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七十六 危险(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见道君皇帝。”

“众卿免礼。”

日食发生,在京的大小官员,只要有资格的,全部进宫面圣。

因此,一场朝会势在必行。

龙椅上,赵佶正襟危坐,面色不愉。

作为皇朝的统治者,他当然是知道日食本本质的。

这是在正常不过的天文现象。

以钦天监的业务水平,是能够注预测日食的。

但是,百姓愚昧,他们可不会理解天,他们只觉得是因为妖孽作祟,朝堂有奸邪,因此老天爷降下警告。

特别是不足一年这么短时间内,可谓是连续两次日食,不给个交代是无法让百姓满意的。

当然,百姓的意见是微不足道的。

要是不管不顾,也不见得有人会n。

也不对,梁山泊虽然未曾称王,却已经拖住了朝廷十五万大军,不止是拖住,是两次击败。

时间上比较敏感。

万一大家都认为赵宋气数已尽,全部n,问题就大了。

不要以为不可能,愚民嘛,朝廷能糊弄,野心家也能糊弄。

受命于天,是皇帝作威作福的基础理论之一,不可动摇。

两次日食,不是说明老天已经厌弃了赵氏?

所以,必须给朝野一个满意的说法。

按下心中思绪,赵佶问道:“天狗食日,乃是凶兆,未知众卿有何话说?”

“儿臣”

“臣有奏!”

御史顾林不顾朝堂礼仪,不但打断了赵桓的话,更抢先出列了。

到了前面,顾林道:“上岁四月,太子突发恶疾,几欲丧命,原以为皇天庇佑,方得转危为安。

然,随后上天示警,奈何我等皆以为此乃蔡辅政德行不修,因此有静。

然,此乃大谬!

才学暴进、冰峰、龙泉、兵策、香皂等物,完全凭空出现,纵观东宫所为,几乎是换了个人。

臣以为,原本太子已死,现今太子,乃是妖孽夺舍,其目的,定然是要祸乱江山,坏国朝百年气运。

否则,上天不会再次示警!”

“顾林,你可知污蔑东宫,该当何罪?”

“顾御史所言有理,不可不查。”

“无耻小人,安敢诬陷东宫与不仁不义之地?”

“如何就是诬陷?上天两次预警,如何不是因为东宫变化?”

朝堂炸了。

众多朝臣有的支持东宫,有的声援顾林。

说堂堂太子被妖孽夺舍,这可是惊天答案啊!

要是赵桓被证明是妖孽,不用说,火刑伺候,东宫系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定然要全部清洗。

如果是诬告,顾林必然sn,哪怕国朝惯例不杀士大夫也保不住他。

顾林弹劾的角度有些清奇,赵桓也有些懵。

历史上,弹劾太子的例子数不胜数,说被妖孽夺舍的,确实是第一遭。

没办法,谁让东宫太秀了呢。

最重要的是,天时不利!

赵桓恶疾好了不久就是日食,如今一年不到又是,充分体现了上天的恶意。

明白人知道这是扯淡。

但是,在这受命于天的时代里,上天的意思,是不可违逆的,除非赵桓能够自辩。

如何自辩?

日食是正常的,和老天爷没有一文钱干系?

这是直接否认老天爷的存在,那么受命于天理论基础安在?

既然不是受命于天,那么赵氏得位不正,合该退位。

怕是赵佶立刻就要弄死他。

冷静下来,赵桓出列,拜道:“父皇容奏,儿臣之变化,父皇皆已经知晓,此处不做辩解,只请父皇定夺。”

龙椅上,赵佶脸色阴晴不定。

他当然知道真相,毕竟赵桓说过。

只是,他是真的宠爱赵楷,且越来越觉得赵楷赵楷更加适合接掌皇位。

不需要理由,偏爱本来也就没有理由。

按照顾林提供的论据,此时是废黜东宫的最好时机。

因为唯心论不需要证据,东宫也拿不出证明清白的证据,是非黑白,全凭皇帝金口怎么开。

只是心里话,最近一年东宫干的不错。

钱就不说了,皇帝确实缺钱,却不怎么看重钱财,因为天下广有,弄钱不难。

主要是赵桓比较孝顺。

有好东西,东宫总是第一时间孝敬皇帝来。

吃喝不说,只说鲸鱼骨架,开封城内谁不惊叹?

皇帝也是有虚荣心的。

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显示皇帝的荣耀。

而且,有才能,有见识,有手段,妥妥的明君无疑。

做事虽然失于急躁,却也都师出有名。

但是,凡事最怕但是,偏爱就是不讲道理的。

这是赵楷上位的最好的机会,也是要赵桓命的机会。

妖孽附体,如何能留?

毕竟父子一场血浓于水,要说赵佶非要杀太子,也没这个狠心。

在他的意识里,最好的结局是赵楷上位,赵桓做个闲云野鹤,必要时尽心辅佐赵楷。

所以,赵佶很犹豫。

见赵佶半晌没有反应,赵桓偷偷看了一眼,心中顿觉不妙。

赵佶脸上的犹豫太明显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陛下!”顾林又道:“东宫身躯为妖孽所占,当尽早除之,以免后患。”

妈的,多大仇多大怨,要往死里整!

这是同归于尽!

以这种手段搞掉赵桓,也可以用这种手段干掉赵楷。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重演,顾林必须死,以免得后来者效仿。

想不明白。

赵桓的情报里,顾林确实和赵楷走的很近,却不至于要已死报答。

毕竟做官的抱大腿,最终目的是往上爬,以享受更大的权势以及其带来的好处。

命都没了,享受什么?

赵桓心中大恨,却不能多说。

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只能等待赵佶的圣裁。

太子身份高贵,处境却及其尴尬。

其安危,全寄予皇帝的心意。

这一刻,赵桓无比痛恨自己的无力。

终于,赵佶开口了,道:“诸卿,有何话说?”

“陛下,臣有话说。”

出来救场子的,不是别人,而是驸马都尉王诜。

此时说话,除了顶太子,绝不可能是落井下石。

单独附和顾林,必被他连累。

哪怕推翻了东宫,即便不死,琼州走一遭也是可以肯定的。

即便以后可以赦免,那也要等到赵楷登基。

但是看赵佶的模样,再活十几二十年没问题,甚至更长时间。

这么长时间,说不定人都没了。

即便还在,也被遗忘到天涯了,基本没机会回京。

而且此时赵佶态度模糊,东宫下场难定,实在没必要附和顾林冒这个风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