘娘最体恤咱们了。”红嫣回头一笑,娇俏甜腻的模样,也有五分姿色。
话说到了主子身上,红药自然不能不夸上两句,便用一种又感激、又感慨的语气道:“娘娘赏的恩典可太重了,尤其这廊子特别地好。”
红嫣赞同地道:“正是呢,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太阳,有了这廊子,便都不怕了。”
言至此,又将语声放轻了些,小声道:“因咱们这里人都还没齐,现下都是一人一间屋儿,住得挺宽敞的,你那屋和我隔了两间。”
后罩房分了两排,以一道长廊相连,屋舍确实很不少。
伸手遥指着游廊尽处,红嫣的声音越发地轻:“咱们小声些罢,几位姐姐才值了宿,这会子正睡着,可别吵了她们。”
红药点了点头,正要再说些什么,蓦地,身侧的屋门“咿呀”一声开启,随后绣帘轻挑,一个容貌清滟的少女,徐步而出。
红药当时脑袋就“嗡”了一下。
怎么会是她?
“红杏姐姐好。”一见来人,红嫣立时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
那清滟绝伦的少女,正是红杏。
“原来是红嫣啊,我就说呢,谁说话声儿这么脆。”红杏轻笑着道,举手投足风致嫣然,便只著最寻常的宫衣,亦有一番难言的动人。
红药回过神来,再三她望了几眼,终是确定,自己没在做梦。
来人真是纪红杏。
她怎么跑到翊坤宫当差来了?
擎出个不那么难看的笑,红药微微颔首道:“红杏姐姐好。”
好……不倒霉啊。
这是她的未尽之言。
真是霉到家了,居然和红杏这个大事儿精同处当差,这背字走得简直没边儿。
前世时,纪红杏可是满皇城最“红”的宫女,差不多的嫔妃皆越不过她去,其后更是离着妃位近在咫尺。
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却在今生一个不应该的时间,出现在了一个她不该在的地方。
红药没惊得当场把包袱扔掉,已然算是极其镇定了。
而饶是如此,她面上的笑容亦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说起来,她已经许久没见过红杏了。
上一回瞧见红杏,还是在重生后不久,因吴美人打上了扫红轩,红药等人奉命听壁角,正看到好处,红杏却来了。
彼时,红杏乃宫正司的女史,因识文断字、沉稳有度,成为了红字辈中爬得最高的一个,不知引来多少羡慕的眼神。而知悉其前世命运的红药,还曾为她感慨了好一会儿,深为哀惋。
自那次之后,红药便再没见过红药,连对方的消息亦鲜有听闻。
依照前世轨迹,红杏应该在建昭十五年方才从宫正司调去荀贵妃处,因偶尔和了陛下一句诗,自此名声大噪,陛下亲赐下“诗婢”之名,自此风头无两。
可如今,她竟也来到了翊坤宫?
淑妃啊淑妃,您老这心是有多大,居然把这么个祸水给招来了?
这一刻,红药真想抓着淑妃的肩膀用力把她摇醒。
争宠的人就在眼面前,您老怎么也不管一管哪?
用力地捏着包袱,红药手指都捏得疼了。
当年在六宫搅风搅雨,最后又死得无声无息的红杏,现在与自己同处当差。
那岂非表明,红药亦将沾上那些麻烦?
她真的好想哭。
见红药一脸地呆滞,模样古怪,红嫣忍不住“噗哧”笑了起来,抬手向她眼前虚晃了晃,脆声道:“嗳呀,红药姐姐这是怎么了?不认得红杏姐姐了么?”
红药当下打了个激灵。
罢,罢,多想无益。
老天硬要拿这些事来烦她,她也只能受着,莫生多余之事。
这般想着,她已是笑若春风,不经意地道:“哦,没甚么,就是乍乍然地瞧见了熟人,有点儿没明白过来。”
如今她演戏已是日臻圆熟,旁人再瞧不出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