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你泄露大军情报,高俅如何会败?高俅不败,楷儿如何会死?都怪你,私通贼寇,蓄意谋害楷儿!”王氏声嘶力竭地控诉道。
王氏已经三十有三,仍然貌美如花。
其圣眷一直不衰,固然有容貌的缘故,出身也不得不题。
当年,王氏初入宫时,与同为宫女的郑氏一起在钦圣献肃皇后向氏宫中为侍女。
赵佶还是端王时,常到宫中去到向皇后请安,于是认识了王氏与郑氏,因而产生感情。
宋徽宗即位后,于是,向皇后便将王氏和郑氏赐与宋徽宗。王氏便被封为了平昌郡君,后晋升为贵妃。
郑氏与王氏同出一宫,但是争宠不断,幸得有赵桓生母皇后王氏公平处决。
后来王氏去世,郑氏更胜一筹,荣获皇后宝座。
对此,还是贵妃的王氏自然忌恨异常。
王氏怂恿赵佶易储,固然是想让赵楷登上至尊之位,也不乏自己做太后的想法。
不过,赵楷死了。
简直太伤了。
然而,王氏并不打算放过赵桓,她还有两个亲儿子赵植和赵机。
此时两人年纪还哪怕赵佶被废当场,也绝对轮不到两个做储君。
但是,废储的口子开了,还怕以后没有机会么?
再则,王氏真的以为赵桓是害死赵楷的元凶,自然要穷最猛打。
赵桓却不理这个老娘们,只对赵佶说道:“战场情况父皇也是知晓,当时三哥并高俅已经退到济州城下,宋江部并未追杀。
奈何,项元镇突施杀手,随即伙同高俅据城称帝。
此间详情,尽可询问高俅,想来他自知死到临头,并无隐瞒之必要。”
咳咳咳
赵佶突然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旁边的小太监见状,连忙从旁边的书架上取过一只瓷瓶递给赵佶。
赵佶从里面倒出一颗黑黝黝的药丸,也不用水,直接吞服了下去。
闭目调息片刻,赵佶道:“童贯,你说,审问高俅是何说法?”
“殿下。”童贯道:“臣侥幸擒获高俅,立刻进行了审问。
其言,最早高达被发配时,东宫便勾连了梁山贼人,另外,宋江曾经进入开封,拜谒的也是东宫。
这些说法,与范琼其所言不谋而合。
因为事关重大,臣不敢将高俅押解回京,只待陛下定夺。”
“父皇,高达无足轻重,亦是死不足惜,用于安抚梁山众人再合适不过。
且宋江入京,亦是为了谋求招安,其于汴京城内并无途径,正好因为高达事,便来东宫,欲让儿臣从中周转。
梁山上下,多豪杰猛士,兵丁能征善战,比大多数禁军强了许多。
当时图谋对西夏用兵,又要收回幽云之地,禁军并不堪用,儿臣便寻思招安梁山,以为国用。
其虽然人多势众,然而拆分开来,且于各地消耗,即便有剩下的,也不足为患。
征剿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如何比得上招安划算?
高俅出发之前,儿臣料想官军胜梁山不得,因此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得伤了三哥,这也是三哥能够回到济州的原因。
却不想,项元镇狼子野心,居然杀了三哥,此乃儿臣意料不到的。”赵桓一五一十地说道。
“一派胡言!”王氏叫道:“都怪你,若非你泄露大军军机,高俅如何会败?高俅不败,楷儿如何身亡?你就是罪魁祸首!”
“王小娘。”赵桓解释道:“十五万大军,上到领兵大将,下到一营指挥使,皆是高俅自选,童枢密也调派了不少,东宫并无半分干涉。
大军出征后,其行进举止,东宫一概不知,如何有泄露军机之说?”
“大军出征之前,统兵大将,军兵构成,不是机密?”王氏反问。
“呵呵,机密?”赵桓轻笑一声,继续道:“确实是机密,然而在这开封城内打听,看看有几个不知道的。”
“陛下,此事几乎已经是公开的了。”梁师成难得的插了句话,道:“上次去赵元奴家,其不也把都监,十节度、党氏兄弟、闻焕章等人挨个点评了一番么。”
“呵呵!”王氏冷笑,道:“逆子,你敢说当初沟通贼寇,没有篡位的想法?”
“父皇,国朝一百六十年有余,素无太子被废的前例。
当时儿臣储位稳固,并无忧虑,何必要行那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事?
儿臣心愿,父皇也是清楚,招安宋江乃是为了应对金辽,非是为了自己。”赵桓道。
结合当时赵桓吐露的心迹,想来赵佶是能够理解的他儿子的。
真的不理解,赵桓也没办法。
抬头偷看,只见赵佶脸色阴晴不定,显然在权衡利弊。
若是赵楷没死,赵桓十有要倒大霉。
说白了,东宫勾结巨寇,培植势力,这篡位的嫌疑是怎么也洗脱不了的。
“陛下。”梁师成拜下,道:“太子素来纯孝,必无谋逆之心,沟通梁山定是为了国事。
只是太子年轻,行事难免冲动了些,也是情有可原,只略做惩戒便是。”
“不行!”王氏尖叫道:“事关皇权,如何能够轻放?若是不加严惩,天下臣子亲王皆效仿,国家如何稳固,皇权如何保障?”
“陛下,太子也是为了国家,方才起意招安,否则安居东宫,如何有此事端?
只是那样的太子,不过中庸之主罢了,如何继承陛下基业?”梁师成再劝道。
“罢了。”赵佶举手阻止了两人继续说话,道:“东宫行为不端,擅自越权,去王爵、开封府尹,转道州防御使。
即日起至明年前往道州,无特旨不得出东宫一步,此条禁令,由王氏遣人监督!”
闻言,赵桓轻松下来。
只要储位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何况,赵佶没剥夺他的军权,已经是相当开恩了。
天家也是人家,但是涉及皇权,其实没多少亲情可讲。
也就是本朝,若是唐之前,私通巨寇绝对要被剥夺储位,打入冷宫的。
不过,有王氏监督,肯定是出不了东宫一步了。
可以预料,王氏必然派两个小太监,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但凡出东宫一步,立刻告状到御前。